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保衛戰

第276章:保衛戰

海盜方國珍部終於如願以償從從北竿島的西邊登上島嶼,當地的小漁村早就沒人了。他帶著三千人的隊伍向東進發,一路上都沒有人,最後終於在右安門被城牆阻擋。方國珍開始指揮部隊向城牆發動進攻。

當進攻的海盜們到了距離城牆還有一里的時候,守城的護衛隊開始炮擊。

一里就是500米,在這個距離上所有的炮,不論大小,都在射程以內。劉家的軍隊就是火炮多,在敵人進攻的這一段城牆上就有三十多門炮一起打響,炮聲驚天動地。

大炮打出去的以散彈為多,散彈最便宜,零碎的彈丸橫掃一片,最適於打擊步兵。

方國珍部也算是正規軍,但是他們很少遇到炮擊的情況,像這麼多、這麼密集的炮火,更是頭一次遭遇。他們還是冷兵器作戰的習慣,隊形密集,正好被炮火打擊。第一輪炮擊就倒下一片,可以說,走在隊伍最前面的差不多去掉了一半。

散彈打擊面大,可是彈丸殺傷力小,古代的火炮從火藥到炮彈到速度都很差,衝擊的力度小,因此除非命中要害,一般都不致命,受傷的多死掉的少。於是戰場上痛苦的哀嚎聲一片,哭聲和喊叫聲更影響士氣,於是敵軍前隊頓時畏縮不前,停頓下來,督戰的軍官打罵甚至殺人都不管用。

可是這個距離上海盜根本就不能還手,他們沒有大炮,弓箭夠不著,只有挨打的份。

在後方遠處指揮的方國珍再次被震驚:這小島什麼來頭?哪兒來的這麼多的炮?比剛才在南灣海戰時的炮還多,至少四五十門炮。這個仗還能打嗎?

旁邊的幕僚看方國珍站在那兒發愣,可是前面軍情緊急啊?於是他加著小心說:「方大人,您看是不是先鳴鑼收兵呢?」

方國珍這才清醒過來,他忙不迭地喊叫:「鳴鑼!鳴鑼!」

「哐!哐!」的鑼聲響起,前面進攻的兵丁們總算是得了救命的命令,丟下笨重的雲梯,趕緊往回跑。兵丁亂跑,頓時隊伍顯得雜亂無章,場面很混亂,正所謂兵敗如山倒啊。

劉瓔和鍾靖安都在右安門城樓上指揮作戰,鍾靖安請示說:「大少爺,您看能不能出擊呢?」

劉瓔立刻回答:「出擊!能集合起來的都參戰,馬上出擊!」

「遵命!,我這就去。」

鍾靖安快步跑下城樓,邊跑邊喊:「集合!集合!準備出擊!」

島上人少,護衛隊和民團人數都不多,打出擊戰有人嗎?現在還真是有人!現在島上增加了一支生力軍,就是俘虜兵!

無論古代和現代,依賴人數的作戰中都可以利用俘虜,剛剛做了俘虜,一轉身就加入了對方的隊伍,難聽點說就是炮灰。當然了,使用先進科學技術裝備的軍隊不會這樣利用俘虜,那是因為先進裝備不以人數多寡取勝。還有先進武器殺傷力太大,不敢交給不可靠的人。可是古代的刀槍棍棒就無所謂了,給俘虜刀槍就可以上戰場,甚至軍裝都不用換。

南灣的戰鬥俘虜了七百多人,此時島上就缺少人手,哪能讓他們閑著?被服廠里有戰襖,每人給一件,穿上后與民團壯丁外觀上一樣。

對這些俘虜臨時組織了一個大隊,三個中隊,派十幾個士兵做他們的軍官,武器就是刀槍盾牌,沒有火器,這支隊伍就組織起來了。俘虜大隊集合在右安門內一個場地上,這個大隊的用途就是應急後備隊,哪兒出了緊急情況就調動他們。

組建這一支俘虜大隊的建議是鍾靖安提出來的,他對劉瓔說朱家軍和其他的軍閥們都是這麼做的,是快速補充兵力的好辦法。現在自己的手裡缺人,兵少,放著現成的人哪能不用呢?

劉瓔知識豐富,可是他畢竟不是正經軍人,這麼旁門左道的細節他真不知道,所以也會有疑慮。

他問鍾靖安:「對於軍隊來說忠誠最重要,如果在戰場上反叛了怎麼辦?」

「回大少爺的問話:戰場上反叛的可能性很小。謀划反叛不是一兩個人能辦到的,他們需要串通。所以對他們的大小頭目我們可以甄別,另行關押,不給他們串通的機會。同時俘虜都在我們的監視之下,有圖謀不軌者可以立即斬首示眾。他們做俘虜這才一個時辰,這麼暫短的時間裡也不會有人能謀划反叛。另外個別人想反叛也做不到,他們都穿著我們的戰襖,戰場上就是按服裝標誌來廝殺,如果有人在戰場上反水,對方可是沒法分辨的,照樣會廝殺。」

在戰場上穿相同軍裝的就是自己人,不同的就是敵人,這叫敵我識別。比如夜戰的時候規定左臂綁上白色毛巾,毛巾掉了就可能被自己人殺死。現代里也是一樣,需要敵我識別,只不過現代里有更先進的技術,甚至有電子識別,在瞄準鏡里就有敵我識別標誌,以保證不會自己打自己的人。

劉瓔:「好,我相信你,就這麼辦。有個別戰場上逃跑的也沒關係,跑掉幾個也不影響大局。還有,我們做事要公道,要徵詢他們每個人的意願,願意的才能編入隊伍。也要告訴他們:參軍可以減少刑罰,以功抵罪。還要剔除大小頭目和負傷的。戰前給他們吃一頓飽飯。」

這些俘虜現在擔心的是被殺,給人家當兵是一條活路,只要一動員,沒有不自願的。於是在短時間內就組織起一個俘虜大隊,有700人,比護衛隊人還多。沒有民團人多,可是戰鬥力比民團強。

正是因為有了俘虜大隊才有出擊的可能,否則,自己的人手太少,防守已經不易,根本就不能冒險出擊。

還有個問題:為什麼出擊呢?有什麼好處?

這是軍事常識,簡單說就一句話:利益大大地!

就拿眼下的情況來說,敗退的敵軍從城下跑回去有四五里遠,不是一下子就能跑到。負傷的、不能動的、體弱的跑不快就落在後邊,所以追擊出去就能抓到俘虜。逃跑的人為了逃命,多餘的東西都會丟掉。比如雲梯、繩索、兵器,還有士兵隨身的物品。士兵私人的東西都是隨身帶著的,比如搶來的銀錢銅錢、布匹等等都是帶在身上的,為了跑得快,這些東西就會丟掉,所以追擊敗兵繳獲豐厚。

從作戰意義上說,是有效殺傷敵軍的有生力量,同時顯示武力,威懾敵軍。

。。。。。。

出擊的不光是俘虜大隊,還從護衛隊和民團中組織了一百多人,他們跟在後面做督戰隊,同時帶著小炮、三眼銃、短銃等火器,可以提供火力支援。

說的挺複雜,實際上組織兵力動作很快的。在鍾靖安的指揮之下,打開城門,城上戰鼓敲得咚咚響,軍號也滴滴答答的吹,追擊的部隊吶喊著就衝出去了。

有個挺奇怪的現象,最早衝出城門的是十幾個護衛隊的工兵,他們手裡拿著很多小旗子,就是一根小木棍兒或竹子棍兒上有個三角紅旗,他們在道路兩旁插小紅旗。

出擊的俘虜兵們都被告知了,有小旗子的地方躲著點,不能走。實際上這是地雷,在預計敵人可能進攻的地段上都埋了地雷,踩到了就會爆炸。

水雷、地雷是劉家的新武器產品,是在台員製造的,從台員運來一些,不多,地雷有100個,今天拿出部分來在要害部位埋了地雷。可惜這些海盜進攻能力太差,沒能到達城下,也就沒用上。

自己埋的地雷可不要炸了自己人,因此,工兵先出來設立標誌。戰後還要挖出來,避免誤炸了平民。

島上還有十個水雷,到現在還沒機會用它。

隨工兵後面出來的是俘虜兵,幾百人從小城門湧出,也要好一陣子,出城分散開來也是好大的場面。俘虜兵吶喊著往前跑,顯得特別興奮勇敢,其實這是利益的誘惑。首先是可以繳獲敵軍的財物,能私自密下來賺點小外快。還有公開的獎勵,抓俘虜和殺敵人都是要記功的,可以減刑罰,有獎賞,明碼標價,一個十兩銀。有利益誘惑,他們是各個爭先,跑得飛快。

遠處的方國珍再一次吃驚了:他一直認為這個島嶼上沒多少人,沒幾個兵,剛才在南灣也看到了,在岸上防守的沒幾個人。怎麼一下子出來這麼多兵呢?

不過他並不懼怕,相反倒是很高興,因為短兵相接,刀槍拚命就是靠人多,因此敵人出擊正是他求之不得的。

前面敗下來的兵不能指望了,正所謂兵敗如山倒,他們現在就是拚命的逃命,那裡還能反身回去作戰呢?恐怕武器都扔了。所以他馬上又組織一隊人馬去接應自己的敗軍,同時反擊,他相信自己人多能夠取勝。

本來是敲鑼收兵,現在鑼聲停了,改成鼓聲,擊鼓進兵。

海盜的又一支隊伍殺了出來,也是喊聲震天,這是他們習慣的野戰。

雙方隔的距離有四五里,中間地帶上是那些狼狽的敗兵,也是劉家軍隊獵捕的對象。現在就看誰衝擊的速度快,一邊是抓俘虜,另一邊是救援,戰場上頓時熱鬧起來。

——end——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生於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生於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76章:保衛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