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蓋勛病故

第288章 蓋勛病故

軍情如火。

在探馬游騎傳來巴郡漢昌縣有劉焉的大軍聚集,華雄就開始安撫人心積極備戰。

其一,是派使者前往長安叩闕上表。

以張修的首級以及五斗米教信徒俘虜的口證,坐實了劉焉擅殺大臣的不臣之舉。

並且聲稱自己將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漢中郡不被劉焉所趁。話語很隱晦的,將自己與劉焉已成不死不休之局,偷偷藏在其中。

以此來避免董卓會趁機玩弄權柄,給自己背後來一刀。

至於以暴戾恣睢著稱的董卓,會不會枉大局不顧,轉而乖張行事........

華雄覺得不需要擔心。

身經百餘場戰事,董卓不可能連坐山觀虎鬥都不明白。

況且他如今的麾下,是有能人的。

譬如李儒。

與使者同時啟程的,是陳調。

他收斂了蘇固的遺體,帶着門客隨着蘇固的家眷一起扶棺歸右扶風歸葬。

扶風蘇氏,素來是關中的望族之一,理應落葉歸根。

據說,他還給家人傳信了,聲明會在那邊為蘇固守喪一年,以報蘇固的提攜之恩,全門下掾的忠義之節。

其實許多人都知道,陳調這麼做還有另一層緣由。

他藉此避開與華雄再有糾葛。

於公義,他終究無法釋懷華雄坐視蘇固被殺。

於私情,如今漢中郡無主,劉焉與華雄爭奪之戰將起,他不想看着曾經為之努力的地方滿目瘡痍,索性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不過看在華雄麾下誅殺了張修的份上,他臨走還盡了一份心。

以昔日的情誼與威望,移書給成固、褒中和沔陽三縣的郡將及縣令,聲稱殺死蘇固的張修乃是劉焉所遣,勸說他們以大局為重,與華雄共抗巴蜀的來襲。

也算是幫了華雄一把,無形種壓下不少非議。

因而,華雄讓人宣揚他扶棺北上的義舉,且勒令兵卒對成固陳氏多有照顧。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吧。

雖然兩人心裏都明白,雙方理念不同而分道揚鑣,從此形同陌路。

其次,則是關於防禦的兵馬調度。

楊白帶着家族私兵,接替楊昂駐守陽平關,讓楊昂帶着兵卒與申耽部入駐南鄭城,在閻圃的統一協調下,安撫人心以及修繕防禦工事。

趙昂則是帶着其餘步卒,在南鄭城之東約三十裏外,依著沔水北側落下營寨。

這樣的調度,既可以讓城池與營寨呈互為犄角之勢,又可以提防劉焉會依託兵力優勢,分出別部從沔水下游渡河,襲擊成固縣等地。

將雙方的戰場,死死扼在南鄭一帶。

至於姜敘,則是重歸武都義從統領的職責。

將和楊豐率領的鬼面營合兵,約莫一千五百騎,在華雄親自率領下,作為戰場上的機動之師,兼顧策應南鄭城和營寨的防禦。

唯一被調離漢中郡的兵馬,是甘寧部。

他帶着本部轉去武都沮縣駐紮,彌補趙昂率領離開后的兵力空虛,抵禦劉焉從關城發兵襲武都的可能。

一開始,對這樣的調度,甘寧有些情緒。

尤其是他已經找了閻圃解惑「華雄為何不想漢中戰事結束太快」,得知了自己的擅自主張,差點導致引誘劉焉率兵來戰的計劃破產。也覺得自己被調離漢中郡,是華雄擔憂他再次擅自主張呢!

因而,他匹馬跑來尋華雄。

先是言辭誠懇的承認了自己妄自出兵之錯,又言之鑿鑿的表示自己絕不再造次;最後帶着一臉慷慨,請求華雄讓他留在漢中戰場,讓自己有機會將功補過。

以充當敢死前驅,來證明自己的決絕之心。

當然了,他沒有如願。

但率軍去沮縣的時候,情緒卻沒有低落,反而是滿腔鬥志昂然。

「率軍去阻斷米倉道,是洞悉戰機、當斷則斷!證明興霸胸有將略,足以獨當一面。讓興霸前去主事沮縣及陽平關守御,正是想以興霸的才能,令我軍無後顧之憂,可心無旁鷲在漢中鏖戰劉焉來襲,並非是覺得興霸才不堪用耳!」

華雄是這麼給他解釋的。

隨即,還以絕對的信任,當成了佐證。

「興霸在沮縣,若是需糧秣及軍械等,自尋閻太守或楊主薄調度。戰事如何調度,盡可自決之!無需派人來呈稟!」

好嘛,獨斷軍機的權柄盡授,委以重任的才能認可,甘寧又怎麼不鬥志昂然呢?

安排完了這些,華雄終於有時間,前去見一人了。

是杜畿。

他是被朝廷授職的漢中府丞,歷來不被蘇固待見。

所以在南鄭城破、蘇固被殺的時候,並沒有和主薄趙嵩一樣,獨自提劍殺入張修的營寨,殺死十多人後寡不敵眾戰死。

而是選擇了閉門自守,護衛家眷安全。

只是華雄率軍誅張修收降了張魯后,他依然閉門著。

既沒有因為和華雄的交情不錯,依官職的職責出來安撫郡縣人心;也沒有和陳調一樣,覺得華雄的做法太功利,不相為伍而離去。

態度很耐人尋味。

當時,一直潛伏在南鄭城的閻圃,抽空提及了此事後,華雄就上了心。

對於杜畿這種人才,他自然是想請為麾下的。

只是當務之急是軍務備戰,且心中也沒想好如何請杜畿甘願為己用。

不過,事情應該不會太難。

雖說杜畿態度不明,但劉焉率軍將至卻沒有避禍離去,就說明他心中對華雄還是有些許認可的。

至於歸不歸屬麾下......

那就看華雄會不會來延請,以及如何說動他心志了。

閻圃提及后,還這麼分析了,並勸華雄早點去請杜畿入幕。

華雄深以為然。

沐浴更衣,洗去一身風塵與疲憊后,便讓部曲備下酒肉之物,準備尋杜畿家中而去。

卻不想,尚未出門,閻忠從武都遣來的信使,年方十六的賈穆(賈詡長子),先尋到了他。

不是武都有變,但也不是好消息。

夏五月末的時候,年僅五十一的蓋勛,因恚怒而病故。

王達遣家小歸武都安置,並以門下故吏的身份,留在長安城東的安陵,與蓋勛之子蓋順一起守喪。

是的,蓋勛沒有落葉歸根歸葬敦煌廣至縣。

因為董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西涼鄙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西涼鄙夫
上一章下一章

第288章 蓋勛病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