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攆走唐氏

第289章 ,攆走唐氏

梁潮父子在宮裏的談話,很快傳到梁仁這裏,晉王,不再是以前刻意耳目閉塞。

以前的梁仁,他不願意聽京里皇家的消息,他有意的不聽,直到承平伯夫人入京朝賀,他慌慌張張里發現自己無法保護,宮裏是他生長的地方,他卻寸步不能。

自那以後,梁仁擴張他在京城和宮中的勢力,先帝臨終前的話他不能耳聞,他只知道先帝和新帝父子有過每天多次的單獨談話,因為知道先帝就要離世,梁仁的內心偶爾會難過一下,甚至閃過先帝會不會提到他。

這想法一閃就過,就被梁仁自己鄙視,他需要先帝提到嗎?他不需要。

先帝和新帝說什麼,梁仁也沒有興趣,但由此他知道武王和趙王得到的臨終聖旨虛假,新帝梁潮把持宮闈,除去官德妃和太子妃,就再也沒有人能近先帝身側。

晉王如今在宮裏確實有些能耐,他也知道先帝並沒有要見到武王和趙王及其它皇子的意思,先帝身邊除去梁潮、官德妃和太子妃,還有一些服侍先帝的宮人,先帝若想傳話並非不能,能傳到哪道宮門不好說但至少能傳出「哪道宮門」這種。

既然梁潮即位是正統,梁仁內心的親情勾出也就坦蕩,他本不想與諸王為伍,京門數拜以後,他坦然離開。

他內心一點向生父的結就此消逝。

而在此時,收到京里關於梁潮談話的密信,梁仁向梁潮這皇長兄的一點結也就此消逝。

太子梁廣的猜忌,梁仁不放心上,就當事人梁仁和尤桐花自己說,他們也覺得解釋不清。

為求子而產子,和為深愛而產子,這兩條到底是哪一條,在成為夫妻后互相深愛,已糾纏在一處。

當事人現在也不在乎世人的眼光,管你們怎麼想怎麼看,這事兒就這樣吧。

梁仁對梁廣的猜忌僅是好笑,這位太子還有意和自己這皇叔不過去,他的前程遠比自己艱難。

諸王怎麼對先帝,就怎麼對梁潮,怎麼對梁潮,就會怎麼對下一任皇帝。

在經過郭喻人等同意后,暫時不動魯王府,現在變成坐看魯王和梁潮父子鬥法。

郭喻人等報仇心切為什麼同意?

要想在公開宣稱魯王府鹽礦歸南興所有后,把魯王府一舉攆走,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封地是魯王府自治,他們隨時可以更改西咸規則,反宣稱南興的契約無效。

這一點並不難,可以再次開戰,直到魯王府承認國法為止,他承認國法就得承認契約有效。

可又擔心南興得到西鹹的大片鹽礦,梁潮必然向梁仁側目,而諸王們眼紅之下,只怕不利於南興。

郭喻人明白梁仁等待合適的機會,九家四十一位舅爺能等。

梁仁放下密信,心思徘徊在片段的時光里,在他出宮以前,有機會見到梁潮的次數不多,當時的梁潮從沒有拋來正眼。

哎,現在不同了,皇長兄居然要依靠自己,梁仁沒有得意,忽然上來一把子的心酸。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不聞不問......剛想到這裏,梁仁警醒,事實不容改變,回到當初,自己還是那個皇家無情里的小可憐。

他的心再次剛硬,正在想宮裏的事情,就順便的想了想馮慧妃。

如今的晉王想讓慧妃死,倒也簡單,奈何梁仁不愛殺人,不以殺人為樂,他問過尤桐花,尤桐花內心也早忘記慧妃。

而馮慧妃目前的日子比梁仁以前還要凄慘,梁仁在宮裏時是「窮」,慧妃如今活在仇恨里。

她苦心推出的天佑早慧慶王殿下離世,頂着慶王世子頭銜,享受着慶王府好處的孩子不是她的親生。

她的每天和詛咒、怨恨相伴,據寫信給梁仁的宮中眼線說,馮慧妃清醒時大哭,瘋癲時恍惚。

梁仁覺得足夠了的,不用自己再添上一根稻草,馮慧妃自己的深恨先把她自己壓垮。

想到這裏,他負手出門,往隔壁梁寶貝的外書房去,在房外先看到梁文向梁寶貝說些什麼,梁寶貝不住點頭在聽。

梁仁微笑,寶貝在管家。

尤桐花產子以後,就由梁寶貝學管家,尤桐花出月子以後,想到女兒遲早出嫁,要在公婆那裏管家,不如從現在就開始熟悉,還是梁寶貝管家,尤桐花專心帶兒子。

梁寶貝這裏亂的很,每年都有南興新出生或長大可以念書的孩子往這裏來,女孩子居多,一般家庭不重視女孩子的讀書教育,可是寶郡主這裏免費讀書。

要想世子梁望不被打擾睡眠,尤桐花母子在夫妻睡房,梁仁拐回自己書房,往後院去看這對母子。

夫妻見到就深情對視,那說不出口卻濃濃的深情讓兩人心曠神怡,夫妻一起看向世子梁望,呼呼大睡的梁望雪白的小臉兒時有微微的笑容,夫妻悄然大樂。

眼前這一幕,讓梁仁有等待攆走魯王府時機的耐心,也有不和馮慧妃計較以前的大度,或者這不叫大度,馮慧妃現在活着受罪。

這對夫妻默默的攢銀子,攢兵馬,過着自己歲月靜好的日子。

他們有奚家有寧王為助力,魯王這個大管事已不放在眼中。

這對夫妻默默的攢銀子,幫着奚家和寧王攢兵馬。

開年以後,侯三前來辭行,混混商人每天出門花錢,自己都覺得不對,可是控制不住暴富后的慾望,林鵬把他和周大貝三個人都罵了,讓他們有錢就統一散出去救濟難民,其餘的時間還是抓緊做生意。

四個人受教,和林鵬一起做海外生意。

周大貝三個人每家兩條大船和貨物,林鵬也是兩條,侯三本金只出十萬,他家底子薄,和岳父秦老掌柜的合夥出一條大船和貨物,侯三說動三娘子海外有財寶,夫妻跟船,這樣應該可以不再亂花錢,在海上沒有地方花。

侯三一是辭行,二就是想請王妃也加入,他面向三娘子說的是海上怎麼怎麼好,其實他也打聽到海上的兇險,如果晉王妃肯辦船,晉王府應當會有熟練的水手跟船。

尤桐花對一切生意敏感,這就去見梁仁,梁仁呀的一聲笑了:「卿卿真是我的福星。」

尤桐花白他一眼:「好好說話,說正事兒呢。」

梁仁笑道:「早年間我也想弄幾條大船出海,聽聞海外兇險,但是收益甚高,一直防備魯王府我沒有想這事,其實東臨熟練的水手我看好人選。」

這就一面辦船,一般去請熟練的水手,侯三夫妻離開時,共計率領十二條大船,那個威風勁兒,覺得是天下第一人。

送走侯三,夫妻安寧度日,林鵬等人也恢復正常,周大貝、李元寶和姚福星從小心為上,不敢跑西咸,也不敢出南興,誰知道魯王府有沒有察覺或哪天察覺,還是在南興安全。

南興的生意數不勝數,周大貝、李元寶和姚福星很快找到順手生意,而家裏的山貨,自有夥計處置,又和龍門商行簽訂長期契約,季節一到,鏢師主動上門詢問多少車貨物,哪天上路,妥妥噹噹的完全不用主人費心。

歲月依然靜好,奚端秀也是同樣。

武俊夫真心是個好丈夫,他給予奚端秀完全的呵護,還給予唐氏完全的忍耐。

大門一響,武俊夫帶着酒意,披着兩肩的星光進來,逗弄兒子的奚端秀露出欣喜的笑容,呵護令她的容顏恢復美貌,愛意令她的目光神采非凡。

唐氏先一步跳出去,就在走廊下面罵起來:「姑爺,你如今有妻有子,又回來這麼晚作甚!早出門早回家,這不是天天在說!我奶大的姑娘性子好,可不能再讓你欺負!.....」

後面是一堆的廢話。

奚端秀都覺得不安,因武俊夫對她的好,她真心感受得到。

武俊夫這時候走近房門,哈哈一笑:「媽媽不要生氣,同僚升職慶賀,我不能不去哈哈,你罵的這麼大聲,夫人聽着能高興嗎,趕緊的,去吃酒吧,廚房呢?給唐媽媽送壺酒來。」

就這樣混過去。

武俊夫進房,小小子起名叫武慕秀,一聽名字就知道夫妻恩愛,唐氏說武俊夫認字不多起的不好,兒子名字裏怎麼能帶上母親的名字。

武俊夫是真的少時不識字,長大不論規矩,他說自己高興就好,奚端秀歡歡喜喜的答應,唐氏只能作罷。

而這個名字表明武俊夫深愛奚端秀,大家出身的江氏都沒有挑眼,如今的十五姑娘,只盼她過得好。

張著小手跑來讓父親抱,武俊夫抱起他,走來親親奚端秀,又讓小小子親奚端秀,唐氏在外面又鬼嚎:「姑爺!說過多少遍就是教不會你,回家來先漱口再洗手,你帶着灰又是臟,就這樣抱小爺了?」

奚端秀無奈的向武俊夫道:「奶娘,她一直就是這樣。」她的眉頭顰起,像一朵帶愁的花朵。

武俊夫放下兒子,安慰道:「沒事沒事,我這就去洗手。」

第二天武俊夫出門后,唐氏照例跑來說武俊夫的壞話,讓奚端秀小心武俊夫在外吃酒,只怕相與混賬女兒,要知道在南興犯的錯不能再犯。

武慕秀很不喜歡唐氏,五歲的他漸漸懂事,他喜歡他的爹,不喜歡總是指責他這樣不好像父親,那樣不好像父親的唐氏。

嘟起小嘴兒,武慕秀把唐氏罵了:「你是個下人,你是個家人,你不能罵我爹!」

唐氏氣結,稍停,武慕秀在院中玩耍,唐氏向著奚端秀故伎重演:「我的姑娘啊,我的心全在你身上,你這是二婚了,你要處處防範,這小小的孩子從小不管好,長大不孝敬你,」

奚端秀近年來時有不悅,在唐氏面前她從來如實說話,就道:「奶娘,慕兒是我的孩子,怎麼會不孝敬我。」

「你哪裏懂得,孩子隨他爹,只怕長大就心裏沒有你,還是要防備的......」

奚端秀的內心挪出十萬八千里,回想從前,奶娘說:「只怕老太太心裏沒有你,離世前忘記交待,姑娘,你要在老太太面前哭,讓她這就安排好身後事,倘若虧了你的,趁著老太太還在,你還可以討要。」

她的親娘去世后,奶娘說:「只怕大夫人心裏沒有你,只有我奶娘心裏有你,姑娘聽我的,咱們該爭什麼就爭什麼,大老爺再厲害又怎麼樣,還有全族的人看着呢,三房裏老太太可以幫着說話......」

奚端秀被休棄后,三房老太太是向她要錢的人,也是要不到錢就翻臉在背後說她不好的人。

成親后。

奶娘說:「只怕殿下心裏沒有你,家裏更是沒有你,十五姑娘啊,家裏在意的只是一個王妃,何曾管過你的死活......」

奚端秀回想被休棄后,尋她討錢的人太多太多,自家房頭的兄嫂從沒有說過,她在家裏住着,主僕都由家裏開月錢,也從沒有誤過。

就是她認為深恨的晉王梁仁,在她成親后和和美美的過日子,手裏有錢心中無憂,認真想想,她手裏的錢分成三部分,母親留下、嫁妝和兄嫂給的私房全算在一起和梁仁饋贈。

送往京里的錢約等於把母親留下的錢花光。

成親當日,夫妻沒有洞房,奚端秀瘦成一把人干,揭去蓋頭后,奚端秀明顯聽見伍家趕來的父老鄉親們有人悄說這新娘子好醜,可是武俊夫抱着她,輕拍哄她睡,從沒有嫌棄過她。

唐氏還在絮叨,奚端秀站起來,虛弱而堅定的道:「奶娘,你有了年紀,早幾年你娘家有人來接,不如回家養老吧,也可省些心思。」

這話對她極不習慣,和唐氏生分彷彿割裂血肉,奚端秀怕自己下一刻後悔,轉身就走,吩咐丫頭:「讓我靜靜,不要放人打擾。」

唐氏愣在當地。

她夫死子亡,婆家已無來往,她在奚家時,覺得攀上高枝兒,以後跟着十五姑娘養老,就驕傲的和娘家斷絕關係。

那年娘家來人尋她重做親戚,因奚端秀嫁入南興為王妃,在別人眼裏權勢滔天,唐氏娘家人也來拍馬。

娘家人並無真心,唐氏自然知道,奚端秀也應當知道,面對這忽然的攆走,唐氏啞口無言,一時想不出反駁的話。

她暫時回房,想着過會兒或明天再尋轉機。

三天過去,奚端秀不肯鬆口,甚至躲入房中不肯見她,哪怕唐氏哭泣喊叫。

老封君當久了,武家上上下下沒有一個不恨唐氏,第四天上,催促着唐氏離開,走時奚端秀讓丫頭送來十萬銀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承平伯夫人的客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承平伯夫人的客廳
上一章下一章

第289章 ,攆走唐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