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要說法

第3章 要說法

看到張御醫漏出猶豫之色,蕭靜心中一喜,馬上靠上去,低聲說道:「這天下早晚都是太子的,御醫就不為以後想想!」

這話讓張御醫的臉色變了,掙扎了一會,就點了點頭。

兩個人到了一個僻靜的拐角,蕭靜溫和的說道:「估計御醫也能想到,咱家想問什麼吧!」

張御醫嘆了口氣,緩緩的說道:「皇上的身體有些不妙,日前用了重葯,這才恢復過來,只是最近勞心勞力的,我擔心,皇上的身體、會撐不住……」

「勞煩御醫,說得詳細些!」

「皇上若是安心靜養,尚能安然無憂,若是繼續操勞,在被刺激兩次,恐怕……」

說到這裏,張御醫不說話了,因為一些話,會犯了宮內的忌諱。

不過蕭靜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又詢問了幾句,就回了東宮。

將情況稟告太子之後,這才低聲說道:「殿下,皇上這麼操勞下去,肯定要不行了,我們沒必要冒險下手!」

太子的臉上雖有喜色,可聽了這番話,還是心急的說道:「不行,孤等不下去了!」

蕭靜的臉色一苦,沒想到太子這麼心急,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

「你把御膳房的總管找來,咱們在老東西的膳食里下毒!」

看到蕭靜不說話,太子自己出了個主意,而這個注意,也讓蕭靜直冒冷汗。

在皇帝的飲食中下毒,豈是那麼容易的,蕭靜真想問問太子,你當李直是死人嗎?

可對方是主子,借他一個膽子也不敢,只能低聲勸說:「殿下啊,這行不通的!」

「御膳房總管是孤的人,為什麼行不通?」

御膳房總管,不算什麼大人物,油水卻不少,所以在太子得勢之後,給蕭靜送了一份重禮,順勢投靠太子。

「殿下啊,皇上入口的東西,豈是那麼容易下毒的,想想你吃的東西……」

硬著頭皮開口解釋,只是蕭靜的心中,卻在思考要怎麼做。

因為太子心急,肯定是等不了了,要是不想個辦法,任太子亂來,恐怕會出大事。

「啪!」

東西摔碎的聲音傳來,原來太子知道事情行不通,拿一個杯子出氣。

這時蕭靜也想到了主意,惡狠狠的說道:「殿下,我們可以在皇上的食物中動手腳,不過卻不能下毒,只弄些大補之物!」

「混賬!」

太子惱火了,他以為大補之物,都是好東西,能給皇帝補身體。

「殿下別急,大補之物,會讓人產生很大的火氣,到時候,皇上自會傳召妃嬪侍寢,這女色,可是讓人操勞的很吶!」

蕭靜的辦法,比太子的高明很多,事情也更隱秘,輕易不會暴露。

太子聞言以後,馬上漏出笑容,略帶冷意的開口:「到是便宜了那個老東西,死前還能享些艷福!」

接着目光中,漏出幾分淫邪之意,意味深長的開口:「不過父皇的幾個女人,到是挺不錯的,可惜啊……」

蕭靜激靈靈打了個冷顫,看着太子的目光,也有些陌生,卻不敢往下想了。

之後的幾天,皇帝的膳食中,果然出現了大補之物,而且每晚都會有妃嬪侍寢。

張御醫察覺到不妥,想要說些什麼的時候,蕭靜找上門來。

「張御醫啊,你只要盡自己的本分就好,千萬不要多管閑事啊!」

話語裏面的威脅,顯而易見,讓張御醫冷汗直流。

若是之前,蕭靜自然不敢如此,因為明目張膽的威脅御醫,還是照看皇帝身體的御醫,那是嫌命長了。

可張御醫暴露了皇帝的身體狀況,已經留下把柄,算是上了賊船,蕭靜的膽子自然大了,才會如此肆無忌憚。

「老夫不會多管閑事!」

張御醫也知道自己上了賊船,想要下來,可謂是難如登天。

最主要的是,他也不想下,畢竟皇帝的身體狀況不佳,誰都想留一條後路。

而且子謀其父,這是宮闈醜事,一旦暴露出來,他這個知情的御醫,下場也好不了。

有了張御醫的表態,蕭靜的膽子更大了,皇帝的食物之中,還出現了一些相剋的東西。

如此一來,皇帝的狀態,是每況愈下,加上憂心關外的情況,身體是大不如前。

十幾天後,遼東傳來消息,葉赫部正式立國,國號「大元」,定都瀋陽。

這個消息傳來之後,皇帝頓時吐了一口鮮血,馬上給錦州傳旨,讓李宗廷東進,奪回遼瀋,剿滅葉赫部。

朝廷上,也是群情激奮,叫嚷着收復遼東,消滅葉赫部……

因為葉赫部立國,猶如一個響亮的巴掌,扇在滿朝文武的臉上。

其實這麼長時間過去了,朝廷都沒有催促李宗廷進兵,就是默許了葉赫部佔據遼東。

因為天寒地凍的,在關外大戰,朝廷有些吃不消。

而且很多人擔心,朝廷會再吃敗仗,這才一直拖着。

如今葉赫部立國,葉赫真稱帝,要是大乾王朝還無動於衷,恐怕會引起天下非議。

決定與葉赫部死戰之後,朝廷開始轉動起來,大量的物資補給,被運往關外。

如今誰都知道,這是一場大戰,勝了,葉赫部退回草原,立國之事也成了笑話。

畢竟國都丟了,還有什麼臉面立國。

若是敗了,大乾王朝,也只能承認葉赫部立國,哪怕不認,也沒有辦法。

戰爭機器一旦轉動,耗費巨大,國庫不多的存銀,馬上見了底。

可皇帝還是咬着牙堅持,不僅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往錦州,還從南方調集了幾隻精銳。

甚至剛剛整編的三大營,也被抽調部分人馬,去關外參戰。

此時的錦州,也動員開來,不過主將李宗廷,卻沒有進軍的意思。

此人性格謹慎,之前是大乾王朝的邊關主帥,非常了解葉赫部騎兵的戰力,所以不敢貿然進兵。

尤其如今的關外,又是天寒地凍的,從錦州到遼陽這三四百里路,足以要了很多人的命。

所以戰事爆發之後,李宗廷行動緩慢,等遼陽、瀋陽相繼丟失,他伸出去的觸角,馬上收了回來,大軍一直停留錦州。

如今葉赫部立國,朝廷下了嚴旨,給了李宗廷很大的壓力,可他還是決定拖延。

利用天寒地凍,無法進軍的理由、上報朝廷,李宗廷依然按兵不動。

而這個答覆,也讓滿朝震驚,皇帝更是發了火。

「李宗廷想幹什麼,難道他想學王元化嗎……」

皇帝的咆哮聲,傳遍了東暖閣內外,哪怕隔着很遠,也能感覺到這位天下至尊的憤怒。

暖閣內的一眾大臣,還有太子,都是眉頭緊鎖,面帶懷疑之色。

到是賀元盛漏出了幾分若有所思的神情,心中也贊同李宗廷的做法。

現在是深冬時節,連神京的天氣都很冷,更別說關外了。

而錦州到遼陽,足有四百里,這麼長的距離,若是在野外行軍,難度可想而知。

何況葉赫部的兵力、戰力,都不在乾朝援軍之下,還以逸待勞,若是貿然進軍,結果可想而知。

不過心中的想法,賀元盛卻不敢說出來,畢竟皇帝怒火高漲,滿朝文武群情激奮,都要與葉赫部決戰,收復遼瀋。

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唱反調,恐怕會下場凄慘,賀元盛自然不會幹這種事。

不過皇帝的狀態,卻讓賀元盛有些擔憂,因為他的精神更差了。

「皇上,李宗廷枉顧聖恩,朝廷應立刻將其拿下問罪,換人去錦州,指揮收復遼瀋之戰!」

陸禾章提出了建議,畢竟朝廷作出決議,要收復遼瀋,豈能讓前線大軍按兵不動。

何況如今的朝廷,可以說是財政枯竭,也是硬著頭皮在撐著。

若是戰事還不打,在過幾個月,想打也打不了了。

「皇上,李宗廷的顧忌很有道理,如今關外天寒地凍,大軍行動多有不變,不如開春之時,在收復遼瀋!」

站出來反對的是楊漣,他雖然不懂軍事,卻知道寒冬作戰的難度,不贊同現在開戰。

可有清醒認知的人,只有楊漣一個,其餘大臣,紛紛贊同現在開戰。

倒不是所有人都糊塗,而是葉赫部屠城、立國,刺激了士林,可謂是群情鼎沸。

文人又喜好空談,這才不顧現實,一味地要求收復遼瀋,與葉赫部決戰。

哪怕有些聰明人,能看清局勢,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說話。

值此關鍵時刻,皇帝耳根子軟了,當即決定換帥。

很快旨意傳下去,由新任兵部尚書王世俊,督師遼東,全權指揮戰事。

好在李宗廷未被下獄,在楊漣的堅持下,統帥本部兵馬,軍前聽用。

作出決議之後,神色疲憊的皇帝,讓所有人離開。

北鎮撫司,賀元盛剛一回來,老周急匆匆的開口彙報:「大人,有陸定康的消息了!」

賀元盛聞言神色一喜,自從遼東的戰事爆發之後,朝廷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前線,不再盯着彌勒教一案。

沒了壓力,賀元盛也不繼續追查,把重心放在遼東的情報上,這件案子,就被掛了起來。

現在有了陸定康的線索,正是最好的時機,可以拿回名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侯門庶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侯門庶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章 要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