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實地考察

第193章 實地考察

在路上葉天曾經跟方純聊起,如果只拍水泊梁山前半部分,到了排座次為止,是不是可以?那是水泊梁山最鼎盛的時期,每一個英雄都有故事可講。

方純的意見模稜兩可:「以前也有很多電影的這樣拍過,只說好的不說壞的,只說豐功偉績,不說悲慘結局,也吸引了很多觀眾,創造了不少票房。」

他們兩個說話都有所保留,拍出那樣的片子,又成了虎頭蛇尾。現在聽了這位幹事的話,葉天想的是,一個好的編劇,要用現有的素材巧妙的延伸,拍出讓人嘖嘖稱讚,心懷嚮往的英雄結局,那才是正確的做法。

《林沖》的劇本就在他的背包里,他拿出來,請那位幹事提出意見。

看到林沖的結局,幹事緊皺眉頭:「豹子頭林沖是我們大家都佩服的英雄,他應該有一個完美結局,而不是氣死病死,太沒有意思了。只要看過《水滸傳》的,都覺得林沖死得太冤枉。」

葉天閱讀原著,感受到的又何嘗不是如此?這個劇本,前半部分寫得豐滿生動,到了結局二十分鐘,已經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高開低走,凄慘無比。

那位幹事連連搖頭:「葉先生,我可以安排一些老百姓,跟你說一說,他們心目中的水泊梁山應該什麼樣子。」葉天欣然答應。

很快,在水泊梁山遺址旁邊的一個村子,葉天見到了十幾位,對於《水滸傳》的故事,研究了大半輩子的老教師,老文化館的工作人員。

他們對於梁山英雄,有着樸素的情懷,認為這些人當時受盡欺壓,一怒而起,上山落草。

他們不可能在朝廷的招安之後,變成朝廷的狗腿子。為了消滅另外一隻起義軍,不顧死活,這樣的安排完全錯誤,肯定是忠君思想在作怪。

「一部《水滸傳》,招安就成了分水嶺。」一位老教師慷慨陳詞:「過去拍了那麼多《水滸傳》,沒有人來問問我們的感受,只是根據原書寫劇本,電視拍出來到底給誰看?是給老百姓看的,還是給編劇和導演自己看的?葉先生,如果你這樣想,我們根本不認同,梁山人民還要到上級部門去告你,污衊我們當地的好漢。」

那位幹事趕緊打圓場:「大家是在討論劇情,葉先生來採風,就是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每一個人對於梁山好漢,都無比佩服,他們希望藉著這個系列電影,宣揚梁山本土的光輝形象。而不是重複以前的影視劇,讓梁山人再次蒙羞。

中間休息,葉天和方純逐漸達成一致,余崢他們的想法不可取,按照原著拍出來,不可能比前人拍的更好。即便是拍攝質量,武打場面提高十倍,也只是換湯不換藥。

老百姓要的,是一個生龍活虎的梁山好漢。而不是磕頭認罪,受降招安,殘害同道,兩敗俱傷的灰色結尾。

休息過後再次討論,有一位在文化館幹了一輩子的老人,說了句公平話:「不管影視劇玩成什麼樣,我們梁山人永遠佩服梁山好漢,他們創造了輝煌的時代,讓梁山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葉先生,怎樣去寫這個劇本?完全在你寫的好與壞,或許不會影響你的收入,更不會影響劇組的發展,只不過是創造精品還是創造垃圾,都在你的筆下。那些導演和演員,都是根據你的劇本來演的。這個結尾,你寫的光明磊落,英雄們就會名垂千古,你寫的死傷無數,跟以前的影視劇完全重合,那也沒什麼了不起,只不過我們梁山人永遠不會認同。」

討論會開了七個小時,所有人各抒己見,方純一直在做記錄,一停不停。

葉天聽懂了老百姓的意思,大家不謀而合。他有些後悔,應該把余崢帶着,讓他一起來聽聽民間的意見。

水泊梁山的英雄來自民間,他們當然有權力,讓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鮮活起來。

身在梁山,葉天能夠感覺到,這裏民風淳樸,跟《水滸傳》中描寫的一模一樣,就是適合產生一百零八將的地方。

討論會完畢,葉天和方純不顧旅途疲勞,連夜研究,把後面的劇本走向全都定下來,給每一個人安排光明的結局。

他們打電話給余崢,余崢仍然不服氣:「我們拍的一定要遵循原著,原著就是一切。」

兩個人說服不了余崢,有些頭疼。最後決定,回到金陵,大家正式坐下來,擬定一個寫作思路,不能再這樣拖下去。

從梁山返回金陵的路上,葉天收到了一位陌生人的電話,他就是在網上駁斥《封神演義》的那位網友,其實也是網絡寫手。

他向葉天提出了要求,你的《封神演義》,拍的很好,能不能給我寫個劇本?關於哪吒,我需要有一個全新的故事版本。

兩個人聊了十幾分鐘,葉天才知道,對方隸屬於一個動畫公司,正在拍攝《哪吒》的動畫片,劇本已經幾易其稿,寫到了第九版,最終仍不滿意。

他也遇到了遵循原著還是大做改動這樣一個難題,跟葉天一模一樣。

「葉先生,如果遵循原著,我們拍出的就是一部《哪吒鬧海》,跟幾十年前拍的完全一樣,連孩子都不願意看。如果就這樣拍出來,花了錢、費了功夫有什麼用?我最近一直在想,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應該這樣繼續下去。」

這種說法跟葉天的想法不謀而合,像四大名著這樣,流傳數百年的大作,從中截取故事到底是一絲不苟,遵循原著,還是做出巨大改變,讓古老的題材煥發青春?

電話中,葉天提出反問:「你認為怎樣做更合適?傳統和改變,究竟哪條路才是對的?」

對方毫不猶豫的回答:「我之所以在網上公開批判你的封神演義,就是因為,我們不能邯鄲學步。歷史上那些作者,比如羅貫中、施耐庵,他們的眼光有局限性,他們認為必須遵循三綱五常,必須忠於君主,這就已經錯了。到今天,這都是應該被掀翻在地的糟粕。我們作為編劇,當然應該寫出新意,對於公共IP,可以進行適度改編,只要能夠講出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那就夠了。」

方純在一邊聽着,頻頻點頭,既要傳承歷史,又要做出改變,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葉天答應對方,會考慮這件事,大家隨時聯絡。

「創新是一定的,不創新只會被歷史拋棄。我們如果再拍一個,跟前人的《水滸傳》,完全一樣的電影,票房肯定遭遇滑鐵盧。」

方純的態度越來越堅決,那就是一定要改變,拍出完全不一樣的《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系列電影。

葉天的劇本就擺在小桌上,兩個人翻了又翻,對它的結尾很不滿意。

《哪吒鬧海》是一個古老的故事,動畫片存在了四五十年,一代一代人都是看着這個片子長大的,但它沒有任何改變。即使後期,有些人重拍了《哪吒鬧海》,仍然只是換湯不換藥。

哪吒的家人,始終一副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的模樣,只要看到這四個字,就明白全部故事。葉天接到這個電話,冥冥之中對自己是一種啟迪,對於《哪吒鬧海》那樣的絕對IP,後來者都想要進行改變,更不要說《水滸傳》這種公共IP。

「一定要改變,一定要改變。」他默默的告訴自己。

回到金陵,再次見到余崢,葉天的態度變得無比堅決:「我們要拍的《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一定是全新的結構,全新的故事。從歷史的褶皺當中,找出新的內容,絕對不能跟前面幾版的《水滸傳》一模一樣!」

余崢皺着眉頭,摸著光頭:「葉天,我感覺你在冒險。」

葉天對此已經有了應對之策:「余崢,我們第一次只拍五部電影,投放市場,看看反響再說。」

余崢有些保守:「不如我們先拍一部,只拍現有的《豹子頭林沖》。假如他獲得票房的豐收,我們就繼續寫下去,如果他失敗了,我們就放棄你的念頭。」

方純為他們取了個折中的方案,先拍三部,分別是《林沖》,《武松》《燕青》。

這三個人在梁山上獨樹一幟,既有看頭,也有故事,更是老百姓耳熟能詳的三個角色。所有人達成一致,只拍這三部,看市場反響,或者是看輿論反應再說。

兩天之內,葉天就寫完了三個電影劇本。拿出來討論,除了余崢,其他人已經被葉天的編劇才能征服。

這三個故事,人物豐滿,情節曲折,打鬥場面安排合理。並且,在每一個電影當中,設置了五個大高潮,符合劇本寫作的黃金法則。

所有人只有感嘆,葉天天生就是吃編劇這碗飯的,別人一周才能搞定的事,他只用了不到一天。

「就這樣,我們決定了,拍攝三個故事。今天開始,林清歡你就去聯繫影棚,我們先把基本的調子定下來。」

林清歡連連點頭,答應馬上去辦。如今,對於葉天的吩咐,她言聽計從。

孟剛的消息一向無比靈通,就彷彿長著千里眼,順風耳一樣。聽到葉天回到金陵,他馬上趕來,要求借閱三個劇本。

在葉天的辦公室里,孟剛看完了劇本,掩卷長思,隨即連連點頭。

「這三個故事,太讓人震驚了,尤其是林沖。過去每個讀者提到他,最後氣死病死,就氣不打一出來,蓋世英雄落得這樣的結局,原著作者居心叵測。現在你寫的這個故事,我完全信服,這才是豹子頭林沖的一生,百折不撓,報仇雪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從泰囧開始承包娛樂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從泰囧開始承包娛樂圈
上一章下一章

第193章 實地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