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乾兒子

第47章:乾兒子

為自己安全考慮劉瓔希望在廖凱面前體現自己的價值,擬對熟鐵冶鍊提出改進辦法,但是過程中還要盡量縮小影響,儘力使其自然一些。

為此,他藉助一次燙傷事故,以避免事故為名來提出自己的改進方案。

作為現代人他知道任何技術方案的實施都不會完全順利,需要在實驗中逐步修正。可是他一個幼童的身份實在是不方便這樣做,這就需要廖凱的理解和配合。

劉瓔說:「我想出一個法子改一改,看能不能避免燙傷再次發生。」

少出事故對廖凱也是有益的。

廖凱:「嗯?竟胡扯,就憑你能有好辦法?」

劉瓔看著廖凱很誠懇地說道:「廖叔,先不提什麼辦法,有件事要說到前頭,廖叔您同意了我就說,要是不同意就只當我什麼都沒說,這件事就算了。」

廖凱:「呦呵!小兔崽子你還拿上了!你倒是說說看,讓我做什麼?」

劉瓔很為難地說道:「這種事需要在礦場里做,並且隨時需要試驗和修改。廖叔,我可以在現場看,有話可以背後說,卻不能在現場亂說話,您看,我才七歲呀!」

廖凱一愣,心想還真是這麼回事,讓一個小孩子在礦場指手畫腳的成什麼樣子?自己也沒臉面不是?對,這孩子是為我考慮的呀!

因此廖凱說道:「應該如此,好好好,完全依你。好了,你說吧,你想的辦法是什麼?」

劉瓔說:「我是想,工匠們攪動鐵水就是讓鐵水燃燒起來,既然是這個道理,我們改用吹風的辦法不行嗎?這就像是柴灶里燒柴禾,可以用燒火棍攪動,也可以用風箱出風啊。道理是一樣的,而且風箱更好,火更旺。

「廖叔,我們用風箱或鼓風機,接上長長的送風管子,向鐵水吹風,不是一樣讓鐵水燃燒嗎。這樣做工匠就可以遠離鐵水,也就不會燙傷了。」

風箱是往複運動的,鼓風機是轉動的,方式不同都可以送風。這兩種工具古代里都有,比如稻穀脫殼使用的工具就叫鼓風機。

實際上劉瓔的依據就是現代里頂吹氧鍊鋼法。

如果追求更好的吹氧就需要氧氣,制氧的關鍵設備是空氣壓縮機,沒有機械製造哪兒來的壓縮機呀?所以現在還沒辦法實現製造氧氣,這就只能吹自然空氣了。與吹氧的道理是一樣的,只是效率差很多。

劉瓔知道,這辦法成功率百分之百,需要現場試驗的是如何把風對著鐵水吹。只要實現了吹風,此法必然成功。

可是廖凱聽著發愣,這麼講解他也不能明白,因為他只是知道攪拌鐵水的辦法可以獲得熟鐵,至於攪拌的目的和作用他從來就沒想過。小英所說的鐵水燃燒,他還是第一次聽到,他可是從來就沒想過為什麼會燃燒?燃燒的作用是什麼?

單是鐵水燃燒這個說法已經讓廖凱對小英刮目相看了,他不得不佩服這個小孩的頭腦不簡單。

廖凱聽的似懂非懂的,可是他也覺得似乎小英說的有道理,反正也不費事,那就試試吧,少出事故總是好的。

風箱是最常見的,有大的有小的,鐵匠爐都離不開風箱,甚至做飯的柴灶也有風箱,這東西不難找,礦場自己也有,廖凱使人又找來兩個大的。送風的管子大多是竹筒子做的,對此劉瓔不無擔心,鐵水可是一千四五百度的高溫啊。

試驗的工位還是那個土轉爐,就是那個粗苯的盆,只把人工攪拌換成風箱吹風。

果然,第一次試驗就不順利。兩個風箱一吹風,土轉爐就不是原來的火花四射了,而是竄起一丈多高的火焰,看著甚是嚇人。隨後很快火焰萎縮了,此時才看到兩個吹風口的管子都點燃了,燒沒了,連灰都沒剩下,已經燒掉了兩尺多,風口已經吹不到位置了。沒有了風,當然鐵水也就不能燃燒了。

試驗失敗,廖凱讓恢復原來的工匠攪拌,總不能廢了這十幾斤的料啊。

工匠們也是聰明的,他們看到了吹風的效果確實比攪拌強的多,於是有人七嘴八舌地出主意。

放到現代里,用鐵管子替換竹筒子就解決了。可是此時製作鐵管子卻是不容易。

現代里不管是無縫鋼管還是有縫的鋼管,都是軋鋼的產品,此時哪裡會有軋鋼啊?想都不要想了。古代的鐵管都是人工鍛打出鐵板,然後卷制而成,不是不能製造,而是需要很長時間,而且需要有好手藝的鐵匠。

這倒是不用劉瓔出主意了,工匠們想的辦法很實用,他們用磚石壘砌吹風口的最後一段,磚石當然耐高溫,不會燒壞。問題解決了。

後面的試驗就比較順利了,雖說吹的不是氧氣而是普通空氣,但是效率比舊辦法高的多,生產出來的熟鐵質量也更好。

本來還是可以繼續改進的,比如說,放棄土轉爐,砌築固定的、容量更大的容器,則可以成倍提高熟鐵的產量。但是劉瓔到此為止,不再提新的建議了。

他主動提出改進是為自己的安全著想,可是,如果表現的過於出眾同樣可能招來禍患,這種傻事不能做。

……

劉瓔一直關注著熟鐵的生產過程,經過反覆觀察他終於弄明白了礦場上只生產熟鐵不生產鋼的原因。

現代的技術里鍊鋼靠色譜分析和現代的化驗手段來掌握各種元素的成分比例。即便有這麼多的先進手段也不能保證每一爐鋼都遵循同樣的標準,每一爐鋼都不同,都要有自己的檔案。在古代不具備這些技術,就更難於掌握火候,因此就不如讓鐵水一燒到底更容易一些。

這應該是直接冶鍊熟鐵的原因。

而鋼的獲得,用熟鐵纏繞生鐵混合鍛造的辦法更容易掌握。

劉瓔分析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從冶鍊爐里出來的鋼都會摻雜太多的雜質而品質低,從而導致可鍛造性能差。用白話說就是太硬了,反而不利於鍛造。

所以說,古人也是很聰明的,他們的辦法自有其道理。

由於劉瓔的原因,廖凱的礦場改變了冶鍊熟鐵的方法,新辦法可以使用更大的「土轉爐」,冶鍊的速度快,質量更好,產量也提高了,這為廖凱帶來更多的盈利。

廖凱為了獨享這項新技術,他把冶鍊熟鐵的這一部分隔離開來,就是在礦場里砌了牆,成了一個單獨的小院子。使用的工匠也都是親戚或親信,給予高薪酬,保密新技術。

當然他的這種做法也未必能保守住秘密,對此我們就不管它了。

由此劉瓔更是得到了廖凱的重視,他公開認下劉瓔做義子。廖凱擺酒請客的很張揚,整個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

此事還引起廖凱婆娘的怨氣,因為她現在只有一個女兒,還沒有兒子。認下的義子名義上還是長子,無論如何會影響到他們將來的兒子。特別是義子也有一定的繼承權,將來會爭財產。這傷害了她的利益,她當然會有怨言。

當了義子,劉瓔也就從僕人變成了主人的身份,住所也就移到了廖府的內宅。對應的,他的生活更好了,也更有了安全的保障。

他的名字也改了,廖凱給的名字叫廖英。劉瓔當然不會願意改名換姓,可此時他沒辦法反對。他心裡很清楚,此時的他,安全最重要。

……

我們放下劉瓔這頭,也該說一說劉瓔的伴當,被販賣的小雨的下落了。

小雨被賣掉的地方是廖凱的船剛剛進入福建的位置,是福建的最北部,現代里屬於寧德地區,小雨被帶到一個叫赤溪的村鎮。再次經過二次被販賣之後,他成了一個手工作坊老闆的奴隸,也就成了苦力。現在又過了一年,他11歲了。

中國從宋代開始已經出現大量的手工業,商業也比較發達,按政治經濟學來說,進入了資本的初級階段。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南方沿海地區,成一定規模的作坊比較普遍。

小雨所在的這個作坊是篾匠作坊,通俗地說,是生產竹製品的作坊。

篾匠(蔑,讀音滅)在中國是一個很古老的職業,可是在現代里幾乎被淘汰了。原因是有了更多物美價廉的工業製品取代了手工的竹製品。

篾匠最基本工作是劈篾:按竹子不同的部位劈出多種的篾,用不同品質的蔑製作不同的產品。

制蔑有一個很關鍵的特點,就是蔑條柔軟富有彈性,蔑的表面光滑和圓韻。因此蔑的製成品才精緻耐用,很有美感,讓人喜歡用。

代表性的蔑製品有:座椅、小傢具、涼席、提籃、籮筐、背簍、篩子、簸箕等等,美觀大方,牢固結實,經久耐用。

篾匠的工作聽起來不是強體力勞動,可是如果老闆虐待工人(奴隸),強迫長時間勞作,同樣會讓人受不了。

未完待續。

——第47章完——

本作者的《明末強國夢》已完本,歡迎閱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生於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生於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47章:乾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