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可怕的孔子世家

第83章 可怕的孔子世家

高掌門謙虛地擺手道:「算啦!算啦!雕蟲小技而已,不要那麼較真,郭老弟辛苦了,快歇著吧!」

一向自視甚高的郭神湯挺羞愧,他歷來自負精通毫末功夫,能在一粒米上雕刻上百個繁體字,是位少年高手!不料,高掌門能把豆腐絲切得那麼細!在水中只能用兩個字形容,那就是:「飄渺!」

他穿過2412根豆腐細絲,其實已經萬分不錯了!證明了他的毫末功夫,也是足以虐殺無數名師的。

這世上頂可怕的一件事,就是跨界整合!高掌門早已能把一根刺繡絲線劈成六十四根,跨界整合之後,再製作文思豆腐羹,讓兩千多根豆腐絲穿過一個最大號的大號針的針眼,並不算是多麼難。

有人說,怎麼可能?他不相信,是他見識少!把高掌門切的文思豆腐羹,理解成藕絲就差不多了。

2000多根藕絲,撮在一起,的確可以穿過大號針的針眼。高掌門切得遠比藕絲要細,是細若蠶絲。

有些面點師傅,也可以把龍鬚面拉得極細,拉到入水即溶、遇火即燃的地步。有些堪稱鳳毛麟角的頂級高手,還可以拉得更細很多!只是拉得太細,放在湯中就化,沒辦法吃,也就沒有意義了。

高師傅切的豆腐絲,更要遠比普通級別的面點高手拉的細若髮絲的龍鬚面細得多!儘管豆腐絲比龍鬚面不易溶於水,也要在水中加凝固劑,為的是讓細若蠶絲的豆腐絲不化,展現他的神級刀工。

平時做了吃,就不可以在水中加南派自配的,只為展現掌門的刀工,不宜進食的神秘凝固劑,不可以切這麼細,需要他自降境界上百倍,降低為普通的頂級名廚的水準,那樣,才不會化在湯中。

普通人用剃鬚刀的新刀片,片上幾千次豆腐乾,偶爾也能切出一片薄如蟬翼的豆腐片,甚至更薄。

江小白不了解國內的宣紙,只是去霓虹國時,見識過四國島高知縣的日高和紙製造的典具紙,據說,是世界上最薄的和紙,厚度只有0.02毫米,是博物館修復字畫文物的專用紙。0.02毫米,幾乎是植物纖維的厚度。高掌門的刀工也精細到了這種地步!用那種和紙的厚度算,50張的厚度才有1毫米。1平方毫米,可以穿過2500根和這種紙張厚度相當的絲線。高師傅切出2412根豆腐絲,穿過不到1平方毫米的針眼,還要考慮到豆腐絲之間的空隙很大,他的刀工其實已經超過典具紙了。

至於中國有沒有匠人能造出這麼薄的宣紙,江小白暫時不知道,可能有,也可能失傳了。很多東西,國人都不能好好地繼承,譬如唐刀的鍛造技術,甚至,《天工開物》等古籍,流傳著流傳著就絕跡了,只有去霓虹國,才能找到!《天工開物》等中華瑰寶,正是從霓虹國逆向流傳回來的。

高師傅可以把蘇綉里的一根絲線劈成64根,普通人也難以理解,但能做到這點的蘇綉綉娘很不少!

人類手指可以感知的最小尺度是13納米,也就是100萬分之13毫米,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只是人類常常忽略了自己能力的極限!就像很多小人物很自卑,說我怎麼可以做那麼大的領導?不行!不行!實際上,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夠勝任!好多在自卑的人看來高不可攀的位置,放頭豬都能勝任。

單股蠶絲的直徑是0.01毫米左右,正常人都可以感知到蠶絲的存在,只是無法嫻熟地操控它而已。

有些人沒見過蠶絲,頂多見過絲線,一根細絲線有極多蠶絲,他們沒有注意過。但他們一定見過蛛網!粗的蛛絲,也就是蛛網上的骨架絲,直徑在0.0093—0.014毫米,細的蛛絲,是螺旋絲,直徑為0.0056毫米左右。任何正常人的有感受器的任何部位,不管是手、胳膊、腿、軀幹還是臉,都能感覺到蛛絲的存在!皮膚表面的感受器,會立時把那細微得不可思議的尺度帶來的感覺轉化為神經衝動。高掌門和頂級綉娘們的手指,感知和指法比常人靈敏,完全是熟能生巧、練出來的。

舉一個更簡單的例子說,超一流的釀酒師傅,他的手指絕不是圓的,必定是方的!這就很奇怪了!

很多人看到他們的手指,會懷疑他們有病,或不是地球人!其實上,說清楚了,人們就會嘆服了。

這是因為,這種釀酒師傅至少幹了三十年,三十年如一日,親自上甑,也就是把酒醅用鐵鍬撒到甑桶里,要如燕子抄水,又如蜻蜓點水,這是他們和飄渺的蒸氣,在力道美學巔峰上的博弈!好似決戰紫禁城之巔!導致蒸氣被壓住、不冒氣,或裊娜的蒸氣滲出來的速度和大小不理想,都是敗筆,最後是釀不出完美的好酒的!其中有着許多奧義!幹了三十來年後,因為一直握鐵鍬,他的本來是圓的手指,慢慢就被擠成方型的了!那是妙到毫巔的力道,水滴石穿留給他們的小印記。

淮揚菜最注重精細功夫,翡翠玉白菜就是淮揚菜的巔峰之作之一,文思豆腐羹,更是其中的翹楚。

趙掌門面上終於很不好看,在慘白與鐵青間變化不定,冷哼一聲低頭品茗,完全不顧那茶已涼了。

高師傅贏得很超標!而且,是用「不到五成」的水準贏的!他這刀工,堪稱鬼斧神工、驚天動地!

神品文思豆腐羹,重在高湯!平時,做文思豆腐羹,不需勞動他,只需普通小名廚切普通絲,用上教皇大人帶來的專用的神品高湯即可。那種神品高湯,名字就叫「文思」湯。外國人,包括霓虹國的廚師,不能把豆腐切得細若苦苣菜的種子(和蒲公英極為相似,但白色的小絨毛要密集無數倍,且是針狀,不像蒲公英的種子是降落傘狀)。可這種人在種花家多如牛毛,至少有十萬人。

高掌門的刀法,主要用來切肉,在切口兩面抹上液態調料,合上切開的肉之後,表面切看似無傷。

人的牙齒上沒有感受器,是以,完全感覺不到肉是否被高掌門切過,只能在尺寸之間吃出無數層次。不過,做起來太麻煩,高掌門很少做。而且,他沒有好的醬料,神品醬料全在他的師傅手中。

另外,還可以用來料理比河豚美味無數倍,也劇毒無數倍,像河豚但不屬於河豚的燕尾豚。很多人只知道長江三鮮:河豚、鰣魚和刀魚,卻不知道只有淮揚菜掌門才能料理的的長江三鮮之前的第零號美味——燕尾豚!燕尾豚這東西,就連毛細血管都有毒!必須這樣的刀工,剔除毛細血管。

高掌門使用一整套專用的小刀子,可以把燕尾豚的所有毛細血管完整地從骨肉中分離出來,完全可以給醫學院拿去做標本。這技術,可比庖丁解牛難多了!且要快上極多,因為,燕尾豚的毛細血管的總長度極驚人,不夠快的話,做完後燕尾豚早臭了!那是既浪費食材,又浪費自己的精力。

靠刀工,高掌門可以把長江四鮮都做成准神品美食。長江四鮮極特殊,不是刺多就是有的部位有毒,極倚仗刀工。做長江四鮮,必須剔除所有小刺,帶一根小刺,都不配叫正宗的頂級的淮揚菜。

莊園酒店現在不烹制,是因為現在是秋天,而吃長江四鮮的最佳季節,是春季,教皇他們極講究。

江南人自古以來,有一張「吃魚時間表」:正月菜花鱸、二月刀魚、三月鱖魚、四月鰣魚、五月白魚、六月鯿魚、七月鰻魚、八月䰾魚、九月鯽魚、十月草魚、十一月鰱魚、十二月青魚。每一種魚,以及和水息息相關的鴨子、鵝、芡實、蓮藕、菱角、蒓菜等等,在江南都被安排地好好的!

北方的名廚們,紛紛對高掌門又敬又服,認為頂級的淮揚菜,果然還是在江南!各種恭維聲不斷。

老高內心得意非凡,卻裝作寵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開始矯情、做作、虛偽起來,謙遜的話矯情到了極點,臉上的表情極度的豐富,謙虛到了誰再誇我,低調的我就跟誰急的無恥地步。

聽得趙神刀咬牙閉目,臉色難堪到了極點,胃中翻江倒海,覺得辣眼睛,心說沒看出你這麼虛偽!

但被他裹挾來的北方名廚們,見高掌門居然也能如此矯情、做作、虛偽,秉承老祖宗留下來的傳承,並將其發揚光大,繁衍到無以復加的巔峰,頓時,看他就更親切了,像失散多年的兄弟重逢。

趙掌門忍屎忍尿,也忍不了高掌門的虛偽了!放下精美的青花茶盞,乾咳一聲,清了清嗓子道:「高師侄果然沒有丟我們淮揚菜的臉!當真非同凡響,這樣的話,我就放心了!不會辱沒了祖宗!」

這話說得無恥啊!輕飄飄就抹殺了高掌門的一切輝煌,將其降維打擊,這就是漢語言說話的藝術!

高掌門正在心中大罵無恥,就又聽趙掌門道:「呵呵,孔師傅,該你了!讓高掌門指正一下山東菜,孔家可是天下第一世家!任由風雲變幻,王朝更迭,孔家後人衍聖公的地位都不可動搖,幾乎可以和霓虹國的天皇世家相比。山東菜極擅長熬制高湯,孔府菜更是此中的翹楚!數千年來,極少有官府菜能流傳至今,孔府菜正是之一!孔府菜禮節周全,程式嚴謹,堪稱華夏古宴的典範!」

「嚯!」江小白和高掌門等南派眾多高手一聽,紛紛倒吸了一口冷氣,沒想到,眼見貌不驚人,丟進人堆里就找不着了,有些黑瘦的中年人,竟然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後代!是真正孔府菜的掌門人!

孔師傅微微一笑,向眾人作了個羅圈揖,一個小禮節看似隨意,卻把眾人都照顧到了,和氣地道:「呵呵,在下不才!只是想要與南派的友人們切磋一下,並無爭勝之心,還請多多包涵、斧正!」

這位孔夫子的後人,用字果然講究,他都不像普通人那樣說「指正」,而是說斧正,並不是他酸。

坐在左側旁觀的七位老狐狸和館長大人,尤其是館長大人,國學功底極了得。立時,就知道了他話中的意思。他傢伙看似謙遜,實則很高傲啊!斧正源於《莊子·雜篇·徐無鬼第二十四》: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人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說的是,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墳墓,回頭對隨從說:郢都有一個人,用石灰漿刷牆時不小心在鼻子上沾了個石灰點,像蒼蠅翅膀一樣薄。他懶得擦,讓旁邊一位毫末功夫極其了得的匠人把斧子舞得像風一樣,把他鼻子上那很薄的石灰點削掉,卻不傷到他的鼻子半分。後來,宋元君聽聞了這件事覺得有趣,也想試試,把這個匠人召了來,在自己鼻子上沾了點石灰漿,也讓匠石來運斤成風,把他鼻子上的石灰點削掉,也不傷到他的鼻子絲毫。匠石卻回答說,「與我配合的那個郢人已經去世了。現在,已經無人能與我配合了!」莊子又說,自從惠子(他的至友,名家學派的開山鼻祖,合縱抗秦最主要的組織者)去世,我再也沒有對手了,我再也找不到辯論的對象了!

這位孔師傅的話外的意思是,能夠指導我最菜的人,早已經死絕了!另外,我與你們這群只會彎弓射大雕,哦,不,是只知道巔鍋的粗坯不同,我是把老祖宗傳承下來的菜品,當做文章一樣做。

對,必須知道,斧正,現在只用來指請人指點、修改自己的文章。有時,也稱為郢正、郢削、斧削等。是對修改者表示尊敬的客氣語,贊其水平高,修改起來,能像那位神級的匠人給郢人用大斧削去石灰一樣,恰到好處,不傷根本。這樣一來,他的菜不準人修改根本,看來,還是很傲啊!

但對這位表面謙虛,內心狂傲的孔師傅,南派眾人卻全都不敢小覷!因為,孔子世家底蘊太深厚!

冊封孔子後裔,始於兩千多年前,具體是公元前195年,即漢高祖十二年。漢高祖封孔子的第8世孫孔騰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長孫便有了世襲的爵位,隨後千年之內,封號屢經變化,直至1055年(宋至和二年)改封為衍聖公,曾一度改為奉聖公,后又改回衍聖公,後世從此一直沿襲封號。

隨後,歷經宋、金、元、明、清、民國,直至1935年,國民政府改封衍聖公孔德成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為止。很多人都不知道,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完,末代衍聖公孔德成才在台灣去死。

衍聖公是中國古代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在明代「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御道上行走,待遇和帝王一樣。除了皇上,再也沒有誰能和衍聖公一樣,可以拉轟地走御道!

孔子世家,得益於先祖孔子創立儒學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榮耀,始終深受歷代讀書人和帝王尊崇。

孔府,也就是衍聖公府,是僅次於明清皇宮的最大府第。

只要天下的讀書人還讀孔子的儒學,孔子世家就不會倒!

就算游牧民族再好殺,佔領了中原動不動就屠城,殺誰都不會殺孔家人。因為,孔子世家能量太恐怖,滅皇族沒事,滅孔家卻會激起天下讀書人最後的血性,弄不好會逼出來很多謝安和虞允文。

謝安是個讀書人,讀的是孔子的儒學,是孔子門生,沒打過仗,卻以七萬弱旅,在淝水之戰大敗揚言可以投鞭斷流的苻堅的百萬雄師。讓苻堅這位梟雄亡命之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保住了沒有他,勢必會滅亡的偏居江南的東晉。並導致前秦因這場大敗崩潰,一代梟雄苻堅死於部下之手。

虞允文也是個從沒有帶過兵的書生,也是孔子的門生,手無縛雞之力,卻能扶大廈於將傾,救宋朝於即將覆滅之際,在采石磯,以不到2萬的敗軍,大敗17萬兵峰鼎盛的金軍,導致金軍大敗后內訌,金主完顏亮被部下殺死,不僅沒在最後滅掉逃到江南的宋朝,還差點完全把整個金國搭進去。

任是誰,都不想成為下一個苻堅、下一個完顏亮,不願自己愚蠢地逼出來一個謝安或者虞允文來。

八旗兵早期是十分驍勇善戰的,可是後來玩物喪志,在太平軍面前不堪一擊。要不是讀書人曾國藩,大清早亡了!慈禧老佛爺,也感嘆為什麼八旗兵不行了,讀書人沒打過仗,怎麼都這麼厲害!

不想逼反孔子的門生,也就是天下的讀書人,就要厚待孔子世家!孔子世家因此成了華夏經久不衰、世代騰黃、地位顯赫的特殊世家,是毫無疑問的天下第一世家,顯赫了兩千多年,從未斷絕!

有時候,如果山東沒有藩王,孔子世家就是山東最大的地主,土地能多到一個縣的地都是他們的。

有人說:「我在中國境內就沒有醉過!青山不倒我不倒,雪花不飄我不飄!」

這實在不算什麼,青山倒了,孔子世家也不倒,雪花飄了,他們也未必飄。

很多時候,孔子世家過得比霓虹國的萬世一代的天皇世家,還要滋潤美好。

霓虹國的天皇只是名頭好聽,大多時候只是傀儡。有的天皇一輩子都沒有吃過飽飯;有的天皇因為太窮了,想退位去出家混口飯吃,都做不到,因為,退位儀式是要花錢的,他飯都吃不飽,哪還有閑錢?而儀式,是必須的;有些天皇死了,因為太窮了,連下葬費都湊不齊,那就只好不下葬,一直拖着;還有些天皇,要靠賣扇子維持生計……說多了都是淚,他們混得遠不如孔子世家。

只要一想,孔子世家傳承兩千多年沒斷絕,那傳承底蘊,自然就極恐怖了!

不由得南派的人不緊張,生怕他們拿出什麼來打臉,莊園酒店眾人的臉皮雖厚,可也不想被打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莊園大酒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莊園大酒店
上一章下一章

第83章 可怕的孔子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