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6章 有人叫東干

第0776章 有人叫東干

南疆西4城,清軍繳獲,阿軍各種榴彈炮100餘門、戰馬10000餘匹、槍械無算。

劉錦堂部,終於取得了收復整個南疆的完全勝利。

被捉的阿軍中外大小頭目,共1166人,均被「訊明正法」。

1878年深秋,反正的原喀什葛爾守備何步雲,得劉錦堂的指導信件和安排,親自帶領6名士兵,押解阿古柏子孫男女7人,前往左總肅州大本營請罪。

一路上,阿古柏3名小女,都幸運死了,不然將生不如死。世人總說,好死不如賴活着,並不適用於她們。

古人云,女人是禍水,男女要大妨,確也至矣,別一提古訓就特釀的一概否定,祖國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不是一張鳥嘴就能撇開的。

年底,何步雲心事重重抵達口裏肅州大營,面向左總請罪,交出了僅剩的阿古柏家族4名男丁,3兒子1孫子。

這4人,按律將繼續遞解帝都內務府,接受宮刑,以免又播種發芽,開花結果。

何步雲,得左總親自援頰,將功補過,免罪。

何步雲之女、阿古柏妾,由左總做主,另行嫁人。

左總早年幕僚得意,替人出謀劃策,捉刀奏章,甚為忘形,差點送命,至此大獲全勝之時,九九八十一難基本圓滿,竟主動替下屬排憂解難、牽線做媒來了。

左總的牛逼人生,並沒有結束,以後再續吧。

上章說到,1877年12月18日,胡里王率萬人,經由明約洛,第二天19日晨,白老虎率5000人左右,經由恰哈瑪,不約而同渡過那倫河,投奔沙俄去了。

俄軍駐奧什司令楊諾夫少校,早已派隊在納倫河畔接應這倆入境。

待他們分別到達后,楊少校即令放行過河,進入俄國境內。

黃萬鵬騎兵追至,俄軍則橫加阻攔,要是這兩部動手可就是兩國開戰大事了,所以誰都不敢開第一槍。

黃萬鵬下令停止追擊,就地下營,結束了戰事。

至此,白老虎走出了國境,完成了他在國內的所有行程——

自1872年中出關入疆,白老虎在左軍出關之前,曾有3年自主時間在北疆活動,但卻是在阿軍征服了妥明王之後。

白老虎倒向了阿古柏,這點上他不如妥明王有節。

妥明本人,卻因此未能堅持下來。

所以,軍事滿不是說的那麼回事,打不過就跑,打不過就投,都不過分。

這道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過的,有人將其殺嫂繫於此時,也是如此。

這方面,清軍本身並無可誇之處,洋槍洋炮都哪來的?

此後,從北疆到南疆,從古牧地到紅廟子再到達坂城、吐魯番、托克遜,白老虎都是一路敗退。

據說,在托克遜,他見到了阿古柏本人,阿嫌他勢單力薄,沒多大用處,態度十分傲慢,強令他和部眾剪了**,換了衣裝。

這些條件,白老虎無疑都接受了。

據說,阿古柏坐鎮喀喇沙爾,遙控前線戰事,吐魯番易手時曾開會討論,西撤斷後問題——

其二兒子海拉古,因托克遜戰敗失利,都不敢出馬,反而是白老虎挺身響應,積極,英勇,斷後。

阿古柏死後,阿軍與南疆分野,白老虎選邊站隊,掩護海古拉西竄,在南疆燒殺搶掠,裹挾民眾,無疑開罪了當地人。

但並沒有,裹脅當地蒙古人。

特別為人詬病的是,挖掘開都河,放水阻止清軍,以致「漫流泛濫,闊可百餘里」,塗毒遍地。

他引河放水,主要還是阻擋劉錦堂的追擊,挖河這事,在古今中外軍事家中並不罕見。

在下也拒絕,啰嗦再論。

最終,由焉耆到庫車,至拜城,至喀什噶爾,都得不到南疆人的配合,阿克蘇城閉門不讓他進,也沒有見他攻城屠戮。

結果是,飢疲不堪,潰不成軍。

與胡里王一起會攻喀什漢城,竟數日不下,只得狼狽出境。

有說法,他事先派員聯絡俄人投誠,在下頗為懷疑,白部還有人會俄語?

恐怕還是胡里王的援頰回報,沙俄准許他倆安居境內,而將艾克木汗禁閉,恐怕也是胡里的作用。

後來,俄學者將入境的白老虎余部命名為,**,是十分科學的。

必要的話,還得再進西域來干仗,當前軍,其後白老虎部也確實數次進入西域添亂,但不幸均被劉錦堂擊退。

雄風不在,英雄老去,生不滿甲,讓人至今難忘,也是歷史的宿命,甚為可悲。

對偉大的俄羅斯文學、史學、邊疆學、勞動課,在下素來是五體投地的,雖談不上言必稱希臘,但骨子裏還都一直在用。

俄羅斯學者認為,**有3個來源——

第1批,1878年,馬郁素夫率部1180人,由甘肅狄道州前住吉爾吉斯東方卡拉科爾。

即原甘肅狄道回軍降部,在左軍由金積堡南下后,最先敗走西撤,左軍即由狄道三路進軍河州,當然首批在西域的路徑與白老虎相同。

第2批,由白老虎率部3314人,前往沙俄哈薩克江布爾州、吉爾吉斯托克馬克一帶。

即原陝西回軍降部。

第3批,由馬大老爺率部1000人,由吐魯番前往吉爾吉斯奧什一帶。

應當是,原妥明西域回軍降部。

當然,這是沙俄對白老虎等3部降回的安置情況,所以時間在南疆收復戰結束以後的第二年,1878。

可能也是,清俄談判伊犁的形勢需要。

當時,金童還在與沙俄談判伊犁回歸問題,據說曾3次強烈抗議沙俄利用白老虎等人襲擾邊境,還要求沙俄引渡白等人回國。

但都遭到沙俄的無情拒絕,伊犁可以談,**不能談。

金童玉女,也是無招,氣得直翻白眼。

殘餘的西北回軍,終於在俄邊境生存下來,他們在異域辛勤耕作,繁衍生息,至今已逾140餘年,到了10~20萬人規模。

軍事,一切只為了勝利。

打仗,結果一方必敗。

誰是只打勝仗、不打敗仗的人?

打不過就跑,打不過就投,都不為過,但戰完得勝之後,還舉國一致過着軍事化的生活,就另當別論了。

一切為了和平,還是一切為了戰爭,就自己體會吧。

自居為軍迷,亦是無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誰動了他的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誰動了他的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0776章 有人叫東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