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佔地之策

第808章 佔地之策

當原本的復仇變成真正的侵略,蕭懷恩知道自己最應該做的是什麼。

佈局,建設,盤活整個佔領地區,一方面控制,另一方面安撫缺一不可。

首先安撫是就是地方的權貴。

沒辦法,當百姓沒有一個共識的時候,那只是一盤散沙,他們能做的事,上限和下限都很高,甚至可以根本不用理會。

畢竟此時真能對北伐軍造成威脅的,還是那些擁有力量的權貴。

而他們同樣也是最好對付的。

只要平穩,只要利益,他們就跟着北伐軍的節奏走了。

所以總的來說,這件事對於他們而言是很輕鬆的事。

而當他們得到好處之後,百姓的安撫工作就變得輕鬆了許多。

說白了。

這裏的人的想法,都是很簡單的。

都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自己對北魏的認同感其實並沒有那麼大。

地方官員,代表着就是北魏的形象。

而這裏的地方官,一個個形象那都不是很好。

聽說自己的地方被佔領了,佔領的還是秦國。

是那個如今突然變得強盛起來的秦國!

並且幾乎同一時間,藏金閣到了。

曾經在他們看來,必須得高攀一下的藏金閣,如今竟然入駐了這裏……

這太難得了!

藏金閣,並非單單是交易那麼簡單。

它更被百姓所喜愛的原因,是郵差。

信件的輸送,消息的聯通,那是一種文明,一種體恤,一種深入人心的需求。

能做到像藏金閣這樣的,不能說很少,而是根本沒有!

想要運送一些書信,需要經常打聽誰出遠門,還得是關係不錯的,才會幫你捎帶,就算是趕上了商隊,那也得花一些銀錢。

這些事情都有兩個巨大的缺點。

一方面,就是這信件是很容易丟的。

八成會不成功。

另一方面,最後能否送達,也比較難。

一個商隊到另一個地方,會有集中的地方,也有交易的地方,但唯獨沒有專門送信的地方。

每封指不定要送到哪,有些是城鎮之中,還有一線希望,有些則是在周邊小鎮,還有一些偏遠的山區,想要讓那些商隊專門有人去找到這個地方,然後再把東西送過去……這可能性真的不高。

藏金閣則不同。

信件會被收集起來,然後被送到另一座城市的藏金閣之中。

不需要單獨去送。

就存在這裏。

誰都知道會有其他城鎮的書信被存放在此,按照地區,城鎮,乃至村莊分類,都給放好了,錄入名冊。

然後不管是哪個村莊,只要有人過來這裏,都可以來帶走當地的相關信件,畢竟一般都是家書,也極少有人會冒領之類。

更有甚者,在藏金閣商隊出行的時候,根據這次行程的路線,也會捎帶上相應的信件。

如此一來,人們就有了可投遞的地點,就是當地的藏金閣,也同樣有取信的地點,你知道信件在哪,區別就是能不能第一時間拿到而已,只要努力,大體都能找到。

因為畢竟這個世界上,人們是沒有手機,沒有其他通信的方式,一個人寄出了信,另一個人都不會知道有沒有這回事,往往都是一個村子裏面的人,發現有了自己的信件,又發現還有幾封同村了,便帶回去,交給相應的村民。

通信,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讓曾經一次分別有可能就是一生的親人們,再次有了溝通的可能。

尤其一些出門在外的人。

他從離開家門那一刻開始,家裏人就開始擔心,因為不知道他在外面的情況是什麼,人死了沒有也不知道,甚至很多客死他鄉的人,家裏面直到都沒人了,也沒有得到他一絲半點的消息,想要葉落歸根,那簡直就是妄想。

而有了通信就不一樣了。

出去的人,可以在固定的時間將信件放在藏金閣那邊,畢竟郵寄的地址是固定的,很容易到達家人的手裏。

這對那些百姓而言,簡直就是一種恩賜!

而更重要的事,藏金閣對這些事情,幾乎是不要錢的!

可以收費,一兩個銅板,意思一下。

可以不收。

一般情況下都是不收的。

這是蕭雲給秦國人的一種福利。

也正是因為這樣,藏金閣才那麼的深入人心!

曾經這種事,北魏的人只有一部分能接觸的上,這裏的藏金閣還是屬於那種以商業為主的規制。

但如今被佔領的地方卻明顯不同了。

可謂是擁有了「全功能」的藏金閣。

這讓那些百姓突然覺得,自己被秦國佔領是一種好事了。

畢竟他們曾經面對的那些北魏官員,根本不會給予他們什麼保護,更不會給予幫助,反倒是要剝削他們,壓榨他們,不告訴他們能做什麼,只告訴他們不能做什麼,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你有錢,他就要想辦法把你的錢弄走,甚至搞一個冤假錯案,把你給關進大牢裏,讓你拿錢買命。

普通百姓家生了個漂亮的女兒,每天就要提心弔膽起來,若是能夠在十二歲把人嫁出去還好,若是沒嫁出去,被上面發現了,怕是隨便什麼權貴跑出來,就把人給搶走了。

若是不從,人打死,家燒光。

就算有了活口,跑到官府去告,那也在大堂上被折磨個半死,然後就往後拖。

拖到……權貴們找到你,威脅你,或者索性把你切碎了扔湖裏。

一家子都死絕戶了,案子自然是一了百了。

有了漂亮的女兒會擔心愁苦,突然賺了錢也愁苦,生活方面更是朝不保夕。

隨便來個稅收,就會把賴以生存的糧食給拿走,一家人或者餓死,或者選出一個,切碎了放進鍋裏面煮,能夠讓一家子多堅持一段時間。

拼了性命,人只能勉強活着。

然後要求他們要愛國?!

瘋了嗎?!

秦國的到來,是一個希望。

起碼在暫時看來,是可以給予期待的。

因為很巧的是,秦國佔領過的地方,其中一處發生了天災,正當人們覺得自己剛剛受到兵禍,如今又有天災,根本就是老天不想讓他們活下去,都打算放棄家園,開始整村整村的遷徙乞討的時候。

秦國的賑災糧到了!

在北魏生活這麼多年,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賑災糧到底是什麼,只是聽說過,但誰都沒有見過。

而秦國的賑災糧裏面,竟然還有肉!

是的,每家,可以分到四兩的肉。

別看這數量好像很少。

但在天災,尤其是房屋坍塌,無處安枕,只能露宿野外的時候,這一塊肉,那很有可能就是一條性命!

而且這裏很多百姓,其實極少出肉,甚至根本沒有吃過肉。

都只見過豬跑,但吃嘛……還是有些難度。

而糧食,並非是足夠供給。

而僅僅是能滿足他們的生存所需。

這個量計算的特別的奇怪。

吃了,肯定是吃不飽的,甚至飢腸轆轆的狀態根本沒有緩解,一個個都是渾身沒勁。

可若說是餓死,那倒是也不會。

就是這種勉強讓人餓不死,卻又讓人根本提不起力氣走路,大家只能圍躺在粥棚旁邊,每天都等待着放粥。

而在這個過程中,卻還有一種獎勵機制。

這個機制來自於孩子。

但凡是十四歲以下的孩子,可以報名參加學習,學習六日,便會有一個考試日,若是考試通過了,獎勵就是食物!

四個大白饅頭!

足夠讓一家人難得的吃上一頓飽飯,更不用說,還配上四塊煮的稀爛,每塊足有二兩多重的肉,再加上一把可以干嚼的青菜了。

至於其他,則是什麼都不需要。

上學這件事,非但不用花錢,反倒還能有好處,尤其在這馬上就要餓死人的環境中。

說白了,如此境地,簡直就像是夢境一般。

讓那些佔領地的百姓都欣喜不已。

這一通操作之下。

這裏到底能發展成什麼樣子,沒人知道。

但所有人都能確認一點,如今若是北魏的人想要收復失地……那抱歉,他們的敵人就絕對不僅僅是秦軍而已,還有當地的所有權貴還有百姓!

什麼叫眾叛親離?

興許這就是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本王是殺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本王是殺手
上一章下一章

第808章 佔地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