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曲終人不散(下)

第262章 曲終人不散(下)

214姥姥

汽車拐了個大彎,一條筆直的土路映入眼帘。

魏福音鬆了口氣,踉踉蹌蹌的下了車,路過一戶人家開的小超市,想着不能空手而歸,買了包花生,瓜子直奔姥姥家了。

還沒走到家門口,魏福音遠遠就聽見有人對罵的聲音,句句粗俗,不堪入耳,用手捂著耳朵,跑上前去,見兩個老人正雙手叉著腰,破口大罵,唾沫星子齊飛,要不是魏福音阻止的及時,差點就掐著對方的脖子了。

魏福音見狀不妙,驚的瞪大雙眼,兩個老人加起來一百五十多歲了,怎麼還跟小年輕似的,這麼大的氣性,忙跑上前,好言好語,跟哄小孩似的,道:「姥姥!姥姥!別吵架了,我回來了!」

老人渾濁的眼睛看了她一眼,心中的氣焰一下子澆滅了,剛才還一副凶神惡煞的表情,轉眼就笑眯眯道:「放假了。」

那人好奇的看了魏福音一眼,道:「你家來客人了。」

姥姥家的客人她都見過,卻想不起魏福音是她哪門子的親戚。

姥姥哼了一聲,驕傲道:「這是我大閨女的孩子。」

那人驚訝的合不攏嘴,沉沉道:「原來是月華的閨女啊,別說,跟月華長的真像。」

末了,那人道:「你媽在外面過的怎麼樣,好多年沒見過她了。」

魏福音點頭笑道:「挺好的。」

她第一次覺得還有人惦記自己的母親的。

姥姥把魏福音護在胳膊里,嗔怒道:「你都多久沒回來看我了。」

魏福音雙臂乖巧的挽着她的胳膊,呵呵一笑,道:「姥姥,我也想回來啊,可是學校不放假,我這不是一放假就來看您了嗎。」

姥姥斜了魏福音一眼,嘴裏咕咕噥噥道:「你還記得回來。」

魏福音把頭靠在她的肩頭,道:「姥姥生氣了嗎,我天天可想您了,我還特意給您帶好吃的了呢!」

姥姥的嘴裏含糊不清的說了些什麼,魏福音沒太聽懂,他們之間的交流不是很順暢,姥姥總是嫌她說話語速太快,嘰里呱啦聽不懂,同理,魏福音跟姥姥說話聽懂一半,一半靠猜,好在猜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每次姥姥說話魏福音總覺得有趣,姥姥兩邊的臉頰不對稱,左邊的臉頰是正常,只是上了年紀的原因微微凹陷,有兩條深深的皺紋,像是被刀子劃過一樣,右邊的臉頰往外鼓起,彷彿嘴裏含了一個乒乓球,說起話來嘴有點歪,雖然很不了禮貌,魏福音還是忍不住發笑,覺得有趣,母親講過,姥姥年輕的時候牙疼,每次牙疼沒錢買葯,疼的在床上直打滾,就拿腦袋撞牆,疼著疼著半邊臉就腫了,後來牙不疼了,臉上的腫卻消不下去了。

姥姥年輕的時候不僅吸煙而且喝酒,這一點讓魏福音驚訝不已,覺得姥姥是個人物,她所接觸的人中,男人吸煙喝酒的尚且不多,更何況女人,在她學習生涯里,形容老人的詞都是「慈祥」,「和藹」,「可親」跟「吸煙喝酒」這些詞完全不沾邊。

原來姥姥年輕的時候妥妥的是不良少女一枚啊,要不是聽母親講過姥姥年輕時的事迹,魏福音是沒法想像眼前這個慈眉善目的老人,年輕的時候活的比自己還瀟灑自在,想想自己十七年的光陰里,有一大半都在學校規規矩矩度過,連校規都沒有犯過,想來自己過的太平淡無奇了,跟姥姥年輕時的那些遭遇簡直不能比,心裏不禁佩服。

魏福音不是個多嘴的人,就算她好奇,也明白親人之間應該有分寸,怕傷了姥姥的自尊心,她便不再多問。

姥姥拉着魏福音的手往院子裏走去。

魏福音打心底里喜歡姥姥,真正關心她的人不多,除了父母,好像沒人喜歡她了,當然,她性格孤僻,不需要旁人的關心,也向來不去關心旁人,可是有人疼愛還是好的,姥姥是她唯一真心想長大后好好報答的人,所以她總會說:「姥姥,等我長大了,讓您跟着我享清福。」

魏福音奇道:「姥姥,你們剛才吵什麼呢?」

姥姥道:「沒吵什麼,她說咱家的雞跑到她家的菜園裏,吃了她種的黃瓜,我就跟她吵起來。」

魏福音哈哈笑道:「姥姥,就為這點小事啊,你們都是一輩子的鄰居了,以後要和睦相處,不要吵架了。」

姥姥溫和的拉着她的手,走進一間簡易的廚房,魏福音蹲在土灶前燒火,廚房雖然四面通風,可是裏面煙霧水汽瀰漫,魏福音彎腰低頭,嗆的咳嗽起來。

灶台上有一口大鐵鍋,姥姥在鐵鍋蓋上倒扣了一個碗,碗底盛滿了清水。

魏福音不免奇怪,母親也是自己蒸饅頭,她卻不知蒸饅頭的時候要什麼儀式嗎,奇道:「姥姥,你在鍋蓋上扣一個碗幹什麼?」

姥姥用一根手指在碗底試探了一下,把手指拿出來,解惑道:「等碗底的水熱了,裏面的饅頭就蒸好了。」

魏福音笑道:「姥姥果然聰明。」

蒸饅頭魏福音沒有什麼經驗,不過母親蒸饅頭,她總是負責燒火的那位,有時母親把饅頭放進鍋里便出去幹活,魏福音掌握不了火候,有時燒的時間不夠,鍋里的饅頭蒸的半生不熟,有時燒的過了頭,把鍋里的水都燒乾了,掀開鍋蓋,裏面的饅頭跟磚頭一樣「砰砰」硬,為此,她沒少被母親數落。

魏福音把麥秸桿往爐膛里猛塞,裏面的火被填滿的秸稈壓滅,然後又「轟」的一下子著了起來,爐膛里不斷的往外冒煙,姥姥鎮定從容應對,一點兒不但心魏福音把她搭的小廚房燒了,魏福音見有火星子冒出來,趕緊用腳踩滅,又過了一會兒,姥姥把手指伸進碗底試探,猛的縮了回來,滿意道:「好了。」

魏福音道:「好了嗎?」

果然,掀開鍋蓋,裏面白花花的饅頭甚是好看,姥姥把手放在衣服上擦了擦,用筷子夾起一個熱騰騰的饅頭,謹慎道:「嘗嘗好吃不好吃,你們年輕人都愛乾淨,你不會嫌棄我臟吧。」

魏福音哈哈笑道:「姥姥,您說的哪裏話,怎麼會呢,我怎麼會嫌棄您呢,饅頭蒸好了,我快餓死了。」

晚飯吃的相當豐盛,魏福音想去跟舅媽打聲招呼,住在同一個屋檐下,視而不見還是不好,姥姥攔住她,道:「別去她家。」

魏福音乖乖聽話,雖然沒跟舅媽過多接觸,她也聽說過一些不好的事情,心疼這麼體貼的老人,晚年沒人照顧。

吃過晚飯,姥姥搬著小凳子仰頭看電視,魏福音見天色已晚,在她身後的小床上裹着被子迷迷瞪瞪昏昏欲睡,每天都好像睡不醒似的,躺在床上就想睡覺。

電視屏幕一閃一閃的,裏面傳來男女主人翁吵架的聲音,光聽裏面的台詞就知是爛俗的偶像劇,魏福音微微睜眼,見姥姥正看的津津有味,張著嘴不發出聲音,笑的渾身亂顫,魏福音挑眉,笑道:「姥姥,您看的懂嗎?」

姥姥頭也不回,道:「看懂了,看懂了。」

一手指著裏面的人物,道:「這個男孩喜歡這個女孩,這個女孩不喜歡他,喜歡另外一個男孩。」

爛俗的三角戀,魏福音吸了口氣,得,還真看懂了,佩服的五體投地,四仰八叉的躺在床上,她本來想讓姥姥把電視機的聲音關小點,影響她睡覺了,又怕打擾到姥姥的好心情了,心道:「算了,誰讓姥姥喜歡看呢。」

讓魏福音喜歡跟姥姥親近的原因,一方面覺得她是真心待她的,另外,姥姥是一個從來不給她傳播負能量,不會說那些什麼「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什麼「也不知能不能活到你大學畢業」,之類關於生死的話題,每次聽到類似這樣的話,魏福音都不知該怎麼往下接。

姥姥從來不會拋這樣的難題給她,對什麼事都積極樂觀,這一點跟母親不同,魏福音想:母親的多愁善感應該是從姥爺那裏繼承過來的,這麼樂觀開朗的老人家誰不喜歡。

魏福音說想吃玉米了,第二天,姥姥就到玉米地里,掰了幾根玉米回來煮熟,魏福音像餓狼一樣啃了起來,邊啃邊道:「姥姥,等我長大把您接到我家,我帶您到處旅遊,您說好么?」

姥姥笑道:「好好好,慢點吃,別噎著了。」

大概是年輕時吸煙喝酒落下的病根,姥姥總是不停的咳嗽,具體什麼病,魏福音也不清楚,不咳嗽的時候總是大喘氣,好像氧氣不夠用似的,需要大口大口的吸氣,氧氣才能滿足肺部的需求,聽她的粗喘聲,魏福音都覺得難受。

姥姥從黑暗的抽屜里摸出一個小塑料瓶,把裏面的白色藥丸倒進掌心,然後又摸出幾個類似大小的黃色玻璃瓶,小心翼翼的按照醫生的囑咐數顆粒,喃喃道:「福音,你過來幫我看看,這個黃色瓶子裏的葯是不是吃兩粒,這個葯的威力可大了,不能多吃,上次你姥爺吃重了葯,整整睡了兩天,把我嚇壞了,你過來幫我瞧瞧。」

魏福音看姥姥滿桌子的瓶瓶罐罐,她手心裏的葯少說也有二十粒,一天吃三次,真的是藥罐子,僅僅是咳嗽的毛病,按照現在發達的醫療技術,難道還不能根治不成,別說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年人,就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一天吃這麼多葯,時間長了,身體也受不了啊。

心疼道:「姥姥,這些葯是誰給您買的,去醫院看了沒有,醫生怎麼說,葯吃太多對身體不好,還是到醫院讓醫生給您做個全面檢查吧,現在技術這麼發達,咳嗽不是什麼大毛病。」

姥姥道:「看過了,看過了,去年你舅舅帶我和你姥爺去醫院檢查了,都是老毛病了,吃點葯就不咳嗽了。」

說着,端起碗裏的水,熟練的把手心裏的藥丸咽了下去,魏福音心裏跟明鏡似的,這些瓶子裏的葯只能治標不治本,眼看姥姥的咳嗽越來越嚴重,心裏干著急,埋怨舅舅們不孝順。

看着姥姥吃完葯,小心翼翼的把藥瓶子重新放回抽屜里擺好,看她認真謹慎的樣子,魏福音清楚,那些對魏福音而言只是簡單的葯,可是對她而言不是葯,是用來保命的。

魏福音站在一旁,吃過葯后,姥姥的呼吸漸漸平穩下來,眼眶微微濕潤,趁姥姥不注意,忙擦了擦眼淚,轉身道:「姥姥,好些了嗎?」

姥姥道:「好多了。」

魏福音伸手撫摸姥姥的後背,希望能緩解她的咳嗽,蹙眉道:「姥姥,您養育了六個孩子,可是您老了,卻沒人管您,真不孝順。」

姥姥道:「怎麼不孝順,你舅舅和你大姨他們都很孝順我,你小姨每個星期都來看我,都孝順,都孝順。」

魏福音道:「姥姥,他們不帶您去醫院看病,您還替他們說好話,法律規定了,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按照法律規定,子女不給父母贍養費,父母可以去法院告他們。」

姥姥被魏福音怒氣沖沖,又認真的表情逗笑了,道:「你這孩子,說什麼傻話,我給你煮了幾根玉米,記得帶回學校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界第一高中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世界第一高中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2章 曲終人不散(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