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240.護法者

第240章 240.護法者

對於柴伐北的提議,正貞帝有些心動,不為銀子,只為德政之舉。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不能破,可若是德政之舉,那就另當別論了。本朝稅賦本就不多,商稅更少。若有此舉,不用抬高稅賦,便可有大把的銀子入庫。

只是此事,還是不能繞過六部,尤其是禮部。若此事得成,禮部那些官員,怕也要和工部戶部一樣笑開了花吧?

作為一個已經執掌天下十幾年的帝王來說,如今他的眼光,早已不再局限於內庫能有多少銀兩,他更看重的是這個天下的富庶,更看重百姓對他的評價,史書對他的評價。

若開商戶子能讀書科舉的先河,這是大大的德政,更是一舉數得的事情。正貞帝看着眼前的年輕人,十分滿意。這個駙馬雖然不能為官,可他所起的作用,可比那些為官者大多了。

他便痛快地答應了柴伐北,寫了一道手諭,讓他自己找華相去了。幾位閣老正對他滿意著,他又是給禮部變相送銀子的,不信華相不允。至於如何分成,罷了,隨那小子去吧。

柴伐北很上道,照舊按與工部分成的法子來,華相裝模作樣地沉吟了片刻,允了。

柴伐北美滋滋地拿了幾張空白的禮部特批的准考證書來,這東西別看一般的讀書人唾手可得,對於那些商戶人家來說,卻是夢寐以求的東西。

懷裏揣著國子監監生的入學資格證書和禮部特批的准考證書,柴伐北十分有底氣地回了錢唐。剩下的事情簡直就是水到渠成,他都不用插手,柴文道一個人就可以辦得極妥帖極漂亮。

當然他也不好就這麼放手,最起碼捐銀子最多的那個商戶,有可能直接獲得國子監監生這件好事,還是需要他放出風去的。

做這種事,柴伐北是老手。根本不用自己出馬,只對下人放出口風去,或者在外面鋪子裏送貨進來的時候,裝着沒看見人家和家裏人閑談幾句,這話便瞬間傳遍錢唐州。別說錢唐城裏的商戶了,就連下屬幾個縣裏頭,都有商戶蠢蠢欲動,大冬天的也不嫌趕路辛苦,紛紛跑到錢唐來,甚至還有放出話要把石料人工之類的包了的。

商戶人家不缺錢,但他們缺權,缺地位,缺尊嚴。家裏有了讀書人,可能得不到權,但能得到尊嚴,家裏人也可以將綢緞光明正大地穿上身,金首飾插在頭上。

柴文道原本設想的利用商船運輸鵝卵石的法子也很見效,有些商家還從中發現了盈利的法子,有時候跑船的時候難免會跑空船,如今卻可以順便掙上一筆。柴文道把規矩寫得很清楚,只要你拉了夠數的石塊來,就有一次免稅賦的憑證,上面印着官府的大印,官府也有記錄,將商家的姓名船號記得清清楚楚,三年之內均有效。

一時之間,錢唐江面上船來船往,竟是比往年熱鬧許多。還有積極納捐的、主動包人力伙食的、詢問多幹活兒有多少工錢的等等,把柴文道忙得腳不沾地,有時候連家也不回,直接就睡在了衙門裏。

柴伐北便也不好意思閑着,他身份高,出身又討喜,偶爾還會傳授那些有志讀書科舉的商戶子幾句科舉經驗,很快便成了柴文道的得力助手。

錢唐州的一眾屬官很興奮,跟着這樣的知州幹活兒,做成這樣一番事業,以後的仕途定會順當許多。又不用他們出錢,只按照知州定下的規矩行事,還能接受一二商戶的孝敬,這個冬天過得就十分充實愉快。

柴文道叔侄倆計算了人員安排,又經實際測試之後,很快便將最佳人員安排尋找了出來。人心齊泰山移,原料源源不斷,按工計酬的方式又大大地調動了人力的積極性,築堤的速度便十分驚人。

高媛教給他們的很多算學的基礎知識,比如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啊,面積體積計算方式啊等等派上了大用場,堤壩十月開工,到了來年正月的時候,就已經到了要合龍的時候。

柴文道特意請了高媛去看,見那堤壩自南北兩端遠遠地直奔中間的小島而去,只在尚有一丈之處各有兩個缺口。南湖之水與江海相連,是道活水。放在平日自然盡享交通之便,如今便是大大的麻煩。江水洶湧,奔瀉而下,若不及時阻斷,勢必將中間小島沖塌,幾個月的功夫就要功虧一簣了。

高媛問:「左右堤壩上的人可安排好了?」

柴文道點頭:「安排好了,只等中間合龍,便過去加固。」

「送我過去吧。」高媛平靜地道。

柴文道十分猶豫:「娘,此舉有些風險……」

高媛打斷了他的話:「如今這個局面,若換一般人去,也不是不行。只是這江水如此湍急,怕要搭進幾條人命去才成。不如我去,東西我都預備好了,也在家練了許久,只不過是個快字罷了,無妨。」

柴文道還是下不了決定。

高媛道:「文道,我是你娘,你自是心疼我。可我若不去,你可知會有多少娘心疼兒子?」

柴文道哭道:「都是兒子無用,連累娘去冒險。」

高媛笑:「這有什麼好冒險的?告訴你個好主意,撐艘帶船艙的船過去,就算是翻了,只要你把船撈上來,你娘我也會平安無事。」

這樣的船有的是,柴伐北親自撐了過來,還要親自送她上島。柴文道打死也不幹,高媛卻直接上了船,對柴伐北道:「走吧。」

柴伐北拿船篙在岸上一點,小船如利箭一般直奔水面,柴文道想攔,哪裏攔得住?只好揪著心緊緊地盯着,生怕一個眨眼就不見了那母子倆。

堤壩上幾千雙眼睛也都聚焦在了湖面上那艘孤零零的小舟之上,錢唐城裏的人都知道,知州和駙馬的娘,是朝廷封的賢良夫人,更是神仙座下護法,對於他們看着着急沒法子的合龍之事,人家可是有仙法的。

柴伐北撐著小船遠遠地繞開急流,從相對和緩之處靠近了小島。高媛問他:「可能將船停靠在小島邊上?」

柴伐北毫不猶豫地將船停靠在了小島邊上,和高媛一起上了岸,那小船正在島邊晃晃悠悠,大有一個勢頭不對、就要自己溜走的架勢。

高媛對柴伐北道:「兒子,怕不怕?」

柴伐北豪爽地道:「和娘在一起,有什麼好怕的?!」

高媛大笑:「好,不愧是我高媛的兒子。來,今天就讓那些人看看,什麼是仙術!」

小島上雜草叢生,正月里已有嫩草在枯草下發芽,高媛踩着枯草走到一邊,只見腳下的土地已經有一部分鬆散了,還有泥土正不斷地被江水沖刷走。

她也不猶豫,對着柴伐北道:「扶著娘些。」

柴伐北知道她這些天在家練習,時有脫力之事,便伸出雙手,將她扶住了。

高媛閉眼深吸了幾口氣,雙手齊齊地猛地推了出去。倒不是她故意耍酷,而是在練習的過程中發現,這樣的方式最省力,也能弄出最多的石塊來。

岸上眾人齊齊驚呼,只見無數麻袋憑空在賢良夫人的雙手之間出現,齊齊地落入急流之中,只消片刻,便將那一丈之距縮短了一半。

高媛緩了緩,讓柴伐北扶著自己往前走了走,越到後面越需要集中精力,也更需要速度。

她一鼓作氣,將剩下的半丈缺口盡數堵上,空間里裝有石塊的麻袋頓時下去了一多半,自己也眼前發黑,搖搖欲墜。

柴伐北手疾眼快地扶住了她,擔憂地喊著娘。

高媛還有意識,低聲道:「快讓人繼續投石塊。」

她只是築了窄窄的一道,若沒有石塊補充,很快會被江水沖走的。

柴伐北抬頭看了看道:「叔父已經安排了人手,已經往裏繼續填充了,很快就會填充完畢,不會有事的。」

柴文道已經沖了過來,顫抖著聲音低聲喊她,眼圈兒紅得不行,臉上猶有淚痕。

高媛睜開眼睛,虛弱地笑道:「傻孩子,有什麼好哭的?這可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別人想求還求不來呢。」

其他人敬畏地看着她,儘管人來人往,但都小心地避開了這母子三人。

高媛道:「咱們讓一讓,還有一處呢。」

柴伐北哭道:「娘,下回吧。」

高媛搖頭:「不成,若再等一夜,這小島定保不住,咱們剛才就白乾了。」

對柴文道囑咐:「再去讓人弄些麻袋裝的石塊了,我計算有誤,剩下的不夠用了。」

柴文道只好命人將她要的東西盡數運來,高媛將手放在那些裝滿了石塊的麻袋上,麻袋一個個消失,把眾人看得目瞪口呆。

到了如今,自然也沒有辦法繼續掩飾了,好在叔侄倆早就給她找好了極佳的理由,說她學了神仙的五鬼搬運之術,這才打消了別人的驚慮。

等高媛再次將剩下的那張缺口堵上之後,心中一松,整個人便徹底地暈了過去。

叔侄倆大驚,柴伐北背起她就跑,早有腿腳快的在前頭飛奔,喊著讓人讓路。眾人一看正是剛才大顯神威的賢良夫人,又有駙馬和知州滿臉焦慮地飛奔,紛紛讓開道路,讓著母子三人過去。也不知是哪位帶頭跪下,沿途眾人竟紛紛效仿,跪下磕頭,對這個夫人致以最純樸的謝意。

柴文道一邊跑一邊喊:「投石!」

距離剛合龍的缺口最近的人,便把推車裏的石塊盡數倒了下去,這可是人家一個婦道人家拿命拼來的,可不能在他們手裏給廢了。

高媛這次昏迷,一天一夜之後才醒來。睜開眼睛的時候,一大家子都整整齊齊地站在床前看着呢,枕頭邊是兩個小腦袋,兩雙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見她睜開眼睛,立刻笑了出來。

「祖母醒啦。」

呂開妍和壽康的眼淚刷地一下就掉了出來,柴文道怕家裏人擔心,根本就沒說帶高媛去哪裏。誰知道好好的一個娘出去,回來卻是昏睡着被柴伐北背回來的,兩個人慌得六神無主,這才意識到這個婆婆對這個家的極端重要性。

好在高媛只是昏睡而已,請來的幾個大夫都聽聞了堤壩上的事情,無不盡心竭力地醫治,只是熬出來的湯藥無論如何也喂不進去,把一大家子都快急死了。

叔侄倆齊刷刷地跪下去,其餘的人也都跪了下去,就連壽康也不例外。

高媛急了,虛弱地道:「快起來,快起來。」

強撐著要坐起來,卻身子發軟,只仰了仰頭,便又重新摔回到枕頭上。

一家子趕緊爬起來,扶她起身的、往她背後塞軟墊子的、蓋被子的忙個不停。

高媛笑道:「這樣才好,明明知道我最煩這個。」

對呂開妍道:「去給我端碗粥來,餓死我了。」

呂開妍流着眼淚笑着出去了,片刻之後便端了碗粥進來,柴文道接過來,親自拿了勺喂她。

高媛直接伸手把粥碗端過來,呂開妍在這碗粥上下足了功夫,不稠不稀,不燙不涼,正好一口氣喝光了。

把空碗往柴文道手裏一塞,埋怨道:「就煩你們讀書人這個折騰勁兒,哪如我這樣痛快,再給我端一碗來,太少了。」

一家子見她吃得豪爽,心臟紛紛入位,端了粥來,高媛又盡情喝了兩碗:「差不多了,等消化消化再吃。」

有了三碗粥入肚,身上也有了些力氣,問柴文道:「外頭怎麼樣了?」

柴文道歡喜地道:「主體已完工,剩下的便是再填充些砂石土方罷了,盡可以慢慢做。」

高媛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趁著如今剛剛合龍,士氣正旺,該一股腦兒填了才好。」

柴伐北笑道:「娘放心,那些人如今就是讓他們停工怕也不肯的。還有許多人特意過來看,說是要看娘這個護法的神跡呢。」

高媛笑:「讓他們看,跟他們說,誰要是往堤壩上加了土石,神仙就會保佑誰。」

柴伐北眼睛一亮:「這個主意好!」立刻轉頭找個下人嘀咕了幾句,下人飛奔著傳小道消息去了。

高媛最擔心的卻是眾人的議論,可別把她傳成什麼害人的鬼才好。

叔侄倆都讓她放心,說城裏已經有人提議,要給她立廟了,說是這樣能將神仙護法留在錢唐,保佑錢唐風調雨順。還有人建議給她塑像的,就安在那個小島之上。有人說光塑像不成,還得立碑記載下來才成……

高媛目瞪口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眾里尋她千百度之農婦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眾里尋她千百度之農婦篇
上一章下一章

第240章 240.護法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