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

史書記載: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擇太祖之後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賢,聰明英毅,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可謂難矣哉。(《宋史孝宗本紀》)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人攻破汴京,二帝及宗室蒙塵,北宋滅亡。康王趙構率眾南下,輾轉於江浙一帶,后定都臨安,重建政權,史稱宋高宗,年號紹興。

紹興十年(1140年),金軍向南宋大舉進攻,南宋派軍分路抵抗,著名將領岳飛在郾城帶領岳家軍,大敗金的主力騎兵,乘勝收復了許多失地,其他幾路宋軍也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將劉琦等在柘皋大敗金兵。

眼看宋軍節節勝利,宋高宗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威脅自己的統治,於是向金求和,同時宋高宗連下十數道金牌,詔令岳飛等人班師。

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月,宋派魏良臣赴金,提出和議;十一月,金派蕭毅,邢具瞻為審議使,隨魏良臣來宋,提出和議條件。最後雙方達成了和議:

(1)宋向金稱臣,金冊封宋康王趙構為皇帝;

(2)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為界,南屬宋,北屬金,割唐州、鄧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

(3)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從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納。

南宋簽訂的這個不平等條約斷送了在這之前的抗金碩果,確定了宋金之間政治上的不平等關係,結束了長達十餘年的戰爭狀態,兩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南宋以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換取了雙方二十年的和平。這個故事便從此時開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夢回南宋之扭轉乾坤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夢回南宋之扭轉乾坤
上一章下一章

故事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