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武陵秦蹤 第一章 武陵秘境

第一卷 武陵秦蹤 第一章 武陵秘境

我已經很老了,老到回憶在我腦海中越來越清晰,老到一想起家鄉的那些人和事便忍不住老淚縱橫,孫子問我是不是該回國到家鄉看看了,我卻總是說:「算逑了,物是人非了。」

師父臨終的時候那句「這輩子老子是值了,沒得啥子可以遺憾的。」始終盤旋在我的腦海之中,說來我現在也到了師父那個年紀了,一百零八年,說來不長,但是也肯定也不短了,老子也是經歷了兩個世紀的人了,但是就是沒法像師父那樣豪爽的一句:「棟樑,取酒來,老子再喝一次好上路!」.

我承認我是擰巴了,那天兒子打電話來說沒事你就寫寫回憶錄唄,你這傳奇的一生,值得讓大家去了解,這不單是你的歷史,也是那片山山水水的歷史。我想也對,那就讓我試着來寫寫吧。

現在我所說的一切,都是一段段真實的經歷,這裏面有我伯父的,也有我的,很多事情已經隨着歷史滾滾的車輪塵封進了記憶,但是如果不講出來,相信會成為我一個永久的遺憾,也是對某些人,某些事的不負責任,但是如果說出來,你也許會覺得匪夷所思.

其實很多事情,我到至今還是不明所以,權且只是記錄下來,本人念書不多,文筆有限,又因年齡太大,記憶也有點跟不上了,有時有文不達意,年代錯亂的可能,請各位包涵,但是向大家保證所說的都是我們所經歷的東西。

一切還都得從我伯父那本勘探日誌開始說起。。。。。

19世紀60年代,大清朝的洋務派為了「內堪自立,外堪應變」,提出了「寓強於富」的口號,創建了大批的軍事及基礎工業,由於本土的礦業技術落後,完全依賴於外國,於是滿清政府開始雇傭外國專家及工匠並開始向西方國家大量派遣留學生,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經驗。

我的伯父陳從顯便是其中一員,農曆丁亥年(1887年)陳從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英國著名的聖安德魯斯大學學習地質學,3年後回國后先在京師大學堂任教,后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陳從顯在實業部礦政司下設的地質科工作,次年調任新辦的南京中央地質調查所任職。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了第二個年頭,西方列強正在歐洲的土地上捉對廝殺得難解難分,自顧不暇,而處在遠東的中華民國雖說處於初期,但彼時因外部條件較為寬鬆,迎來了一次不小的發展。

這時全國各地的知識分子都處在科學救國的熱潮之中,陳從顯自然也不例外。那年已經45歲的陳從顯帶領一隊地質勘探小隊,回到生他養他的武陵山區的腹地進行地質勘探工作。

一行人從南京坐船逆流而上到達山城重慶,再次由重慶坐船出發,沿途經過涪陵,進入烏江,逆流而上從酉陽縣的龔灘登岸,經過川湘邊境的秀山縣一路考察便進入了湘西州的龍山縣的里耶鄉。

里耶在土家語的意思是:「開拓出來的土地」,位於武陵山脈腹地最深處,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擁有大量的溶洞、天坑,高山和峽谷。一條酉水繞城而過,直通洞庭湖,湘西,那時一直處於閉塞的環境之中,歷史上一直是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當地人的話說這裏是「九山半水半分田」。

陳從顯一行人跋山涉水來到里耶鄉時,已經是傍晚十分。在當時,這幾乎與世隔絕的鄉里聽說來了十幾個穿着洋裝,扛着奇奇怪怪的儀器的外地人,里正慌忙出來迎接,這裏正叫李水發,是個50歲上下的土家漢子,這倒是一個見過一些世面的人,早年行伍,投身於曾國藩的湘軍吉字營中,剿滅長毛時在南京城頭斷了一條腿,后攜帶着收繳的財物榮歸故里,這在當地那絕對是說一不二的人物。

李水發問明來意,歡歡喜喜的把陳從顯等人安排到了祖祠的吊腳樓居住,忙前忙后的幫陳從顯等人安排伙食。幾杯包穀燒下肚再配上點山裏的老臘肉,氣氛便開始更加融洽了。

陳從顯和李水發碰了碰杯,扶了扶自己高度近視的眼鏡道:「李兄,我們這次到湘西來呢,主要是搞些地質方面的調查研究,希望得到貴處的配合。」

李水發將酒一飲而盡道:「陳先生啊,俗話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何況是這等於國於民都有利的大事情。我等雖為山野村夫但道理我們懂,我自當極力配合!」

次日,李水發便親自帶了幾個村裏的小夥子陪同陳從顯等人前在酉水河邊開始進行勘探起來。二十幾個人一路觀察一路勘探,不時便走到了離鎮外十幾里地的一座高山前,這座山三面臨高山,一面為酉水河,南邊僅有一條小路通往鎮內,陳從顯讓隨行的年齡比較大的勘探隊工程師胡伯毅開始勘探起來,又讓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開始下鑽孔,唯一的一名女研究員25歲的王蘭芝帶着剩下的人開始拿着地質勘探工具在山底下佈點,李水發的眼神露出一絲不安,但是還是忍住沒有問。

忙活了一天,陳從顯帶着小隊人馬興奮的回到祠堂中,今日的勘探結果顯示七星山周圍肯定有一處大型的礦場,當夜,陳從顯又繼續向李水發詢問起當地歷史上的地震,天氣變化和洪水的情況,並一一做了記錄,寫完日誌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大家現在都有點累了,李水發卻開始有點神神秘秘的似乎有話要對陳從顯說,陳從顯看出了李水發的異樣,問道:「李兄,你是不是還有什麼要說的啊?怎麼感覺你有點奇怪呢?」

李水發看了看四周的人,欲言又止。

陳從顯忙道:「要不方便我們到院外說如何?」

兩人來到院外,陳從顯不解的問道:「李兄,鄉里有什麼難處嗎?」

李水發看四周已經沒有其他人了,神秘的道:「陳先生,那塊地動不得啊!」

陳從顯吃驚的問道:「李兄怎麼覺得動不得啊?我們數據分析出來,那山裏可能會有礦啊。」

李水發再次神秘的看了看四周,湊近陳從顯,面露難色的道:「那座山。。。。。它。。。有問題!」

陳從顯更加吃驚起來,問道:「有什麼問題?我們正準備明天到山上看看呢。我看山上好像還有個大岩洞是不是?」

李水發驚恐的忙連連擺手道:「不行啊,李先生!動那塊地都不行,怎麼還能去動七星山呢!」

陳從顯這才知道這種山腳七星山,問道:「這山能有什麼問題啊?地震過?你今天沒有說實話?」

李水發忙擺手道「李先生,我今天說的可句句是實話!」

陳從顯在院外來回渡步,又問道:「那你說說,那座山有什麼問題?」

李水發支支吾吾的道:「本來這事說出來,你們外地來的先生可能要笑話我們,但是在我們湘西,這種事情真的是真的。」

陳從顯疑惑的問道:「什麼真的假的?」

李水發看着陳從顯道:「那是座古時候就被詛咒過了的山!」

陳從顯一聽李水發一本正經的說出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拍著李水發的肩膀道:「我還以為什麼原因呢,李兄啊李兄,你也是見過世面的人了,現在都民國了,你怎麼還能相信這種封建迷信的鬼話呢,現在國家提倡的是人定勝天,你這種行為可不好啊!要用科學的態度來看待問題嘛!」

李水發一聽陳從顯不相信自己,更加急了,道:「陳先生,這真不是我李水發跟大家開玩笑啊,我們這祖祖輩輩的都這麼說的,你看這山邊山上,哪裏有耕地,農家?大家都對那座山避而遠之,你們可真要小心對待啊!」

第二日清晨,見陳從顯等人並沒有退去的意思,李水發也沒有辦法,一大早李水發便一瘸一拐的走了進來,帶着7、8個精壯的土家小夥子,拿着繩索,抬杠進了宗祠。

陳從顯一看,皺了皺眉道:「李兄,你就不要去了吧,你這腿腳不太方便,這爬坡上坎的事情還是讓這些後生去做嘛。」

李水發一笑,道:「陳先生,你勒個就是看不起人了撒,你莫看我是斷了一條腳桿,我走山路絕對不比你們兩隻腳桿走路的差,我雖然也沒上過七星山,年輕時附近的山溝溝那我是鑽了個遍的,你們都是讀書人,我們湘西這些山啊,坡陡彎急的,我和你們一路,我也放心點。」

陳從顯感激的拍了拍李水發的肩膀道:「李兄啊,那就辛苦你們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迷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偵探推理 迷徑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卷 武陵秦蹤 第一章 武陵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