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謀(57)

第175章 謀(57)

在幾天之後,澹臺至也就回到了王城。

不過澹臺至在來到府邸正門外的時候,他也是看了一下掛在府邸正門上的那塊牌匾,上面的字已經變為了吏首府,而不是之前的宰執府那幾個字了。

澹臺至會覺得有些看不習慣,而且這也預示著一種身份的降低,不過對於澹臺至來說,他則是成為了這一國的吏首。

澹臺至當然也會有想過以後能夠成為這一國的宰執,從而做出一些改變,然後讓這吏首府再次成為宰執府之類的,但這樣的改變不會是現在。

澹臺至當然沒能想到他現在就可以成為一國的吏首,在澹臺至看來,他至少要去謀划很多年的時間,然後才逐漸的有可能成為這一國的吏首,而且還不一定就能成功,澹臺至明白此事並不簡單,但他現在卻能夠成為一國的吏首,澹臺至當然會想到這是文庄王出於制衡的考慮,畢竟現如今的宋哲是這一國的宰執。

正因為如此,澹臺至還是會有些感慨的。可能在他人看來是難以達成的事情,但在局勢的改變之下,卻也將之前難以達成的事情變得簡單了,只不過說這樣的局勢變化同樣是難以預料的。

對於澹臺至來說,他當然會接受成為這一國的吏首了,澹臺至也明白,可能很多的國政大臣是難以認可他的,但這就是文庄王的指令,其實那些國政大臣也不好就此多說些什麼,而且他們也只會表示出恭賀。

本來按照澹臺至自己的想法來說,他認為宋成之是很有可能成為這一國的吏首,但是文庄王並沒有做出這樣的安排,在澹臺宬看來,可能也是出於文庄王對整體國政的考慮,以及說對於宰執府的考慮,但並不是出於對宋哲的那個吏首府的一些考慮。

而隨後澹臺至也只是在吏首府里停留了半個時辰,因為他還要去王宮面見文庄王的。同時澹臺至也決定等他再次回到吏首府時,他就去找澹臺至商量一些事情,其實澹臺至也是想知道澹臺宬對於局勢的一些看法,這其中就會包括著澹臺宬自己的一些分析。

澹臺至坐着吏首府的馬車去到了王宮外,澹臺至也看明白這就是宋哲之前坐的那輛馬車,是屬於吏首府的馬車,澹臺至有些無奈的笑了笑,他也決定以後要做出一些改變,至少是要改變這樣的局面才行,他可不想總是坐着這輛吏首府的馬車去到王宮。

澹臺至剛才坐於吏首府的馬車裏,他偶爾也會往外邊看去,對於這座王城來說,澹臺至自認為還是比較熟悉的,雖說他最近這幾年並沒有在王城裏任職。從縣令升任為一方的郡守,再成為如今的吏首,澹臺至自然也付出了很多,而且澹臺至也是做出了一些功績的。澹臺至認為文庄王肯定也是知道的,並且文庄王也會考慮到這些功績的事情,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國的吏首,總還是有很多的原因,但澹臺至也知道最為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不過等澹臺至去到議事堂里的時候,文庄王已經坐在他的王座上之了。

澹臺至在看到文庄王后,也就跪在了議事堂里,「臣參見我王。」

澹臺至極為恭敬的說着,「臣能夠當上這一國的吏首,也是出於我王的認可,臣感謝我王。臣也是明白的,以臣現如今的資歷還難以成為這一國的吏首。」

「澹臺至,起來說話。」文庄王像往常一樣,並沒有表現出什麼不同。

「是,臣多謝我王。」

「也是本王信任你們吏首府的人。」文庄王本想說成是宰執府的人,但他還是決定改變這一說法,畢竟在這之後也還是要改變說法的,「澹臺至,本王讓你出任這一國的吏首,他還是在於本王對於你的信任。」

「是,臣多謝我王。臣以後也只聽從我王的指令做事。」澹臺至站起來后就對文庄王躬身說道。

「本王讓宋哲擔任這一國的宰執,也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可能在你看來,宋哲也並不適合成為這一國的宰執。」

「臣啟我王,臣不敢這麼想,臣也只會聽從於我王之令。」澹臺至再次的表態道。

「你與宋宰執一起處理國政之事,本王也希望你能聽從宋宰執的一些安排,畢竟他是這一國的宰執,又怎能與其抗衡?本王也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本王今天讓你來到這議事堂里,並且單獨與你說這些,最為根本的一點原因也是在於此。之前本王看了太多的爭執,那是澹臺宰執與宋吏首之間的爭執,本王希望你能夠就此做出一些改變。你也知道,文秉智是監國宰執,以後你與宋哲的做法都會被文秉智看到,本王不希望讓朝廷里的人開始過問本國的一些……國政之事,而陛下最近就會過問一些國政之事……澹臺至,本王認為你能做到,本王也相信你能夠做到。雖說之前澹臺商也是對本王說過他要改變做法的,但他還是在按照之前的想法做事。」

「臣啟我王,是陛下對我王說了些什麼?」

「陛下告訴本王說要管好這一國的宰執,不能讓朝廷派去的監國宰執難以做事。其實你也能聽的出來,這也與太皇太後有關,或者就是太皇太后自己的意思,只不過太皇太后是讓陛下對本王說了出來,所以以後見到監國宰執,你也要表現出尊敬。本王對宋宰執也是這麼說的,就在前幾天的時候,本王對國政大臣們一起說的,只不過你當時並沒有在這座議事堂里。這監國宰執畢竟是朝廷派來的,其中自然會涉及到朝廷的顏面,而且這監國宰執的地位本來就是要高於宰執的,可能之前是澹臺宰執沒有看明白這一點。」

「我王,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我宰執府才會變成了如今的吏首府?」

「澹臺至,不知你指的是什麼原因?」

「臣啟我王……臣就是指的……」澹臺至也不知道他是否應該說出來了。

文庄王則是在等著澹臺至說出原因。

澹臺至當然是看明白了文庄王的意思,於是他就只能說道:「臣認為的原因就是在於朝廷的顏面,雖然文秉智沒有多說什麼,但他會認為倘若這一國宰執不尊重他,那麼也就是有損於朝廷的顏面。讓朝廷感到有損於顏面了,其實就是有損於陛下,以及太皇太后的顏面。」

「嗯,你能這麼說也算是準確的,也還是在於這顏面本身了。本王這次讓宋哲成為一國的宰執,也是知道宋哲做事不會有損於監國宰執文秉智的顏面,那麼文秉智自然也不會對朝廷多說什麼。其實澹臺宰執並沒有做錯什麼,他一直都是為了國政之事而謀的,本王如何能夠罷免澹臺宰執?這並非是本王的想法啊,但面對於陛下以及太皇太后的質問,本王只能做出妥協了。前幾天澹臺宰執還讓本王告訴他被罷免的原因,但本王沒有說,也是在於本王難以當面對澹臺宰執說出來啊。本王今天對你說出了這些,也是想讓你澹臺至回府之後告訴澹臺宰執。」

「臣啟我王,臣明白我王的意思了。臣以後也會按照我王的意思做事。」澹臺至說道,而在來到議事堂之前,澹臺至也已經猜到就是這樣的原因了。文庄王之所以會這麼做,還是出於對朝廷的妥協,否則文庄王又怎會讓宰執府變為吏首府?而且這樣的做法本就不太合理。同時澹臺至也想明白,這是屬於王權對於皇權的妥協,所謂的朝廷削藩,不也就是在於兩權的爭鬥與妥協?

「澹臺至,你也應該聽說了之前的官道之事才對,你可有看出這其中具體的做法是怎樣的?」文庄王又提到了另一個問題,「雖說現在這件事已經不重要了,但本王依然想知道到底是如何做到此事的?」

「啟稟我王,臣還不太了解一些具體的細節,所以難以做出具體的判斷。」

「這件事就由你去調查,你以一國吏首的身份去調查此事,然後就趕緊把那官道修整好。這幾天本王之所以沒有讓人去修整那條官道,也是有這樣的考慮在其中。澹臺至,你要藉助此事告訴一些國政大臣,你適合成為這一國的吏首。」

「是,臣明白我王的意思了。」澹臺至堅定的說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至謀弗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至謀弗謀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5章 謀(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