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百姓挽留

第529章 百姓挽留

說那次日武王設朝,眾諸侯朝賀畢,武王謂姜尚道:「殷紂因廣施土木之工,竭天下之財,荒失政,故有此敗。朕蒙眾諸侯立之為君,朕將鹿台之財,給散與天下諸侯,頒賜各夷王衣襲之費。列爵為五,分土為三,建官惟賢,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喪祭,信明義,崇德報功,命諸侯各引人馬歸國,以安享其土地。」

武王又吩咐將摘星樓殿閣,盡行拆毀;散鹿台之財,發巨撟之粟,釋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基,式商容之間,放內宮之人,大賚於四海,而萬姓悅服;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與桃林之野,以示天下弗服。

武王在朝歌旬月,萬民樂業,人物安阜;瑞草生,鳳凰現,醴泉溢,甘露降,景星慶雲,熙庶,真是太平景象。「八十公公杖策行,相逢歡笑話生平;眼中不見干戈事,耳內稀聞戰鼓聲。每見麒鱗鸞鳳現,常聽絲竹管弦鳴;而今世上稱寧宇,不似當年枕席驚。」

武王為天子,天人感應,民安物阜,天降瑞祥,萬民無不悅服。只見天下諸侯,俱辭朝各歸本國。姜尚入內庭見武王,武王問道:「相父有何奏章?」

姜尚奏道:「方今天下已定,老臣啟陛下,命官鎮守朝歌。」

武王不禁點頭道:「俱聽相父之意,著用何官?」

姜尚乃道:「今武庚,陛下既待以不殺,使守本土,得存商祀,必用何人監守方可?」

武王沉吟道:「待明日臨朝商議。」

姜尚退朝回相府。只至次日,武王早朝,諸侯朝見畢,武王乃問道:「孤今封武庚世守本土,以存商祀;必使人監國,當用何人而後可?」

武王問罷,眾臣共議:「非親王不可,須命管叔鮮、蔡叔度二王監國。」

武王依允,隨即命二弟守此朝歌,武王吩附明日大駕歸國。

只見武王聖諭一出,朝歌軍民老人等,俱謀議遮留聖駕不表。話說武王次日吩附二弟監國,大家隨起行。只見那些百姓扶老攜幼,遮拜於道,大呼道:「大王救我等於水火之中,今一旦歸國,是使萬姓而無父母也。望大王一視同仁,留居此地,我等百姓,不勝慶幸。」

武王見百姓挽留,乃慰之道:「今朝歌孤已命二叔監守,如孤一般、必不令爾等失所也。爾等當奉公守法,自然安業,又何必孤在此,方能安阜也?」

百姓挽留不住,放聲大哭,震動天地。武王亦覺凄然,復謂二弟管叔鮮、蔡叔度道:「民乃國之根本,爾不可輕虐下民,當視之如子;若不能體意,有虐下民,孤自有國法在、必不能為親者諱也。二弟共勉之!」

武王沉吟道:「待明日臨朝商議。」

姜尚退朝回相府。只至次日,武王早朝,諸侯朝見畢,武王乃問道:「孤今封武庚世守本土,以存商祀;必使人監國,當用何人而後可?」

武王問罷,眾臣共議:「非親王不可,須命管叔鮮、蔡叔度二王監國。」

武王依允,隨即命二弟守此朝歌,武王吩附明日大駕歸國。

只見武王聖諭一出,朝歌軍民老人等,俱謀議遮留聖駕不表。話說武王次日吩附二弟監國,大家隨起行。只見那些百姓扶老攜幼,遮拜於道,大呼道:「大王救我等於水火之中,今一旦歸國,是使萬姓而無父母也。望陛下一視同仁,留居此地,我等百姓,不勝慶幸。」

武王見百姓挽留,乃慰之道:「今朝歌孤已命二叔監守,如孤一般、必不令爾等失所也。爾等當奉公守法,自然安業,又何必孤在此,方能安阜也?」

百姓挽留不住,放聲大哭,震動天地。武王亦覺凄然,復謂二弟管叔鮮、蔡叔度道:「民乃國之根本,爾不可輕虐下民,當視之如子;若不能體意,有虐下民,孤自有國法在、必不能為親者諱也。二弟共勉之!」

二人受命,武王即日發駕起程,往西岐前進。百姓哭送一程,竟回朝歌不表。

武王離朝歌,一起行來,已非一日,不覺來至孟津,思想昔曰渡孟津時,白魚躍舟,兵戈擾攘,今日又是一番光景,不勝嗟嘆。後人有請詠之:「駕返西岐龍入海,與民軟忭樂堯年;放牛桃林開新運,歸馬華山洗舊膻。箕子囚中先解釋,比干墓上有封箋;孟津昔日曾流血,無怪周王念往賢。」

武王同姜尚渡了黃河,過澠池,出五關。一路行來,姜尚忽然想起一班隨行征伐陣亡的將官,心下不勝傷悼。一日來至金雞嶺,兵過首陽山,只見大隊方行,前面有二位道者阻住,對旗門官道:「與我請姜元帥答話。」

左右報進中軍,姜尚忙出轅門觀看,卻是伯夷、叔齊。姜尚忙躬身問道:「二位賢侯見尚,有何見諭?」

伯夷問道:「姜元帥!今日回兵,紂王致於何地?」

姜尚答道:「紂王無道,天下共棄之。吾兵進五關,只見天下諸侯已大會於孟津,至甲子日,受辛兵旅若林,罔敢數與我師,前徒反戈,於以敗北,至血流標杵,紂王,天下大定。吾主武王,散鹿台之財,發巨撟之粟,封比干之基,釋箕子之囚,諸侯無不悅服,尊武王為天子,今日之天下,非紂王之天下也。」

姜尚道罷,只見伯夷、叔齊仰面涕泣大呼道:「傷哉!傷哉!以暴易暴兮,予意何為?」

道罷二人拂袖而回,竟入首陽山作採薇,七日不食周粟,遂餓死首陽山。「昔日阻周兵在咸陽,忠心一點為成湯;三分已去猶啼血,萬死無辭立大綱。水土不知新世界。江山還念舊君王;可憐恥食周朝粟,萬古常存日月光。」

姜尚兵過首陽山,至燕山,一路周民簞食壺漿,迎迓武王。一日兵至西岐山,忽有上大夫散宜生、黃滾前來接駕,領眾官俱在道旁俯伏。武王在車中,見眾弟與黃滾老將軍,后隨孫兒黃天爵。武王不禁嘆道:「孤東征五載,今見卿等,不覺滿腔慘,愁懷勃勃也。」

散宜生近前啟奏道:「大王今登大位,天下太平,此不勝之。臣等得復觀天顏,正是龍虎重逢,再慶都俞從之風。大王與萬民同樂太平,又何至凄慘不悅也?」

武王則道:「孤因會諸侯而伐紂,東進五關,一路損孤許多忠良,未得共享太平,先歸泉壤。今

日卿等老者少者,存者沒者,俱不一其人;使孤不勝今昔之感,所以鬱鬱不樂耳。」

散宜生啟道:「以臣死忠,以子死孝,俱是報君父之洪恩,遺芳名於史冊,自是美事。陛下爵祿其子孫,世受國恩,即所以報也,又何必不樂哉?」

武王與眾臣並轡而行,西岐山至岐州只七十里,一路上萬民爭看、無不歡悅。武王鑾駕簇擁,來至西岐城,笙歌嘹亮,香氣氤氳。武王至殿前下輦入內庭,參見老夫人,謁見太姒,設筵宴在顯慶殿,大會文武。

太平天子排佳宴,龍虎風雲聚會時。

武王宴賞百官,君臣歡飲,俱醉而散。次日早朝,聚眾文武參謁畢:「有奏章出班見孤,無事早散。」

言未畢、姜尚便是出班奏道:「老臣奉天征討。滅紂興周,大王大事已定;只有兩年陣亡人仙,天受封職。老臣不日辭大王。往師門掌教師尊,請玉牒金符,封贈眾人,使他各安其位,不教他悵悵無依耳。」

武王不禁點頭應允道:「相父之言甚善。」

言未畢,午門官啟奏:「外有商臣飛廉、惡來在午門候旨。」

武王不由問姜尚道:「今商臣至此見孤,意何為?」

姜尚忙道:「飛廉、惡來。紂之佞臣。前破紂之時,二人隱匿;今見天下太平,至此要惶惑大王。希圖爵祿耳。此等佞賊,豈可一歸容之於天地間哉?但老臣有用他之處,大王可宣入殿庭,候老臣吩咐他。自有道理。」

武王從其言。命宣入殿前來。左右將二人引至丹墀,拜伏畢,口稱:「亡國之臣飛廉、惡來,願大王萬歲!」

武王道:「二卿至,有何所願?」

飛廉奏道:「紂王不聽忠言,以此社稷傾覆。臣聞大王仁德著於四海,天下歸心。真可駕堯軼舜。臣故不憚千里,求見大王。願效犬馬。倘蒙收錄,願執鞭於左右,則臣之幸也。謹獻玉符金冊,願大王容納。」

姜尚開口道:「二位大夫,在紂俱有忠誠,奈紂王不察,致有敗亡之禍?今既歸周,是棄暗投明,願陛下錄用二位大夫,正所謂:捨身而用美玉也。」

武王聽姜尚之言,封飛廉、惡來為中大夫。二人謝恩,後人有詩嘆之:「貪望高官特地來,金符玉冊獻金堦;子牙早定防計,難免封神劍下災。」

武王封了飛廉、惡來二人,姜尚出朝回相府不表。

姜尚次日入朝,見武王奏道:「昔日老臣奉師命下山,助陛下弔民伐罪,原是應運而興;凡人仙皆逢殺劫,先立有封神榜,在封神台上。今大事已定,人仙魂魄無依,老臣特啟大王,給假往昆崙山,見師尊,請王符金冊,來封眾神,早安其位;望大王准老臣施行。」

武王點頭道:「相父勞苦多年,當享太平之福,但此事亦是不了之局,相父可速即施行,不得久羈仙島,令朝臣朝夕凝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寒璃刺骨四時霜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寒璃刺骨四時霜
上一章下一章

第529章 百姓挽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