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四大海商的對策

第54章 四大海商的對策

在甬城城南的一處大宅院中,韓家的掌舵人韓希任正在會客,來訪的有金陵王家、蘇洲陳家和杭洲周家,這三大海商在甬城的負責人。

下西洋的船隊基本都是從甬城出發的,因此,三家對甬城都格外的重視,派來了掌握實權的嫡系作為管事,即便是在家族內部,他們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能夠臨機決斷一些重要事務。

「京城有消息,錦衣衛大都督也就是宋王殿下,剛剛接手了市舶司的經營權,並且要來江南巡視,恢復甬城安遠驛市舶司。」

「杭洲千戶所的錢召武,昨天給了我通知,想必你們也知道了,宋王殿下的大都督衛隊,將會派到甬城駐紮,希望能夠在靠近梅山碼頭的地方,購買一塊土地作為軍營。」

「買地這種明顯的鬼話,我是絕對不相信的,我的意思是,我們四家各自在碼頭附近劃出一塊地皮來,白送給這位宋王殿下,軍營的建造費用也由我們來承擔。」

「我還建議,聯合起來送給宋王殿下一筆銀子,名義是歡迎他接管三大市舶司,支持海商們下西洋做買賣,權當是買個日後平安了,不知道你們三家的意思怎麼樣?」韓希任說道。

另外三人聽到這話,幾乎沒有怎麼考慮,點點頭表示贊同這個處理建議。

錦衣衛嘴上說是要花銀子買地,可實際上呢?誰信誰是傻瓜!

大家心裏都清楚,真要把地皮賣給了錦衣衛,哪怕是賣個蘿蔔價,接下來肯定也會遇到大麻煩的,這不過是對外冠冕堂皇的說法而已!

宋王是皇帝的兒子,皇朝的親王,這種身份就是致命的殺手鐧,只要不造反,沒有人能夠制約他。

現在掌握了臭名昭著的錦衣衛,來到江南這種遠離京師的地方,做起事情來更加的肆無忌憚。

換個別的人,哪怕是閣老這樣的大人物,海商們也不會感覺害怕,但是面對朱睿昇和錦衣衛,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問題在於,背後的關係戶也不願意招惹錦衣衛。

「京師早就來了消息,說宋王朱睿昇的行事風格魯莽粗暴,從不考慮後果,是個相當難惹的人物。他礙於身份,不會在江南待太長時間,但組建的這個大都督衛隊,卻有可能常駐甬城,作為市舶司的支撐力量。」

「市舶司的級別雖然不高,卻是我們這些海商的主管衙門,稍微找點理由,就能讓我們損失慘重,關鍵是,宋王有這樣的實力制約我們!大都督衛隊編製達到了八千多人,只要封鎖各地的海岸和碼頭,我們就沒法出海了。」周家的長子周文熙說道。

「宋王為什麼要接管兩大市舶司,還恢復了安遠驛市舶司衙門?歸根結底是為了銀子!聽說他沒有希望成為太子,早晚都是要就藩的,但朝廷的戶部卻沒錢建造王府,以後的日常開支也是個問題。」

「掌管了市舶司,以大都督衛隊作為幫凶,商稅方面自然會有大幅度提升,除了給戶部的固定繳納,其餘的部分,應該說是大部分,則全都落到了他自己的腰包里。」陳家家主的弟弟陳寶翔說道。

「我們這些海商,手裏可都有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家大業大,有些不肖子弟和家丁的行為也太過火,想遮掩是沒有可能的,要是被錦衣衛盯上了,早晚都要出大事的,花錢買平安是最合適的買賣。」

「不但要給,還得多給,讓他拿着銀子高高興興的回京,這時候不能心疼錢。搭上錦衣衛的關係,只要他不就藩,我們就能像現在這樣繼續賺錢,大頭還是我們的。」王家的女婿鄭月清說道。

能代表一個大家族的角色,做事分得出輕重,算賬能力是很強的,小投入大產出,這件事沒必要嘰嘰歪歪的扯皮,誰落在後面誰遭殃。

只是他們並不知道,所做的這一切,朱睿昇並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感動,結局已經註定了。但便宜絕對是要佔的,有地頭蛇們代勞,既省了錢也節約了時間,何樂而不為呢?

「啟稟大都督,四大海商願意在梅山碼頭附近給我們劃出一塊地盤,而且主動承擔建造軍營的費用,韓希任對屬下承諾,等王爺來甬城視察的時候,主動捐獻一筆錢,用於市舶司的恢復,還會慰勞大都督衛隊。」

「這是甬城的地圖,標註紅色的部分,就是四家白送給錦衣衛的地皮,靠碼頭的部分略微小點,但是後面相當寬敞。他們明天開始清理地皮的建築和垃圾,購買磚瓦、木料,並大批招募熟練工匠,最多一個月的時間,營地肯定能夠建造完畢。」錢召武前來稟報。

為了能夠給朱睿昇一個好印象,四大海商的速度相當快,一旦做出決定,行動起來絕對不拖泥帶水,用最短的時間劃出地皮,然後就要進行投入,這種雷厲風行的作風,倒是很讓朱睿昇欣賞,比天明皇朝的官府強多了。

「意料之中的事情,四家划給我們的地皮,大致呈現十字形,我說着你記着,最前面我稱作是甲區,是辦事機構的駐地,中心是大都督衛隊和艦隊教導旅指揮衙門,左邊是市舶司,右邊是我們錦衣衛海外貿易機構的駐地,這個機構暫時還要保密。」

「後面是整個基地的中心區,是練兵用的大校場,劃出一部分作為百戶以上軍官的居住區,物資倉庫也設在這裏。東邊的乙區,是火器營和步兵營的駐地,西邊的丙區,是騎兵營和運輸保障營的駐地。」

「最後面的丁區,是艦隊教導旅的臨時駐地,他們年前接受新兵的常規訓練,等到明年舟山島的海軍基地建成,就搬到島上和海軍陸戰隊一起常駐。」

「你馬上返回杭洲,這裏的事情讓蘇崇光接手,許多任務需要儘快辦理,特別是訓練班的營地,關係到未來發展需要的大筆銀子,千萬不能出差錯,這四百六十人,在我眼裏就是金山銀海!」朱睿昇說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錦衣皇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錦衣皇朝
上一章下一章

第54章 四大海商的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