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殺奴(10)

第427章:殺奴(10)

趙恆思想著楊業之死以及致楊業死亡的幫凶潘美和王侁,心中真是五味雜陳。

趙恆知道楊業是員降將,是他的父皇討伐北漢時所得;父皇對楊業偏愛有加。

公元979年,也就是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率軍攻打北漢,北漢的將軍劉繼元支撐不下去了;決定投降宋朝。

當時和劉繼元一同抵抗宋軍的還有大名鼎鼎的楊業,楊業在北漢時期便是一位優秀的將軍。

說楊業優秀,不僅是因為他驍勇善戰,還有一個原因是楊業沒有打過敗仗;所以人稱無敵將軍。

無敵將軍楊業有點類似三國時期的常勝將軍趙子龍,但趙子龍一生的作用似乎並不大;一直作為劉備的警衛官使用。

楊業卻不一樣,他往往獨當一面;是功勛卓顯的方面均總司令。

宋太宗早就聽說過楊業的名氣,所以內心非常想招降楊業;宋太宗讓劉繼元勸降楊業。

劉繼元來到楊業大營對其進行勸說,大體意思就是當下大局已定你還是歸順宋朝吧。

楊業面對劉繼元的勸說,內心也明白這個道理;最終聽從了劉繼元的勸說卸甲投降宋朝。

宋太宗面對楊業的投降自然是非常高興,既封官又賞賜財物;最重要的是對楊業委以重任。

楊業面對宋太宗的厚愛,內心自然是感激不盡;作為一名降將能夠得到這樣的待遇可以說是知遇之恩。

公元986年,宋太宗決定對遼國發動第二次北伐即雍熙北伐,論實力,當時的宋朝完全可以與遼國一絕高下。

宋太宗這次北伐的目的,不僅要報高粱河之敗的仇恨打擊遼國氣勢;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收復燕雲十六州。

但是由於指揮不力,不專業的人管理專業的事等因素;最後導致北伐失敗還損失了楊業這員500年才出一個的名將。

雍熙北伐總體方案是兵分三路,這個方案是沒問題的;東路軍的統帥是曹彬,曹彬此人很有軍事才能。

只是戰爭期間宋太宗犯了越權指揮的錯誤,俗話說將在外軍令所有不受;這是因為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將軍必須隨機應變。

但宋太宗在遠處卻想著要遠程操控前線的一舉一動,這樣就造成了曹彬的軍事才能發揮不出來。

最後導致身經百戰的曹彬犯了幾個小兒科的指揮錯誤,終於東路軍失利不得不撤退。

東路軍失敗顯然是皇帝宋太宗指揮的錯誤,但曹彬又不能把責任推到皇帝身上只能自己承擔責任。

東路軍戰敗開始撤退後,宋太宗讓西路軍也撤退。

如果西路軍按部就班的撤退也沒事,可是監軍王侁逼迫楊業出戰。

楊業認為不可出戰,因為遼軍氣勢正盛;王侁故意說楊業不出戰是因為有異心。

楊業是降將,最害怕宋將說這樣的話;為了證明自己對宋朝的忠心被迫出兵,最後孤軍深入導致全軍覆沒;楊業被遼軍大將耶律休哥俘獲最後絕食殉國。

王侁作為監軍和楊業同朝為官,為什麼要陷害楊業呢?這其中似乎很有點貓膩。

北宋軍隊中大多數將領都是跟隨宋太祖趙匡胤開基創業的老資歷,趙匡胤當皇帝他們都有功勞;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利益集團。

趙匡胤駕崩後趙光義當皇帝,實際上這些將領內心並不心悅誠服這也是人之常情。

趙匡胤做皇帝時的宋軍將領,能從情緒看出來;當時趙光義被耶律休哥打跑,這些將領趁機立了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做皇帝。

但趙光義命中該當皇帝,因為他乘坐驢車逃跑時被楊繼業在半路上營救送回來;趙得昭的皇帝夢沒有做成便就破滅。

楊業投降趙光義,半道上營救趙光義;從客觀上就造成他是二皇帝趙光義的人,而其他將領似乎都是大皇帝趙匡胤的人;這樣一來軍內便就很自然地分成兩個陣營。

王侁是什麼人?王侁的爹叫王朴是柴世宗「先南后北」戰略的獻策者,是後周以及北宋前期朝中的核心人物。

王侁作為名門之後諷刺、挖苦楊繼業這個「降將」是有資本的。

楊繼業作為一個外來戶對於大皇帝、二皇帝的宗派之爭毫不知情,無可奈何地成了犧牲品。

但是這並能成為王侁陷害楊業的理由,宋太宗對於王侁的小人做法也很生氣;最後王侁落得個被免冠流放的下場……

趙恆思索著,盤算著;便見大軍離開黃河浮橋已經有好幾十里地,便就問了一聲騎馬走在一邊的寇準;道:「這裡距陳橋驛還有多遠?」

寇準在馬上雙手抱拳回應一聲道:「啟稟皇上,前面就是陳橋驛!」

寇準說完這句話頓了一下追問道:「皇上是不是對陳橋驛有興趣!」

「陳橋驛是太祖皇帝黃袍加身的地方!」宋真宗揚手臂在空中揮舞一下道:「今晚就在陳橋驛安營紮寨,讓將士們修整!」

寇準面有難色,尋思大軍離開京城才走了這麼一點路就要安營紮寨進行修整;是不是……

寇準想諫言,可是一想不妥:皇上能在御駕親征就是他們這些忠臣良將最大的勝利。

你看朝堂上那些南黨,一聽遼軍南下;全都慌了神,蠱惑皇上遷都;是可忍孰不可忍。

寇準和張齊賢商量一番,在陳橋驛安營紮寨讓大軍修整;營寨剛一落成,便見快馬來報。

宋真宗在臨時搭建的宮帳裡面召見了快馬校尉李將軍。

快馬校尉李將軍單名一個實字,他向皇上三拜九叩后稟報河北前線的軍情。

遼國承天皇太后蕭卓和遼聖宗耶律隆緒親率20萬大軍南侵,宋庭鎮、定、高陽關都部署傅潛握有重兵卻畏懼不敢出戰,龜縮於定州城中。

手下將士紛紛請戰,傅潛皆以契丹兵馬兵鋒正銳為由拒絕抗擊。

定州行營都部署范廷召力請迎敵,無奈傅潛撥給一萬步騎給范廷召。

范廷召知人單勢孤,就向高陽關都部署康保裔請援;共同出擊契丹兵馬。

范廷召部在瀛州西南的裴村遭遇遼聖宗的弟弟耶律隆慶統率的契丹兵馬。

契丹軍全是騎兵,兵士弓馬嫻熟;范廷召率領宋軍跟耶律隆慶的騎兵死磕漸漸不支。

千鈞一髮時宋將康保裔率部趕到,跟范廷召合兵一起打退耶律隆慶的騎兵。

耶律隆慶見時近黃昏便就退兵,范廷召和康保裔也就各自率領部隊安營紮寨,相約次日清晨會戰。

令人失望的是,范廷召經過一場惡戰早就嚇破了膽;沒有了請戰時的豪情與鬥志,夜半偷偷率所部逃跑了。

清晨康保裔才知道,但他和屬從已經陷入契丹兵馬的重圍之中力戰被俘。

只有高陽關鈐轄張凝在其子張昭遠的保護下,殺開一條血路衝出重圍。

這時高陽關行營副部署李重貴聞知主將被圍率軍馳援,與張凝會合;也遭到契丹耶律隆慶兵馬的前後夾擊,自下午激戰到午夜乘夜色掩護才退回高陽關。

宋真宗聽完校尉李實的稟報,臉上的顏色變成紙灰色;他本來就不想所謂的「御駕親征」,但劉敏和寇準卻鼓動他;說皇上一旦親征,遼軍定會聞風喪膽,可是河北前線的軍情卻是一敗塗地。

宋真宗瞪著無神的眼仁珠子盯視著李實,寇準一旁插上話道:「契丹賊子入侵是皇上早就預料到的事,我軍暫時受點挫折不以為怪;李將軍火速返回前線告誡都部署傅潛,讓他穩住軍心堅守城池不要輕舉妄動;等候皇上親自指揮大軍一到,全殲來犯之敵!」

寇準的話無疑是一針強心劑,李實聽后精神倍增。

寇準又問遂城的情況,李實說遂城在邊境上;聽說被遼軍圍困著,至於損傷情況;末將不得而知。

寇準讓李實返回前線,李實走後;宋真宗似有退回汴梁之意,寇準便就鼓勵士氣地侃侃而言:「臣蒙契丹南侵,於河北邊上屯結甚眾,數侵犯雁門、寧化等軍,度其陰謀,必不輕退,深恐大寒之際,轉肆衝突。臣愚啟陛下速啟聖駕徑至鎮州,躬御六師,奮揚威武,勿生遲疑之慮;勿聽猶豫之謀,周世宗及我太祖、太宗近世皆可法也……」

張齊賢和隨從的大臣們跟寇準講的一樣的話,力勸皇上繼續北上。

宋真宗這才打消退卻的心思,頒詔「暫幸河北」;親往河北前線指揮諸軍禦敵。

宋真宗命宣徽北院使周瑩為隨駕前軍都部署,邕州觀察使劉知信為副都部署;內侍都知楊永遵為排陣都監,以駙馬都尉、保平軍節度使石保吉為北面行營先鋒都部署;磁州防禦使康廷翰為副先鋒都部署,洺州團練使上官正為鈐轄。

宋真宗這邊安排停當,便聽哨馬來報;說駙馬將軍盧成玉押解200個契丹俘虜趕到陳橋驛。

宋真宗聞報大喜,詔令寇準安排工匠製作200輛囚車;每輛囚車上安裝一隻囚籠載著契丹俘虜一路趕往大名府。

宋真宗御駕親征至大名府,在郊外進行了一次盛大的閱兵儀式。

宋真宗身穿鎧甲征袍坐鎮中軍,金甲武士環列,樞密使王顯、樞密副使宋湜分押后陣。

規模浩大的宋軍列陣好不威風,宋真宗宛如一位征戰八方,決勝千里的君主;讓200輛囚車囚籠繞場一周,然後開斬祭天奠地;風光無限撐足了面子。

隨後宋真宗遣使傳詔河北郡縣,告訴天子已經駕臨大名府;斬殺了俘獲的200個韃子兵,將對進犯的遼軍進行秋風掃落葉般的剪除。

並且讓石保吉與上官正率先鋒兵馬自大名北上,會合定州傅潛部大軍分進合擊攻破來犯的遼軍。

石保吉也十分體諒萬歲爺的龍體,「持重緩行」,盡賞風光,行軍太快會令駕不安;等得到契丹兵馬回師北撤,石保吉的「刀鋒」人馬才悠悠來到離前線還比較遠的貝州;來了一次深層的閱兵沿續,讓河北老百姓看了一回盛大的軍威。

宋真宗聞知契丹兵被他的「親征」嚇跑了,命令王榮與范廷召等部,「乘勝」追擊。

沒幾日,果然捷報傳來:范廷召率部追擊到莫州一帶,痛擊契丹兵馬,殺的敵人落花流水,斬首過萬,所獲鞍馬物資不可勝計,倖存遼兵哭爹喊娘地逃回遼境,大捷,大捷呀!

而事實的真相是:范廷召收拾了掉隊的一小股遼兵,而貝冀行營副都部署王榮這個犢子實足一個無賴;望著遠去遼兵的塵埃虛張聲勢地放一陣箭,又晝夜驅馬往來馳騁,累死無數戰馬,假報是追擊冒功。

傅潛這個劣種貪生怕死,閉城不戰而隱瞞諸將戰功;劣行傳到宋真宗耳中趙恆十分震怒。

傅潛分明是給宋真宗親征抹黑,必須給這廝一點顏色看看,殺一儆百。

文武大臣也紛紛上書要求嚴懲傅潛,集賢殿大學士、工部侍郎錢若水更是要求按軍法處斬傅潛。

宋真宗念及傅潛多年隨太祖、太宗征戰頗有戰功,就從輕發落把他削職流放;連同家屬發配房州。

傅潛的兩個兒子也被軍中除名,朝中袒護傅潛的樞密使王顯也解除官職。

對於康保裔兵敗被俘的經過,一開始是說康保裔戰死就追加為「烈士」;賞賜其子弟官爵,安撫家屬。

後來又知道康保裔被擒,已經降敵,著實讓宋真宗難堪,便派親信侍從夏守贇「嚴肅認真」調查。

得出的結果是康保裔是送朋友出營遭遇遼軍,這是因「私活」被擒;手下將士才無罪有功,這結果也是宋真宗想要的。

宋真宗的第一次御駕親征以鬧劇開場,又以揚眉吐氣的鬧劇落幕。

就在宋真宗自以為得計時,劉敏、趙元佐、夜落隔幽藍、呼延瑾兒和1000名天祥軍卻在遂城城下鏖戰。

宋真宗御駕親征的「戰果」並沒有給遂城的遼軍絲毫的震懾,劉敏一行趕到時遼軍是里三層、外三層將遂城緊緊包圍著。

事夜月高風和,劉敏讓張耆、闞浪在烽火墩安排部隊安營紮寨;她則帶上火爺爺、紅雲、陳勝傑、劉心怡、張漢文、張志平、夜落隔幽藍一行人要到一座山頭上查看遼軍陣地。

趙元佐和呼延瑾兒一開始沒有安排在查看敵營的隊列之中,趙元佐得知后氣呼呼趕過來興師問罪:「劉敏你什麼意思?現在做了皇上的夫人就輕視趙元佐啦!查看敵營為什麼不叫上我,是不是對趙元佐有成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章獻明肅皇太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章獻明肅皇太后
上一章下一章

第427章:殺奴(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