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第五十七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過了淌沙河這條天險后,汪寒的三中隊距離陳留縣城附近上級指示的地區只有不到十里的路程了。

隊伍來到一處岔路口時,汪寒吩咐大家先休息一會。同時布置警戒,然後叫來劉俊和幾個小隊長,打開了地圖。

在叫來三中隊幾個骨幹的同時,也將春妮姑娘叫來一起開會。因為前幾次春妮姑娘的優秀表現,同時她還在這個地方呆住,對陳留縣城的地形非常熟悉,所以也被叫來參與商議。

汪寒指著地圖上的一個位置對大家說道;「這塊區域就是高家莊。只要我們到達這裡,就能夠和莊裡的共產黨組織取得聯繫,並且還能和地方區小隊,民兵隊伍聯合一起。

我們就能依靠當地的村民和地方武裝,打鬼子打日寇,並建立起我們的根據地。

但是通往高家莊的道路上有一天鐵路線,這條鐵路線是我們最後的阻礙了。」

劉俊接著說道;「這條鐵路是日軍正太線的分線,連接著日軍華北華中的鐵路幹線,是大青山地區的交通樞紐。所以日軍在這條鐵路線上布有重兵把守。

鐵路沿線每一公里都有一個偽軍關卡,每五公里有一個日軍據點,每十公里有一座車站,可以說是守衛嚴密。而且鐵道上還有日軍的鐵甲列車來回巡視。」

「鐵甲列車?我靠!」

這玩意對目前的八路軍來說幾乎就是怪物一般的存在,除了裝甲鋼板,還有大炮和重機槍。這樣的重型移動怪獸就是無敵的。

汪寒以前只知道鐵甲列車這種鋼鐵巨獸只在北平,上海,天津,武漢這些大城市裡存在,沒有想到在陳留縣城這種地方,還有鐵甲列車這樣的怪物。

亂石崗和流沙河可以憑藉智慧和神奇的中華武術來征服,但是鐵甲列車完全就是硬噴硬了。

以三中隊目前的武器裝備,想要和鐵甲列車對抗,幾乎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汪寒知道,現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如何是無法和鬼子的鐵甲列車正面對抗的。既然正面打不過,那就只有迂迴了。

想到這裡汪寒將目光又盯仔仔地圖上,仔細的觀看。

這幅地圖是他在清水鎮明記營造貿易商行的陶老闆那裡,花了相當大的功夫和心思才好不容易搞來的。

行軍打仗,總是離不開地圖的。有人把地圖比作是「協同作戰的共同語言」,「行軍的無聲嚮導」,「軍隊的眼睛」等等。這些比喻生動、恰當地表明了地圖在軍隊作戰行動中的重要作用。

從古至今以來,地圖都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存在和記載。

古人早期曾把地圖鑄在大鼎上,以象徵王權。

《史記·夏本紀》記載,禹在位時曾「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又「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左準繩,右規矩,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

這裡雖然是說禹治水的經過,但也透露出禹曾進行全國地圖測繪,"準繩"和"規矩"都是古人早期進行地理測繪的必備工具。

夏禹所繪的圖表上刻有地方屬國名,有各地山川和各種神奇靈怪,這就是《九鼎之圖》的來歷。

九鼎乃夏王朝的鎮國之寶,歷商周,至秦而鼎亡。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九州后,一張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地圖"出現,"大中國"版圖從此形成,這就是《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的《秦地圖》。

《秦地圖》——「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當年秦王嬴政為以統一天下為大業,在守衛森嚴的大殿之中,凡人皆不可接近。

但是荊軻就是帶著一份燕國地圖要呈現,秦王嬴政就馬上讓荊軻覲見。由此可見,地圖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這也是圖窮匕首見的千古來歷。

汪寒手裡的這份地圖是汪寒委託明記貿易商行,利用前期的老地圖,花了大價錢請人又重新進行了實地測繪和測量的最新的大青山地區地圖。所以比一般的地圖要詳細的多。

這也是後世過來的汪寒知道地圖對軍事的重要性,所以提前做的準備。

現在這份地圖派上了大用場。

上面清清楚楚的標明了大青山地區的山川,河流,公路,橋樑,鐵路還有各個鄉村鄉鎮。

大家還是第一次看見這份地圖。先前的那份簡易地圖指示一個大致,而這個地圖要精細準確的多。就連春妮看見這份地圖也是眼睛一亮的說道;「隊長的這幅地圖太精準了。我看見后就像是以前家鄉的一草一木在我眼前出現。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汪寒指著這份地圖說道;「這就是我的秘密武器。有了它,大青山地區的一草一木都能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趙剛等幾個小隊長原來就是護衛隊汪寒的手下。對汪寒的能力在就十分信服。現在有了這份地圖,大家對完成這次任務更加充滿了信心。

而指導員劉俊這時冷靜多了。對大家說;「雖然我們有了這雙眼睛,但是還是要靠我們大家全體戰士團結一心,才能完成任務。而現在最困難的就是,如何對付日軍鐵道上的裝甲列車。

以前我還沒見過裝甲列車這玩意,好像大家都說這傢伙挺厲害的,不就是一個列車上裝著機槍大炮嗎?有那麼恐怖嗎?」

汪寒微微一笑說道;「日軍的坦克你見過沒?」

劉俊憋屈的答道;「沒見過,聽說也老厲害啦。「

汪寒接著說道;「鐵甲列車外表上看和鬼子的坦克有一點像罐頭車一樣。也是在中間一節車廂上面,放一個圓筒型炮塔,裡面既能打槍也能放炮。

中國最早的鐵甲列車來自於軍閥張宗昌。張宗昌有一隊白俄雇傭兵。

第二次直奉戰爭終了,張宗昌的先遣混合隊將擄獲直軍運輸用的貨車,四周設置土袋,由白俄兵架設重單機關槍,能射擊三面,進退自如,這是鐵甲車隊的初起。

張宗昌到濟南后,由白俄技術人員設計,令濟南津浦鐵路大廠,將貨車外層加裝鐵板,製成長城號、長江號、雲貴號、河南號四列鐵甲車正式成立鐵甲車隊,每列車都安設大炮6門,馬克沁重機槍24挺。

后又經過白俄工程人員設計,由津浦鐵路大廠用機車客車及載重40噸的貨車外加7分厚鋼板,重新改造製做泰山號、山東號、雲貴號、河南號鐵甲車4列。

又經過白俄工程人員設計,由津浦鐵路大廠用機車客車及載重40噸的貨車外加7分厚鋼板,重新改造製做泰山號、山東號、雲貴號、河南號鐵甲車4列。

每列車由8節車廂組成:

第一節系『材料車』,用平板貨車不裝甲,專線鋼軌、枕木和一切修路器材,預備鐵路被破壞時立即修復。

第二節系『炮台車』,用貨車裝甲,共分三層,下層安裝重炮,中層安設山炮,上層安設迫擊炮及重機關槍。

第三節系『機槍車』,亦用貨車裝甲,在車廂兩旁挖射擊口數處。

第四節為火車頭;是列車的動力部分。

第五節系『官長乘坐車附餐車』,用頭等客車裝甲。

第六節后,另掛鐵悶子罐車一節,內中國步兵兩排駐守,作為掩護部隊。

在當時中國軍隊普遍缺少機槍,大炮等重武器的年代,一支部隊中能有幾挺像樣的機關槍和幾門山炮,已經算是裝備不錯了。

這樣武裝到牙齒的鐵甲怪獸橫衝直撞,威風八面。這樣的魔獸裝備誰不想擁有啊,各地軍閥都爭相效仿,建立自己的鐵甲車隊。包括後來的孫中山先生都在蘇聯的援助下,組建了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

而日軍的這輛鐵甲列車比他們還要先進,共有七結車廂。裝有各類火炮十幾門和重機槍20多挺,還有兩個小隊配備南部衝鋒槍的日軍士兵。」

聽完汪寒對鐵甲列車的介紹,劉俊倒吸一口涼氣道;「我的天啊,一輛列車上裝有十幾門大炮和幾十挺重機槍,小鬼子可是真捨得下本錢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戰之獨立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戰之獨立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