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盧帆的分析

第375章 盧帆的分析

盧帆笑著看了眼上面的情報道:「這封情報中稱十日前,臨安有十名蒙古兵騎上戰馬前往北方,只不過剛出臨安不到五十里便被我軍尖刀半途截殺,據搜查,這些元兵確實是要送信前往大都,其內容自然是將廣州之戰,塔出大敗的消息告知元帝忽必烈!

由此可見,廣州戰事結束至今,元大都還沒有收到塔出戰敗的消息,那麼忽必烈就不會在短期內整頓兵馬大舉侵宋!

不過這個時間不會拖太久,元廷鎮守臨安的大將額日斯如果在十天內沒有收到大都的消息,也就是現在,那麼額日斯就會意識到他派往大都的信使在路上發生了意外,那麼再次傳遞消息就不會那麼大意,如此可以判斷,最多三五天的時間,塔出慘敗廣州城下的戰報就會出現在忽必烈的眼前。

忽必烈乃是繼成吉思汗之後蒙古又一位雄主,他的膽略、氣魄、用兵之道、戰略眼光絕非其他汗國之主能夠比擬,所以屬下可以斷定,最多一天,他就會制定出詳細的南下之策!

但制定策略和實施行動不一樣,後者要根據具體的方略才能確定時間的長短,比如忽必烈直接集結北方各地軍隊,並讓臨安方面徵調降元漢軍再強令李恆抽調主力前往惠州。

那麼加上張弘范利用這段休戰期徵募的兵馬,我軍可能面對的將會是超過三十萬甚至四十萬,擅於攻城戰的漢軍!

廣州沒有襄陽和釣魚城那樣得天獨厚的絕佳地勢,那麼元軍便無需在城下與我軍拼殺打消耗、對峙、持久戰,更大的可能是元廷挂帥的主將下令不惜一切代價,不拿下廣州絕不休兵的戰令!

我軍雖強,但兵力終顯薄弱,而且未曾經歷戰陣,甚至未曾久訓的新兵實在太多,如果元軍真要拚命,廣州城破的可能性超過五成!

但是在盧某看來,忽必烈想要滅宋,是為了能夠完整吞下華夏這片遼闊富庶的地盤,剿滅宋室也是為了絕了天下漢民最後的希望,但是大宋絕對不是元廷最重要的敵人!

忽必烈的敵人在北方,是他的兄弟和叔伯,幾大汗國對於忽必烈佔據中原本就心存不滿,所以才會被蒙哥之子昔里吉挑動從而造成北方叛亂,但是忽必烈兵雄勢大,幾大汗國不得不唯其馬首是瞻!

可一旦忽必烈要是陷入大宋南方的戰爭泥潭,時間一長,幾大汗國必然蠢蠢欲動,進而點燃埋藏在心底的分食之火!

忽必烈顯然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根本拿不出元廷全部的力量南下來滅宋,這就是我軍徹底崛起的機會!

但是忽必烈肯定也能從廣州之戰的戰報當中看出來我軍的強悍戰力,也就必然會將大帥引為心腹大患,因此在盧某看來,忽必烈將會面臨一個重要的抉擇!

其一,聯絡各大汗國恩威並施,裹挾各汗國的兵馬南下,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消耗各汗國的兵馬還能保證北方的暫時穩定。

但盧某以為各汗國不會這麼傻了似的給忽必烈當刀使,所以他們多半會虛與委蛇,就算出兵也只是應付了事。

在這種情況下,忽必烈就不可能放開手攻宋,那麼他的第二條路就是先集合主力把各汗國打殘,佔領各汗國的地盤,吸納他們的力量,增進自己的實力,等到時機成熟,再來和大宋為奪取華夏而決死一戰!

第三點是議和,議和的基礎是在第一點和第二點上面,忽必烈可能會覺得一時半會滅宋的可能性不會太大,畢竟蒙古撕毀盟約發起滅宋之戰至今已有四十餘年,再多耗個幾年並非不能接受。

議和的目的還是為了平靖北方,鞏固既得地盤,至於怎麼議和,在盧某看來,忽必烈會放棄福建和一直啃不下來的江南西路,退兵前往臨安。

然後以臨安為點,對江南東路、浙江、江漢一線區域實行鎮壓統治,甚至不排除徵召各地精壯前往北方去填戰場以消滅不穩定的可能!」

鄧雲難得插了一句嘴道:「那得死多少人。」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盧帆笑道:「這句話是漢人說的,可不代表只適用於漢人,對於蒙古人而言,漢人同樣是異族,在蒙古人的眼裡異族人從來都不算人。

成吉思汗崛起於草原,一生征戰,滅國無數,在他的一生當中屠滅過不知道多少城池,滅殺過的尋常百姓超過千萬,這才打下了幅員遼闊,不知幾萬里的疆域。

在這位所謂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的眼裡可曾把人命當過一回事,他的馬刀所指,只有兩種選擇,要麼跪下征服,要麼站著被屠殺!

蒙哥統治蒙古時期,忽必烈掌握的力量已經不弱他哥多少,然而他哥沒死的時候,忽必烈也知道自己不管是從正統法理還是實力都不是蒙哥的對手,所以他選擇蟄伏,埋葬自己的野心。

然而蒙哥戰死釣魚城,忽必烈立即出手控制了蒙哥的子孫,進而悍然奪權,直接導致蒙古的內亂和分裂,可見此人為達目的是完全不會計較什麼後果的。

能用雷霆萬鈞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就不會拖泥帶水,想要讓華夏神州成為他統治的根基,所以他選擇了以懷柔的手段來鞏固統治。

可一旦宋廷難滅,懷柔的手段短時間內根本達不到效果的時候,忽必烈必然會激進,而激進的手法之一,便是消滅人口!

精壯死的差不多了,剩下老弱婦孺,誰來反抗元廷的統治,蒙古那些王公曾經不是打算將華夏範圍內的稻田麥地盡數毀掉種植牧草,讓整個神州成為蒙古人的牧場嗎?

連這樣的話都能說得出口,足見那些蒙古王公的愚蠢和短視,大帥覺得他們會把尋常百姓的命當命,只怕死絕了都不會眨一下眼……」

鄧雲苦笑著搖了搖頭,盧帆的話說的有些偏激,但是卻又不能否認這就是事實。

忽必烈以前或許不會有這樣的心思,但要是被形勢所迫,誰敢保證這種慘絕人寰的事不會發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末之席捲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末之席捲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5章 盧帆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