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門,體驗賺錢的艱辛

走出家門,體驗賺錢的艱辛

走出家門,體驗賺錢的艱辛

問題大本營

我的女兒今年6歲。在3個月前,我開始讓孩子做家務賺錢。剛開始,孩子很積極,也很高興有額外的零花錢去買零食,每天都主動幫我做一些家務,如洗菜、擇菜、擦桌子等。但是有一天,我讓女兒幫我買一包鹽,結果女兒開口就問:「多少錢?」我說:「1塊錢。」女兒覺得太少了,於是跟我說她不賺這個錢了,讓我自己去。我很吃驚,為什麼女兒會有這種想法呢?

讓孩子有償做家務,確實會讓孩子體驗到賺錢不容易,從而讓他節省花錢。這樣做,雖然可以培養孩子的財商,但是會帶來另外的問題。如果孩子做每件家務活都是金錢驅使的,他就很難形成分擔家務的意識,反而會覺得做家務不是自己的責任,要讓自己做就要有報酬。因此,你要盡量避免採用這種教育方式,應該引導孩子尋找其他的賺錢機會,讓孩子用自己的勞動與智慧賺錢,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孩子的理財技能。

技能訓練課

孩子自己體驗賺錢,才能知道賺錢的不易,知道爸爸媽媽賺錢的辛苦,因此花錢時也就不會再大手大腳。但是讓孩子通過幹家務活賺錢確實有些不妥。那麼,你不妨讓孩子走出家門,到家庭之外真正地進行賺錢體驗。

第一課:觀摩他人

你可以帶孩子觀摩他人的工作,讓孩子知道賺錢的艱辛,比如,讓孩子看清潔工打掃衛生、商場促銷員拿着話筒宣傳、餐廳的服務員不停地忙碌等。孩子在觀察的過程中,你要告訴孩子這些人每一天都要連續工作好久,要是不工作就掙不到錢了,所以掙錢是十分不容易的,不要亂花錢,要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

第二課:賺錢體驗

孩子在消費時幾乎從來不會想到這些錢是怎麼來的,父母掙到這些錢有多麼不容易,那麼你不妨讓孩子親自體驗賺錢的過程,讓孩子用勞動與智慧賺錢。

例如,如果你有親戚或朋友開服裝店、餐廳等,你可以讓孩子在他們開的店裏打工一天,做一些簡單的工作,並支付給孩子一定的報酬。當然,讓孩子做的工作一定是他可以完成的,比如,年齡小的孩子可以在門口當迎賓,說「歡迎光臨」「謝謝光臨」等。如果孩子的體力有限,則你可以將孩子的打工時間縮短為半天或者兩個小時。畢竟讓孩子打工的目的不是賺錢,而是讓他知道賺錢不容易,不要胡亂花錢,從而培養孩子的財商。

再如,你也可以讓孩子將自己看過的圖書、不再玩的玩具賣掉。在賣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經歷討價還價、退步讓價的過程,此時他就會體驗到賺錢的不容易。

此時,你要趁機教導孩子以後不要再亂花錢。

第三課:將金錢置換成其他獎勵

如果你已經實施了做家務賺錢的方式,那麼你也不要着急,不妨從現在開始改變獎賞機制,不再把錢當作唯一的獎勵,而將孩子想要的某件物品或者孩子近期的願望等作為獎勵。例如,如果孩子很想去遊樂場玩,你就可以對孩子說:「等你做完了10件家務活,我們就可以去遊樂場玩。但是如果你不認真做,完成得不合格,你就要多做一件。」在這樣的激勵下,孩子的眼光就會放得更長遠,而不會緊盯着金錢。

另外,你也可以採取積分制,如孩子每做一件家務活就可以積一分,這樣即使孩子暫時想不到需要買什麼,他也可以提前積分,當他有想要的東西時,很快就能買到了。

成果驗收站

現在,請你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讓孩子親自體驗賺錢的過程吧!但請注意,如果你讓孩子通過做家務活的方式賺錢,你就應盡量避免對孩子說「做這件事能掙多少錢」這樣的話,以免強化孩子「做家務活是為了錢」的想法。

教養小貼士

家務是每個家庭成員都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孩子的年齡雖然小,但是他也需要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收拾房間、整理物品等。在家庭收支方面,你可以讓孩子參與其中,如要購買居家用品時,每個人都拿出一部分錢共同購買,讓孩子有承擔家庭事務的責任意識,也要讓孩子知道要把錢花在必要的地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聰明媽媽的技能教養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聰明媽媽的技能教養法
上一章下一章

走出家門,體驗賺錢的艱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