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選擇,分清「想要」與「需要」

學會選擇,分清「想要」與「需要」

學會選擇,分清「想要」與「需要」

問題大本營

我的女兒7歲了,平時很乖巧聽話,但是讓我頭疼的是帶她上街。尤其是去逛商場、超市時,只要看到新奇的、好玩的東西,女兒都想要買下來,絲毫不管到底有沒有用。如果給她買了就皆大歡喜;如果沒有買,她就一直悶悶不樂的,走路也不好好走,讓她往東她偏往西,跟我對着干。我告訴女兒有些東西是不需要的,沒必要買,可女兒非要說那些她想買的東西就是有需要的。女兒不理解我,還說我太小氣。看她這樣「據理力爭」,我真是感到既好氣又好笑。我該怎麼跟女兒解釋清楚呢?

看到一個東西就想要,這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消費衝動,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他抵制誘惑的能力較差,更容易出現衝動消費的行為。有些孩子在衝動買完東西后可能會後悔,覺得自己買了沒有用的東西,因而陷入深深的自責中。究其原因,是孩子沒有分清「想要」與「需要」的區別,於是在選擇上出現了錯誤。因此,你要教孩子分清「想要」與「需要」,讓孩子學會理性購物。

技能訓練課

孩子的想法變化得很快,可能今天想要這個,明天就想要那個,新買的物品在第二天可能就被孩子扔在角落裏。孩子做事沒常性,在購物時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往往會多花不少「後悔錢」。因此,你要教孩子分清「想要」與「需要」,讓孩子少買沒用的東西。

第一課:「想要」與「需要」

其實,「想要」與「需要」是很難劃分清楚的,因為心理與精神層面上的「需要」大多就是「想要」。但對孩子來說,我們不妨從狹義的角度理解「需要」,將其簡單地概括為生理方面的需求,如食物、衣服、日用品等,那麼「想要」就是能讓孩子獲得舒適與快樂的事物,如玩具、圖書、零食等。

當孩子想要買一件物品時,請你不要急着接受或是拒絕他,先引導他想一想:這件物品是我需要的還是我想要的?關鍵是要讓孩子知道「需要」是應當優先滿足的,不買「需要品」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會有影響,但是不買「想要品」對自己的日常生活幾乎沒什麼影響。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在學習彈鋼琴、繪畫或者武術等,那麼與之相關的物品需要列入「需要品」中。

第二課:「3W」思考法

如果孩子執意要買一件自己十分想要的物品,那麼你不妨讓孩子嘗試使用「3W」思考法,讓孩子在仔細斟酌后做出選擇。

所謂「3W」,即why(為什麼),when(什麼時候),what(什麼),「3W」思考法可簡單概括為以下內容:

◎why:為什麼要買?(是「需要」還是「想要」?)

◎when:什麼時候買?(一定要現在買嗎?現在買會不會後悔?)

◎what:買這件物品能做什麼?有什麼用處?(沒用是不是就白花錢了?)

在採用「3W」思考法時,請你將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做決定。當然,你可以提出這些問題讓孩子回答,但是不要代替孩子回答,以免引起孩子反感,反而弄巧成拙。

如果孩子此時的想法與做法是錯誤的,則你可以提醒孩子,但不必強烈制止。這一次的錯誤選擇可以成為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讓孩子在下一次做決定時更加謹慎,從而逐漸提高孩子的財商。

第三課:等一等再做決定

如果孩子想要買價格比較昂貴的物品,但這件物品不屬於必需品,你就可以採取緩兵之計,讓孩子等一等再做決定,避免衝動消費。在這段時間內,你可以多滲透給孩子「可買可不買的東西就不要買」的觀念,讓孩子學會主動放棄不必買的物品。

成果驗收站

現在,請你與孩子開始進行買賣吧!你來當賣家,讓孩子當買家,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孩子的玩具、衣服等進行交易,看看孩子是否分清了「想要」與「需要」,是否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教養小貼士

當孩子買了不需要的物品時,請你不要嚴厲地指責他,以免孩子傷心難過。很多成人都有衝動購物的行為,更何況自控能力較差的孩子呢?孩子還小,消費習慣還沒有定型,需要慢慢引導、培養。請你對孩子多一分耐心,幫助孩子慢慢養成理性消費的習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聰明媽媽的技能教養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聰明媽媽的技能教養法
上一章下一章

學會選擇,分清「想要」與「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