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原文】不上賢[1],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2],使民不為盜[3];不見可欲[4],使民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5],實其腹,弱其志[6],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7]、為無為,則無不治[8]。【註釋】[1]賢:上,同

「尚」,即崇尚,尊崇。賢:有德行、有才能的人。[2]貴:重視,珍貴。

貨:財物。[3]盜:竊取財物。[4]見(xia):通

「現」,出現,顯露。此是顯示,炫耀的意思。[5]虛其心:虛,空虛。

心:古人以為心主思維,此指思想,頭腦。虛其心,使他們心裡空虛,無思無欲。

[6]弱其志:使他們減弱志氣。削弱他們競爭的意圖。[7]敢:進取。

[8]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譯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

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

「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下就不會不太平了。【解析】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尚賢:標榜賢良,崇尚有為。

「尚賢」是專制社會的一個主要特徵,它的實質就是

「賢人政治」。賢人政治就是與

「法治」相對立的

「人治」。在專制社會裡,賢與不賢,是以統治者的利益標準來衡量的,符合統治者利益需求的,樹為賢人,可得高官厚祿,從而名利雙收。

尚賢的結果,是使人們在權力的誘惑下爭做表面文章。因此,賢多是假賢。

有道之世,尚法不尚賢,法律高於一切。只有在法制社會,才有不爭名、不爭利、腳踏實地、樂於奉獻的真賢湧現。

難得之貨:憑藉正常手段從正常渠道難以得到的東西,泛指錢財。有之則貴,無之則賤,致使人的慾望膨脹而成為盜賊。

見可欲:見,通

「現」,呈現、炫耀的意思;可欲:可以使慾望膨脹的東西,指美色。欲可抑不可縱,統治者不炫耀美色,人們不因此而迷亂心性。

心性不亂,則身心健康,社會安定。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聖人之治,即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虛其心,即正心,這是修練道德功的首要條件。

練功的時候,要平心靜氣,忘懷名利得失,掃除心中的一切私心雜念。

心虛則氣聚,氣聚則神凝,神凝則朴生。虛其心不是讓心空著,無所事事,無所適從,而是積極主動地打掃出潔凈的家園,接納那至誠不移、至高無上的心靈。

它是轉變人們的觀念,實現返樸歸真的必要條件,是人的能動作用的具體體現。

當今社會,人們不是

「虛其心」,而是

「實其心」,權力、金錢、美色充滿心田,終日心事重重,勞苦愁煩。一虛一實,則聖凡有別。

虛其心是道家的人生法則。基督教則不同,它的人生法則是

「交託」,就是把自我一切交託給上帝,讓上帝來主宰自己的命運,所以是唯心的、消極的、被動的。

佛教的人生法則則是

「放下」。佛教認為,人生來是苦的,一切改變現實的努力都是枉然,只有持齋念佛,來世才能進入極樂世界。

這种放下一切,寄人生希望於來世的思想觀念無疑是消極的、悲觀的。

——這是宗教化了的佛家思想。本來,佛家的

「放下」同於道家的

「虛其心」。佛家認為,現象世界的一切是虛幻不實的,只有放下對錶面現象的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覺悟人生,修得六神通。

虛心、交託、放下,雖然都含有順其自然、不執著於自我的意思,但因其世界觀不同方**就不一樣。

實其腹:正念既來,則心平氣和,此時,精神內守,外欲不生,身心放鬆,呼吸自然。

以後天之氣,煉液化精,煉精化炁,煉炁化神,待到精足、炁滿、神全,則小腹如孕婦一般,這才是真正的

「實其腹」。彌勒佛的海肚,不是吃出來的,那是修鍊有成的象徵。當今社會,人們追求的不是精足、炁滿、神全,而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

兩種不同的追求,必然造就兩種不同的命運。弱其志:削弱自我主觀意志,一切順其自然。

只有淡化主觀意志,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才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心靈的作用,保持身體的陰陽平衡。

同樣,只有最大限度地凝聚群眾的智慧和力量,社會才能發展進步。未體道之人,總是個人英雄主義佔上風,缺乏法治觀念。

然而自我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只有遵循客觀規律,以法治國,才能取得無所不為的業績。

人類歷史表明,是歷史造就了英雄,而不是英雄創造了歷史。信奉個人英雄主義就是

「有為」。強其骨: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骨骼的強弱,是由精氣決定的。

人的生長、發育、衰老、死亡,莫不與精氣的盛衰有關。所以,道德功是以固精養氣為第一要義。

精氣充盈,骨骼必健。骨骼強健,則肌肉豐滿,而骨強體健,是開啟精神天堂的物質基礎和必要條件。

常使民無知無欲:這並非是聖人的愚民政策,而是體道的根本措施和開發潛在智慧、修養自我品德的最佳方式。

「無知無欲」,是精神已經進入道境,處於直覺思維狀態,此時此刻,大腦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而自我外在表現卻是

「無知無欲」的平靜狀態。

「常使民無知無欲」,就是使民

「常回家看看」,自我精神只有經常沐浴在美妙的心靈家園裡,才能認識自己,從而陶冶情操,升華自我。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這是說,能夠經常進入

「無知無欲」狀態的人,都已經具備了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功能,那些局限於自我,平時善於投機取巧、玩弄心計、耍小聰明的

「智者」,在他們面前,如同小巫見大巫,自然不敢胡作非為;有道者

「無知無欲」,方有大智大慧,這自然會啟示並促使那些

「智者」自覺自愿地從

「敢為」轉向

「不敢為」。為無為,則無不治。只有清靜

「無為」,才能取得無所不治的成果。自我

「無為」,朴

「無不治」;統治者

「無為」,法

「無不治」。治身之道,在於朴治;治國之道,在於法治。本章的主題是

「為無為,則無不治」。體現了老子關於有為、無為的辯證思想。崇尚人治的統治者

「尚賢」、

「貴難得之貨」、

「見可欲」,誘之以權力、金錢、美色,致使天下人爭權、圖利、貪慾,結果是社會混亂,天下紛爭。

只有施行無為之治,才能實現天下大治。【證解故事】故事一:老子最經典的智慧就是

「為無為,則無不治」,老子在這裡講的

「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之意,更不是什麼都不做。這裡的

「無為」是指不妄為、不隨意而為、不違道而為。相反,對於那種符合道的事情,就必須以

「有為」為之。老子所指的

「無為」智慧,只是讓人在處世之時順應大勢、順應自然。所以老子這種

「無為」不僅不會破壞事物的自然進程和自然秩序,而且還有助於事物的成長和發展。

不該做的事情不要勉強,要剋制自己的情緒,是無為的核心內容。不把個人的意志強加在人與事之上,並不是怯懦的表現,而是一種大的智慧。

它能使人在潛移默化中走向自覺,收到良好的成效。唐睿宗時,睿宗的嫡長子李憲受封宋王,十分受寵。

睿宗的另一個兒子李隆基聰明有為,他殺死了篡權亂政的韋皇后,為睿宗登上皇位立下了大功。

按照禮制,李憲當被立為太子,有的大臣便對睿宗說:「嫡長子李憲仁德忠厚,沒有任何劣跡,立他為太子既合禮法,又合民心,望皇上早日定奪。」睿宗感到李隆基雄才大略,最適合治理天下,所以一時陷入了兩難境地,立太子的事於是一拖再拖,沒有定論。

李憲看出了睿宗的心思,心有所悟,他對心腹說:「父皇不肯立太子,他是對我有疑問吶!李隆基雖不是嫡長子,但他功勞很大,父皇是中意他啊。」李憲的心腹說:「於情於理,太子之位都是你的,這事絕不能相讓。我馬上和百官聯絡,共同上書,向皇上說明利害,一定促成這件大事。」李憲的心腹和百官議定,當他們在起草奏書時,李憲急忙趕來,他對百官說:「我考慮了多時,決定放棄太子之位,你們就不要為我費心了。」百官十分驚詫,他們說;

「太子之位事關你的前程性命,怎會輕易放棄呢?自古這個位置你爭我奪,本是常事,有我們替你說話,你還怕什麼呢?」李憲說:「大丈夫做事有所為,有所不為,我是十分慎重的。贊平王李隆基是我的弟弟,他有大功於國,父皇有心立他為太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若據理力爭,不肯退出,我們兄弟之間必有大的衝突,朝廷就不會平安。如果危及了國家,我豈不是罪人嗎?這種事我絕不會幹。」李憲制止了百官,又親自上書推薦李隆基為太子,他說:「贊平王文武雙全,英勇睿智,他當太子有利於國家,我是衷心擁護他的。我個人的得失微不足道,請父皇不要為我擔心,早下決斷。」睿宗很受感動,他對李憲說:「你深明大義,我就放心了。你有什麼要求,我一定都會滿足你。」李憲一無所求,他說:「一個人只要順其自然,就沒有什麼事可以妨礙他了,我不會強求什麼。」李隆基當上太子后,第一個拜訪李憲,他說:「大哥主動讓出尊位,不是大賢大德的人難以做到,大哥是如何設想的呢?」李憲說:「你擔當大任,大唐才會興旺,我不能為了私利而壞了國家大事。望你日後勤政愛民,做個好皇帝,為兄就深感安慰了。」李隆基連聲致謝,又說要和他共享天下。

李憲不讓他說下去,他告誡李隆基說:「很多事是追求不來的,只有順天應命,才不會多受損傷。將來治國不要逞強任性,這樣效果會更好的。」後來,李隆基登上了帝位,是為唐玄宗。

他順應民情,推出了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政策,是唐朝進入了另一個盛世——開元盛世,天下走向大治。

李憲在立太子事情上的無為,是深思熟慮的,他既避免了一場宮廷內鬥,又使自己全身而退,贏得了讓賢的美名,這個結果無疑是很完美的。

「無為而治」又是一種管理之道。在老子看來,理想的社會應該奉行無為而治,管理者應當不斷減少對人的管制和束縛,制定政策不能政出頻繁,更不能朝令夕改。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規律是不可否認的,都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只有尊重規律,利用規律。

水遇熱變成蒸汽,這是客觀存在,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用這一規律來生產暖氣,製造人工降雨等等。

這正是說明,我們無法改變鐵一般的規律,卻只有順應它,利用它。【原文】上善若水[1]。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2],故幾於道[3]。居善地;心善淵[4];與善仁[5];言善信;政善治[6];事善能;動善時[7]。

夫唯不爭,故無尤[8]。【註釋】[1]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

上善即最善。這裡老子以水的形象來說明

「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聖人的言行有類於水,而水德是近於道的。

[2]處眾人之所惡:即居處於眾人所不願去的地方。[3]幾於道:幾,接近。

即接近於道。[4]淵:沉靜、深沉。[5]與,善仁:與,指與別人相交相接。

善仁,指有修養之人。[6]政,善治:為政善於治理國家,從而取得治績。

[7]動,善時:行為動作善於把握有利的時機。[8]尤:怨咎、過失、罪過。

【譯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

「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解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上善:合乎道的意識、行為。幾於道:接近於道或相似於道。上善之人(聖人)具有近似於水的特性。

水的行為表現為利於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寵,始終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低下、隱蔽之處,所以,水具有近似於道的特性。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居善地:水停留的地方都是眾人厭惡的低洼之地;聖人選擇的住宅則是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這樣可以給生活帶來安定並有利於修道。

心善淵:水淵則藏,含而不露;聖人胸懷若谷,從不自我炫耀。與善仁:水利萬物而不害萬物;聖人處世仁慈,無私奉獻而不圖回報。

言善信:水雖不言,卻避高趨窪,平衡高低,有著至誠不移的規律性;聖人言行一致,以誠信為本。

政善治:水可以沖洗污垢,刷新世界;聖人為政,清正廉潔,善於消除腐敗。

事善能:水能靜能動,能急能緩,能柔能剛,能內能外,能升能隱;聖人做事,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客觀規律。動善時:水,冬雪夏雨,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違天時;聖人做事審時度勢,伺機而動。

夫唯不爭,故無尤。夫唯:正因為。是承上啟下,總結上文得出結論。

水的特性近似於道的特性,水的特性就是聖人的特性。聖人與世無爭,一切遵循自然規律行事,不主觀妄為,反而獲得了別人所無法爭到的東西,這正是不爭之爭。

一個始終按客觀規律辦事的人,自然不會有過失。老子心目中的

「不爭」,即要求個人在處世過程中要具有謙退而不你爭我奪的品格,能在合適的位置上,即便是處在十分卑下的地方,也能始終如一地永遠付出著,能夠

「心善淵」、

「事善能」,充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沒有怨咎、遺憾、悔恨。進一步而言,老子的

「不爭」並非是消極我們的頭腦,而是讓我們能夠以冷靜的心態面對那些沒有意義的紛爭,省出更多的時間做哪些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事。

老子的

「不爭」正是讓我們不要去爭一時的高下,而是積蓄力量去爭取人生更長遠的成功。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後,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教人。

老子首先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

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

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

「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

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

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穀王。

在本章中,老子用水之特徵和作用來比喻最優秀的領導者所應該具有的人格特徵。

水最基本的特徵和作用主要有四點:一、柔弱,水是天下最為柔弱的東西;二、水善於趨下,善於處在低下的位置,善於停留在卑下的地位;三、包容、寬容,小溪注入江河,江河注入大海,因而水具有容納同類的無窮力量;四、滋養萬物而不與相爭。

老子認為,最優秀的領導者,具有如水一般的最完善的人格。這樣的人,願意到別人不願意到的地方去,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

他們具有駱駝般的精神和大海般的肚量,能夠做到忍辱負重、寬宏大量。

他們具有慈愛的精神,能夠盡其所能去幫助、救濟人,甚至還包括他們所謂的

「惡人」。他們不和別人爭奪功名利益,是

「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王者。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

「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正如古人所說的:「到江送客棹,出岳潤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儘力去為。

水的這種特性,可謂之

「上善」。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

「不言」的教導,

「無為」的好處。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

而理想中的

「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於水。為什麼說水德近於道呢?

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

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濕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

老子並列舉出七個

「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最後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

「不爭」。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滅,老子回到了家鄉。這時比老子小20歲的孔子曾拜訪過老子,向老子請教學問,典故

「孔子問禮」就是這樣來的。孔子將老子比做

「龍」,來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測、難以著磨。二人見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說:「逝者如斯乎」,老子卻說:「上善若水」。

信奉

「禮教仁義」的孔子與一心想

「回歸自然」的老子兩位聖人之間的交流,為後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鋪下了奠基。

本章以水的特性闡述了聖人為而不爭的高尚品質。不爭是順應自然法則,只有效法自然,才能沒有憂患,充分體現了老子的自然主義思想。

【證解故事】故事一:有紛爭就會產生矛盾,有矛盾就會造成傷害,我們只有讓內心平靜下來,將那些不知的爭吵、紛爭的事情看得淡了,才會如老子所說

「夫唯不爭,故無尤」。曾聽人講過一個有點玄靈色彩的故事:有這麼一位學校的校長,為人很好、也很謙虛。

一次他因為要去參加一個研討會。由於開研討會的地方道路不好走,只能做機動三輪車去,車主為了能多賺些錢,便又拉來了一個顧客,那個顧客是一位婦女,看看三輪車上已經作了一個人,便指名了要坐那個校長已經坐下的那個位子,不願坐後面。

校長本來就為人和善不願與人爭執,何況又是一位女士便把位子讓了出來,坐到了後面的一排。

誰知道機動三輪車沒開出多遠,就出了車禍,坐在校長原來那個位子的婦女當場就死了。

而這位校長卻僅斷了三根肋骨,但人活下來了。在某種意義上,不能不說是這位校長的

「不爭」挽救了他的自己、使他逃過了這一劫。故事二:俗話說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事多了也會擾亂人的心緒,動搖人的意志。人是十分脆弱的,也是經不起誘惑的,不拚命追求好事,也是對自己的愛護。

人們應該有順其自然的心態,凡事不要過於強求。在許多企業熱衷於把自己定位於行業

「龍頭」、集團

「航母」、銷量

「第一」的時候,國內廚具知名品牌方太的當家人茅理翔卻提出與眾不同的觀點:「不爭第一,甘當老二。」方太集團董事長茅理翔認為,老大、老二均是行業的首領,何必一定要去爭老大呢?

更何況第一也好,第二也罷,關鍵在於誰是強勢品牌,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才是長壽企業。

尤其是正處於企業成長階段,定位於

「老二」更有助於減少浮躁情緒,穩下心來精耕細作。對於這樣的說法,也可能有人會譏笑說:「你沒能力拔頭籌,才故意自圓其說,這是懦夫哲學。」而茅理翔的理解是:「當第一太累了,會成為眾矢之的,天天戰戰兢兢怕掉下來。事實上,當老二也不是件簡單的事;而甘當老二,更難能可貴。現在有很多大企業,擴張太快,幾年後立即倒下去。有的圖個盛名,內部千瘡百孔,不堪一擊;有的是泡沫,有風吹草動,就會破滅。所以,關鍵還得保持內功,真正能成為長壽企業。」甘當老二,也是一種策略。

老大最怕有人超過他,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打擊和扼制,不叫老二跟上來;老三老四也往往首先把目標對準老二,以便把他拉下來自己取而代之。

所以老二的日子是很不好過的。這時,如果你表個態,不爭第一,甚至還要同情第一,保護第一,老大就可能不恨你,不防你,你就可以保存精力,卧薪嘗膽了。

甘當第二,還有一個理由。像方太的市場定位是中高檔,而中高檔消費階層不可能佔大多數,從市場佔有率來講,市場份額就相對比較小。

能長久當老二,就是一個成功者、勝利者。茅理翔這種甘居第二的態度,同樣是老子

「不爭」的智慧。然而這種智慧對於企業來說,卻能使企業不急於求成,走穩企業發展道路上的每一步。

把根基立穩了,實力自然就上去了,便不會出現類似秦池酒廠這樣的

「空架標王」了,在客觀上可以稱它為一種

「不爭」中的勝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墨子與道德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墨子與道德經.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