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明末清初秘密組織

洪門-明末清初秘密組織

洪門是中國源於明末清初的一個秘密組織。主旨為反清復明,對外通稱天地會。後來演變成多個的社團或會黨,並隨着華僑移民南洋而遠播東南亞。現代一般皆泛指清朝時期,曾參與反清復明的組織。中國的秘密社會,主要有會黨和教門兩大系統。

天地會分支有洪門,青幫,白門三大支派,所以有洪門蓮花,青幫綠葉,白門白蓮藕之說。清前期1682年鄭氏失敗后。為清初反滿統治的地下組織;五祖創立洪門。台灣首先成立「金台山」,命自金台招賢之意,參加者皆是手下將士。凡同盟者均曰「洪門」,門是家門,故稱洪家,既是一家,所以入會者不論職位高低均互稱兄弟。洪門素以「桃園」義氣、「瓦崗」威風為號召,所以有「兄不大弟不小」,為一平等組織。不同時期有不同之傳說:

鄭成功退守台灣(鄭經和鄭克塽)至1683年前,以「漢留」為代號,成立了〈留在中土之組織〉,派五名將領往南中國開山立堂,由參軍陳永華(化名陳近南)先生留在中土主持。陳為台灣派駐中土之最高指揮,率領各個山堂。陳永華在湖北曾居襄陽城南「白鶴洞」,號「白鶴道人」,藉傳道為名,遊歷四方,聯絡仁人義士。「白鶴仙師」的圖像即代表漢留組織的標誌。台灣有很多地方,現在都有供奉白鶴仙師或鶴母等風俗。

天地會失敗后(清前期,1683年後),康熙清剿南方福建及廣東之反清組織,他們是由「洪門五祖」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等成立的。此時在民間以「洪門」之名與地方聯合組織了地下社會,主要在閩、粵、浙及台灣出現。

因廣東以北江,西江及東江流域三江匯聚,故於當地稱「三合會」。三合會不是一個由當地自創的社團或會黨,爾後以原天地會會簿資料流傳。1840年鴉片戰爭后,廣州、佛山、肇慶地區傳出有三合會的活動,參與洪兵反清的起義中。1854年,三合會的各個社團分別於佛山、肇慶各地起義,欲先佔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大殺三合會會眾。1857年,廣州被英法聯軍佔領后,鄰近鄉鎮紳民重建團練公局,佛山設總局。此後部分團練受三合會的影響,一一成為洪門團體。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在1903年末,經叔父鍾水養的介紹拜入檀香山洪門致公堂(同興公司),並曾任洪門大陸山山主。

致公堂系統在三藩市的世界大會上轉型為中國***,推舉陳炯明為總理,中國***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事業,是中國8個****其中1個。

由於洪門的傳說版本眾多,各不一致,一種說法就是洪門是天地會(又稱紅幫、三合會、三點會、三和會等),致公堂是洪門的一個海外分支機構,他們一致的對外稱曰天地會或紅幫,對內則稱洪門。

后隨着清朝對天地會的鎮壓,洪門流傳到港澳南洋,成為重要的華僑組織。洪門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譚人鳳在《社團改進會意見書》中寫道:「革命(辛亥革命)之成,實種於二百年於前之洪門會黨」「在運動之初,惟洪門兄弟能守秘密。發動之後,亦惟洪門兄弟能聽指揮。」「人無論遠近,事無論險夷,人人奮勇,個個當先,卒有武昌起義,各省響應,不數月而共和告成,軍隊之功,實亦洪門兄弟之功。」

1992年7月28日在美國舉行第3屆世界洪門懇親大會,經來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代表兩天討論,通過總會章程,宣告成立世界洪門總會。首屆會長李志鵬,總會設在美國檀香山。

1、什麼叫做洪門?

有的說:「洪門就是漢門,因為喪失了中原的土地,所以在「漢」(繁體「漢」)字裏要除去『中土』就成為洪字了。」有的說:「因為明太祖年號洪武,所以拿洪字來起名的。」據洪門秘冊所載,洪門真主為朱洪竺,軍師為陳近南,大將為萬雲龍諸人,最初起於福建,以少林寺為主動機關。其初少林寺以武技名於世,清朝康熙皇帝嫉妒他們,命少林寺僧侶遠征西域,後來戰勝回來了,乃借事端戕害功臣鄭君達。又派兵焚毀少林寺,一班寺里的和尚逃出來的不少。其中有個陳近南遂組織天地會,想培植勢力來謀復仇,曾派遣他的部下五大將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等設立支會,這就是所謂「前五祖」。

還有一種說法:「明末崇禎皇帝年間,有山西太平縣人殷洪盛,又名洪英,賢明練達,有義氣,有俠腸。四方豪傑,都慕名來歸。當時稱為集賢館。崇禎皇帝殉國后,滿清的軍隊入關,明朝忠臣史可法在揚州督率軍隊抵抗清軍南下,抵抗不住,史可法為國殉難,殷洪盛又投到明朝將官黃得功那裏。後來黃得功又被清兵打敗,黃自刎殉難。殷洪盛率師繼續和清兵打仗,不能勝,被清兵擊斃,他兒子洪旭,和洪盛的人就到杭州投潞王。那知潞王降了清,洪旭乃再投奔鄭成功。洪盛門人蔡得忠、方大洪、胡德帝、李式開、馬超興等都成了鄭成功的部將,繼續和清兵激戰。當他們在史可法領導下和清兵激戰時,被清兵圍攻甚急,史可法殉國。他們突圍而出,共約今後見到面的時候,應報一『洪』字為暗號,繼續奮鬥,有恢復明朝天下的意義。」

洪門的源流,言人人殊,從來不一致,因為它化名特多,有紅幫、三點會、三合會、三河會、天地會、致公堂等等;尚有分支別名,不勝枚舉。但是一致的對外稱曰《天地會》,對內則稱《洪門》。由於清廷對天地會黨徒的嚴刑究辦,殺戮株連,所以洪門集會方式多用囗頭傳述來秘密結社,對來源出處,難免魯魚豕亥,錯綜雜沓了。

洪門創立有許多說法:一說是起於康熙甲寅十三年(1674年)3月25日;一說是雍正甲寅十二年(1734年)七月二十五日。以上是根據倫敦大英博物館所藏抄本西魯敘事。

關於香堂上供奉的牌位,依次是:

始祖:洪英、傅清主、顧炎武、黃梨洲、王夫之

五宗:文宗史可法、武宗鄭成功、宣宗陳近南、達宗萬雲龍、威宗蘇洪光

前五祖: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

中五祖:楊仗佑、方惠成、吳天成、林大江、張敬之

后五祖:李式地、洪太歲、吳天佑、林永超、姚必達

五義:鄭君達、謝邦恆、黃昌成、吳廷貴、周洪英

五傑:鄭道德、鄭道芳、韓龍、韓虎、李昌國

三英:郭秀英、鄭玉蘭、鍾文君

二師:男軍師史明鑒、女軍師關玉英

2、孫中山和洪門的關係:

孫中山先生對於洪門也有他的說法,在他所著的《孫文學說》裏面有一段記載,原文如下:「洪門者,創設於明朝遺老,起於康熙時代。蓋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士,多欲力圖恢復,誓不臣清,捨生赴義,屢起屢蹶,興虜拚命,然卒不能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清朝已盛,面明朝之忠烈,變殘廢殆盡。二三遺老,見大勢已去,無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義之根苗,流傳後代,故以反清復明的宗旨,結成團體,以待後有起者可藉為資助也。此殆洪門創設之本意。然其事必當極其秘密,乃可防**之察覺也。夫**之爪牙為官吏,而官吏之耳目為士紳,故凡所謂士大夫之類,皆所當忌而須嚴為杜絕者,然後其根株乃能保存,而潛滋暗長於異族專制**之下。以此條件而立會,將以何道而後可?必也以能全群眾心理之事迹,而傳民族國家之思想。故洪門之拜會,則以演戲為之,蓋此最易動群眾之觀聽也。其傳布思想,以不平之心,復仇之事以表之,此最易使士大夫聞而生厭遠而避之者也。其固結團體,則以博愛施之,使彼此手足相顧,患難相扶,此最合乎江湖旅客無家遊子之需要也。而終乃傳以民族主義,以期達其反清復明之目的焉。」

孫中山在和保皇黨論戰之後,覺得美洲的華僑比檀香山多。預備赴美洲宣傳革命。他知道美洲華僑力量的偉大,要加入洪門,因此在洪門前輩,孫中山的叔父鍾水養介紹,於1903年冬天,毅然加入了檀香山致公堂。這天同時拜盟的有六十餘人。就在國安會館(同興公司舉行入盟禮節。並由主盟人封孫中山為「洪棍」,洪門稱「元帥」為「洪棍」。)據傳當時加入洪門的會員名冊,現保存在檀香山。

孫中山到美國三藩市受到歡迎,當地華僑有90%參加洪門致公堂,總部設在三藩市,各埠設有分堂,主張各不一樣,再有保皇黨的人從中欺騙,幾乎忘了反清復明的本來面目,孫中山有見於此,乃建議舉行洪門總註冊,代致公堂擬定新章程,將反清復明的範圍更加擴大。使洪門無形成了一個革命團體。當時的洪門致公堂的總註冊和孫中山重訂致公堂新章程,對於美洲華僑革命工作關係極為重大。美洲華僑七萬人共捐贈款項約二十一萬元美金,支持了孫中山先生的國內革命之急需。華僑對祖國革命,有莫大的貢獻,所以稱為華僑為革命之母。而因為華僑有90%名列洪門會藉,亦可稱洪門為華僑之母。因海外華僑,若無洪門,則華僑民族意識,不能如此堅強。

3、洪門對中國國民革命的貢獻:

洪門對中國國民革命的貢獻,可以把它分為出錢和出力。出力的是國內的會黨儘力最多,出錢的以國外華僑洪門會員最為踴躍。

孫中山自1894年在廣州發動第一次革命起義,在籌備的時候,就利用會黨的力量為基本幹部,在農村表面是一個振興農業團體,實際上還是做些秘密聯絡三合會志士的工作,多活動在順德、香山、北江和潮汕一帶,有會黨志士陳錦勝、李杞、候艾泉、劉裕、吳子材等積極響應孫中山的革命。1898年孫中山發動第二次革命起義,又有興中會、三合會、哥老會的志士分赴長江一帶活動,開始參與了中國國民革命運動。後來黃興、馬福益出力為多。

1904年,孫中山赴美國進行革命活動,抵達波士頓時,***的元老司徒美堂發動當地洪門人士熱情接待,並安排孫中山在他家住過一段時間。

1909年,廣州新軍起義失敗后的夏天,孫中山經過日本與黃興等商計捲土重來,急需經費15萬元,10月12日在檳榔嶼開秘密會議,南洋各地的洪門會黨成員也到會參加,得知將策劃在廣州發動起義后,當場認捐八千餘元,幾日內達五六萬元。後來孫中山曾有一信寫給美洲致公堂同志請籌款以應起義,接信后美洲致公堂立即發動籌募捐款,當時以加拿大華僑最為熱烈(因孫中山在加拿大溫哥華和洪門關係密切),以致公堂的樓房抵押款三萬元,共七萬元匯國內。當時孫中山看到了海外華僑的力量,曾命美國的同盟會會員一律加入致公堂,以便於合作,而利籌餉救國(因入堂手續繁重而難)。同時,南洋各地也派遣洪門成員到內地參加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工作。

4、海外洪門組織與中國***

海外洪門組織自開山立堂的宗旨,是愛國家,愛民族,抵禦外來侵略。300多年來,他們為了保衛祖國而浴血奮戰,抗禦外侮,產除軍閥,進行鬥爭,進行革命。1923年10月10日,五洲洪門第三次懇親大會在美國三藩市召開。司徒美堂、黃三德及海外不少洪門團體的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這次大會着重討論了改堂為黨,成立中國***的問題,所以實際上了也是第一次正式籌備組黨會議,並通過了《中國***黨綱草案》,會議決定成立中國***籌備委員會。1925年8月籌備委員會總會又發出《通告全體洪門人士書》,就有關建黨的具體事項,通告了全體洪門人士。

1925年10月10日,五洲洪門第四次懇親大會在三藩市召開。來自美洲各地、**、澳門和上海等地的洪門組織代表參加了會議。大會的主要內容是:決定以洪門致公堂為基礎,組織華僑政黨,定名為中國***;通過《中國***黨綱》;選舉陳炯明(1878-1933)、唐繼堯(1883-1927)為黨的正副主席總理。這一次懇親大會為中國***第一次代表大會。

中國***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的成立,標誌着華僑政治力量的新的崛起。中國***成立后,在美洲凡是有堂的地方都建立了黨的組織,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致公堂組織也實行改堂為黨,使***的組織遍佈亞洲、美洲等30多個國家,但由於洪門之間有較強的獨立性,改堂為黨的決議,未能在海外各地洪門團體中普遍實行,實際上形成了黨堂並存、堂黨不分的格局。在中國***第二次代表大會後,又決定存堂保黨,以***堂,這一決定和「一大」相比是很大進步。「九一八」事變后,***領導廣大黨員投入了抗日救國鬥爭,譴責蔣介石不抵抗政策,並通過致公堂等洪門團體發動華僑積極支持國內一切抗日救亡運動。司徒美堂也立即聯合各僑團組織,發動了募捐救國,又親自攜帶僑胞及捐贈物資到上海慰問十九路軍。1937年「七七」事變后,司徒美堂以古稀之年,奔赴呼號於美國、加拿大、古巴、秘魯、巴西、巴拿馬等國之間,宣傳抗日救國。

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南下侵略南洋各國,激起東南亞各族人民的憤怒反抗,海外的***(堂)組織也運用各種方式進行抗日救亡宣傳工作,或組織華僑抗日武裝,參加當地人民的抗日軍。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的洪門人士許志猛、官文森、陳演生秘密組織發動華僑青年回國參加抗戰。

新中國經過五十年的建設和發展,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際地位提高,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強國之一,海外僑胞得以揚眉吐氣,是積弱了數百年所蘿想不到的。廣大海外洪門人士認為,統一祖國、振興中華、支持中國的建設也是海外洪門人士應盡的一份責任和義務。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洪門組織組團到祖國大陸進行觀光考察,並投資興辦企事業。

5、教會儀式:

第一步:開壇

擺設完成,就由白紙扇高叫:「恭請壇主。」所謂「壇主」即主持是次香堂儀式之重心人物,可以是坐館,二路元帥,或者堂口大佬主持。壇主以「三把半」香供奉,在場每人均需下跪。各就職司之位,「壇主」就座。

第二步:傳新人

之後白紙扇大叫:「傳新人!」把守門口的「天佑洪」人物,循例盤問,當然事先已「綵排」。新人過關,由「執事紅棍」派清香一枝,然後下跪,高舉過頭。

第三步:三十六誓

「執事紅棍」提出大刀,以刀背輕拍「新馬」,然後大聲傳諭洪門三十六誓七十二例如有違反便要受家法「三刀六眼」。每名「新馬」循環前述,然後進行另一儀式。

第四步:斬鳳凰

「執事紅棍」提出生猛公雞,手執大刀,背誦鳳凰詩,念畢手起刀落,雞頭墮地,再以七分白酒承接雞血。上至「壇主」,下至「新馬」皆指頭沾血,口內一啜,代表「滴血為盟」,至此禮成。

入洪門前與其他兄弟一同誦讀,表示自己從今以後愛兄弟,不愛黃金。社會中林雪亦經常掛在口邊。

1.自入洪門之後,爾父母即我之父母,爾兄弟姊妹即我之兄弟姊妹,爾妻我之嫂,爾子我之侄,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2.倘有父母兄弟,百年歸壽,無錢埋葬,一遇白綾飛到,以求相助者,當即轉知有錢出錢,無錢出力,如有詐作不知,五雷誅滅。

3.各省外洋洪家兄弟,不論士農工商,以及江湖之客到來,必要留住一宿兩餐,如有詐作不知,以外人看待,死在萬刀之下。

4.洪家兄弟,雖不相識,遇有掛外牌號,說起投機,而不相認,死在萬刀之下。

5.洪家之事,父子兄弟,以及六親四眷,一概不得講說私傳,如有將衫仔腰平與本底,私教私授,以及貪人錢財,死在萬刀之下。

6.洪家兄弟,不得私做眼線,捉拿自己人,即有舊仇宿恨,當傳齊眾兄弟,判斷曲直,決不得記恨在心,萬一誤會捉拿,應立即放走,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7.遇有兄弟困難,必要相助,錢銀水腳,不拘多少,各盡其力,如有不加顧念,五雷誅滅。

8.如有捏造兄弟歪倫,謀害香主,行刺殺人者,死在萬刀之下。

9.如有姦淫兄弟妻女姊妹者,五雷誅滅。

10.如有私自侵吞兄弟錢財雜物,或托帶不交者,死在萬刀之下。

11.如兄弟寄託妻子兒女,或重要事件,不盡心竭力者,五雷誅滅。

12.今晚加入洪門者,年庚八字,如有假報瞞騙,五雷誅滅。

13.今晚加入洪門之後,不得懊悔嘆息,如有此心者,死在萬刀之下。

14.如有暗助外人,或私劫兄弟財物者,五雷誅滅。

15.兄弟貨物,不得強買爭賣,如有恃強欺弱者,死在萬刀之下。

16.兄弟錢財物件,須有借有還,如有存心吞沒,五雷誅滅。

17.遇有搶劫,取錯兄弟財物,立即送還,如有存心吞沒,死在萬刀之下。

18.倘自己被官捉獲,身做身當,不得以私仇攀害兄弟,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19.遇有兄弟被害捉拿,或出外日久,所留下妻子兒女,無人倚靠,必須設法幫助,如有詐作不知,五雷誅滅。

20.遇有兄弟被人打罵,必須向前,有理相幫,無理相勸,如屢次被人欺侮者,即代傳知眾兄弟,商議辦法,或各出錢財,代為爭氣,無錢出力,不得詐作不知,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21.各省外洋兄弟,如聞有其有官家緝拿,立時通知,俾早脫逃,如有詐作不知,死在萬刀之下。

22.賭博場中,不得串同外人,騙吞兄弟錢財,如有明知故犯,死在萬刀之下。

23.不得捏造是非,或增減言語,離間兄弟,如有違背,死在萬刀之下。

24.不得私做香主,入洪門三年為服滿,果系忠心義氣,由香主傳授文章,或前傳後教,或三及第保舉,以晉陞為香主,如有私自行為,五雷誅滅。

25.自入洪門之後,兄弟間之前仇舊恨,須各消除,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26.遇有親兄弟與洪家兄弟,相爭或官訟,必須勸解,不得幫助一方,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27.兄弟據守之地,不得籍故侵犯,如有詐作不知,使受危害,五雷誅滅。

28.兄弟所得財物,不得眼紅,或圖分潤,如心懷意念,五雷誅滅。

29.兄弟發財,不得洩漏機關,或存心不良,如有違背,死在萬刀之下。

30.不得庇護外人,欺壓洪家兄弟,如有違背,死在萬刀之下。

31.不得以洪家兄弟眾多,仗勢欺人,更不得行兇稱霸,須各安分守己,如有違背,死在萬刀之下。

32.不得因借錢不遂,懷恨兄弟,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33.如姦淫洪家兄弟之幼童少女,五雷誅滅。

34.不得收買洪家兄弟妻妾為室,亦不得與之通姦,如有明知故犯,死在萬刀之下。

35.對外人須謹慎言語,不得亂講洪家書句,及內中秘密,免被外人識破,招引是非,如有違背,死在萬刀之下。

36.士農工商,各執一藝,既入洪門,必以忠心義氣為先,交結四海兄弟,日後起義,須同心協力,殺滅清朝,早保汨主回復,以報五祖火燒之仇,如遇事三心兩意,避不出力,死在萬刀之下。

誓畢,眾人同聲發願:「立誓傳來有奸忠,四海兄弟一般同,忠心義氣公候位,奸臣反骨刀下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王朝的覆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清王朝的覆滅
上一章下一章

洪門-明末清初秘密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