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只想傳宗接代

第930章 只想傳宗接代

這個時代的攪屎棍,雖然已經完成了文藝復興,但其老百姓還和之前差不多。

攪屎棍的老百姓大都麻木,對某些事情不敏感。

他們這些人最關心的事情就是自己明天能不能吃上飯,自己的生活會不會變好,至於其他的事情,對於和他們沒有直接接觸的事情,他們並不關心。

埃塞克斯伯爵對這一切心知肚明,他當然知道這些百姓心中的想法。

北安普頓城中的這些百姓基本上都聽過奧斯曼帝國被佔領的事情,但北安普頓城中的這些百姓基本上連國都沒有出過,他們都不知道奧斯曼帝國在哪裏,當然不會考慮這件事情,也不是很在乎奧斯曼帝國被佔領對他們有什麼樣的影響。

隨着戰事的頻率下降,城中的局勢也一天天的穩固下來。

城中的這些百姓也恢復了往日的生活,他們好像已經將之前的戰事忘記了一樣,只專心忙碌著自己的事情。

埃塞克斯伯爵看着街道上的這些百姓,心裏沒來由的發起了愁。

「唉,真不知道也以後的道路在哪裏。

和國王殿下這樣打仗,只會耗空這個國家,一直這樣僵持下去,恐怕,就算到時候東方人沒有攻打過來,國家自己從內部就崩潰了!」

埃塞克斯伯爵一臉苦澀,在北安普頓的城中漫無目的的走着。

......

奧斯曼帝國的西邊,和奧斯曼帝國緊鄰的是匈牙利王國,和匈牙利帝國相鄰的是波西米亞王國和奧地利大公國。

在現在這個時代,這三個國家是由哈布斯王朝統治。

現在的匈牙利王國的國王是斐迪南三世,他同時是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波西米亞王國國王、奧地利大公。

這個人在歷史上並沒有留下多麼響亮的名聲,他的事迹,半張紙都能寫完,只是一個泛泛之輩。

這些國家組成了哈布斯堡君主國,君主國的首都位於維也納。

現在的維也納是一個城高池深的堅固要塞,在維也納的城外,有是一個堡壘,環繞着城牆還有一條寬大的壕溝。

這樣的防禦工事,可以抵擋西方很多國家的進攻。

可就是這樣的防禦工事,依舊讓斐迪南三世不能安心。

斐迪南三世站在維也納的城牆上,七八個侍衛跟在他的身後。

雖然有侍衛保護,可是斐迪南三世還是覺得有人在監視着他,還是覺得有一把看不到的刀懸在他的脖子上。

「奧斯曼這麼強大的帝國都在這麼短的時間當中被攻破了,誰知道這些東方人會不會往西邊打來?

要是這些東方人往西邊打來,那我該怎麼辦?我該拿什麼來抵抗他們?那些從奧斯曼帝國逃過來的士兵說,這些東方人有一種鋼鐵戰車,這種鋼鐵戰車異常的厲害......」

費迪南三世回想着自己弄來的那些消息,身體忍不住的在顫抖。

雖然費迪南的頭銜很多,但是自己人知自己事。

哈布斯堡君主國的實力在整個西方世界也就那樣,甚至連二流都夠嗆,怎麼可能會是那些輕鬆擊敗奧斯曼帝國的東方人的對手?

費迪南三世越想頭越疼,越想頭越疼。

「這該怎麼辦?難道黃禍之亂又要興起?唉......」

看着東邊的方向,斐迪南三世幽幽的嘆了一口氣,愁容滿面。

與此同時,在奧斯曼帝國西邊,和匈牙利帝國相鄰的地方,趙大牛的兵馬開始在這邊繪製詳細的地形圖。

這是趙大牛的任務之一,在趙大牛出發之前,趙文就給他下達了一道命令,那就是繪製奧斯曼帝國以及奧斯曼帝國以西的地圖,能詳細就詳細。

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以後出兵西方做準備。

趙大牛拿下奧斯曼帝國之後,也派出了專業的士兵,一路往西而去。

趙大牛派出去的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掌握繪圖能力的騎兵,除過騎兵之外,還有幾輛坦克。

之所以派遣坦克,除過保護這些騎兵的安全之外,就是炫耀武功,告訴那些心有僥倖的人,最好不要有什麼別的心思,不然就是死路一條。

派出坦克的效果很明顯,一路上,只要是看到坦克的人,不管這些人是士兵還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們都一路往西邊逃去,生怕被人留下。

對於這些人,趙大牛派出去的士兵懶的搭理他們,反正又不算軍功,搭理他們還浪費時間。

奧斯曼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的邊境線漫長且崎嶇,想要在短時間之內將這裏的地形繪製完畢,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所以,從趙大牛拿下奧斯曼帝國之後,就一直將重心放在了繪製地形圖上。

趙大牛在攻佔奧斯曼帝國的時候,有大量的謠言在百姓當中散佈。

這些謠言將趙大牛的軍隊說成了整個天底下最殘暴的軍隊,甚至已經達到了不殺人不行的地步。

在這樣的謠言之下,大量的百姓一路往西逃竄。

能夠逃亡的百姓基本上都是身價富裕的百姓,而身價富裕的百姓往往是不好管理的百姓,也是不安穩因素。

這些不安穩因素消失之後,趙大牛對奧斯曼帝國的管理就容易的多。

這個世界上,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什麼地方,都會有出賣自己國家的人,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

趙大牛攻佔奧斯曼帝國之後,就有大量的本地人加入了趙大牛的麾下。

對這些人,趙大牛還是比較看重的。

對當地的人的管理,趙大牛就是用的這些人。

只不過,因為語言困難,所以交流起來並不是很方便。

......

在奧斯曼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布爾,趙大牛坐在一家大臣家的書房中。

奧斯曼帝國首都的皇宮基本上都完好無損,但趙大牛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就算這裏距離內地十萬八千里,趙大牛依然沒有任何僭越行為。

趙大牛坐在書房中,看着一本物資清單。

這本物資清單是昨天運送過來的物資,在這種異國他鄉,物資是重中之重,由不得趙大牛謹慎。

沒多長時間,趙大牛就將物資清單看完。

「沒有什麼問題,這些商人也不敢做出荒唐的事情,不然的話,性命可就保不住了!」趙大牛將手中的清單整理好,隨後走出了書房。

來這裏已經很長時間了,趙大牛依然不太適應這裏。

尤其是糟糕的氣候,更是讓趙大牛難受無比。

這裏有山有水,可氣候和內地大相徑庭,讓趙大牛難受的厲害。

趙大牛走出書房后,回過頭看了一眼,吐槽道:「這裏的房子真沒有家鄉舒服,但願陛下能早點將我調回去吧!」

人的年齡越大,就越思鄉,就算是身經百戰的趙大牛也不為過。

趙大牛走出住宅,帶着幾個侍衛在城中轉悠起來。

趙大牛在拿下伊斯坦布爾的時候,幾乎沒有費什麼力量,伊斯坦布爾當中的那些貴族在聽到趙大牛的兵馬臨近后,連抵抗都沒有抵抗就跑了,所以,趙大牛拿下來的伊斯坦布爾城基本上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害。

趙大牛帶着侍衛在城中穿裙著,奧斯曼帝國的這些人在經營伊斯坦布爾城的時候還是很用心的,城中的主幹道基本上都是用岩石鋪的。

城中數量最多的就是那些清真大寺,有時候,趙大牛還可以看到清真大寺外面聚集起來的人群。

對於這些人群,趙大牛的實行的辦法就是由着他們去,只要不為非作歹,不胡來,趙大牛是不會去管他們的。

很多人說,武人治國只會殺戮,可是在趙大牛這裏,卻完全沒有這個樣子。

趙大牛雖然出身低微,但是這麼多年的磨礪,已經讓趙大牛足夠穩重。

更何況,趙大牛本身也不是一個嗜殺的人。

「也不知道這裏距離咱們那裏到底有多遠,也不知道如果從咱們那裏往這邊修鐵路的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修通!」趙大牛一邊走着,一邊自言自語的說着。

「大人們,你們好,你們好啊!」

一個帶着頭巾的大鬍子男人正在路邊指揮着幾個差不多着裝的人干著活,當他看到走過來的趙大牛是,急忙簇擁了過去,用不太熟練的漢語一臉笑容的問好。

當然了,他根本就沒有辦法接近趙大牛,還沒等他靠近,趙大牛的侍衛就會將這人應付過去。

街道兩旁,像這樣的人很多。

現在的城中,也是一個巨大的工地。

這裏以後是趙文的油田,是要好好經營的地方,所以趙大牛也不得不在這裏構築新的建築。

天空逐漸的黑了下去,伊斯坦布爾城也陷入了黑暗當中。

城中的百姓都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地方,因為城中的大量富戶逃離,所以城中很多貧窮的百姓也因為這個原因,獲得了房屋。

但是,房屋不是白白獲得,他們也要幹活。

……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在一座不算小的城池城牆上,一個年老的身影看向西方,眼睛中滿是哀傷。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被趙文流放美洲的錢謙益。

當年趙文和崇禎相爭之時,錢謙益覺得崇禎不可能是趙文的對手,所以就偷偷的從京城逃了出來,前來投靠趙文。

可是,趙文哪裏能看得上他啊,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水太涼,就算本事再大,趙文又怎麼可能用?

可如果直接殺了他,實在是太便宜他了。

於是,趙文就將錢謙益流放到美洲了。

如果這輩子沒有什麼意外的掛,錢謙益是不可能回去了。

人的年齡一大,就特別思鄉,這種事情不敢說放之四海皆準,但是在錢謙益的身上,還是很明顯的。

錢謙益看着初升的太陽,不停的嘆氣。

現在的他,非常的鬱悶,他實在不知道,為什麼趙文會將他流放到這個鳥都不拉屎的地方。

也是,趙文的出現改變了歷史,現在的錢謙益,當然沒有做出那些令人不恥的事情。

一個穿着普通衣服的中年人也登上了城牆,他來到了錢謙益的身旁。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一直留守在這裏的鄭一官。

鄭一官可要比錢謙益輕鬆的多,時不時還能跟着做生意的船隊回家,可是錢謙益可就沒有這麼輕鬆了。

「這幾天你好像一直都是這樣?」鄭一官來到錢謙益的身旁,雙手趴在城牆上,看着眼前的朝陽,不動聲色的問道。

「想家了唄,不然的話,還能幹什麼?」錢謙益倒是沒有隱瞞自己內心的想法。

「我倒是很好奇,你說陛下為啥要將你流放到這裏來?」鄭一官一臉疑惑的問道。

說實話,鄭一官也非常的好奇,為什麼趙文會將錢謙益流放到這裏。

錢謙益雙手一攤,一臉無奈。

「我哪裏知道?我要是知道的話,我能來這裏?」錢謙益一臉愁苦。

「行了,不說這些了。我下次回去的時候,找陛下申請申請,看能不能讓你回去。

雖說這裏的環境相較於之前已經很好了,可是依舊比不上內地。你年齡也大了,也該修養修養了!」鄭一官說道。

錢謙益一聽這話,瞬間興奮起來。

鄭一官是趙文的手下幹將,要是他說話,肯定十有八九啊。

錢謙益急忙站直身子,沖着鄭一官拜了一拜。

「行了,不必如此。你在這裏這麼多年,貢獻也不少。幫你問問,也是應該的!」鄭一官回道。

太陽開始升上正空,城池中的人都醒了過來,一天的勞作開始了。

在城外,有好幾大前種植園,這些種植園中種植著大量棉花、煙草、橡膠等經濟作物。

因為這些東西,所以每年都會有內地的商船過來。

隨着商業的發展,內地人口數量的增多,內地對於這些東西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種植園也越來越大。

在一片煙草種植園中,一個臉色黝黑,稍微有些肥胖的中年人揮舞着手中的皮鞭,不停的喝罵着。

在中年人的眼前,是一些從內地流放過來的罪犯、當地不服管教的土著以及一些被征服的殖民者。

中年人的背上背着一桿德萊賽步槍,腰間掛着兩顆手榴彈。

他一臉兇狠的樣子,將這些勞工嚇得不輕。

在看到這些勞工急忙勞動起來之後,中年人露出了笑容。

這個中年人不是別人,乃是福王朱常洵。

現在的他,早已經沒有王爺的架子,成了一個底層的小種植園主。

朱常洵的命大,在來到美洲之後,扛住了繁雜的勞作,再加上政策逐漸放鬆,朱常洵也購置了一大片土地,購買了一些勞工,給自己種田。

王爺的身份早已經被朱常洵忘記,現在的他,只想多掙錢,好好的置辦土地,然後傳宗接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帶着倉庫回到明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帶着倉庫回到明末
上一章下一章

第930章 只想傳宗接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