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歸化計劃

第七百一十章 歸化計劃

「與中華王國結盟?!」酈食其的提議讓莫呼單於驚訝的輕呼出聲道。

「是的,單於。只有答應與中華王國結盟,食其才有前往說服中華王國大王同意提供糧食援助單於。」酈食其道。

莫呼單於皺眉仔細的盯着酈食其的雙眼,一雙眼睛就如鷹眼一般像是要透過酈食其的雙眼洞穿他的靈魂深處,洞察他內心真實的想法一般。

酈食其不為所動,毫不退讓的與莫呼單於對視。經過一陣對視后,莫呼單於眨了眨眼,微微一笑道:「好!吾便答應你的這個條件。不過此事賢婿便不必親自前往,賢婿寫書信一封,說明吾的想法和條件,吾派人送去便是。」

酈食其知道莫呼單於是擔心自己是托口去幫忙溝通與中華王國結盟,請求中華王國援助,實則是逃回中華王國,一去不復返。因此也不堅持自己前往,反正自己的目的是要促成匈奴與中華王國的和解,進而在匈奴內部自上而下的推行中華王國的歸化政策,便點點頭微笑答應了。

經過這些年的中華王國商人經營,在這草原深處的匈奴王庭中,來自中華王國的筆墨紙硯也並非稀罕物了,很快便有侍女為酈食其捧來筆墨紙硯,為其在桌上鋪好,另一名侍女則在一旁磨墨,小心的伺候着。

酈食其來到桌前,提起毛筆,蘸滿墨汁開始揮毫書寫,不一會兒功夫,洋洋洒洒一封千餘字的書信便呈現在莫呼單於等人面前。

待墨跡少干,莫呼單於將書信拿起,閱讀了一番后滿意的點點頭,贊道:「賢婿這手字寫得真漂亮!」

「單於謬讚了!食其這一手字在中華王國根本上不了枱面。」酈食其微笑道。

「來人!」莫呼單於喝道。

「單於!」一名百長掀簾而入右手撫胸道。

「你帶人將這封書信送往雁門關,交到雁門關守將手裏,讓其務必將書信交給其大王。」莫呼單於叮囑道。

「屬下領命!」百長領命道。

言罷百長退後兩步轉身出了單於大帳,隨後帳外一陣呼喝后,百餘人騎上戰馬匆匆離去。

月余后,端坐在金陵城王宮太極殿上的姬天賜接到了紅翎急使送來的匈奴莫呼單於派人送到雁門關交給趙平的由酈食其書寫的書信。

姬天賜仔細閱讀過書信上的內容后,將書信遞給晉離,由其將書信傳給殿中的諸位大臣傳閱。待眾人傳閱完畢后,姬天賜微笑問道:「諸位愛卿,以為這酈食其書寫的這封書信所言如何啊?這莫呼單於的同盟請求我們要答應嗎?還有酈食其提出的這個糧食援助計劃,諸位愛卿以為可行嗎?」

「啟稟大王,老臣以為這酈食其身為雲中城縣令,不能為國守住雲中城,雲中城破也沒有與城共存亡,不能為國盡忠,之後又投降匈奴蠻夷,搖尾乞憐苟且偷生,如今更是明目張膽的為匈奴效力,這樣的人的話不值得大王相信!老臣以為如今匈奴一定是因為缺食少糧因此才想要與我國結盟以換取我國對其進行糧食援助,這是匈奴的緩兵之計,大王不可上當!」戶部主事姬元恆道。

「啟稟大王,老臣也贊同姬主事的意見。而且老臣以為,如今的局勢極有可能是匈奴因為這一次被我軍打的大敗而回,內部產生了巨大的矛盾,而匈奴單於的位置應該受到了很大的威脅。因此老臣認為我國非但不應答應匈奴單於的結盟請求,對其進行糧食援助,反而應該集結大軍隨時伺機對匈奴展開攻擊,一舉掃平北方草原這個巨大的威脅。」刑部尚書姬央上前道。

他們倆的意見代表了大殿中許多老臣的觀點,這些老臣大都要麼是跟隨姬天賜從洛邑一路遷都而來的元、老,要麼就是原來東夷部落的老人。他們跟隨姬天賜從最困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在王國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即使是姬天賜也不能不給他們一些面子。

「啟稟大王,臣有事啟奏。」張良從最末的位置起身走上前來道。

「張愛卿,但說無妨。」姬天賜微笑道。

「大王,臣以為姬尚書和姬主事所言差矣。」張良道:「以臣對酈食其的了解,其絕非貪生怕死之輩,絕不可能為了活命而投靠匈奴。如今這封書信所言,恰恰能證明臣所言非虛。」

「何以證明?」姬元恆怒視着張良問道。

「姬主事,請問這封書信上酈食其怎麼稱呼大王?又怎麼稱呼自己的?」張良問道。

「他稱呼大王為大王,稱呼自己為臣,這能說明什麼?」姬元恆不解道。

「姬主事,從這個稱呼中就能看出酈食其仍然以我中華王國的臣子自居,他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張良道。

「恬不知恥的人,這樣的行為能說明什麼?」姬介不屑道。

「姬尚書,話不能這麼說。如今事實還不清楚,怎可如此武斷?再說了,這封信上酈食其說的明明白白,如今匈奴單於有意與我國結盟,不再犯邊,這不是我們一直想要的結果嗎?良相信這一切都是因為酈食其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張良道。

「何以見得?」姬介問道。

「就憑這四個字:歸化計劃。」張良道。

「歸化計劃?我看那個計劃早已證明行不通了。雲中陷落就證明那些野蠻人是不值得信賴的。歸化計劃就是引狼入室。若不是執行那個歸化計劃,雲中城不會那麼容易被匈奴攻破。」姬介道。

「姬尚書,你說的雲中陷落是因為林胡部落中有人與匈奴內外勾結,這是事實。但你也不能忘記那些為了抵抗匈奴的入侵,而與匈奴死戰,最終為國捐軀的林胡將士!他們便是歸化計劃行之有效的最有力證明!出現內外勾結的情況,只能說明我們的歸化計劃執行的還不夠徹底,執行的時間還不夠久。」張良反駁道。

張良的這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讓一眾支持歸化計劃的大臣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戰國天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戰國天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章 歸化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