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混元大羅金仙(求訂閱)

第八百五十七章、混元大羅金仙(求訂閱)

奇計不覺得太上老君需要自己護持,甚至於他覺得太上老君在轉移視線。

你想啊,當年是他親口跟奇計說昊天上帝很快就能歸來,但此時過了四百餘年,昊天上帝還不歸位,奇計是不是要來找他要個說法?

畢竟他是聖人分身,三界也僅有這一個聖人分身,代表的是聖人的意志。

他說過的話,就必須是確定的。

但偏偏昊天上帝就晚歸了四百年,算誰的?

所以找個話題,讓奇計把注意力轉移,是很有可能的。

化胡為佛,把西方教從玄門逐出去,這噱頭夠大了吧!

什麼請奇計去給他護法,太上老君轉世還需要奇計給他護法?偌大的天庭,那個不得小心看護著。

……

燃燈的悲劇奇計不想關注,沒有必要。

他是不喜歡燃燈,但也說不上多討厭。或許燃燈有些虛偽,但生活不就是這樣嗎,人不可能事事順心,神仙也不能,而且約束更大,都需要帶着面具活着。

燃燈只是其中之一。

你能說南極仙翁就比燃燈道人高尚。

還是靠山的問題。

燃燈道人靠山不強,不受待見,只能帶着虛偽的面具,否則何以在闡教立足?

文殊、普賢、慈航還有懼留孫跟着燃燈出走西方,這鍋也不該他一個人背。

他們要是沒有這心思,要是沒有與西方教溝通好,又豈會與燃燈一拍即合,死心塌地跟着燃燈走?

燃燈註定了就是個悲劇,當初西方教請他去當教主,就是把他當個過渡,暫時統領西方教,還能昭示西方廣納賢才的理念,不然修仙之人憑什麼玄門正宗不待,非要去投你西方旁門?

從封神接引、准提二位聖人收走截教三千紅塵客起,西方教的崛起就不可避免了,一是截教覆滅后,人教、闡教加起來人也沒有西方教弟子多,二是老子和元始天尊欠了接引、准提巨大的人情。

二位聖人出馬,兩戰誅仙陣、萬仙陣,這是多大的人情,不然一個擁有聖人坐鎮的大教是那麼容易覆滅的!

數百年過去,西方教和玄門是真的走到了盡頭。

西方想另立大教,獨立出去,玄門也不想西方教再分享氣運,化胡為佛,把西方教改為佛教,對雙方都有好處。

不然太上老君憑什麼要送多寶道人去西方創立佛教?

這不是平白給人送去一個大羅金仙嗎?

也許從一開始,太上老君就有這個打算,他知道西方教的崛起壓不住,就留了一手,早早把多寶道人帶回八景宮,為的就是今天。

既然西方教的崛起壓不住,遲早要獨立出去,為什麼不能由我們來推動?

這想法不能算錯,畢竟多寶是截教弟子,如果由他去建立佛門,把西方旁門與玄門正宗割裂開來,至少有一部分氣運要流到玄門頭上,也能壓制新興的佛門。

但他卻忘了,不是誰都會把振興玄門放在第一位的。

你都把人家師門滅了,萬仙來朝的截教,最後只剩下數十個外門弟子,還四處隱匿不敢露面,多寶憑什麼要幫你分潤佛門氣運?

真以為你圈了人家幾百年,免去了他上封神榜的厄運,他就能感謝你了?

誰還沒點最求了!

所以多寶道人後來直接接受了西方的好意,擔任佛門之主,更開闢了大乘佛教,把佛門發揚光大,反攻東方大地,幾乎打得玄門潰不成軍。

要不然,怎麼會有三武一周滅佛事件發生?

怎麼就沒聽說過有皇帝要滅道?

還不是因為佛門太興盛了。

不過放在這個世界,一切都是屁話。

聖人們都不知道經歷過多少次了,作為分身,太上老君能會不知道?

敢時間節點去推動就是了。

或許最初會有憤怒,但習慣了,也就那樣了。

什麼香火之爭,在無量量劫的威脅下,都不是什麼大事。

想要爭,先度過這次劫難再說,度不過,一切皆休。

太上老君開口了,奇計還能怎麼說?難道拒絕?

只能接受嘍,反正就是走個過程,就當是見證一下名場面了。

他明顯是不想提昊天上帝的事,奇計也沒必要非去捅破這層窗戶紙。

真不知道太上老君為什麼會這麼做,難道對玉皇大帝的憋屈日子起了同情,所以答應讓他浪了這麼多年?

沒準等奇計為太上老君護道歸來,玉皇大帝已經歸位了。

打得就是這個時間差,直接見面的話,昊天上帝怕不是要社死。

……

南極仙翁的動作很快,第二天,八位大羅金仙就帶着玉虛宮仙境以上弟子上了天庭,錄了仙籍,領取職守。

不來不行啊,南極師兄召見他們的時候,臉黑的像鍋底,就差沒直說吃了大虧了,更是給他們下了死命令。

這下他們也沒臉再教訓楊戩這些弟子了。

所謂闡教,在天庭是不需要的,他們在天庭有且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天帝的臣子。

當然了,作為大羅金仙,也不可能像那些被封神的人收到約束,大部分都只是領了個閑職,一般不用上朝,無需覲見,待遇又好,只要不違天條,只要天庭沒有重大的事,不影響他們逍遙修仙。

什麼才算重大的事?孫悟空大鬧天宮都不算重大,或許無天佛祖殺來了才算。

闡教服軟了,時刻緊盯着闡教行動的截教自然不例外,不等奇計通知,立即主動來天庭報道,只在金鰲島還有東海各島上留下了道統。

人員待遇嘛,自然比照闡教看起。

無當聖母還能說什麼,現在的截教不比闡教了,人才凋零,斷層嚴重,自余元成就大羅道果后,就再沒有能更進一步。

連她自己,也卡在大羅巔峰,遲遲找不到突破的機緣。

她的資質境遇,距離南極仙翁還差了點,否則也不至於西遊世界時,南極仙翁都已經是准聖巔峰了,她還在中前期徘徊。

不然你以為南極仙翁為什麼能成為元始天尊的首途!

距離化胡為佛還有幾天時間,想了想,奇計覺得也不能閑着,便命張奎帶人去招募下界仙人上天庭。

此時下界的仙人還是挺多。

從封神時代起,就沒有幾個仙人主動來投。

這怎麼能行,等昊天上帝歸來,見天庭是這種境遇,豈不是很失望!

他可是有上個世界記憶的人,見識過天庭鼎盛時代。

幾年的時間,倒是招攬了不少仙人,畢竟連闡教和截教都去了天庭,煌煌大勢,他們還能例外。

有頭鐵的,那就別怪天庭的雷霆之勢。

當然,順便也清剿了一些新冒頭的為禍人間的妖魔。

招攬事件一直持續到太上老君轉世,奇計才叫停,把張奎他們招了回來,親自下界為太上老君護法。

太上老君轉世,出生之時,霞光漫天,生而識字,生於李樹之下,指以為姓,其名為聃,字伯陽,生下來鬚髮皆白,又稱老聃。

李聃少時聰穎,博學強記,數十年間名傳天下,人稱老子。其時正是周王室權力旁落之時,諸國紛爭不休,李聃擔任周王室守藏室史,孔子聞其名而來求教。

因周王室亂起,感時局動亂,老子起了隱居的心思,騎青牛西行。函谷關守將尹喜少時即好觀天文,見紫氣東來三萬里,知道有聖人駕臨,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聖人。老子於是著《道德經》。

當《道德經》完成的那一剎那,老子修為盡復,也記起了自己職責,飄然而去。

尹喜把《道德經》傳開,逐漸形成了道家學說,到東漢時,張道陵以老子為師,正式建立道門。

當然,這是后話。

……

老子離開后,很快多寶道人就找上門,老子帶着他一路西行,轉投迦毗羅衛國的一個王子,數十年後大徹大悟,建立佛教,為西方教所迎立,正式加入佛教,成就現在佛,一舉成就准聖。

所以你看,這一切什麼意外都沒有發生。

老子轉世有天庭跟着,多寶道人轉世,西方教比老子盯得都緊,根本沒有護道的必要。

而且奇計猜的也沒錯,他不在天庭的這短時間,昊天上帝果然偷偷歸位了,天庭終於迎來了他真正的主人。

等奇計完成任務返回,昊天上帝,哦不,現在是玉皇大帝了,已經完成了權力的收攏。

沒有任何意外,奇計下界之前已經交代過了。

……

「所以,你就是在下界玩了四百年?」第一次見面,奇計就問道。

「是啊,天庭又沒什麼事,要那麼多人幹嘛!」玉皇大帝理所當然的道。

「你也不怕位子真被篡奪了,敢離開這麼久。」奇計很是無語。

「如果你願意當這個天帝,我可以立即讓賢。」玉皇大帝一臉誠懇。

他是真不想當這個天帝,太累了,事還多。

沒事在下界遊覽玩耍多好,什麼事都不用操心。

「當初說好的最多百年,你可是違諾了。」奇計沒接玉皇大帝的話。

「本來是想回來,但你不是在閉關嘛,我怕打擾到你,所以就沒回來,想等你出關再說。」玉皇大帝一副我為你着想的樣子。

「玄都是不是跟在你身邊?」奇計又問道。

「是。」玉皇大帝點點頭。

「我就知道。」奇計對太上老君的動機更懷疑。

他不是沒有卜算過玉皇大帝和玄都大法師的位置,但那是天帝,哪是輕易就能卜算到的,連玄都的位置都卜算不出來。

不愧是天道的親兒子。

不過事情已經結束了,再說這個也沒意義了。

「我要走了。」奇計忽然道。

「走?」玉皇大帝臉色一變。

「是的,走,正如你所知的那樣!」奇計點頭道。

「唉,你這一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見面了。」玉皇大帝嘆道。

現在他已經不敢再把奇計當做小友,而是真正能與自己平起平坐的人。

才一見面他就知道,奇計的實力,已經不在他之下了。

「或許很快,或許永遠。」奇計說道,「答應你的事,我會儘力而為。」

「那我就只能期待你成功。」玉皇大帝苦笑道,「我幫不上什麼忙。」

「客氣了,兩次打交道,我感覺很舒心。」奇計說道,「走了,就不來打擾你了。」

奇計出了凌霄宮,回到勾陳宮,召集眾人,直接了當的告訴他們,以後都歸玉皇大帝直接管轄,不再屬於勾陳宮。

「陛下,我們都去天庭,那您呢?」有人問了出來。

「朕將遠行,歸期未定。」奇計說道,「不用擔心,朕已經知會過天帝,不會委屈了你們的。」

「陛下,我可以隨你一起嗎?」六耳獼猴問道。

他隱隱感覺到,似乎曾經隨陛下一起遊歷過。

「不用了,這次遠行只能朕一個人。」奇計婉拒了六耳獼猴還有眾人的請求,讓他們散去。

然後周身法力調動,向著混元大羅金仙的境界衝去。

什麼是聖人?

聖人勾連天道,不死不滅,舉手投足間毀天滅地,就是借用了天道的力量。

混元大羅金仙堪比聖人,但卻不是聖人,不受天道約束,僅憑自身偉力就能抗衡聖人。

這是一種質的提升。

盤古開天功,奇計不知道當年鴻鈞道祖傳他這門功法的意義。

按說有這功法,他應該給自己的徒弟們,但偏偏鴻均道祖選擇了自己,幾個徒弟走的都是天道聖人的路子!

就因為自己是所謂的無量量劫的關鍵人物、救世主?

還是因為他那些弟子都無法修鍊這門功法?

但學了這門功法,就真的能解決無量量劫?

奇計不相信,就算修鍊到圓滿的圓滿,也只能與聖人巔峰相抗,相對天道還是不如。

鴻鈞道祖都解決不了的事,他憑什麼能解決?

這些想法,多次在奇計腦中盤旋,但此刻卻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他要全力破境了。

功法一次次的運轉,終於來到關鍵節點,在某一刻,屏障忽地就碎了。

屬性界面上,盤古開天功從大成達到圓滿,境界也直接從大羅金仙巔峰變成了混元大羅金仙初期。

天地更清晰了。

一念之間,直達四大部洲任何一個角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奇迹書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奇迹書店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七章、混元大羅金仙(求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