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開戰

第378章 開戰

禿頭駢齒,可不正是李煜在常州城下被削去了髮髻后的模樣,這是他心中不可觸摸的隱痛。他歇斯底里的憤怒嘶吼,「朕要殺了徐羨!」

李煜將那醜陋的畫像撕得粉碎,瘋狂摔打着殿內的擺設,座椅案幾全被他踢到,精美的瓷器被摔成碎片,華麗的羅帳被扯落在地。

宮人從未見過李煜這樣的瘋狂模樣,一個個的縮在一旁不敢靠近,唯有周後上前抱住他哭求道:「陛下有何苦處跟臣妾訴說,切莫因此氣壞了身體。」

這樣的事情,叫李煜如何跟周后說清道明,伸手摸了摸周后的嬌媚容顏,「朕身為天子徐羨竟敢這般辱我,朕必不與他善罷甘休,朕要與徐羨開戰!」

李煜怒火攻心沒了睡意,叫來了酒菜一直喝得酩酊大醉方才睡下,不過第二日剛到五更他就準時起身上朝。

待群臣參拜完畢,李煜開口便道:「淮南徐羨侵我大唐疆土,更是羞辱先帝與朕,朕要御駕親征將徐羨斬於劍下,方能一解心頭之恨。」

群臣不明白李煜突然發的哪門子瘋,宰相馮延巳立刻出班勸道:「陛下,徐羨縱是可惡可淮南如今卻是為大唐抵擋中原兵鋒的屏障,萬萬不可向淮南開戰。」群臣聞言紛紛附和。

李煜拍著道:「徐羨狼子野心,與他毗鄰乃是大唐之不幸與其把安危交給旁人不如握在己手,朕要重奪淮南之地,以告慰先帝在天之靈。」

御史中丞馮延魯出班道:「如今淮南已入中原之手,我若攻伐必將得罪宋國,宋天子若是怪罪下來,又該如何是好!再者陛下登基未久,時局未安一旦兵敗恐有亡國之餘啊!」

兄弟二人苦心相勸,本以為會叫李煜有所顧及,誰知李煜卻大聲笑道:「馮中丞說笑了,徐羨已成宋國心腹之患,趙匡胤巴不得朕去攻打淮南他好漁翁得利。

朕登基確實不久,可昔日周國世宗皇帝亦是在登基知之初就御駕親征,不僅在高平大破宋遼聯軍還擊殺了劉崇,朕今日亦能效仿!」

馮延魯拜倒求道:「陛下以傾國之兵征伐淮南殊為不智……」

「大膽!你兄弟二人一味攔阻,莫不是收了徐羨的好處!」

馮延魯連忙的撇清道:「臣與淮南往來,乃是奉旨行事更與家兄無關,陛下切不可冤屈我兄弟,更與我兄長無關。」

通敵的帽子一扣下來,就沒有誰再反對,李璟生前將大權把握的死死的,一生的政治遺產盡數都留給了李煜。

李煜鐵了心的要打誰也攔不住,好在他還算有些自知之明,他沒有帶兵的經驗,就讓自己的親叔叔李景達統領出征事宜。

他的這位親叔叔就是那位率領一萬多人打算偷襲柴榮的李景達,不過後來被徐羨戴着一千人馬硬生生的給拖垮了,後來他又在淮南的戰時之中接連敗北,一連輸了好幾場仗。

如今有機會一雪前恥,比李煜還要積極一些,畢竟這會他要面對的不是偌大的中原王朝,僅僅是徐羨而已,贏的把握極大。

揚州這邊的徐羨剛剛送走了趙寧秀,又迎來了兩百多個半大小子,都是二柱子從開封帶回來的,在節度使府前站成一排請徐羨檢閱。

隊伍站得整齊腰桿兒也挺得筆直,只是身上的裝備雜亂不堪,估計都是父兄淘汰下來的兵刃盔甲。九寶兒在一旁打趣道:「二柱子你們哪裏來的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是叫花子又或者逃兵哩。」

徐羨斥道:「戴着傢伙事來入營伍士卒哪裏找,我全都收下了。」

二柱子喜道:「這麼說俺可以在太尉身邊當親兵都頭嗎?」

徐羨拍拍二柱子的肩膀,「你小子倒是會給自己封官,我什麼時候答應叫你做都頭了!」

二柱子道:「回太尉,老張叔說了,俺要是帶過來十個人就讓俺當隊正,帶來一百個人就叫俺當都頭,現在俺帶了兩百多人過來,難道還當不了都頭。」

徐羨笑道:「一個都頭才管百十個人有什麼好當的,叫你管五百個人如何?」

「五百人?那豈不是要叫俺當指揮使!」

徐羨搖搖手指道:「不是,是讓你當書記官!」

「書記官?啥叫書記官!」

「就是平常幫着士卒寫寫家書,傾聽一下他們的心聲,關心一下他們的生活。當然了,若是憑上行軍打仗了就得聽指揮使的命令。」

兩百多個會讀書識字的士卒可不好找,只留在身邊當親兵那就可惜了,若是放下去當個「教導員」「指導員」的任務最好不過了。也不知道這些毛頭小子行不行,真怕給那些老兵油子帶歪了。

二柱子喜道:「這麼說俺們這些人都是書記官了?」

「得選能寫會算能說會道的人才行,合格的才能去當書記官,榆木腦袋只會掄刀子砍人的就留在我身邊當親兵。九寶,帶他們進去先在節度使府住下,給他們好吃好喝,按照紅巾都的標準配好鎧甲兵刃,先狠狠的訓上兩個月再說。」

九寶剛剛把人帶走,韓微就湊上來道:「這些人以後就是太尉的耳目了吧,把監軍放到營里去,太尉真是有辦法。」

「哈哈……真是什麼都瞞不過你,就怕這群毛頭小子對付不了那老兵油子。」

「那可不好說,只要能幫着軍中士卒寫家書,日子久了怕是分量能和指揮使一比。」

徐羨笑道:「那就看他們各人的本事了,南邊怎麼樣了,李煜還沒有動靜嗎?」

「屬下正要給太尉說這個,剛剛傳來消息,唐國的水軍已經在試探性的進攻,剛剛和我們的水軍在長江小打了一場,我軍人少敗了一了陣!」

「那就再敗一仗,將水軍撤回來,好叫唐軍上岸!」

——————————

李煜御駕親征不是說虛的,當李景達在長江裏面指揮着水軍作戰的時候,就坐在南岸的龍舟裏面觀察著敵情,雖不是親冒矢石也是親臨前線,對鼓舞士氣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他站在船頭,北風將他身後的披風吹吹咧咧作響,見所剩不多的淮南艦船被南唐的水軍徹底包圍,一臉興奮的揮了揮拳頭,「又贏了一陣!阿嚏!」

在他身後侍立的徐克儉道:「江風太冷,陛下還是回倉里休息吧,莫要染了風寒。」

李煜點點頭對一旁的將官吩咐道:「得了詳細戰果立刻稟報給我」

他轉身回艙內徑直的進了后倉,后倉之中溫暖如春,一個小小的炭盆燒的正旺,周后正坐在一旁烤火,見了李煜進來,立刻將懷中的手爐遞了過去,「陛下的臉都凍白了,快坐下暖暖身子。」

柴榮能戴着皇后出征淮南,李煜也沒什麼不可以,周后實在放心不下養尊處優的李煜,非要一同跟來。

「朕不冷!」李煜一臉雀躍的道:「皇后,朕又贏了,朕又贏了,徐羨也不過爾爾。」

周后嫣然一笑,又隨手遞了一杯熱茶過去,「臣妾恭賀陛下又勝一局。」

李煜喝了一口熱茶,「朕這兩日悟出一個道理來,淮南非是不好打,周朝世宗之所以三次南征,而是和我大唐在作戰。今日朕攻淮南也一樣,沒了宋國支持徐羨怕是也撐不了多久,收復淮南指日可待。」

周后不想反駁李煜的歪理,生怕打擊他的信心,「陛下若是能收復淮南,足可告慰先帝在天之靈。然徐羨戰功卓著不是浪得虛名,攻伐之事陛下還是多聽皇叔建議。」

「朕心中有數!這一回倒是辛苦皇后隨朕出征!」

「服侍陛下乃是臣妾本分,臣妾聽聞周世宗在征淮南時,符皇后也是隨駕,還以皇后之尊照看傷兵,臣妾大大的不如。」

「與誰比都不要與符皇后比,她不過二十餘歲便早早薨逝,朕與你是要白首偕老的!」他說着攬過周后的纖腰,兩人剛剛偎依到一起,就聽見一陣輕微的門響。

只聽見徐克儉在門外道:「陛下,齊王凱旋迴來了!」

周后連忙的坐直了身子,「陛下還是快出去吧。」

「嗯!」李煜拍了拍周後手起身出了后倉,只見披盔戴甲的李景達已經等在那裏便道:「叔父辛苦了!」

李景達拱手回道:「收復淮南亦是臣之夙願,赴湯蹈火也心甘更何論辛苦!這一戰臣俘虜唐軍一千八百餘人,繳獲大小敵艦十餘艘,總算是不負陛下所託。」

「好!看徐羨還如何囂張!等攻破敵軍水寨,便登岸北上直取揚州!」

李煜話音剛落就聽外面有人喊道:「敵軍水寨似是着火了!」

叔侄對視一眼,立刻奔出船艙,只見江北淮南軍的水寨火光繚繞濃煙滾滾,大小船隻從水寨之中奔逃而出順着滾滾江水而下。

李煜疑惑道:「敵軍水寨失火了?」

李景達道:「不是,多半是棄了水寨逃了,多半是知道水上不敵,多半是想回防揚州。」

「如今沒了阻礙,我等當儘快登岸!」

李景達卻道:「臣以為既然我們水軍佔優,乾脆就水陸並進直抵揚州!」

眾將聞言亦紛紛附和,李煜點點頭道:「全賴叔父操持!」

李景達卻道:「臣之前曾和徐羨交過手,他狡猾難纏不是好對付的,運河河口到揚州城東也不過只有三十里水路,徐羨以輕騎可以輕易掌控這三十里的距離,一旦兵敗於陛下來說十分危險,陛下還是留在此處靜候,剩下的就交給微臣。」

李煜卻板着臉道:「叔父是以為朕無膽嗎?周世宗可以親臨壽州城下鼓舞士氣,朕在巨州之上有大軍護衛又有何懼,不攻下揚州割了徐羨人頭朕誓不罷休。朕主意已定,叔父和諸位莫要再勸,準備隨時出發吧。」

看着李煜倔強的表情,李景達心中不禁暗嘆從前真是小瞧了這個侄兒,有這樣的膽色魄力,興許大唐中興有望,心中也多了幾分信心,唯一讓他犯嘀咕的就是那傳說中的震天雷,是不是真的如旁人說的那般神乎其神。

李煜其實也是打腫臉充胖子,他長了這麼大從未帶兵打仗,唯一次解除戰場的機會還是徐羨給的,對戰爭的殘酷還是十分畏懼的,若不是心中那口惡氣實在咽不下去當真不會搞什麼御駕親征。

他轉身回了后倉對周后道:「淮南水軍已經撤去,大軍明日就要從運河入境揚州,從運河河口到揚州不過三十里,只要等了岸便是險地,皇后還是即刻返回金陵去吧。」

周后道:「臣妾與陛下夫妻一體,這關鍵時候怎能離陛下而去,難道陛下對這一戰沒有信心嗎?」

「朕怎麼會沒有信心,皇后且待我攻下揚州,正好讓你再看看故鄉模樣!」

唐軍修整了數日,分作兩股北上,一股由南都留守林肇人在碼頭登岸沿着官道北上,另外一股則是由李景達率領由運河北上,共計八萬人齊頭並進直奔三十裏外的揚州。

雖然是分作兩股,但是官道和運河幾乎是兩根平行線,且相隔只有六七里,完全可以相互呼應,這也是李景達分兵的最重要原因。

林肇仁原是閩國降將,在南唐與後周的淮南之役中表現出色,之後便得李璟重用。因為他一直主張收復淮南,故而李煜任他做李景達的副手。

上了岸之後,林肇仁就撒出大量斥候,除了查探敵情還要保持和水路大軍的聯繫。待斥候彙報前方數里都沒有伏兵這才沿着官道往揚州而去。

一口氣走了十餘里,方才停下來讓士卒休息取出乾糧果腹,吃完了自備的蒸餅就着涼水剛吃了幾口,就有斥候來報前方三裏外有數量不明淮南軍極速趕來。

林肇仁丟掉手裏的蒸餅,立刻吩咐部下列陣以待,不等他整好陣型,就見前方有滾滾煙塵從官道而來,最前面的是數千精銳騎兵,身後是萬餘精銳部卒,沿着官道小跑而來,凌亂的馬蹄聲中,尚能聽見整齊腳步聲。

到了近前才見,這一萬多人馬,無論騎兵還是步卒,人人胳膊尚都系著一條紅巾,口中齊聲的高喊:「紅巾都!紅巾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亂世小郎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亂世小郎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8章 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