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藉機外調

第45章 藉機外調

三個月後。

靖南王王位之爭,早已經塵埃落定,朝廷的冊封詔書,也在一個月前便已抵達。

當初的靖南王世子耿精忠,如今已經是新任靖南王。

耿昭忠等為首作亂之人,按律當交由朝廷有司查辦,現已被押解入京。

至於那些尋常兵士,則在投降之後被網開一面,耿精忠遵守承諾,沒有大開殺戒。

實際上這不是他如何仁慈,而是沈易勸告他,而今天下亂局又顯,正值用兵之際。若是貿然殺掉數千精銳兵士,不僅會落個殘暴嗜殺之名,還會讓大損自己的實力。

這話雖然沒有挑明,但兩人彼此都心知肚明,朝廷在他們的眼中,根本不可靠,甚至可以說是敵人。

……

這一日,王府內院。

「王爺急詔屬下前來,出了什麼事?」

沈易快步走到耿精忠身後,抱拳恭聲道。

耿精忠仍是那幅錦衣裝扮,但神色間的威嚴卻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正站在池畔看着水中的游魚。

在他身後,無根道人和張淡月肅然侍立——自從那日同生共死之後,他將這兩位還有胖頭陀,都已經視為了心腹級別的存在。

無根道人和張淡月看到沈易前來,卻是恰到好處的撇了撇嘴,流露出一絲居高臨下的姿態。

這般模樣,就好像是他們在得到耿精忠的重用之後,便將沈易這個「介紹人」,完全不放在眼中了。

實際上,這些都是沈易早就安排好的,為了避免耿精忠懷疑他們結黨營私,故意表現出不和罷了。

果然,耿精忠看到這一幕,卻也沒有呵斥兩人的意思,眼中更是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滿意。

對於上位者而言,手下的人對自己忠誠當然是極好的,但如果他們走得太近,那可就不妙了。

將目光從池水中收回,耿精忠轉身望向沈易,臉上浮現出濃重的憂慮:「先生,京里傳來消息,皇上月前在早朝上,與群臣公開商議了『削藩』之事……現在,本王該如何是好?」

以往關於削藩,康熙最多不過是放出點消息罷了,像此次這般公然朝議,那是前所未有。

這其中所代表的含義,也是不言而喻。

得知這個消息后,不僅是耿精忠,想必雲南的吳三桂和廣東的尚可喜,都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壓力。

沈易早知會有這麼一天,但卻故意皺眉沉思了許久,才慎重道:「王爺,依屬下之間,您最好主動上書朝廷,請求撤藩!」

「什麼?」

耿精忠哪想到他會這麼說,頓時驚叫出聲,隨即又想到沈易一向足智多謀,不會胡言亂語,便又趕緊壓下性子。

「若是主動請旨撤藩,那隻怕長則數十年,短則數年,我靖南王一脈,便會從天下除名!」

若是沒有了兵權,朝廷又如何能容得他們繼續在封地作威作福?

須知,現在的三藩之地,王命比聖旨還管用!

沈易對他的態度並不意外,抱拳解釋道:「王爺,屬下此策乃是緩兵之計!讓朝廷放鬆警惕罷了。」

「這……可這麼做無異於飲鴆止渴,最終還是死路一條啊!」耿精忠仍是不解,但語氣卻緩和了一些。

沈易微笑道:「三藩之中,平西王勢力最大,且其人霸道至極,怎麼可能心甘情願接受削藩?我們只需暫做退讓,不做那出頭之鳥,坐觀朝廷與平西王爭鬥,再坐收漁利即可。」

聽到這裏,耿精忠眼睛亮了,似乎若有所悟,便又問道:「如何坐收漁利?」

「而今朝廷兵馬已大不如前,尤其是八旗兵,簡直腐朽不堪。若是當真對雲南開戰,勝負還未可知。王爺只需看着雙方誰能佔據上風,再順勢而為即可。當然,若王爺還有更大的野心,也並非不可……」

沈易三言兩語之間,便為耿精忠勾勒出了將來的大勢。

耿精忠聽得雙眼放光,臉上憂慮之色盡去:「不錯!朝廷兵馬懈怠已久,只怕未必是平西王的對手。更何況,還有本王和平南王在側,鹿死誰手確實猶未可知……」

他雖然自幼在王公貴族間遊走,所以還算頗有城府,但論及軍政方面的能力,以及戰略眼光,那就只能說是中人之姿了。

如今一聽沈易畫出的美好藍圖,一時間竟激動得有些難以自持。

沈易看得暗自好笑,卻面不改色,又補充道:「所以眼下,王爺要立即上書請求撤藩,以極盡誠懇之言辭安撫朝廷。同時,也要加緊操練兵馬,並且擴充軍力,以待天時啊!」

「好,先生真是本王的智囊!不過先生,關於擴充軍力的事情……現在就急着做,是不是有些太着急了?」

說到兵馬之事,耿精忠的臉上再度浮現出一絲煩躁和憂慮。

「先生比誰都清楚,那些曾經追隨父王四處征戰的老將,原本父王在世時,還能壓得住他們……可如今,他們又多了一層擁立本王的功勞……」

他話沒有說完,但沈易卻已完全領會。

那些老將若輪起來,都是耿精忠的叔伯一輩,本就立下過汗馬功勞,此次又在扶植新王時立下了大功,一時間愈發倨傲。

有關軍事上的安排和調動,他們根本就不把這個新繼位的靖南王放在眼裏,常以一句「此事不必王爺費心,老夫自會處置」,就把耿精忠的諸般命令搪塞過去。

以至於雖然成功過繼位,但耿精忠的日子過得卻並不算舒暢。

「王爺此言差矣,越是如此,才越該立即擴充軍力!大可以擴充軍力為由,派遣王爺的心腹去擔任軍中要職,再慢慢抗衡乃至取代那些老將,才是正確的應對之法!否則,王爺沒有自己心腹之人掌握軍權,必將永遠受制於他們!」

沈易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立即毫不猶豫地再度建言。

耿精忠一聽此言,頓時覺得豁然開朗:「若非先生,本王險些誤事!」

然後他來回快速踱了幾步,隨後道:「先生曾救過本王性命,後來更是本王繼位的第一功臣,早該有所封賞了!先生且回去收拾行裝,明日本王便下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無限道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無限道宗
上一章下一章

第45章 藉機外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