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外戚何進

第145章 外戚何進

益州板楯蠻的赫赫戰功,並未能改變他們日漸遭受壓迫的境地。

因為幫助劉邦打回關中,板楯蠻在前漢朝受到了特殊的優待。

然而,進入後漢朝以後,板楯蠻所受的傳統優待逐漸取消。

板楯蠻的經濟落後,過去主要是以實物進行交換,在秦朝和前漢時期,官府沒有對他們徵收市稅。

後漢朝開始,官吏把內地市稅制度推行於巴地,讓板楯蠻承擔了沉重的稅賦。

地方上,縣、鄉官吏輪番向板楯蠻派徭役軍賦,亭市之吏又在市場隨意徵稅敲詐。稍不如意,便使僕役鞭笞板楯蠻族人,對他們比對奴隸、俘虜還殘酷。

板楯蠻族人很不習慣這一新的市稅制度,許多板楯百姓被逼嫁妻賣妻、賣子來交稅,有的甚至走投無路,自殺而亡。

最初,一些板楯蠻的頭領還寄希望於朝廷,天真的以為是縣鄉一級的官吏貪腐,紛紛到巴郡郡府和益州刺史府上告和訴苦,希望能夠恢復舊制。

然而,自羌亂以來,朝廷財政枯竭,需要不遺餘力的徵收稅賦。

漢朝的州郡官員們並未把板楯蠻的生死放在心上,繼續大力盤剝他們。

位於武陵山的武陵蠻造反,就是因為朝廷徵稅引發的。

於是,板楯蠻有樣學樣,也揭竿而起,造起反來。

當年,在板楯蠻的一些部族出兵助朝廷平定江陵武陵蠻造反之時,板楯蠻的另一些部族就已經忍受不了壓迫,經常造反起義。

對此,時任巴郡太守趙溫採用「施恩」的軟化策略,使一些部族停止了反叛。

如今,皇帝為了重建中央軍隊,窮得都要賣官了,自然進一步加大了地方上的稅賦。

郗儉擔任益州刺史后,對境內百姓橫徵暴斂,終於逼得板楯蠻再次起兵造反。

這一次,板楯蠻諸部皆反,聲勢浩大,席捲了益州東部各郡,很快就震動了雒陽城中的朝廷。

皇帝劉宏立即派御史中丞肖瑗前往益州,督促益州刺史郗儉派兵進討平叛。

怎料,平叛的漢軍卻被板楯蠻擊敗,巴郡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巴郡東南部,一支板楯蠻軍隊從巴郡城順流而下,攻取了枳縣和平都,氣勢洶洶的向臨江縣殺來。

臨江縣的縣長大驚,欲棄城逃往魚復,再向東逃往荊州境內避禍。

這時,縣丞拉住了他,說不必驚惶,臨江縣本地有一豪傑可抵擋叛軍,保臨江縣不失。

「哦!本地竟然有如此豪傑么?快快領路,我要去拜會這位豪傑!」

臨江縣長有了救命稻草,頓時來了精神。

「咳咳~那豪傑就是本地有名的遊俠,青龍鄉的甘寧。」

「什麼?你說的可是那為非作歹,帶着水師在江上搶奪船隻財物的錦帆賊甘寧?」

「正是那甘寧!有他的水師守護臨江城,何懼板楯蠻?」

……

在甘寧登上益州的舞台時,北方的邊境線上,鮮卑人再一次寇掠幽並二州。

在并州雁門郡,刺史董卓指揮漢軍和南匈奴軍並肩作戰,擊退了鮮卑軍的入侵。

幽州,遼東屬國長史公孫瓚帶着數十名騎兵外出巡邏關塞時,撞上了數百名鮮卑騎兵。

公孫瓚對隨行隊伍說道:「敵眾我寡,無處可避,我等如不主動進攻,必將被殺。諸君不如隨我破敵!」

騎兵們都面面相覷,露出遲疑不定的神色。

「兩軍相逢勇者勝!我為長吏都不怕死,爾等為何懼戰?」

公孫瓚瞠目大喝一聲。

眾騎兵為公孫瓚的氣勢所懾服,均熱血沸騰的喊道,願隨長吏決一死戰。

「爾等看我如何殺敵!」

公孫瓚將兩支長矛綁在一起,做成了一支兩端都是矛頭的武器。

隨後,公孫瓚手執雙頭長矛,騎着白馬就一馬當先的殺向鮮卑軍。

公孫瓚帶的這些遼東騎兵也不是孬種,全都躍馬挺搶,緊跟在公孫瓚的身後。

此時還沒有馬鐙,馬上廝殺極為考驗騎士的騎術和武藝。

公孫瓚沖入鮮卑軍隊伍,將雙頭長矛舞動得如同車輪一般,不一會就殺傷了數十人,可謂是當者披靡。

鮮卑人被公孫瓚的神勇嚇破了膽,紛紛四散逃避。公孫瓚趁機帶領部下殺穿敵陣,揚長而去。

數百鮮卑人驚魂未定的望着遠去的公孫瓚軍數十騎,都忘記了已方人馬更多,不敢追擊。

此戰過後,東部鮮卑都在傳說遼東漢軍中有一個白馬將軍神勇無敵,再不敢輕易越進關塞。

北方的鮮卑人威脅邊境,益州的平叛之戰打得難解難分,光和三年夏四月,江夏郡的江夏蠻也發動了叛亂。

國難思良將,為了培養軍中骨幹,朝廷緊急徵招涼州士族子弟,李傕和牛輔都應徵入朝,到雒陽城去做羽林郎了。

賦閑數年的曹操又被朝廷徵召,任命為議郎。

曹操當上議郎不久,就上書進諫,陳述竇武等人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姦邪之徒滿朝,而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的情形。

雖然曹操一腔熱血,言辭懇切,但他的諫言並沒有被皇帝採納。

好在有曹嵩為這個不安分的兒子保駕護航,曹操為竇武翻案之事也沒有遭到宦官集團的反擊。

北方的幽州,破虜校尉鄒靖與公孫瓚一起領兵討伐鮮卑人,戰鬥中,破虜校尉鄒靖被鮮卑人所圍困,幸得公孫瓚奮力殺敵,將其救出重圍。

公孫瓚也因此次戰功,升遷為涿縣縣令,從遼東屬國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涿州涿縣。

這年十二月己巳,皇帝劉宏力排眾議,沒有選擇世家大族出身的女子立為皇后,而是立貴人何氏為皇后。

何氏是南陽宛城人,其家族在當地只是一個普通的豪強,以殺豬販肉為業。

當然,南陽郡的宛城比涿郡涿縣要繁華,因此壟斷宛城豬肉生意的何氏家族比起張飛家還是要強上那麼一些。

何貴人立為皇后之後,她同父異母的兄長何進也是麻雀變鳳凰,由一個殺豬大佬進化成大漢第一的外戚,進入了朝廷的權力中樞。

何進出身宛城屠戶家族,先喪母,其父何真再娶,又生了一子二女。

後來,何真也去世了,何進靠家族的殺豬販肉生意養育了一家人。

因同父異母之妹被選入宮中,成為貴人,並受寵於漢靈帝。何進先被拜為郎中,隨後遷虎賁中郎將,又任潁川太守。

此時何貴人被立為皇后,何進也因此而拜侍中,回到了雒陽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牛魔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牛魔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5章 外戚何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