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天子與九命貓

引子、天子與九命貓

明朝嘉靖年間,浙江寧海有一戶鄉紳人家姓陶,周圍的鄉鄰皆稱陶家的男主人為陶員外,這陶員外早年娶妻胡氏,胡氏第一個孩子是個男孩,起名陶思年,兩年後又生下一個女孩,起名陶思婷。陶思年十歲那年胡氏懷第三個孩子,生產時遭遇難產,一屍兩命,母子雙亡,從此思年思婷兄妹兩個就成了有爹沒娘的孩子。

母親在時,思年思婷兄妹兩個皆以為和父母相處的時光來日方長,今後還會有更多的弟弟妹妹來到這個家裏,他們兩個從未覺得對方是珍貴的存在。

母親死了,父親對他們疏於照顧,沒有了母親的庇護,兄妹兩人開始發覺這個世界上最最親近的人便是母親留給他們的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兩個人漸漸地彼此關心,彼此疼愛,互相照顧,居然也渡過了一段美好安寧的時光。

然而好景不長,胡氏死後兩年,陶員外又續娶了一個臨街開店的高姓商人家的女兒為填房。這個續娶的高氏讀書不多,家教不嚴,性格粗俗且為人刻薄。她嫉妒死去的胡氏出身比她高貴,口碑比她好,還養了一雙聰明伶俐、招人喜歡的小兒女。

作為繼母,她視胡氏留下來的這一對拖油瓶為眼中釘,肉中刺,看見就滿心的不自在。陶員外把管家的權利扔給她之後,她便想方設法地折磨思年思婷這兩個孩子。

冬天不給炭火,夏天不給蚊帳,過年不給兩個孩子裁新衣裳,還總是在放手不管孩子的陶員外耳邊說這兩個孩子性情如何如何不好,對繼母不敬重,男孩頑劣不聽教訓,女孩孟浪不知自重。

高氏嫁過來第二年便生了一個男孩,起名陶思源。有了兒子之後,想到陶家殷實的財產將來還要被原配所生的長子陶思年分去一半,高氏更加地坐卧不安了,變本加厲地迫害思年思婷兄妹兩個。

果然是有了后媽便有了后爹,從來不管孩子吃飽穿暖等衣食住行之事的陶員外聽信了續弦的枕邊風,對思年思婷兩個孩子輕則呵斥怒罵,重則整夜罰跪,好在兩個孩子彼此都有個伴,受苦受難的時候兄妹兩個你抱着我,我抱着你,彼此安慰,彼此打氣,思年對躺在他懷裏不停哭泣的思婷說:「不要哭了,思婷,等哥哥長大了,哥哥成為一個男子漢了,這世界上就再也沒有人敢欺負我妹妹了,哥哥會帶你去天涯海角,去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你想不想去?」

思婷啜泣著問:「我們去什麼地方呢?」

「世界那麼大,有的是地方可去,只要思婷堅強一點兒,勇敢一點兒,一定會等到那一天的。」

思年思婷忍辱負重,一直想等著長大的那一天到來,繼母高氏卻一天都不願意等。

思年十五歲那年的夏天,他帶着思婷去家裏的菜園裏摘黃瓜,彼時繼母所生的兒子陶思源已經兩歲了,思源的乳母邢媽媽抱着思源在井邊玩耍,思年看見了便勸邢媽媽:「媽媽,弟弟年齡還小,在井邊太危險了,媽媽還是抱他去別的地方玩吧。」

邢媽媽受主母高氏的影響,對思年思婷兄妹兩個向來也是牆倒眾人推的心態,把嘴一撇,不屑一顧地說道:「大少爺只管放心,我老媽子看過那麼多的孩子,還沒有一個出過差錯的,少爺有閑功夫還是趕緊干您該乾的事去吧。」

看這老媽子無論口氣還是麵皮全都是一副不敬少爺小姐的嘴臉,思婷很生氣,拉着哥哥手道:「哥哥,咱們走吧,人家用不着我們操心。」

思年還是不放心弟弟,也不管邢媽媽給他什麼臉色,仍然心平氣和地叮囑她:「我知道媽媽口碑好,但是這井邊還是等弟弟大一大再帶他過來玩吧,他現在剛會跑了,真一鬆開手,媽媽未必能追得上他。」

邢媽媽拿白眼珠子瞥了陶思年一眼,恨恨不平地丟下一句:「烏鴉嘴。抱着陶思源便離開了井邊。」

見小弟弟離開了危險的地方,思年思婷便去摘菜,不料剛摘了沒幾根,便聽邢媽媽大呼大叫:「小少爺,小少爺,快來人吶,快來人吶,小少爺掉井裏去了.....」

思年思婷扔下手中的菜籃,趕緊跑到井邊,看見兩歲的思源在深深的井水裏掙扎,一會兒浮上來,一會兒沉下去,連哭聲都聽不到。

思年趕緊轉井邊的轆轤,想把井繩全都散開,然後固定住,自己下去撈弟弟上來,他還沒有放完井繩,陶家的家丁們便趕過來,還是下人們幹活麻利,很快就下到了井底,把昏死過去的思源救了上來。

幸好思源溺水的時間不長,經過一番急救,總算重新喘了氣,然而受此驚嚇,還是生了一場大病。

邢媽媽犯下如此滔天大禍,自然不敢承認,她又深知高氏極端容不下思年思婷兄妹兩個,便對高氏說她當時抱小少爺在菜園裏玩耍,大少爺支使她回院子裏搬凳子,小少爺可交給他暫時看着,邢媽媽以為大少爺那麼大的孩子不可能看不住一個小孩,便放心大膽地把小少爺交給了大少爺,沒想到自己剛走出去不遠便聽見什麼東西被扔進井裏的聲音,回頭一看大少爺人已經站在了井邊,他懷裏抱着的小少爺沒了,她趕緊跑過去便看見了小少爺落在了井裏。

對於邢媽媽的栽贓陷害,高氏自然是不信的,別說是陶思年支使她走那麼遠的路去搬個凳子了,就算陶思年捂著受傷的手來繼母房中來討金瘡葯,邢媽媽都懶得去給他拿。更何況陶思年雖然年紀小,做事卻很周密穩重,這麼拙劣的手段根本不是陶思年的風格。

不信歸不信,高氏想到可以趁此機會一勞永逸,讓丈夫徹徹底底地討厭這個原配所生的長子,家業全落到她自己的兒子手上,何樂而不為呢。她便抓散了頭髮在陶員外面前大哭,求陶員外給她一紙休書,她好帶着兒子陶思源回娘家躲難,免得被小人陷害,到頭來死無全屍。

陶員外被高氏哭鬧得心煩,他問這院裏誰是小人,小人在哪裏,高氏便把邢媽媽的話又重複了一遍給陶員外聽,並且添油加醋說陶思年人小鬼大,少年老成,又受了姥姥家人的唆使,已經三番五次地想置弟弟於死地了,都讓她及時發覺並阻止了,這一次若不是邢媽媽發現及時,陶思源早已經成為陰間一小鬼了。

陶員外愚鈍,一聽高氏如此控訴長子,立刻拍案而起,吹鬍子瞪眼,叫人把陶思年拖來,要行家法。

思年知道自己被下人誣陷,繼母又利用下人的供詞盅惑父親,欲置自己與萬劫不復之地,他站在父親和繼母面前不肯跪下,大義凜然地質問父親:「爹爹相信孩兒是那種陰險卑鄙之人嗎?」

陶員外裝腔作勢地說:我自然是不信的,可是邢媽媽親眼看到你幼弟自你手中掉到井裏去的,這個你如何解釋?

思年淡定回答:「邢媽媽說的就一定是真話嗎?誰能證明她沒有撒謊呢?」

陶員外一愣,旋即想到當爹的萬萬不能讓兒子問倒,便反問道:「那誰又能證明你是無辜的呢?」

「弟弟掉到井裏去的時候我和思婷在附近摘菜,思婷可以證明弟弟不是從我手裏掉到井裏的。」

陶員外便吩咐下人:「把小姐叫來。」

下人答應着,剛要去叫,高氏阻止道:「不行,老爺,思年思婷乃是一母所生,他們平時就好得外人插不進手去,這種事情讓思婷來給他作證,你想思婷會說不利於她親哥的大實話么?」

陶員外一聽也是,便叫下人回來,又對兒子說道:「思婷不能證明你無辜,你還有其他證人嗎?」

思年看着繼母臉上難以抑制的幸災樂禍的表情,再看看一腦子漿糊的爹,心中無比凄涼,便萬分絕望地對父親說道:「沒有了,當時院子裏只有我和思婷還有邢媽媽和弟弟我們四個人,再沒有其他人。」

陶員外其實也不傻,他只是不願意為了維護原配的孩子而惹現在的妻子不高興,便想走個過場安撫一下高氏,便訓斥陶思年:「你和思婷年幼失母,多虧了你的繼母,我們的家才有個家的樣,父母雙全,姐妹兄弟都在,你和思婷也能有口熱飯吃,你怎麼就這麼不爭氣,連弟弟都看不好,多虧你弟弟命大,要是你弟弟因為你年幼夭折的話,你這輩子還能活踏實嗎?」

陶思年含着淚問父親:「爹爹,你為什麼不問問母親心裏踏實不踏實,她如此對待別人的兒女,為了一己之私利,不惜含沙射影、血口噴人,就不怕到了閻羅殿中進那拔舌地獄嗎?」

高氏心虛,為了掩蓋自己的心虛,她一胳膊把八仙桌上的茶具都掃在地上,大罵陶思年:「好你個不肖子孫,竟敢詛咒自己的母親下地獄,老爺,你這個寶貝兒子長大了,翅膀變硬了,連父母都敢詛咒了,再不嚴加管教就要騎到爹娘頭上來了,老爺你還等什麼?」

陶員外心煩意亂,訓斥家丁:「你們這些吃閑飯的還佇在那裏幹什麼,賣甘蔗嗎?趕緊打二十棍子,叫他收收氣性,打完了拉回他自己屋裏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駙馬咱倆不合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駙馬咱倆不合適
上一章下一章

引子、天子與九命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