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 偏師入朝

第43章 ◆ 偏師入朝

1592年6月15日,明軍入朝。遼兵游擊(正四品)史儒與督戦右參將(從三品)戴朝弁率領前軍一千零二十九人,馬一千零九十三匹渡過鴨綠江江。6月17日,遼陽鎮副總兵(正三品)祖承訓與薊遼調兵參將郭夢徵、廣寧游擊王守官統兵一千八百二十五名,馬二千三百零八匹隨後進發。明軍第一次出征共出兵二千八百五十四人、馬三千四百零一匹,並帶去了萬曆皇帝恩賜朝鮮的二萬兩賞銀。(「參將郭夢徵齎皇賜銀二萬兩來,上出迎於西門外」)

早在平壤失守之際,朝鮮刑曹判書(正二品)李恆福曾建議效仿三國諸葛孔明借兵江東抵禦曹操之法向宗主國求援。但卻遭到以寧平府院君(正一品)崔興源為首的絕大部分官員的反對。

他們認為大明援朝當以遼鎮兵馬為主,這些軍隊嗜殺險惡,必有憑陵橫暴侵擾之患,此策決不可用。(「遼左人心極險,必有憑陵橫暴侵擾之患。今七道皆為灰燼,一國之中,一片乾淨地,只平安一道。復為天兵蹂躪,則更無著足之處,此策決不可用」。申炅《再造藩邦志》)

最終,李恆福的請兵復國之議在吏曹判書(正二品)李德馨的支持和國王李昖首肯下才得以實施,朝鮮遣使,馳往皇京,以請援師。(「恆福連二日爭之,不能得。后五日,李德馨以賊兵充斥不得達賊陣,自中路還入行在,來寓於恆福所在。夜間恆福言於德馨曰,我以乞援天朝之策,揚言於朝,廷臣皆言不可,無有與我同者,此計如何,等亡耳?寧且痛陳危迫形勢,抵死請援,以決一死耳,德馨然之。翌日恆福與德馨同詣備邊司,極陳利害,諸人稍稍與之合。上卽允之。乃遣陪臣鄭昆壽等,馳往皇京,以請援師」。申炅《再造藩邦志》)

遼東邊軍入朝後,並未像朝鮮臣工所言軍紀敗壞,而是號令嚴明,秋毫無犯。(「天將號令嚴明,雖一草一粒,不許士卒濫取侵擾,我軍萬無所虞」。李朝《宣祖實錄》)

然而,紀律嚴明的遼東軍卻陷入斷糧困境。事前,朝國李昖本命以柳城龍為首的諸多官吏負責明軍的糧秣補給工作。(「朝廷聞祖總兵將至,以柳承龍為接伴使、兼管糧餉。以從事官吏曹正郞辛慶晉、濟用監正洪宗祿,點閱一路糧餉。又連遣商山君朴忠侃、禮曹參判成守益、同知中樞府事李輅、全城君李准等,各在管領驛站,董草催糧」。李朝《宣祖實錄》)

但柳承龍未能組織民夫運輸義州屯糧補給明軍,以無人可用為由,催促明軍儘快攻打平壤。聲言平壤儲糧極多,攻下平壤明軍即可就地取食。(「本州倉谷,可支萬軍一月糧。但一路無可使之人,若兵至平壤,即日收復,則城中粟多,可以接濟」。李朝《宣祖實錄》)

在朝鮮鷙臣權貴們間惑之下,朝王李昖竟言道,如果明軍戰敗撤兵,對於我們臣屬小國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天朝又豈能讓皇威受損之事在四夷傳播。(「在既奉聖旨而來,若因一敗,撤兵送去,則我國之事,固不足恤,而皇威虧損,不可使聞於四夷也」。)

東征援朝的大明將士就是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踏上征途,而這些不利因素將一直貫穿在此後的征戰當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壬辰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壬辰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章 ◆ 偏師入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