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認師門

第261章 認師門

蘇復想了許久,對李治作揖行禮問道:「那臣邀請渝州一系學子入扶桑教學,這個應該沒有問題吧?」

李治臉色怪異的問道:「你怎麼不要儒家士子?」

蘇復先對王鎮行了一禮,才對李治回道:「臣到長安留學三年,一直在先生處求學,相比儒家,臣覺得渝學更速成,也更實用許多。」

李治看了看蘇復,贊道:「看你年紀不過十五六,求學之初應該還不到十歲,求學三年就能在朕面前侃侃而談,渝州一系的學問真是了不起啊。」

李治又看向了王正,問道:「大管事的渝學三年一代,儒學卻需十年苦讀,如之奈何?」

王正笑了笑,回道:「臣從未想過創建什麼學派,只是覺得應該把自身的一些淺見教授給一些窮苦人家的娃娃,讓他們有一技之長,長大成人之後可以有點謀生手段而已。

儒家士人高居廟堂之上,我渝州一系學子混跡於江湖百姓之中,兩者一在平地一在天,猶如雲泥之別。

可就是這樣,在我渝州學子遊學之初,居然還會遭受儒家一系迫害,哼哼,好一群高居廟堂的儒家君子。

就算如此,臣也盡量約束學子們不要去刻意針對儒家,陛下也許經常聽聞某地渝州學子煽動百姓攻擊官吏了。

可臣敢保證,那些官吏絕對觸犯了唐律,並且已經到了人神共憤的程度,不然渝州學子絕對不會行此極端之事。」

王正先訴苦后,才嘆了口氣說道:「臣沒有辦法加快儒家士人的成才速度,臣只能盡量把渝州學子往邊荒之地引導,直到兩派相融的那一天。」

一家獨大並不是什麼好事,為此王正連朝堂都不去,盡量待在大管事府的小院中。

李治同樣也是滿心無奈,一方面渝州一系的學問確實很實用。

再者出身貧困的學子自身沒有家族需要經營,對財富要求不高,所以很輕易的就能做到潔身自好,畢竟他們的學問就能讓他們獲得滿足自身需求的財富。

這些學子天生就是最好的監督人才,他們遊學天下,整個大唐的風氣都為之一清,這點讓李治十分滿意。

可是主要矛盾就在於王正這個祖師爺還活着,渝州一系又發展的太過迅猛,長此以往下去,絕對不是什麼好事情。

儒家當年之所以能一家獨大,那也是因為早就發展了許多年,天下儒家已經分成了許多個派別,彼此內部都爭執不休,才沒有被執政者所猜忌。

渝州一系要用,也可以很放心的用,就算個別的出了問題,處理起來也很放心,畢竟渝州一系的學子身後沒有家族,不需要顧及什麼,王正這個祖師爺也不會姑息養奸。

可是王正這個祖師爺就只能雪藏了,這也是李治沒有強制王正上朝的原因,算是彼此的默契吧。

現在王正於李治而言,已經差不多相當于吉祥物了,只要有這麼個人在長安,世家大族就得夾着尾巴做人,渝州一系也會努力任事。

比如現在,李治就把王正抬了出來,對蘇復說道:「來來來,見過你師祖吧,雖然你跟着老三修習幾年,不過想來還沒有見過你渝州一系的祖師爺吧?」

「臣確實沒有見過師祖。」

蘇復先回答了李治,然後掀開衣袍下擺,對王正叩首道:「扶桑蘇我復子叩見師祖,師祖安好。」

蘇復並未被王鎮記名,此時李治金口一開,等於是承認了他的身份,這一拜沒什麼好猶豫的,甚至還有點迫不及待,畢竟有個王正親傳弟子的身份,對於蘇復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王正笑了笑,也沒有拒絕,俯身把第二次叩首的蘇復扶了起來,笑道:「我渝州一系不是很重視這些繁文縟節,不用三叩首,和你先生打個招呼吧。」

蘇復又給王鎮叩首道:「拜見先生,三年多不見,學生十分記掛先生。」

王鎮笑了笑,俯身扶起蘇復,為他介紹道:「來見過師門長輩吧,不用叩頭,作揖足夠了,這是你師姑祖王英,四師叔吳優,三位殿下也是你師叔,師叔王平安,師姑王月華,他們兩個是你師祖的一雙兒女。

我渝州一系入門弟子並不多,除此之外,也就還有你大師伯吳毅,二師伯王震,震懾的震,另外你還有一個大師兄房沼,二師兄張溝留守嶺南,余者記名弟子皆可同學相稱。」

蘇復滿心欣喜的點了點頭,作揖行禮道:「謹遵師命。」

這一圈見禮下來,蘇復最少已經在名義上被渝州一系接納了,有了這個名分先不說能不能得到渝州一系的高深學問,起碼以後自己徵召渝州一系學子來扶桑就能容易許多了。

儒士作為管理人才還行,許多實事還是交給渝州一系的學子辦比較好一些,蘇復在長安待了那麼幾年,對於渝州一系學子的本事還是比較了解的。

李治樂呵呵的對王正笑道:「既然認親結束,那就設宴吧,你渝州一系雖然不重禮,可這個拜師宴,總得多弄幾個菜吧?」

王正笑了笑,說道:「臣覺得一個菜就足夠了。」

「大管事不會這麼小氣吧?」

李治愣了一下,接着問道:「難道這個菜會很特別不成?」

王正想了想,說道:「先試試吧,到時候陛下如果不滿意,臣再多做幾個就是了。」

李治大笑道:「哈哈,那朕倒是要好好試試了。」

率賓河也不是只有灘頭魚,只是這個季節灘頭魚比較多,算是主力而已。

王正來到抓魚處,挑了一些十斤以上的胖頭魚,讓人只把魚頭剁下來處理乾淨破開成兩半,用鹽和蔥姜蒜研製去腥之後,就直接上蒸籠蒸熟。

隨後燒了一大鍋熱油,把各種香料放進去炸香,等魚頭蒸熟後端出來,重新放上蔥姜蒜點綴其上,一盤魚頭一勺熱油淋上去,香味立馬就跑了出來。

上菜之後,李治使勁嗅了嗅,然後一筷子把魚唇夾了下來,嘗了嘗之後贊道:「大管事真是好本事這麼一會兒的功夫,居然就把美味做了出來,了不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從經營皇家農莊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從經營皇家農莊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1章 認師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