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正經生意

第四章 正經生意

所以,趙亮對於這具身體的爹娘親朋,親近感那是滿滿的。

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容,他就不能不想着自己9012年的親人,趙亮不可能把這些人當陌生人一樣來對待,半點感情也無。

甚至想着這個時代的趙亮,他就不由得就想到了現代,自己來到了眼下這個世界,那是不是在說——這個世界的趙亮就去了9012年呢?

趙亮不知道,但他很希望是如此。

因為他覺得清版趙亮在9012年看到與自己父母親人長的都一模一樣的現代版趙亮的父母親人,肯定也會像現代版的趙亮對清版趙亮的父母親人一樣有感覺的。

甚至這種希望都成為了支撐他的一股信念!

因為只有這樣他心裏才會好受。

……

在眼下時空,趙亮出身小地主家庭,就像兔子建國前,趙亮聽爺爺說自家那時候也是個地主那樣的地主。籍貫淮寧縣(陳州府府治),家中二三百畝地,祖輩兄弟甚多。他除了爺爺外還有兩個親叔爺爺,而太爺那一輩更有兄弟四個,子又有子,子又有孫的,這都是沒出五服的血親,在鄉下那就是人多勢眾。父親又是個秀才,那趙家的門第就是小鄉紳了。不止在老家大趙莊是一手遮天,便是在龍路口裏(行政單位,大約是鄉)也是有頭有臉的。

打小吃喝不愁的趙亮,自幼被灌輸的便是科舉功名,就是做官光耀門楣,放在這個時空那真是一點都不錯。

而趙亮原身的腦子也甚是好用,十二歲下場就過了縣試,雖然接着倒在了府試,卻也讓整個老趙家都視他為家族的未來,為家族的希望。

十五歲終於過了府試,得了童生,那就不用再考縣試和府試了,只要再過了院試,秀才功名就到手了。

院試三年兩開,乃是一省學政下到各府主持考試,時間皆在八月份。趙亮七月末去府城,因為龍路口裏距離府城只有短短的三四十里路,廩生作保也早就辦好(考秀才要五個童生互保,然後再找個廩生作保人,廩生就是縣學考試第一等的秀才),他就是去考一場試。

結果臨行前的酒席上他多喝了幾杯,但還不至於伶仃大醉,還能送他三叔祖回家,只是回來的路上人在渠邊撒尿,腳下打滑,一頭栽進了渠里,這真是誰都怨不上,只能怪自己運氣太差。

被撈上來后的趙亮大病了一場,還沒等換芯子呢,人就是副病雞模樣了。

哪怕換了內芯后他開啟了隨身空間,得到了奇遇,身體力量在不斷增強,可外觀上卻始終是一副病雞樣。

也是奇了怪了!

「噠噠噠……」

黃驃馬在山路之間穿行着,速度並不快,剛下過一場雨么。

趙亮並沒有離開官道,但他顯然不能在那兒現身。就近旁著官道穿行山路,將那些倉皇而逃中的殘兵敗將甩在屁股後頭,直到繞過了保安驛,這才上了官道。

然後在天黑之前,成功的奔到了裕州城外。

「大爺,您回來了?」

起點並不知道自家少爺幹嘛去了,但很顯然這是一個少爺不想叫他知道的秘密,他自然就不會再去問。

在裕州城外一處不起眼的宅院裏換乘了馬,趙亮帶着身後多出來的小廝,兩騎繼續沿路往西南而去,直到來到了位於趙河河畔的賒店鎮。

賒店,在後世中國這是一個很籍籍無名的地方。

哪怕是河南本地人也沒多少人聽說過這裏,頂多是聽說過賒店老酒的名號。

可是在清乾隆年間,這裏卻是一個與漢口齊名的豫南巨鎮。

金漢口,銀賒店,七十二條街道,三十八個衚衕,十八里河堤,體量之巨比之開封的朱仙鎮有過之而無不及。商賈走販,貧賤高低,各行各業,十幾萬人云集於此。

這就是乾隆朝鼎盛時期的賒店鎮。

明明已經是黑夜裏了,但黑夜中被趙河包裹着的賒店鎮卻燈火通明,離得老遠就能叫人望見。

「白天千帆過,夜晚萬盞燈!」勒住坐騎,趙亮看着如同不夜城一樣的賒店鎮,眼睛裏閃過一抹由衷的讚歎。

哪怕他已經不止一次的見過這幅場景了,卻仍舊忍不住感嘆,娘希匹,這夜景比他9012年的老家都要熱鬧。

雖然說這話有點丟他老家的人。可事實就是啊。

「大爺……」起點輕聲的叫道。

他雖然不知道自家大爺之前外出是幹什麼去了,可他卻知道飛盧早帶着人在老河街那等著呢。以保證他們一行能悄無聲息的回到原落腳地!

他家大爺如此安排,顯然是不願意暴漏自己的行蹤的。

「走——」

趙亮一帶韁繩,就向著老河街趕去。

老河街是是賒店最先繁盛之地。

賒店鎮作為現下中國中部區域最為重要的貨物轉運碼頭之一,作為山陝商人們北走南下所必經地之一,那也不是一天就建成的。

從晚明開始,到今天的鼎盛,賒店鎮已經經過了一百六十年的發展了。老河街就是賒店鎮最早的貨運碼頭和商貿集市。

這地方,向北可去周家口(陸路),能夠溝通賈魯河往開封(朱仙鎮)去,而周家口同時也能通過沙潁河東南下進安徽淮河流域,直抵江南;向南則通過趙河連通漢江,經水陸直達漢口,進入長江。

乍然一看似乎重要性很一般,根本不能同揚州媲美,但事實上這裏卻是山陝茶商們的命根子。

山陝茶商從南方進購的茶磚,就是經過這裏北上周家口,再通過賈魯河抵到朱仙鎮,然後轉入山西、陝西及西北各省的。(晉商對俄的茶葉出口,賒店的走量能佔四五成之多)

何況當這裏的南北商路被趟平了之後,維繫賒店鎮經濟繁榮的又豈止一個茶葉啊。

藥材、白酒、生漆、桐油、竹木、布匹、食鹽等等,全都是大宗。

地處中原,向北輻射山陝西北諸省,向南勾連湖北,覆蓋湖廣西南諸省,人口上億數,多廣大的一個市場啊。

與領袖此地的那些明面上的巨頭相比,剛剛興起的陳州趙氏只不過是條不起眼的小魚。且趙亮此番來也不是去那些個巨頭碗裏討飯吃的,趙家現如今的主業是飯店酒樓,配套的有客棧、茶樓。

賒店鎮富賈雲集,七十二條街道上不知道藏着有多少家酒樓、客棧,開開閉閉,鐵打的賒店,流水的商戶,誰會對一個新開張的酒樓起心呢?

而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裏,趙家的酒樓已經在豫東一帶積攢了不小的名氣,在多地開設分店,現在把生意擴張到賒店鎮,也很順理成章。

趙家的松鶴樓在河心街的北頭。

賒店鎮南北兩側有趙河、潘河流過,潘河流量小,經過疏通后也只能行走小船,賒店這兒主要還是看趙河。

趙河由北向南,流經賒店時,主流一分而二,形成南北兩支流,至一公裏外又匯合,中間形成島狀大沙洲,叫河心街。乃是現下賒店最為繁華之地。

因為水情深闊平穩、適合停靠的碼頭,是名為後河。

其最北頭的碼頭叫北舞渡,自南面來的晉商秦商,到了這裏就結束了水路轉為旱路了。

走方城道去裕州,然後沿着官道一路趕至周家口,再轉水路。

或是走三鴉路,那又被叫做古鴉路的,是宛、洛之間最便捷的通道,也是古代由四川、湖廣到達河洛、關中的必經之道。

所以這裏不止有碼頭上船隻來往,千帆競揚,桅杆如林,還有搬運行卸貨分類,再由馬幫、駝隊轉發去北方各地,常常通霄達旦,熙攘鼎沸。

據說光是上規模的搬運行就有四十八家,叫的出名的車馬行則有二十五家。

后河碼頭有青石鋪就的下貨台,層層石階通到岸上。岸上就是老河街。

在燈火通明的賒店,趙亮他們的馬已經消失不見了,身邊也多出了一個叫飛盧的小廝。

起點、飛盧,這都是他給小廝隨從起的名號,也算是他不為他人知的惡趣味罷了。

一行人空手行走在老河街,就彷彿水滴落進了大海中,半點也不引人注意。很快到了停船處,分分鐘就到了河心街。

至此,趙亮是徹底放鬆下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正經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