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兩件事之無生之殤

江湖兩件事之無生之殤

萬里長川歸大海,百年氣運入江湖。

十二州界上,南唐、北梁兩國征戰不斷。梁歷六零零年,兩國暫停兵事,休養生息,並立國本於武,遍傳武道於民間,大力扶持江湖門派。

至此,本就對立的南北江湖更加涇渭分明,隱有成為兩國戰事之外的另一處戰場。

江湖多風雲,僅僅不到一年時間,大陸上便接連發生兩件大事,讓本就暗流涌動的十二州界,變得更加風雨飄搖。

梁歷六零一年,春末近夏,正是山紅草綠,惠風和暢的好時節。

這一日艷陽高照,兩國邊界處,有一十三騎快馬,由臨關城池內跨界疾行。如箭矢陣,向北沖行。

十二州界以北,便是歷史悠久的北梁,此騎隊出臨關向北而行,必是屬於南唐騎兵,南唐兵種共有三大騎軍,得益於三大天然馬場,分別是西州騎、兵州騎和巽州騎。而在這三大騎軍之上,還有一支由三軍精銳組成的石鷹紫騎。

紫色石鷹是南唐圖騰,此時由臨關出城的一十三騎,左邊佩刀,右邊挎槍,背後皆是插著兩面迎風招展的短旗。

旗上繪紫鷹,雙爪凌厲,姿態神俊。

尋常石鷹紫騎能負一面鷹旗就已不錯,背扛兩面鷹旗者,更是難能可貴,堪稱精英中的精英,莫說是萬里挑一,十萬、百萬都不止。細數軍中,有此殊榮者,絕不超過二十人。

位列於騎陣尖鋒處的,是一位與其他紫騎裝扮不同的威武男子,白衣如雪,胯下坐騎也如雪。如雪般的坐騎,體型遠超一般戰馬,奔走時蹄下擦火,碎石飛濺,偶有啼聲嘶鳴,氣息不僅強勁悠長,更有雷鳴相隨,竟似龍吟,赫然是血純種正的兵州大馬。

血統純正的兵州大馬,千金難買,更何況是毛色如此無暇的皓雪馬?南唐人愛馬,知馬之重,能御此馬者,身份定然不菲。

飛奔如電中,一十三騎由箭矢陣轉成一字陣,威武男子左側,手臂上套著一圈護具的紫騎,在奔行中漸漸向男子靠近。待到兩人只隔一騎距離后,指著前方一處泥土艷紅的土坡道:「殿下,過了前面的紅土坡就是寒倉。」

紅土坡是南唐軍自己的稱呼,只因這裏的土地原本並非紅色,之所以會有今日這般紅艷的色彩,實屬於血水染就,兩國連年征戰,死傷數十萬,血水成河,白骨千里,其中有大半便是葬送在這紅土坡。

紅土坡,兩國交鋒的主要戰場,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常年荒無人煙,而由此向北的寒倉,便是真正意義上的兩國邊界,始有人煙不說,更是北梁有史以來重視的戰略重地,戰爭之始,甚至從北梁王庭內傳出「半步不讓」之言,而後北梁軍更是傾巢而至,在寒倉邊界築建能夠容納數十萬人規模的軍事重鎮。

北梁由寒倉退軍,這是兩國停兵的重要條件,為此,南唐也付出了從臨關撤走半數軍隊的代價。

可是就在昨日,臨關內探騎回報,竟在本應只該城軍駐守的寒倉鎮內發現了北梁增軍的痕迹。

寒倉增軍?兩國停戰僅不到一年時間,北梁竟又蠢蠢欲動,欲要再開戰火?

得知這一消息,近一來年隨軍出征,鎮守臨關的大皇子易無生,連自己的師傅,鎮守在邊疆城的無敵鐵將都來不及通知,立刻率領親衛出城,這才有了如今一十三騎北上疾行的場景。

國之大事,慎之又慎,此等重要情報更要慎重,不能有半點誤差。

此行主要為探查情況,了解北梁軍的真正動向,屆時是戰是和,才好有法可依。易無生隨軍入伍的這一年,表現可圈可點,尤其是受他父皇影響,每一個指令下達,都是慎之又慎,不容有誤。當初他出皇城入軍伍,臨出宮門前,南唐君王治文帝,曾拉着他的手,鄭重而嚴肅地寫下一個「慎」字。

凡遇事,無論大小,必要慎查,此不僅為治軍之本,更為治國之本。

望着一望無垠的血紅土地,易無生深邃的眼眸中閃出一抹冷冽的寒光,乾裂已有血絲滲出的嘴唇一張一合,冷冷地吐出兩個字。

「繼續!」

乾冷的聲音,如一把未曾拋光的嗆毛鐵劍,帶着冷冰冰的溫度,刺入眾人耳膜。一十三人同時夾緊馬腹,攬緊韁繩,再次將戰馬的速度提高三成。

如破霄之劍的馬隊在紅土地上揚起大片煙塵,紅色的煙塵中瀰漫着血腥和鐵鏽的氣味,似此種大戰即將開啟的味道,讓得這一十三騎的心情更加沉重。

若非情不得已,又有誰渴望戰鬥?似此等將小命懸在刀劍上的勾當,天生便沒人喜歡。

越過血紅的土地,是一處青草寸生的平原,平原的盡頭,便是那名為寒倉鎮的北梁邊城。

巍峨的城寨矗立在草原的盡頭,像一位冷酷、忠誠的機關護衛,勁風吹鼓下,一股蒼勁荒蕪的氣息,順着破敗染血的牆面,撲面而來。

易無生勒住馬韁,皓白的兵州大馬直立而起,由極快到靜止,硬生生停在原地,那一雙強有力的後腿,牢牢定在草坪里,頓時壓出兩個成人手掌長的坑洞。

其餘一十二名石鷹紫騎有樣學樣,幾乎在同一時間,將這神乎其技的精湛騎技全部複製,動作之齊,幾乎無差。

之前曾與易無生有過交流的紫騎再度上前,指著前方厚重的巨大鐵門,沉聲道:「前面便是寒倉鎮,據那探騎回報,北梁新增的數萬軍隊,便隱藏在此門之後。」

易無生凝視城寨,雙目微眯,眉頭漸漸皺在一起。不知為何,面對這靜悄悄的寒倉鎮,他心裏竟生出一陣不安。

「殿下,是否要再前探?」似是受到易無生的影響,一路逐風,仍是面無表情的石鷹紫騎們,面容也跟着凝重了幾分。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易無生搖搖頭,沉聲道:「放石鷹!」

手臂戴有護具的紫騎點頭稱喏,伸手向下一撈,便從馬腹下撈起一個枯黃竹籠。

這個一直懸掛在馬鞍上的竹籠里,關着一隻體態修長的紫羽鷹隼,此猛禽喙爪尖銳,眼神銳利,正是被南唐奉為國鳥的紫羽石鷹。

紫騎打開竹籠,在竹籠上彈指輕敲,紫羽石鷹那銳利的眼珠滴溜一轉,在與紫騎對視之後,振動雙翅,於無聲中破空而去,舒展的翅膀在烈風中穿行,巧妙的藉助著風的力量。

一切都發生於無聲之中,紫鷹的出擊,除了在場十三位目睹者,再無一人察覺。在南唐軍中,一隻完成專業訓練的紫羽石鷹,能在神鬼不察的情況下探查到敵方的布軍情報,並準確傳達。

料敵先機,從容應對,這便是紫羽石鷹成為南唐獸的根源所在。

片刻以後,紫鷹從雲層回歸,挺直背脊坐於馬背上的紫騎抬起右臂,臂肘水平,與肩膀同高,冰寒的鐵甲上套著一層練鷹護具,可即便如此,那從雲層中筆直俯衝而下紫鷹,仍是用它鋒利的雙爪刺透護具,甚至連堅硬的鐵甲也一同刺破。

紫騎與落於臂肘上的紫色石鷹對視,視線平行的一人一禽默契極深,眨眼之間,常年練鷹解讀的紫騎,便知曉了寒倉內的佈防。

「如何?」

當紫鷹飛回來的那一刻,易無生就已經迫不及待。

練鷹紫騎神色怪異,但卻斬釘截鐵道:「寒倉鎮內並無增兵!」

「當真?」易無生手中韁繩一緊,聲音比剛才更要尖銳急迫。

「千真萬確!」

得到肯定答覆的易無生忽然變了面色,一張臉陰沉到極點。

「今日回臨關的探騎是誰的麾下?」易無生自知已沒有時間可以耽擱,連忙問出最關鍵的問題。若是情報有假,那送來情報的又是何人?

身為南唐大皇子,想要讓他死的不光只有敵國人,更有自己人。廟堂之上無慈悲,有的只是爭權奪利的慾望。唯一讓他慶幸的,想要置他於死地的,絕不會是他那年僅四歲,整天抱着一柄長劍只知亂跑的親弟弟。

「那人自稱是李將軍麾下,看裝扮的確是兵州騎兵的打扮。」回答易無生的是一名頭戴鐵面的紫騎。此人除了刀槍標配,腰上還挎著一柄劍。這把劍柄上刻着「無痕」二字的名劍,曾是威名赫赫的無痕劍手的佩劍。作為無痕劍手的唯一傳人,這位名為柳無聲的雙旗紫騎,在自家恩師飲恨於江湖之後,理所應當的接下了這把無痕劍的傳承。

柳無聲人如其名,不喜言辭,當初混跡江湖時,便以一鐵罩封面,曾因替恩師報仇苦練武藝,投軍入伍之前,還是南唐境內江湖高手榜上的常座賓,不僅練就了一身聽聲辨位的旁左功夫,更是記憶超群,入伍之後更有升龍之勢,已達過目不忘之境界。他既然這般信誓旦旦,自然不會有錯。

易無生向柳無聲深看一眼,擰眉道:「李破北將軍因為身體原因,不久之前已經返回兵州療養,他的位置由楊伯謙代替。目前正是兵州鐵騎整頓的關鍵時候,又怎會出現在這裏?」

柳無聲回想那日細節,神色驟變,「現在回想起來,那探騎經過時,眼神中除了些許驚慌,的確還存有幾分虛恍。難不成是我們中計了?」

易無生點點頭,沉重道:「的確是有人想置我於死地!」

此時已將紫羽石鷹趕入竹籠的紫騎瞪目如眥,煞氣逼人道:「哪個混蛋敢算計殿下,今日,我等一十二名石鷹紫騎就算拼掉性命,也要護殿下周全。」

易無生並未因這番護主言辭而感動,如果可以他更希望這一十二騎全部平安。再次向高大的寒倉城牆望了一眼,在將敵國設伏的可能排除后,易無生拉起韁繩,將馬頭調轉至來時方向。

前方風險未知,可這條路他們卻不得不走。

「諸位袍澤,隨我返回臨關。」一聲大喝,一十三騎飛奔而出。現在,易無生唯一能夠期盼的就是他們發現的足夠及時,對方還未來得及完成部署,也只有這樣,仗着己方武功高強,他們才能殺出一線生機。

易無生不知道想要殺他的是誰,他也曾想過不回去,可此時若是不回,對方勢必會有更進一步的舉動,身為南唐大皇子,他若連承擔的勇氣都沒有,將來又如何執掌大位?若是因此致使家國牽連,更是難辭其咎!

易無生的反應不可謂不快,然而再快卻快不過處心積慮的對手,當他們一行十三騎再度來到紅土坡時,一大波早已蓄勢待發的千人伏兵,突然自他們前方出現,攔住去路。

易無生望着身前黑巾蒙面,盡皆做馬賊打扮的伏兵,平心靜氣地微微一笑,對當先明顯氣勢不凡的領頭之人調侃道:「看來我的運氣不是很好。」

伏兵首領面無表情,只是將長劍向前一指,冷冰冰地吐出一個「沖」字。

上千「馬賊」同時出動,動作之整齊,比之苦練百日的精銳騎兵都不遜分毫。

十三對一千,面對如此懸殊的人數差距,由易無生率領的石鷹紫騎無所畏懼,毫不猶豫地迎面衝去。

一十三人中,那名負責練鷹的石鷹紫騎,只來得急放飛紫鷹,將此地的情報送往臨關,便死在千人馬賊的亂刀之下,臨死之前刀槍齊發,連斬二十一人,每斬一人便喊一聲「不虧」,一連喊了二十一聲。

一命換二十一命,看似不虧,可對他們這些常年耗費重資「餵養」的精銳鐵騎而言,卻是已虧得不能再虧。

一個衝鋒之後,一十三人折戟一十一,僅存被眾人細心保護的易無生,以及武藝高強的柳無聲。反觀對方,千人騎兵足足折損三成,其中慘死在無痕劍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下的便不下百人。

「馬賊」首領望着毫髮無傷,只是全身染滿鮮血的柳無聲,感慨道:「不愧是能夠肩比八派傳人,常做客於江湖高手榜上的納氣高手,無痕劍手傳人,果然名不虛傳。」

馬賊首領這一番恭維言語註定要誇與聾子聽,聽覺非常的柳無聲,此時的心神已全部放到易無生的身上,耳邊聽着近在咫尺,急促卻已愈發無力的喘息聲,鐵罩下的面容更是凝重到極點。

方才沖陣,即便有一十二名紫騎竭盡護守,他們這位武功平平的大皇子,仍是身中十數刀,其中更有兩處臨近心臟的致命刀傷,動脈破裂之下的血流如注,即便沒有當場死亡,也無力再支撐片刻了。

身份顯赫,當今天下已能排入前三甲的南唐大皇子,如今的生命已經進入倒時階段。數息之內?還是一刻之間?誰也說不好他會在何時倒下,唯一能夠確定,他倒下的結局已然註定,可以想像,當他倒下那一刻,必定會引發一場震驚天下的軒然大波,甚至連平息僅僅一年戰事,又會因此而爆發。

柳無聲面罩下的面色,由凝重轉為悲哀,然而,位於他身旁,正在與死神斤斤計較的易無生,自始至終都沒有太大的表情變化。

自遇到伏兵開始,到折戟十一名至親袍澤,乃至生命已經進入倒數計時,易無生的臉上始終都掛着一抹笑容,只是這笑容已越來越冷,更多的是一抹譏諷味道。

易無生縱已無力,可讓的眼神仍舊銳利,他望着對面首領之人,譏諷道:「能夠在臨關城外調動千名精騎,看來想要我命的這個人,身份不會簡單。也難怪,我畢竟是南唐未來的唯一繼承人,敢動我且有能力動我的人,身份自然不會簡單,咱們南唐境內,怕也就只有左相和梁妃有這個魄力和能力。依我看前者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易無生的聲音雖然無力,但卻一字不落,清清楚楚地傳到對方耳中,馬賊首領面色微變的同時,右手抬起,便要再度發出全軍衝鋒的命令。

然而,易無生卻也在同一時刻抬起右手,無力地擺了擺。「將死之人,何須如此麻煩。就算諸位靜立不動,再過數個呼吸,我也是無力回天,只是臨死之前,有一件事不吐不快。」他用最後的力氣眺望紅土坡后若隱若現的南唐帝國,自傲道:「爾等人小,妄想以詭計顛覆我南唐王朝,我父皇文治無雙必能勘破詭計,不受爾等挑撥,南北兩國仍將和平,而我南唐必將更加強盛!」

話音落盡,氣數也盡,全身血液幾乎已經流盡的易無生,在無聲中猝然斃命,死後身軀仍舊挺立,不偏不倒。

常年伴隨在易無生左右,曾經歷過嚴酷訓練,即便刀戈加身,仍是能忍住不鳴的皓雪馬,終是忍耐不住,待悲鳴長嘶之後,撞地而亡。

竟然隨主人一同去了!

馬賊首領抬起的手,隨着烈馬殉主而落了下來,近七百名騎兵匪寇領命而動,駕馭戰馬,緩緩向前推移。心情早已複雜到極點,忍耐著一切不願卻無力阻止的柳無聲,同時爆發,在這一刻動了起來。

帶着一十一位兄弟折隕的仇恨,以及主上慘死的憤慨,柳無聲無懼一切,面對七百倍於已的敵人,一騎絕塵,義無反顧的沖了上去。

殺!殺!殺!今日,唯有殺戮能夠撫平他心中的氣憤,昔年隱蔽於江湖的無痕劍法,必將在今日再次響徹大陸!

已經做好赴死準備的柳無聲,將手中長劍高高舉起,只是在與對方即將交接之際,大皇子死前那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辭,忽然在他腦海想起,他似乎找到了一件更需要他去完成的任務。相比於眼前任性撒氣般的死戰,這個任務更有意義,也更加煎熬,任重而道遠。

沒有片刻猶豫,柳無聲的雙腳在馬鐙上用力一蹬。強大的力量驟然爆發,震斷了馬鐙,也震癱了他愛惜的坐騎,以不顧一切的方式,帶着他極速折返。

渾厚的真元,在他腳下爆發,柳無聲歸劍入鞘,雙腳在空中連踢,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回到易無生的身邊,他抱起易無生的屍首,再次施展身法,像北梁的方向飛去。

變化突來,終於讓胸有成竹的馬賊首領首次感到驚慌,大喝一聲「放箭」,同時也取出長弓,彎弓搭箭。

「咻!」

一箭似風雷,極度刺耳的箭哨在空中呼嘯,撕裂了空氣,如一條黑色的毒蛇,攜帶着穿石之力,隨那七百箭一同飛射。

箭如雨下,密密麻麻。在這如同潑雨的箭陣中,柳無聲終於不負之前那無所不能的無敵姿態。易無生冰冷的屍體已然開始僵硬,攜帶着這一具身披戰甲的屍首,實在過於不便,想要躲過那七百普通箭矢已是難能可貴,至於那猶如毒蛇的破石一箭,柳無聲只能主動出擊,以犧牲一條左腿為代價,硬接這一箭。

馬賊首領全力射出的一箭被柳無聲以左腿擋住,箭矢穿透了他的大腿,在給他一生帶來重創的同時,卻也化作一股助力。藉著這一箭之力,柳無聲身法再動,不顧體內真元急泄,以透支的代價,快速消失在眾人眼前。

馬賊首領了解此等江湖高手的厲害,知道追擊已然無望,只得命眾人打算戰場。戰場上一十一名石鷹紫騎早已在千人馬賊的長刀鐵蹄下屍骨無存,馬賊首領望着紅土坡上撞地殉主的染血白馬,在下出「厚葬」的命令后,悄然離開。

當晚有紫鷹入臨關,傳來一道讓天下人為之震驚的駭然消息:身為南唐未來儲君的大皇子,在探查敵國情報歸來的路上,突遇馬賊,包括大皇子在內的一十三騎全部遇害,屍骨無存!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扶刀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扶刀行
上一章下一章

江湖兩件事之無生之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