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鐵路學校 線膛火槍

第578章 鐵路學校 線膛火槍

其實,軌道運輸並不是剛剛制定計劃,而是有了實驗,就在唐山的煤鋼聯合體。在採煤挖礦中應用了一段時間后,才有了更科學合理的數據參照。

而且,科學院按照皇帝提供的思路和建議,已經研製出了「手軋車」,就是手動軌道車。

這種手動軌道車重量近五百斤,利用槓桿、曲軸、齒輪等機械裝置驅動,由四個人駕駛,前後各兩人雙手握住杠柄上下交替軋動,車子就可以向前運行,時速達到12公里。

儘管「手軋車」的動力要應用於運輸還是遠遠不夠,但這也給人們提供了新的思路,敞開了一扇窗戶。

如果動力足夠,豈不是可以拉動很多車廂?就是那種簡單的只能往複運動的蒸汽車,似乎也可以使用。

當然,皇帝現在並沒有太高的奢望。軌道車用馬拉,用牛拉,一樣比現在的道路運輸提高了數倍的效率。

「甚好。」皇帝放下文件,笑着對孫元化說道:「既已試驗可行,那便加快實施吧!資金問題,朕想辦法解決。」

停頓了一下,皇帝又提醒道:「當務之急是培養出一批鐵路的建設人才,通過他們,把鐵軌修建推向全國。」

孫元化躬身奏道:「萬歲若是如此打算,微臣建議設立專門學校。」

皇帝微微頜首,說道:「可以。你召集人手,把此事辦好吧!」

國家需要讀書人,但不是光讀四書五經,只有科舉一途的讀書人。各種專業人才,在皇帝推動的大明建設中,將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至於官職,對皇帝來說,根本不算事兒。這也是為了照顧當時的社會習俗和固有觀念,你說院士、工程師很牛掰,可人家就認幾品幾品。

如果不是這樣,科學院的吸引力哪有那麼強?不管是不是真存着鑽研科學的精神,只要你有專業之長,就有官職和品階,享受官員的待遇。

好象是官員濫授,日後有冗官之憂。可皇帝不這麼想,官職官階用在技術官員身上,和後世的職稱並沒有多大的不同。

孫元化躬身應是,頓了頓又奏道:「啟奏萬歲,膛線槍的研製進展緩慢,雖製造出了實物,但費工費時,大規模生產製造很是困難。」

皇帝對於軍工的關注是有目共睹的,提出的思路和建議也是正確的。不管是費了多大的力氣,膛線火槍的樣品倒是製造出來了,實彈射擊的試驗結果也令人振奮。

可象孫元化所奏,費時費力地製造,根本不可能有裝備軍隊的一天,只能作為少量的樣品存在於世。

皇帝知道孫元化的稟奏是什麼意思,怕自己心急,擔心自己降罪。

他擺了擺手,說道:「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先研製出拉膛線的機器,膛線槍的製造才能規模化。這和以前製造火槍槍管是一樣的道理,由人工到機械,才裝備了我大明軍隊。這項工作不着急,你們慢慢研製便是。」

「微臣明白了。」孫元化暗自鬆了口氣。

燧發火槍已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皇帝還真不着急換裝線膛槍。但科技樹是要不斷攀登的,由滑膛到線膛,也是歷史發展的正常軌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真是大昏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真是大昏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578章 鐵路學校 線膛火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