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出身

第1章:出身

本書寫的是人物傳記,既然這樣,咱就必須要扒一扒主角的戶口本了。

說起這范籬(本書男主角)是何許人也,他是什麼出身呢?他家呀是當時的地主!

按照我們多年腦子裏對地主的印象,那這范籬就是富二代呀,平時肯定就是大魚大肉,然後家裏肯定有各式各樣的丫鬟、長工、僕人。對了,范籬還是他這一輩的長孫,他是老大。

你說他作為一個少爺,那還不是今天我覺得這個小丫鬟挺好,來,陪少爺讀書。那個小丫鬟也挺好,來,給少爺按按摩什麼之類的。

是不是這樣一個情況呢?叫欺男霸女、魚肉鄉里,對吧!儘管范籬可能不是這樣一類人,可是他有這樣的條件,不妨礙他干這樣的事。

我們一談起這樣的地主,作為一個尋常普通人首先在心裏想的:一呢是羨慕,這樣的生活誰不羨慕啊!二呢嫉妒,像這類的少爺、少奶奶這樣的廢人,他們憑什麼能當,而我就不能當!三呢是仇恨,仇恨這類人為什麼可以干這些傷天害理的事,憑什麼自己想干卻沒有那個條件!總歸來說就是羨慕嫉妒恨。

那范籬是這樣的富二代嗎?當然不是,范籬家的這個地主其實當得挺慘,他出生的時候,家裏有多少錢,沒法算。

但是大概有100畝田地,家裏八口人,人均12畝半田地,乍一看田產還算不少,那他的生活過得又是如何呢?過得還真不咋滴,在那個年代有個特點:種植產量低並且普遍貧窮,生活質量低下。

為什麼這麼講呢?從民間的地方特色菜就可以看得出來,一般都是叫什麼炒干、鹵煮、血腸、雜碎之類的,沒有幾樣是拿得上枱面的,這還是在比較繁榮的大城市呢!

這要是放在范籬他們鄉下,普通的老百姓平時的生活更是慘,吃了上頓沒下頓那是在正常不過的事。

而像范籬他們家這樣的鄉下地主,也只僅限於一日三餐能吃飽而已,你要說能吃點肉,也不太容易!

而且范籬他們家的這個小地主啊,也不是祖傳的,是范籬的爺爺輩幾代人一生勤勞刻苦,一點一點攢出來的:我幹活,賺點錢,買地,省不得吃、省不得穿,攢點錢,再買地。一點一點的滾,滾來滾去,就把這個家業給滾大了!

這種事情的艱難程度,不亞於說我買個雞蛋回來孵成小雞,然後小雞長大再下雞蛋,然後再孵成小雞,就這樣雞生蛋、蛋生雞……然後就有個養殖場了。

所以范籬家的這個地主真的不容易,這要是容易的話,那其他人也都能成地主了!

所以就算不知道範籬他們家有多少錢,那范籬也一定是從小被父輩教育,生活一定是比較節儉的。

既然如此,這樣的小地主家庭也就勉強能解決溫飽問題,按理說范籬應該繼承祖輩的遺風:幹活、攢錢、買地,再幹活、攢錢、買地……

但是呢,到了范籬爺爺這一輩的時候,這老爺子心裏非常有數:范家這地主就是一代一代人攢下來的,我兒子也攢唄,孫子繼續攢……這樣一代一代攢下去,早晚范家從小地主攢成大地主!

但這老爺子特別有遠見的一點是:如果家裏邊沒有出現一個有功名的人,你再有錢,你就是個土財主,你根本上不了枱面,你貴不了,俗話說富貴、富貴嘛。你富了,但你貴不了!你的這個家族永遠沒有地位。

所以范籬的爺爺自己承擔了很多的勞動力,然後給他的兒子,也就是范籬他爹創造機會,讓他去讀書。

結果呢,范籬他老爸作為家裏面唯一的一個知識分子,想要讓他成名是非常艱難的,因為十里八鄉的沒有人告訴他怎麼學?

一切都是摸索著來,請的老師也不是太好的老師,太好的老師他也請不起,所以他爸努力努力在努力,讀了幾十年書,到中年的時候,才勉勉強強中了一個秀才。

但這對於范家來說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因為這十里八鄉的往前算兩三百年,都從沒聽說過有人中過秀才。

但是僅僅是秀才還不行,還是沒有功名,所以范籬作為長子便成了范家下一代的唯一希望,所以藩籬的爺爺、爸爸都拼了命的讓范籬讀書,儘可能的給范籬多一點的時間讓他努力學習,早日考取功名!

但是儘管如此,范籬讀書也並不是像我們今天的小孩一樣,家裏邊就像出一個研究生、出個博士,啥你都不用干,你就讀書就行了!

范籬的這個讀書,他屬於半工半讀,這個「工」不是勤工儉學的意思,而是幹活的意思,課餘時間,范籬還是得給家裏放放牛啊、砍砍柴、拾牛糞,跑到集市裏賣個自家的小手工藝品啊,幫人搬搬磚給家裏賺點生活補貼啊,這些事都得干,只不過呢乾的比弟弟們要少些而已。

但儘管如此,就算范籬這麼努力的讀書,他讀得也不咋樣,去考科舉成績也一般,也跟他老爸一樣,勉強中了個秀才,好幾次想考個進士都落榜了。

在當年你不是進士,就像今天你大學畢業時,學分沒修夠或考試總掛科,學校不給你發畢業證一樣,雖然你出來也能找到工作養活自己,但是國家公務員肯定是當不上。你看今天咱們的公務員不是有學歷要求,最少本科學歷以上。

所以當時范籬努力去考進士,努力努力再努力,考了好幾次,總考總考總考不上,考到後邊他都不想去考了,因為這個考進士不像考秀才,他是要進京趕考的,你說你去一次,家裏邊是不是要給你籌點錢,窮得坐不起馬車,那路上的吃喝總要的吧!

但是范籬呢又偏偏總考不上,考到後邊家裏實在沒錢了,他就得向親戚朋友家去籌錢、借錢。

剛開始幾次,親戚朋友也樂意給點,保不成這范籬萬一真中了進士,他以後當了大官,那還能忘得了咱這些當時籌錢給他進京趕考的鄉里鄉親們,那這錢給的就值了,老值了!

再說了,咱這窮鄉僻壤的,如果真能出了大官,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咱這幫窮親戚朋友臉上也有光不是?

但是呢,范籬連着好幾年都沒考上,你老是去親戚朋友家籌錢,籌到最後根本就沒錢了,因為大家也鄉里鄉親的,相互之間也知根知底,誰家有幾個錢誰還不清楚!

你說范籬,你老考、老考不上,前幾次也就算了,錢多多少少給點,但頂不住你次次都來借吧,咱們窮老百姓也要生活的!

所以籌到最後,實在籌不到錢了,索性就放棄吧,這輩子也就這樣了,秀才就秀才吧,也能在十里鄉間當個教書先生養家餬口不是!

但是范籬有個舅舅不同意,強烈要求范籬一定要堅持去趕考,甚至都把自個家裏唯一的重要勞動力,一頭小牛犢子都給賣了,賣了幾倆銀子拿給范籬說:你就拿着這錢去趕考吧!

這裏我們不得不說一下,在古代那個普遍挨餓的年代,一頭牛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意味着什麼?這頭牛的分量絕對不亞於兩三個成年人的勞動力。

就打個比方吧,你是推著小推車賣麻辣燙的,有一天你把小推車給賣了,你把這養家餬口的工具都賣了,那以後還怎麼生活啊!

不過范籬這舅舅就是給力,硬是把銀子塞給范籬,還說了好些安慰的話,不然范籬這心裏老是過意不去,人啊如果心裏老是惦記着這事,心有雜念,考試肯定發揮不出原有的水平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范籬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范籬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出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