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烏桓犯境,劉辯出兵

第118章 烏桓犯境,劉辯出兵

公孫瓚收到的這封書信,是由羅藝加急送來的,北方游牧民族烏桓領兵犯境,鄒丹與關靖的援軍剛剛離開北平與漁陽,便遭到烏桓的攻襲,損失數千人,鄒丹被殺,關靖引領剩餘兵馬退回了北平。

要說烏桓的崛起,還是在這兩年,烏桓的老單於丘力居病逝,新單於蹋頓繼位。

本來按照正常的發展,蹋頓會在公孫瓚與袁紹爭鬥之時出兵相助袁紹,隨後袁紹會發出一道矯詔,冊封蹋頓、烏延、難樓、蘇仆延為各郡單於,隨後在丘力居之子樓班成年後,難樓與蘇仆延率部族擁立樓班為大單於,蹋頓只得退位為王。

后在曹操征烏桓之時,於白狼山被張遼斬殺,就此過完一生,然而這一世,蹋頓得到了後趙開國皇帝石勒,以及他的三個兒子石越、石聰、石虎。

憑藉着他們四人的相助,蹋頓吞併了難樓、烏延、蘇仆延的部落,整合了整個烏桓,現在整個烏桓人口不下八十四萬,部族青壯年多達十三萬。

由於部族人口飆升,一向對烏桓採用懷柔政策的劉虞也被公孫瓚殺死,蹋頓不得不考慮再度向漢地進行劫掠。

蹋頓派出石勒、石越、石虎、烏延、蘇仆延五人分別提領一萬精騎,向幽州邊境之地進行劫掠。自己則留守烏桓,由石聰、難樓以及剩餘八萬烏桓勇士護衛周全。

石勒兵貴神速,用了五日時間,便將右北平郡的徐無、無終二縣劫掠一空,殺了數萬百姓,劫擄了數千婦女。

石勒還在徐無縣駐紮之時,得知漁陽太守鄒丹,幽州長史關靖,各自引領一萬人馬前去支援前線的公孫瓚。

石勒登時命令石越領兵一萬駐紮在徐無縣,隨後兵分兩路,突襲了鄒丹與關靖的兵馬,石虎在亂軍之中陣斬鄒丹,率領烏桓騎兵斬殺了不下四千人,剩餘幽州軍士卒全部被俘,隨後石虎與難樓領兵攻克了漁陽郡,並開始了長達三日的劫掠。

石勒帶領蘇仆延以及剩餘的兩萬烏桓騎兵,突襲了關靖的兵馬,關靖在折損了三千多兵馬後,退往了北平治所土垠,在羅藝的幫助之下,成功抵擋了石勒的進攻。

石勒在折損兩千勇士后,決定不再進攻,而是將士卒全部駐紮在城外,圍住了土垠城。

此刻城內只有原守軍八千,以及關靖的七千兵馬,整體和烏桓持平,但是如若在城外野戰,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於是在羅藝的建議下,關靖派出無數快馬,將此刻幽州的情況報給公孫瓚,在石勒暗中囑咐下,關靖的書信成功送到了公孫瓚的手裏。

腹背受敵的公孫瓚急的是焦頭爛額,在收到關靖的書信之後,公孫瓚火速下令全城兵馬,收拾行囊,撤回北平。

田豫則是說道「主公,如今北平被圍個水泄不通,難保不會有一兩個信使被攔下,一旦貿然回軍,很可能遭遇敵軍埋伏,還請主公三思,另想辦法解北平之圍。」

公孫瓚擺了擺手,「北平乃是我們立足之地,如若被胡狗攻破,那麼我們將無處容身,整個幽州都會被胡狗攻下,我意已決,你不必再勸。」

田豫經過接二連三的碰壁,內心悲涼不已,「在下告退。」抱拳施禮之後,退出了大帳,將自己的官印留在了大帳之中,隨後單騎離開了公孫瓚的大營,不知去向。

公孫瓚得知田豫走後,並沒有挽留,而是帶着羅成與田楷以及剩餘六千多將士,返回幽州北平。

不料軍行至半路,忽然遭到了石勒的埋伏,田楷於亂軍之中,被石勒斬殺,六千多兵馬損失過半。

幸得羅成拼力護著公孫瓚,這才帶領兩千兵馬突出重圍,向易京的退去。

好在一年前公孫瓚於易縣的險要之地修建了易京樓,此刻易京還有錢糧三百萬斛,擁兵五千,城高池深,公孫瓚只得在此休整,石勒打了勝仗,也沒有好大喜功,而是率部駐守在易京與土垠之間,準備圖謀幽州。

冀州袁紹很快也引兵北上,奪回了南皮,在得知烏桓進犯幽州之際,袁紹考慮再三,決定罷兵休戰,同時,劉辯的聖旨傳來,因為劉辯得知了烏桓入侵,準備御駕親征,需要向袁紹借道。

袁紹聽從田豐、沮授的建議,放劉辯進入幽州,同時還給劉辯上表了一封書信,信上說,劉辯在幽州征戰的糧草器械,全部由冀州供給。

與此同時的劉辯

劉辯進駐冉閔的營寨已經過了三日,先是對公孫瓚抗旨不遵感到憤怒,后又得知烏桓大舉入境,在漁陽郡開展大規模的屠殺劫掠,更是怒不可揭。

劉辯命令孫猛領兵三千固守大營,剩餘兩萬五千人全部進入幽州,兵鋒直指漁陽郡。

劉辯令冉閔與高思繼為開路先鋒,統兵五千,此刻已經抵達了漁陽郡的治所漁陽,難樓正巧帶領麾下騎兵出西門來駐紮,與冉閔、高思繼的部隊迎面相遇。

看着難樓以及他身後騎兵身上的鮮血,看着在後方被押解出來的漢人女子,一個個蓬頭垢面,衣不蔽體,痛恨胡人的冉閔登時大怒「直娘賊!將士們!胡狗如此欺辱我們漢人百姓!就該把他們碎屍萬段!大漢的血性男兒!隨我殺過去!殺了這群胡狗!!」喝罷,冉閔揮動手中的龍虎雙刃矛和鈎戟,催動胯下朱龍馬,率先殺了過去。

高思繼雖未搭話,但也握緊了手中的捶金虎頭槍,催動胯下白馬,緊隨着冉閔的步伐沖了過去。

兩人身後的士卒也被眼前的一幕氣得火冒三丈,在冉閔與高思繼的帶領下,一個個義憤填膺的向難樓的部隊沖了過去。

難樓此刻也被眼前的漢軍嚇了一跳,尤其是為首的一個九尺高的壯漢,難樓此刻身邊的親兵不過才兩千人,當下命令親兵進城去通知石虎來援。

「冉閔開啟仇胡屬性,武力+5,冉閔基礎武力104,龍虎雙刃矛+1,鈎戟+1,朱龍馬+1,當前武力上升至112。」

冉閔當先一騎,殺入了烏桓軍陣之中,冉閔揮動手中的龍虎雙刃矛與鈎戟,瘋狂收割烏桓騎兵的首級。

冉閔沖了半刻鐘,馬前無一合之敵,已經有不下數百人死在冉閔的手中,高思繼也不甘示弱,金槍白馬,擊殺了近百個烏桓騎兵。

難樓被這二人嚇得是魂飛魄散,肝膽欲裂,連忙撥馬回走,冉閔大喝一聲「胡狗休走!!」催動胯下朱龍馬緊追難樓而去。

難樓回身刺出一槍,冉閔揮動手中的龍虎雙刃矛擊飛了難樓的長槍,隨後一矛刺入了難樓的后心,刺了個對穿,用鈎戟斬下了他的頭顱。

主將一死,烏桓騎兵四散潰逃,被冉閔與高思繼全部剿殺,冉閔喝令一百名親兵給這些漢人女子鬆綁,隨後令他們將這些女子送到安全的地方。

安排好這件事後,冉閔與高思繼殺入了漁陽縣城,隨後兵分兩路,決定全殲這股烏桓騎兵。

石虎剛剛從一處府宅中穿好皮甲走了出來,隨後放火殺了這處府宅,府宅里橫七豎八躺着十多具屍體,上到六旬老人,下到五歲孩童,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內堂還有一個衣衫不整的女屍。

石虎拿起自己的長槍,準備向下一處府宅進發,忽然有個親兵闖了過來「當戶!不好了!西門突然出現大量漢人兵馬,難樓當戶正在抵擋。」

石虎思索了片刻,命令親兵火速到城內各處,通知還在劫掠的烏桓騎兵,趕往西門集結。

但是一萬多烏桓騎兵在城內燒殺搶掠,好多人已經紅了眼,自然不會去聽從石虎的命令,傳令的騎兵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聚集了六千多烏桓騎兵。

石虎剛剛聚集好軍隊,迎面便撞上了高思繼的兵馬,高思繼看到石虎之後,大喝一聲「胡狗!竟敢如此迫害我大漢良民!速速來我槍下受死!!」喝罷,挺槍便沖了過去。

石虎也不搭話,揮動手中的長槍也殺了過去,兩馬相交,大戰二十回合,不分勝負。

二人身後的士卒也都激戰在一起,石虎一邊進攻,一邊嘲諷道「有兩下子啊,但你今天仍舊阻止不了我烏桓鐵騎!!」

高思繼從容不迫「哼,二百年前破胡侯陳湯曾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冠軍侯霍去病能夠帶領八百騎大破匈奴!封狼居胥!長平侯衛青能夠使匈奴百年不敢南犯!!如今我大漢天子賢名遠揚!早晚能夠帶領我們打到草原!剿滅你們這群胡狗!!」

石虎冷笑一聲「如今大漢四分五裂!能否自保尚未可知!還想打入草原!真是可笑至極!!」

兩人見招拆招,再度交手三十餘回合,不分勝負,兩軍士卒互有損傷,勢均力敵。

就在戰事膠着不下之時,冉閔忽然從左側殺入,烏桓騎兵頓時被衝散,冉閔一夫當先,左右開弓,登時又有百餘人死在冉閔的手下。

見冉閔如此神勇,石虎登時心下有些膽怯,虛晃一槍,逼退了高思繼,開始向外圍突圍。

激戰了一刻鐘,石虎帶領三千多烏桓鐵騎衝出了重圍,冉閔與高思繼並未追趕,而是開始剿殺城內殘餘的烏桓鐵騎。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城內剩餘的一萬兩千烏桓鐵騎,有五千死於亂軍之中,剩餘全部被俘,跪地求降。

冉閔虎目一瞪,喝令所有士卒,將這些烏桓人全部斬殺活埋,不留一個活口。高思繼雖然憤怒烏桓人的所作所為,但也有所顧慮的說道「冉將軍息怒!雖然烏桓人罪大惡極,但現在畢竟是戰俘,陛下是仁義之君,坑殺戰俘,是否要請示下陛下?」

冉閔寒聲說道「陛下確實說過,不得坑殺降卒,但是這群胡狗,泯滅人性,屠殺我大漢百姓!視我大漢百姓如豬狗一般宰殺!面對這群畜牲!只有殺!高將軍不必擔心!今日之事!是我冉閔自作主張!陛下如果怪罪!我冉閔一人承擔!!」

高思繼連忙說道「將軍這是哪裏話!高某豈是那種害怕罪責的小人!如果陛下降罪!我高某願與將軍一同承擔!!」

兩個將軍都贊同殺降,早就按耐不住的漢軍士卒,對着烏桓人瘋狂屠殺,用了不到半個時辰,七千多烏桓人全部被刀刃、羽箭殺死。

殺完降卒后,冉閔與高思繼帶領士卒從廢墟當中解救百姓,等候劉辯的大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亂入爭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末亂入爭霸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8章 烏桓犯境,劉辯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