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籃球場

第1章 籃球場

籃球這項運動,在國內很普遍,誰都會拍幾下,然後把球扔進框裏。

尤其是《灌籃高手》播出后,籃球真的迅速風靡全國——教練,我想打籃球!

三井壽承包了很多孩子的淚點,和浩南哥並稱90年代兩大偶像…

二者相比,浩南哥更受歡迎,因為打架比打球來得簡單多了,打架,夠狠就行,打球,不僅需要技術還要體力,要求忒高。

不過,即便如此,一般的籃球場肯定有人打籃球。

尤其是北電的籃球場。

來這邊打球的都是附近的人或者北電的學生,彼此也都挺熟悉的,基本都能叫得出名字。

沈夢溪發球,顧曉接球,然後快傳給張曉北,後者上演標準三步上籃,可惜,還是被對面的龍兵蓋了帽…

沈夢溪擺了擺手,直接癱坐在水泥地上:「不打了,不打了,累死了!」

龍兵:「你這體力不行啊,一點也不像二十幾歲的小伙!」

「…老大,我這一個星期都在熬夜寫畢業論文,能撐兩小時,已經很不錯了!」

顧曉遞給他一瓶礦泉水,問:「你這就畢業了?」

「嗯,」沈夢溪點了點頭,然後感慨了一聲:「四年了,總算畢業了!」

「準備去哪?」

「家裏介紹了一份工作,可能進電視台,也可能進文聯。」

張曉北也喘氣,一邊喘,一邊問:「想進央視嗎?」

沈夢溪斜眼看了看張曉北:「你能安排?」

「他自己都進不了,安排個屁!」

龍兵毫不留情諷刺。

插一句,這幫人都是《第十放映室》的人,沈夢溪也算編外人士,幫着寫寫稿子,然後交給張曉北校對,一期大概150塊,一個月四到五期,兼職寫手…

反正他是北電編劇班的,暫時接不到劇本邀約,那就給人撰寫影評唄,《第十放映室》還算良心,每期字幕都會寫他的名字——助理編輯沈夢溪。

也多虧了這幾個字,沈夢溪寄給《看電影》、《電影世界》、《青年電影》的稿子才能快速過審。

每個月光是稿費就有兩千往上,一個大學生,一個月兩千多額外收入,06年的北京,已經可以很滋潤了。

沈夢溪搖頭:「我才不去央視,實習半年,就算是正式編導,一個月才800塊…」

顧曉不樂意了:「你諷刺誰呢?」

「…顧哥,我錯了!」

顧曉是《十放》的編導,一個月基本工資八百那種…

不過,他也是《十放》的製片人,所以,每期節目還是能賺錢的。

「以後會漲的…算了,你還是別進來了,你要真進了央視,半年不到,保准得離職!」

龍兵也嘆了口氣:「每年都會有有才華的研究生、博士生來欄目組實習,但是一個也沒留下。要麼不是因為什麼招聘計劃與指標問題,要麼就是明眼人看清楚體制狀況後果斷閃人…」

「文聯是什麼情況?」

「我也不太清楚,聽我媽說,我舅舅跟市裏的文聯主席認識,可以介紹我進去…」

「你才二十幾歲,就要進機關了?」

「掛個職,我們那邊都這樣!」

「那你可以留校啊,先從助理教師干起…你們姜老師怎麼說的?」

「姜老師說可以介紹我進公司,做個職業編劇…」

「你怎麼想?」

「還是算了…在哪不是吃飯,我打算先回家跟爸媽商量下,走了,約了同學。」

顧曉還有龍兵嘆了口氣…

《第十放映室》當然想留下沈夢溪,可惜,《第十放映室》整個節目組本身就是不受重視的影評類型節目,能不被砍掉就算不錯了。

沒道理硬要留下沈夢溪這樣有才華的年輕人!

張曉北忽然開口:「你說咱們要是按照小沈的稿子做一期《無極》會怎麼樣?」

「那就成純吐槽了!」

《十放》節目的前身是《視覺》。

03年十套改版,作為隸屬於文化專題部的頻道,在中國電影市場進入黃金十年之際,欄目里喜歡沒事寫點影評的國內第一代影評人支招,乾脆來個影評類節目。

形式簡單、多快好省,於是一拍即合,《第10放映室》誕生。

算是國內第一檔專門解析電影文化的節目。

誕生於央視母體,所以早期的《第10放映室》延續了央媽的風格——選題一定要高端、文稿一定要優美、編輯一定要高級,簡言之就是當下流行的「高端大氣上檔次」!

最早的兩大主題:大師映像還有城市映像都是符合主題的!

問題是收視率真的很慘淡!

任何一家電視台都有收視率末尾淘汰機制,為了生存,幾個人開始做了『星空』系列——講解一些有名的電影人,比方說周星弛、劉得華之類的。

「我倒覺得可以搞一搞試試,『饅頭』引發那麼大的討論,這就說明觀眾愛看這些!」

「…我請示一下領導!」

……

沈夢溪,北電編劇班新晉畢業生。

按照他的老師姜為的話講:很有天賦!

廢話,當然很有天賦,丫本身就是搞編劇工作的,又是重生人士,創作邏輯、文字整合能力、寫作習慣都已經養成,領先接近二十年的眼光不是開玩笑的!

再加上這個世界有很多小變化…

很多他記憶深刻的本子,這個時空都沒有,這個大概就是蝴蝶效應了!

以前看娛樂文,覺得主角們過得真憋屈,都踏馬身價過億了,還不能成為人生的甲方,動不動要考慮影響…

有這必要嗎?考慮影響?

再活一次,沈夢溪唯一的想法就是活得自在點,別來那麼多約束…

其實,他原時空已經很自在了!

編劇是什麼?

那叫老舍門徒!

普遍共識:專業水準過關,情商不呈負數,編劇這行養活自己不難。

加上丫入行的時候正好是影視行業藍海時期,首部作品,改編一部IP劇,直接入賬80萬!

編劇這個行當,只要你有作品,身價直接倍增,即便後來行業不景氣了,沈夢溪憑藉自己的嘴,依舊拿了不少訂單——能噴,甲方一聽,比什麼鄒靜之劉恆牛逼多了,拿下單子之後,再找幾個新手外包,中間商賺差價!

也不是所有甲方都是傻逼,有些人還是能看出名堂的,怎麼辦呢?

黃了唄,最多賺點定金…

後來,行業內這樣的人越來越多,怎麼辦?

轉型啊!

講課,講述自己如何智斗甲方,一節課8000塊,慢慢的,名氣越來越大,很多活動都會邀請他!

可不是免費的。

反正娛樂圈這種地方,你想生存下去,也不是很難…

不買什麼奢侈品,不品高端茶葉——其實,你飲茶千杯之後,大部分的茶葉味道都一樣,無非是鬆緊問題!

日常需求,即便是旅遊、偶爾添個大件都不會手緊,生活還算寬裕!

就這麼混著唄,做一個讓馬芸羨慕的人。

然後,突然就重生了,一點徵兆也沒有…

重生之後的沈夢溪,手裏握著一堆的王炸,什麼《人在囧途》、《夏洛特煩惱》、《我不是葯神》…

好煩啊!

用哪部作品一舉成名呢?

成名之後,炮打詩糖冪,走上人生巔峰!

然後,被退稿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的夢幻年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的夢幻年代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籃球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