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548.正名之戰

第549章 548.正名之戰

田無忌彷彿是一個外人,一直在冷眼旁觀這場戰鬥。

他率一萬羽林軍東征,一路攻城略地,戰無不勝,隊伍不斷擴大,兵馬增加了一倍不止,原本局勢大好。不料在劉秀處碰了個硬釘子,損失慘重,不只是原本依附他的河北豪強武裝被打跑了大半,連他自己帶出來了羽林軍也損失了不少,大大地傷了元氣。

如今他兵不滿萬,且以步卒為主,根本入不了耿弇的眼。這次會戰,田無忌留了些雜兵把守營寨,帶到陣上的是七千名羽林軍,這雖然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但與耿弇的兩萬五千名精銳騎兵比起來簡直不夠看。因此耿弇只讓他從旁牽制,相機行事,大概意思就是沒太指望他。

臨戰時耿弇豪氣干雲地說了一句:「看我突騎退敵!」更讓田無忌覺得自己只是個看客,而不是一個可以決定戰爭走向的參戰者。

耿弇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輕視很傷人,田無忌心裏不服氣,但是也沒什麼法子,誰讓自己實力不濟、難當重任了?

從目前來看,除了中路的重步兵對戰之外,戰場基本上是騎兵衝鋒決勝,以步兵為主的羽林軍還沒有什麼發揮的餘地。

田無忌卻沒有因此而放鬆精神,而是一直緊緊盯着戰場的形勢,他派出許多斥侯,打探敵軍動向,尋找入局的最佳時機。

弱者受到輕視只會自怨自艾,田無忌卻不會。他要找機會把這個場子找回來,他早晚要讓那些輕視自己的人大吃一驚。

田無忌眼見着耿弇部騎兵陸續投入戰場,直至他親自下場,耿字大旗直插敵陣,從西南角進入,所過之處,敵軍紛紛避讓,那面大旗就像一把尖刀,破開敵陣,勇不可當,一直衝到大陣的中心位置,依舊余勢未歇,繼續向東插去。

看這個樣子,耿弇是想把敵陣打個對穿。

田無忌嘆道:「耿弇用兵,名不虛傳,陣戰有章法,臨敵果敢有勇力,不愧名將之譽,其麾下更是難得的精兵!」

友軍的強大並沒有讓田無忌氣餒,而是激起了他的好勝之心,他下令羽林軍列陣,準備出戰。

因為耿弇親自下場,全軍士氣大振,掀起了一波高潮,戰場上出現了有利於建世軍的變化,可以說他們第一次獲得了優勢。

田無忌深知這個優勢局面十分難得,甚至可能會比較短暫,這是耿弇憑一股氣勢硬衝出來的,若不能一鼓作氣擴大優勢,擊潰敵軍,則很可能陷入敵軍優勢兵力的包圍之中,陷入一場苦戰。

總而言之,現在到了勝負的關鍵時刻,應該投入全力,是死是活就這一鎚子買賣了。

田無忌憑藉着常年浸淫沙場的敏銳嗅覺,迅速作出了判斷,他已經將刀拔出,立即就要下令出擊了。

可是在這短暫的時間裏,戰場上突然出現了新的變化,大批敵軍迅速加入戰場,千軍萬馬之中,黃色的大旗格外醒目,那是皇帝的旗幟,劉秀親自下場了!

看着撲天蓋地的敵軍,田無忌握著刀的手停住了,他身邊的兵士都急急地請戰:「請將軍下令,咱們也上吧!和他們拼了!」

田無忌在這一瞬間念頭一轉,向身邊的校尉宗申耳語幾句,宗申領命而去。

田無忌下令麾下加入戰場,率領羽林軍向敵軍最密集之處衝去,在那裏,耿弇的大旗已前進得越來越慢,而劉秀的大旗卻離他越來越近。

耿弇的馬槊上已全是鮮血,他已記不清殺了多少敵軍,只是不斷揮舞着手中的長槊,同時催促着胯下的馬,向前,再向前。

耿弇對於不斷變幻的戰局有着超強的理解和把控能力,他總能選擇最合適的時機出擊,一錘定音。或者是雙方陷入苦戰,局面膠着之時,或者在已方處於不利之時,他的出擊總能起到破局的作用。

身處千軍萬馬之中,視線被阻,他無法像觀戰時那樣總覽整個戰場,實際上他也並不需要,只要感覺到面前的敵軍掉頭逃走,自然知道勝利已經來臨,只要一直衝到四周沒有敵人,自然知道已將敵軍陣列擊穿。

可是現在,這兩種情況都沒有發生,他並沒有擊穿敵軍,耿弇依舊看不到敵陣的邊緣,只在某個瞬間,他感覺到對面敵軍已到了臨界點,只要他們再加把勁,對方說不準就會突然崩潰。

可是突然之間,好像是面對決堤的大河,對面涌過來一股巨大的洪流,幾乎一瞬間將他淹沒,耿弇失去了剛才乘風破浪般的衝擊力,而是陷入了泥淖。

面前的敵軍越來越多,凝成一堵厚實無比的牆,讓耿弇無法再前進一步,他已感覺不到肩臂的存在,只是重複着手上機械的動作,前刺、橫掃、迎頭砸下。

他剛將長槊從面前的一個敵軍身體中拔出,忽然覺得身後冷風襲體,耿弇本能地向前撲倒在馬背之上。一柄長刀將將擦着他趴伏的後背掠過,刀刃掃過左肩。隨着幾片魚鱗甲片落在地上,耿弇覺得左肩一陣疼痛。

他來不及查看傷勢,手中馬槊刷地向後掃去,觸手的阻滯感和身後的痛呼聲告訴他,馬槊上又沾上了敵人的鮮血。

耿弇在馬背上直起身體,扭頭看了眼肩頭的傷勢,肩部的甲片已經損壞,有血不斷從裏面滲出來。

他的衛兵忽剌剌沖了上來,將他們的將軍緊緊地圍在當中。

有人叫道:「大將軍,偽帝殺過來了!」

耿弇抬頭望去,隱隱見到劉秀的大旗,距離他不足百步的距離,可是這短短的幾十步之間人擠著人,馬挨着馬,不知道有多少士兵。

耿弇挺直身體,嗓音嘶啞地說道:「隨我過去殺了劉秀!」

回應他的是一個親兵急切的呼喊聲:「大將軍,我們已經被包圍了!回頭吧!」

耿弇這才發現,不僅他的身前全是敵軍,連他的身後也圍上了敵軍,原本他的身後有數千騎兵跟着,此時大概只剩下幾百人,其餘人不知道是沒跟上他前進的速度,還是被敵軍衝散了。

敵軍潮水般地壓了上來,耿弇知道自己沒有了獲勝的機會,如今的形勢,就看他是否能全身而退了。

耿弇下令左右搖動大旗,這是一個撤軍的信號,周圍的將士們會選擇最近的將領旗幟,慢慢彙集,一道殺回去。

耿弇的大旗無疑是最顯眼的一個,隨着他向回衝殺,周圍不斷有士兵前來會合,隨着他一道向來路突圍。

但是敵軍實在太多了。

劉秀一開始用大量騎兵和少數步兵精銳和耿弇對戰,等到雙方陷入膠着時,劉秀毫不猶豫地投入了他的步兵軍團。這時騎兵的速度降了下來,衝擊力大大減弱,對於步兵的威脅也減輕了許多,是步兵入局的好時機。

三萬步兵加入戰場,立即改變了場上的力量對比,使勝利的天平迅速傾斜。

耿弇軍陷入敵軍包圍,馬速受限,完全沖不起來,面對步兵時失支了曾經的巨大優勢。他率軍左衝右突,試圖殺出一條路來,卻引得更多的敵軍蜂擁而至。

耿弇心頭突然生出一種念頭,就像他當年在祁縣城頭一樣,他想,難道這裏就是自己的葬身之地?

如果他耿弇註定要喪身戰場,那麼死在劉秀這樣的英雄人物手中是可以接受的結局。祁縣時他就該死了,從那后他又多活了幾年,這已經是上天的恩賜了。

耿弇甩了下頭,試圖甩掉這種不合時宜的想法,如今最重要的是突圍出去,至於能否成功就要看天意了。

忽然,一個親兵驚喜地喊道:「大將軍,有援軍來了!」

隨着他的呼喊聲,面前的敵軍像船頭的波浪一樣向兩邊閃去,一支陣列嚴整的軍隊逐漸接近,看他們的裝束便知是羽林軍,而飄在隊前的旗幟也表明這就是田無忌的隊伍。

耿弇頓時心頭大振,立即覺得身上又有了力氣,全軍奮起餘勇,拚命向前衝殺,終於與羽林軍會合一處。

田無忌用手中的刀指著前路,遠遠地高喊道:「大將軍,這裏!」帶頭殺了過去。

耿弇率軍緊隨其後,田字和耿字的大旗一前一後,慢慢遠離大隊敵軍,一路收羅兵馬,向著來路撤退。

現在對耿弇軍來說,迅速脫離戰場,回到營寨整頓兵馬,倚靠工事堅守是最理想的狀態,可是劉秀不會輕易給他這個機會。

劉秀要的是殲滅或者擊潰,他要給耿弇軍重大殺傷,絕不允許他們還能成建制地撤軍。

耿弇鏖戰半日,十分疲憊,仍然強撐著,與田無忌一道率軍斷後,且戰且走,掩護大軍撤退。西河和定襄、雁門等郡騎兵在敵軍相對薄弱的右翼,擊退了敵軍,但是卻囿於整個戰事的不利,無法追擊擴大戰果,只好聽令撤軍,好在兵力尚完整,沒什麼大的損失。

比較慘的是五原和雲中的騎兵,在左翼遭遇了敵軍的強大攻勢,戰況不利之時,收到撤軍的命令,五原都尉尤河急着率軍後撤,卻在全軍掉頭向後時亂了秩序,被敵騎追在後面一通砍殺,死傷慘重。

劉秀率軍在耿弇身後追殺,頗有要趕盡殺絕的意思,耿弇被趕得多少有些狼狽,若不是有田無忌這支陣列整齊的羽林軍壓住了陣,恐怕早已兵敗如山倒。

隊伍順着虖池別水和麒麟坡之間的大路南撤,這裏距離大營還有六七里路,是整個撤軍路程中相對狹窄的地帶。

大路以西是虖池別水,以東是一處低緩的山坡,據說此地曾有麒麟出沒,故名麒麟坡,坡上野草遍地,雜樹叢生,對於騎兵來說,雖不是難以逾越的山嶺,但也能起到相當的延緩作用。

耿弇撤到麒麟坡時,敵軍先頭輕騎部隊已追到了身後,不斷砍殺着落在後面的士兵。眼看着身後煙塵滾滾,劉秀大軍隨後將至,耿弇十分焦急。

田無忌道:「大將軍不必憂心,末將已在這裏安置了一支伏兵,一定可以阻住敵軍,保大隊人馬平安回營。」

話音剛落,忽然傳來弩箭破空之聲,飛向後面的追兵,敵軍頓時倒下數人。

耿弇心裏一寬,看來田無忌說的不假,這山坡上確實有伏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牛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牛吏
上一章下一章

第549章 548.正名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