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世界風雲

第377章 世界風雲

八月七日。

劉海興帶着肖蓮蘭等人一起,首先來到了寧安市皇家博物館。

皇家博物館是劉守義設立的專門擺放世界各地藝術品,珍貴文物的博物館。

和閱文館一樣。

博物館也面向大漢上下百姓開放。

整個博物館分為書畫館,世界館和華夏館三館。

只要有身份木牌,均可免費入館參觀。

當然這次寧安市大搬遷。

博物館和閱文館也會雙雙搬遷至金陵。

劉守義已經在命人擇地修建新的房舍,來安置博物館和閱文館。

除去這兩個場館外,劉守義還打算新設科技館和軍事博物館。

供世人參觀。

也讓百姓明白漢海王國的科技是怎麼發展至今的。

當然除去漢海王國國內的百姓外。

國外百姓是嚴禁入內的。

甚至目前漢海王國各地好還是不同意其他國家的百姓進入漢海王國核心區。

西面天方,秦洲的商人最多只能到安遠市。

次大陸的人按照種姓制,底種姓的是被嚴格限制外出,而高種姓的人只能在次大陸內部轉。

不能前往其他地方。

朝鮮和蒙古自身都被其統治者圈進,自然不會前往他地。

至於倭奴國。

都已經自身難保,完全被漢海王國徹底限制住了。

按劉海興的計劃。

明年會先對倭奴國進行滅國之戰。

那是要如建州女真一般,來個徹徹底底的亡國滅種,不留痕迹。

不過或許倭奴國如今已經有所察覺,其從天皇到幕府,在到各地大名,武士階層。

最近經常派使者前去漢東省。

甚至倭奴國那天皇願意去國王號,各地大名,武士也願意交出自己的土地,人口。

就希望漢海王國上下能放過自己。

雖然劉海興目前還沒有正面回應倭奴國的請求。

但是就內心來說,劉海興是不打算放過倭奴國的。

如今他們之所以這麼恭順。

是因為被漢海王國打怕了,打服了。

要是今天放過他們。

以後會出什麼么蛾子,劉海興可不敢保證。

為子孫後代計。

倭奴國可絕不能留。

先解決倭奴,在進攻朝鮮。

正好也可按此機會檢驗一下迅雷銃的威力。

當然還有預計今年年底前,在大同船廠下水,明年便可正式列裝海軍的兩艏武勝級驅逐艦,武勝號和鎮興號,以及三艏晨雲級護衛艦,晨雲號,南雄號和武偉號。

有了這五艏鐵甲艦加入海軍。

再加上未來輕重巡洋艦,戰列艦列裝海軍。

大漢海軍在海洋上的優勢將更加明顯。

當然,如今漢海王國更多的經歷是對內。

是徹底一統東方世界。

倭奴,朝鮮只是第一步。

漠北的蒙古,西域河中地區的東察合台汗國,以及嶺北中西部。

當然還有盤踞中原的大明。

未來十到二十年。

大漢和劉海興的精力都會在東方世界。

至於西方世界。

劉海興自然不會放任不管。

如今隨着漢海王國在秦洲各國中的影響逐漸加深。

各國與漢海王國的合作也越來越深入。

各國除去可以從漢海王國處獲得大量的西洲崑崙奴外。

還有各種商品進入了秦洲市場。

這還僅僅只是表面。

真正讓秦洲和地中海地區產生深遠影響的。

是英格蘭和法蘭西在漢海王國的處理下,走向了內部分裂。

另外教皇的權威也被漢海王國與亞平寧諸國的支持下重新樹立。

另外隨着奧斯曼退出巴爾幹。

巴爾幹諸國與拜占庭國,一賜樂業,約旦和敘利亞等國重新建立。

而通過削弱奧斯曼。

使得秦洲諸國的野心也被點燃。

秦洲也因此更加混亂不堪,各國之間征戰不休。

為此漢海王國利用在秦洲的各處據點,居中調停。

大肆在秦洲擴散自己的影響力。

不過如今的漢海王國對秦洲還僅僅只是旁敲側擊,很多事情都是在幕後處理。

正是這種中立的心態,加上秦洲諸國也礙於漢海王國強大的陸海軍。

所以一般只要漢海王國出面。

各國還是會給面子的。

當然有一點也讓漢海王國始料未及。

那就是隨着奧斯曼退出了巴爾幹地區。

其在黑海沿岸的領地也隨之退出。

這就造成了一大片權利真空區。

從金帳汗國分裂出來的諸國趁著奧斯曼退出,秦洲諸國混戰而漢海王國又鞭長莫及之時。

在黑海和高加索地區大肆擴張。

特別是克里米亞汗國,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三國。

更是為了黑海沿岸和高加索地區的歸屬大打出手。

而這又給了本來被各國壓制的喘不過氣來的俄羅斯公國以喘息之機。

俄羅斯公國也在向東,向北發展。

並從秦洲輸入了一些漢海王國的武器和商品。

開始慢慢積蓄力量。

一個強大的王國正在秦洲東部平原崛起。

相比於混亂的秦洲。

東洲大地就要安靜許多了。

東洲的附屬國原本就是由東洲部落建立的土國。

其原先就各有領地。

漢海王國只是照此劃定邊界而已。

加上漢海王國在東洲建有都護府,還在組織土國建設道路,挖掘礦產。

所以東洲相比於世界其他地方。

可謂風景這邊獨好。

除去小打小鬧,被漢海王國各地警告外。

各國之間基本沒有大的戰事發生。

另外原先強大的蒙特國,庫思國和魔卡國也被漢海王國限定在了一個極小的範圍之內。

動彈不得。

這也讓東洲其他六百多個附屬國更加不會輕舉妄動。

這也讓東洲成為了整個世界,難得和平之地。

當然這也讓漢海王國更加方便的在東洲投資,建設。

一條條公路被規劃出來,並由漢海王國的工程師組織東洲百姓按照漢海王國的標準動手修建。

各地城鎮,鎮鄉也破土而生。

而看着這些非常中式的建築風格。

很難讓人相信,這是在東洲大地上。

當然還有一條劉海興最為上心的基建工程。

中盛渠。

這條已經開工快十年,連接漢東洋和漢安洋的人工運河。

已經全線貫通。

正在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

船閘和堤壩的修建。

兩岸的綠化,步道,車道。

跨越運河的大橋。

以及運河兩頭的兩處大型城鎮。

只要這些全部修建完畢。

中盛渠便可正式宣告完成。

雖然每年漢海王國在東洲都保持在八百萬元的投資以上。

但是在東洲,漢海王國的回報可一點不低。

各國每年的貢賦(保護費)差不多都可以收回大部分投資了。

還有東洲的礦產收入,商品收入。

未來還有中盛渠的通關收入。

雖然漢海王國在東洲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錢糧來進行建設。

但是這些帶來的回報可一點不低。

更重要的是。

如今整個東洲上下不僅是以漢海王國的標準在建設。

各國之間學習的內容也是漢語,漢學,漢文化。

各國百姓如今均可說一口流利的漢語。

反而東洲原有的語言,文字被遺忘了。

這帶來的影響更加深遠。

看着動物園內的鴕鳥,袋鼠,斑馬,河馬,長頸鹿等動物。

朱延栩可謂大開眼界。

想不到這世上還有這般奇物。

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啊。

八月十五日。

劉海興安排好了寧安市各地搬遷諸事後。

再次登上了黃鸝號。

劉鈺玲,劉延甫,劉延慶以及其他劉海興的子女與南洲二十女一起。

往金陵而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爸爸是穿越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爸爸是穿越者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7章 世界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