第一百二十八章 破產危機

第一百二十八章 破產危機

一二四廠的地理位置在豫西山區,遠離發達地區,也遠離地區的經濟中心,不僅僅資訊不發達,信息交流能力差。國內國際上同類產品技術上有什麼進步,廠里往往是晚幾個月才能得到確切消息。在當時網絡信息不發達的時代,這是個硬傷。

更加嚴重的是運輸問題。廠里的產品生產出來之後,必須要經過靈寶火車站轉運。可是鐵路運輸部門給靈寶火車站的車皮數量和時間不能滿足廠了的需要。往往是那邊急着用,這邊也生產出來了,但是由於沒有車皮指標,不得不等上好幾天。

這個問題真的不是廠里能夠解決的。

高原說:「這次的訂單丟了,我負主要責任。作為廠長,我對運輸困難這個問題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鄭其生不耐煩的打斷他的話:「老高,這樣的話等你給上級彙報工作的時候再說。現在就不要說了。現在當務之急是接下來應該怎麼辦。銀行的貸款我可以想辦法先拖着,但是全廠幾千職工,每個月的工資都要幾百萬,上哪兒去找這筆錢?」

給職工發工資,這才是最重要的。沒有工資,職工生活沒有保障,就會自謀生路。工廠一旦沒有工人,即使以後有訂單也幹不了。這是個惡性循環。所以,工資是工廠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高原環視一圈,問大家:「你們誰有什麼主意?都說一說吧。大家集思廣益。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咱們這些人,能賽過好幾個諸葛亮了吧?」

他儘力將話說的輕鬆幽默,可是沒有一點效果。大家還是保持沉默。大家都知道,在這個危難時候,沉默不是金,是災難。但是誰也沒開口。沒有解決辦法,開口說什麼?

庄漢遠開口說道:「咱廠位置偏僻,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這次訂單丟了,我們現在只能儘力爭取別的訂單。」

鄭其生說:「老莊,別的訂單?那才有幾個錢?況且,能不能得到還不一定。」

庄漢遠聳聳肩,不言語了。他也知道,大訂單突然沒有了,工廠就已經無力回天。再找小訂單,聊勝於無而已。

看看大家都沒主意,楊思德說:「我覺得這個問題有必要讓大家知道。不如召開全廠職工大會,廠里拿出獎勵辦法來。說不定有人能想到辦法。」

「好。就這麼辦。」高原一拍桌子,做出決定說:「大家回去通知各個部門,明天在大禮堂召開全廠職工大會。對了,通知下去,分廠中層以上幹部也過來要參加。」

第二天的職工大會開的時間很短,前後只有不到半個小時。高原沒有像以往一樣開會先唱高調,講政治,直接宣佈廠里訂單被取消,廠里現在陷入絕境。不僅還不起銀行貸款,甚至下個月職工的工資也不能保證。號召全體職工共同想辦法,幫助廠里度過難關。

散會後,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完全沒有了以往散會後的嘻嘻哈哈熱鬧氣氛。

過了兩天,各部門的建議收集上來。廠辦統計一下,有一百二十份。廠辦幾個人知道厲害,連夜加班整理出來,送到高原手裏。於是,高原再次召開幹部會議,研究這些辦法的可行性。

看着圍坐一周的十幾個人,高原拍拍桌子上的幾張紙,說到:「僅僅兩天時間,全廠職工就交上來一百二十份建議,這表明在黨的教育下,群眾的覺悟很高,力量是很偉大的。」

「老高,別說那些場面話了。直接說說這些建議吧。」鄭其生打斷了高原的話。

高廠長和鄭主任二人只見總是這樣,大家也都習慣了。高原沒辦法。一把手必須政治掛帥,說話之前必須要讚頌黨。就如同前些年,開口之前必須先來一段最高指示一樣。

鄭主任也沒辦法,要是讓高原發揮下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進入正題。

高原的話被打斷,也不生氣。大家都是多年一起共事的老同志了。相互之間知根知底。就如同鄭其生了解他,一樣,他也了解鄭其生。這個人政治覺悟不高,開口閉口都是錢,錢,錢。一開口,就能聞到他嘴裏有銅臭味。但是這個鄭其生和銀行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往,有幾次銀行催債,都被他對付過去。

高廠長看看眼前的幾張紙,繼續說:「建議被歸納成幾個大的類別。大家來討論一下,看看那些有可行性。」

「第一條,派人去上級,說明我們的困難,要求上級給我廠一些訂單。理由是,我們一二四廠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第二條,派人去靈寶火車站,一起向鐵路上級部門申請運輸車皮保障,解決運輸問題。理由是,我們廠是國營軍工企業,產品事關國家安全,應該得到特別優待。」

「第三條,面向市場,開發民用產品。理由是,現在民用市場很大,市場上現有產品質量不高,而我廠擁有的技術和材料,完全可以製造出更高質量的民用產品。」

「第四條,職工可以辦理停薪留職,各找門路,減輕廠里的經濟壓力。理由是,很多職工,特別是本地招聘的職工,有廣泛的社會關係。」

「其他的還有一些建議,比如利用廠里的汽車,成立運輸公司,利用國營廠的招牌參與礦山開發,後勤成立第三產業服裝公司,等等。」

大家都陷入沉思中。過了一會兒,庄漢遠開口說:「我個人覺得,這些建議中第三條,開發民用產品比較靠譜。」

大家都看向他,等着他繼續闡述理由。庄漢遠說:

「改革開放后,我發現國家對我們軍工企業的訂單越來越少。這很有可能是國家大力發展經濟,暫時減少了軍隊上面的開支。這樣,我們的訂單自然就少了。而且我聽說,不僅僅是咱們廠,很多兄弟廠也都面臨沒有訂單的困境。你們說,這個時候,我們去找上級,會有結果嗎?」

鄭其生也點點頭:「不錯。我也聽說了,部隊上嫌國產的裝備性能落後,開始花錢買國外先進的裝備。」

「第二條,」庄漢遠接着說:「去鐵道部要求車皮保障,同樣不靠譜。因為,我們之間的地位不對等。我們雖然是軍工廠,在靈寶這個一畝三分地里自己覺的挺有地位,但是到了鐵道部門那裏,就啥也不是了。大家都知道,鐵道部還有一個外號,叫做鐵老大。」

「第四條也不妥。我們廠的職工,在黨的教育下,一直兢兢業業的工作,現在廠里遇到困難,就讓他們各找門路。這樣,職工對廠里就會寒心,就會離心離德。人心散了,廠子就完了。即使以後有訂單,也沒有人來干。」

「第五條更不行。我們是國家的軍工企業,即使現在有困難,我相信也是一時的。將來一定有恢復的時候。如果我們成立各種三產公司,把好好一個軍工企業,變成社會上的大雜燴企業,能不能度過這隻危機先不說,咱們這個廠還算軍工企業嗎?如果咱們廠性質變了,就再也接不到上級的訂單了,也就名存實亡了。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

「所以,只有第三個建議可行。」庄漢遠說。

「理由也很簡單。改革開放以來,群眾的生活需要增加,國內市場急劇擴大,特別是對家用電器需求量很大。我們廠有這麼好的生產設備,有這麼多技術工人,有國家提供的上好的鋁合金材料,難道還干不過那些手工作坊一樣的鄉鎮企業嗎?」

「當然了,家用電器種類很多,具體從那些入手,還需要調查研究。」

庄漢遠結束了他的發言。

高原拍拍手說:「好。老莊說的很好,分析的也很細緻。大家看看,還有什麼補充的?」

鄭其生說:「老莊說的很好。我也贊成。但是,開發民用電器至少需要幾個月時間,遠水解不了近渴。眼下就面臨着發工資的問題,怎麼辦?」

他說出來的每句話都離不開錢。

高原問道:「那你的意見是什麼?」

鄭其生說:「我覺得第四條很好。職工辦理停薪留職,各找門路,可以立竿見影的減輕廠里的經濟壓力。至於人心散了的擔憂,完全不必要。廠里的職工,除了少量一些職工是當地招聘的,其他都是從全國各地調來的,有很多職工都已經是先後兩代人在廠里,對廠里有很深厚的感情。這樣的情況下,只要廠里有訂單,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召之即來的。」

鄭其生開了頭,其他人也活躍起來。楊思德說:「我覺得,向上級反映廠里的困難還是非常必要的。先不管有沒有用,把自己的困難反映上去,讓上級了解下面的情況,也是我們應該做的。」

杜立德說:「我可以去和鐵路上談。成與不成,表明我們已經做了努力。將來萬一出了什麼事情,也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分擔責任。」

「萬一出了什麼事情」,這句話讓大家心情沉重異常。大家都明白,杜立德說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企業破產。

第一百二十九章不受私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有國之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有國之民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破產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