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底定大局(四)

第一一六章 底定大局(四)

「……,最初,基地市整個城區是以五千萬人口規模設計的,為了盡量減少佔地,在外城區的設計規劃上就已經頗為局促節約,後來,隨着基地市的人口劇增,外城區雖然也向外有所擴增,但為了保證耕種區的面積,擴增很有限,主要還是在原來的城區上想辦法,這導致人均住房面積急劇下降,各種違搭亂建屢禁不止,將外城區大部分區域變成了外人輕易不敢進入的貧民窟,大量底層民眾在裏面麻木不仁的生活,僅以很低的生活標準維持着軀體的不死。

這實際上是一種倒退,之所以看上去基地市還在壯大發展,不過是其他方面的進步暫時將這些給遮掩掉了,可這些膿瘡爛肉若不及時整治,遲早要將整個基地市都拖入絕症難治的狀態。

現在我們的方案是分兩步走。

一是花大代價、大精力全面改善外城區的城區環境。

第二個,就是新增衛星城市。

以紫楓基地市現在的人口規模,讓大部分人都居住在主城區,一方面,這對整個主城區都是一個巨大的壓力,現有人口已經遠遠超過了它理論上的承載極限,另一方面,這對人力的利用率也極其低下。

隨着鐵圍防線外移,我們預計,主城區距離外移后的鐵圍堡平均距離在一百公里左右,即便是為了將來的鐵圍堡的運作成本考慮,再以主城區為中轉也會顯得浪費。

我們計劃將新的鐵圍防線中處於正東、正南、正西、正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八座鐵圍堡單獨提出來,建立衛星城。

一方面,承擔從主城區分流人口的重任,另一方面,為附近的鐵圍堡提供補給養分,再一個,這也是一個變相的前進營地,是我們繼續深入開拓荒野的前站。」

說到這裏,陳旈奇目光在眾財團勢力代表臉上掃過,而後,又在辰南、原力等一干新興勢力代表身上掠過,道:「統轄局、民政署的主要精力會放在對整個基地市的秩序梳理、主城區的改造完善,還有隨着鐵圍防線外移,大量新增耕種區的規劃處置上,而守備軍的主要精力會放在新的鐵圍防線和鐵圍堡的建設上,暫時分不出更多精力在這些衛星城的建設上,如同當年建立紫楓基地市一樣,我們同樣歡迎各方勢力踴躍加入到對衛星城的建設上。」

聽到這裏,看見對面一些財團勢力代表臉上微妙的表情變化,原力心中靈光一動。

這應該就是統轄局、守備軍一方對財團勢力的一種「讓利」吧,這是故意把衛星城的口子敞開,有意者自己「入袋」。

這是一種隱晦的「分封」,對大局而言,只要他們願意為紫楓基地市的發展出力,統轄局、守備軍就不算輸。

雙贏。

而對原力他們這些新興勢力而言,這同樣是個不可錯失的機會。

毫無疑問,哪怕他們藉著這次機會冒了頭,可想要藉此扎入主城區,那還真的欠缺了太多火候,哪怕有許多財團勢力被驅逐處境,留下了大量利益真空,可這些真空,在鐵圍防線外移,彌補其他財團勢力損失,爭取他們不反對的態度,基本就已經不存在了。

而且,即便還有些「空隙」,就這麼頭鐵的扎進去,除了弄個滿頭包他也想不出第二種結局。

還是這些現在還停留在白紙上,還是荒野中一塊空地的「衛星城」,對他們來說,才是一片更顯公平的舞台。

而且,對他們還有着某種「地利」。

顯然,身旁的辰南也想到了這點,他扭頭和原力看了一眼。

確山營地就處在現在鐵圍防線的東南方向,距離近百公里,若是鐵圍防線整體外移四五十公里,那確山營地距離東南方向的「衛星城」也就只有四五十公里,而這座衛星城距離基地市主城區反倒有上百公里。

這對他們而言,無疑是更有利的。

不知這是有意還是無意,原力看了眼面色如常,繼續發言的陳旈奇沒有停留。

「第五,高階修行者在城區範圍、公共場合的能力約束收斂問題……」

……

大會開了整整三天,原力雖然是一個參與者,他卻把自己當成了一個旁觀者,從頭到尾,見證了一條條政令的提出和通過。

首先,由陳旈奇代表統轄局、守備軍一方提出幾條必須推進落實的政令,雙方在具體執行和落實的技巧上進行錙銖必較、你來我往的糾纏爭奪。

細究下來,在場之人,並沒有誰是真的吃虧的。

即便在某一點上有丁點的吃虧,也會立即從其他方面予以補償回報,甚至是必然有所溢出的回報。

說到底,這其實是一次「分食行動」。

吃那些被踢出局的傢伙留下的遺產,更是吃整個紫楓基地市幾十年來發展壯大的紅利。

只要能坐在這裏的,有資格參與「分食」,就已經是「勝利者」,只在於各自的拳頭和胃口大小,吃多吃少的問題。

當大會結束,原力和辰南一身輕鬆的走出,原本壓抑在基地市上層的種種亂象徹底清朗。

他心中有個不為旁人所知,說出來也只會讓人失笑的念頭。

「果然,還是我太年輕了嗎,解決一場醞釀多年的矛盾的,不是一場大戰,而是一場大會。」

在他心中,知道基地市存在如此尖銳對立矛盾之時,他就覺得,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戰是解決問題的終極答案。

沒想到,會是這麼個結果,雙方只是把拳頭攥緊再攥緊,互不相讓,然後坐下來,把事情談妥了。

他心中聯想到的,是另一個更顯幼稚的畫面。

上學時,有段時間荷爾蒙爆棚的小男生最愛的活動就是打群架。

一般情況都是這樣,學校里最出風頭的幾個,把聲勢鬧得震天響,恨不得天下皆知,要干架了要干架了。然後雙方約好地點,旁觀看熱鬧的都擺好桌椅板凳瓜果點心,就盼著開幹了,結果,雙方一大群人湊到一起,互相瞪眼紅脖子一陣,板凳腿、桌子腿舞得虎虎生風,就是不開干,然後,真的沒幹起來……至於理由,理由多了。

一次兩次,三次四次……

沒有一次是真的幹起來的。

後來,再聽得某些傢伙激動宣揚某某和某某又約架了,原力都是懶洋洋的打個哈欠就帶着孟小小回家寫作業,那麼無聊的活動,誰愛看誰看,他反正是不上當了。

原力現在就有這麼一種感覺。

說好的,熱血沸騰,捲動整個基地市未來百年大勢,熱血酣暢,激動到薄衫的血腥大戰呢。

反而是打生打死幾十年,看上去應該比原力更加激進亢奮的辰南沒有一點遺憾,臉上帶着大獲全勝的滿足姿態,辭別即將陷入超級忙碌狀態的陳旈奇,與原力一起踏上返程之路。

既然他「吃飽」了,原力當然也不會餓著。他沒有擼袖子親自參與「分食的爭奪」,不過,他也沒有吃虧。

因為辰南主動提出,在對外「搶食」這件事上,他們兩家並做一家,一致行動,共進共退,將更有威懾力,也能獲得更多,於是原力就把這差事全盤扔給了他。

辰南也非常克制,在不關乎自身核心利益的情況下,只做背景板,不出聲不發言,什麼也不爭,好幾次明明都送到嘴邊的利益,硬是不張嘴。

用他的話說,不能因此分散了注意力。他們的實力相對於那些老牌財團本就遠遠不如,若是將領域鋪得太開,與他們的「接觸面」太多,那最終結果只能是「處處失利」,遠不如把所有精力和實力都集中在一個點上,用盡全力。

他唯一的一次行動,就是在衛星城這件事上。

統轄局專門用了半天時間來落實這事。

他們用一張草圖簡單的標註出八座還是一片荒野空地的衛星城,連道路都只隨意的用幾條縱橫的井字線條表示,更別說更具體的設計草圖了,壓根沒有,只有將每一座還停留在概念上的每座城分成了若干不等的「標」,以供大家「奪標」。

各方勢力,根據自身的實力,更重要的是明確承諾會在這事上投入的物力人力,經過嚴密的評估,將這些「標」各有輕重的分配下去。

辰南幾乎是將開陽獵團、巨門本草集團全部的實力押在了這件事上,最終,奪得了暫時被簡單命名為「紫楓東南衛星城」四分之一的標。

這收穫,即便與那些老牌財團勢力相比,也一點不差了。

即便是那些老牌勢力,拿到手的也多是一座衛星城六分之一,八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的標,他們的實力當然不止於此,只不過,他們不會將全部實力投注在這件事上,首先要保證在主城區的利益,那才是他們的根本,而後,還要在其他方面同樣保持存在感,「戰線」拉得太長,分攤在這件事上,自然也就用不上多大的力了。

根據付出與收穫成正比的原則,將來,等這座衛星城建成,他們兩家合起來,基本就能做這座城市四分之一的主。

回去的路上,辰南就忍不住把原力拉到一邊,仔細盤算起來,哪怕道路崎嶇,車輛顛簸,也無法讓他的熱情有絲毫消減。

「經過反覆拉鋸,鐵圍防線外移四十五公里,一寸都不能多了。不過,為了確保將來衛星城的建設不佔用耕種區的土地,為將來衛星城的發展預留出足夠的空間,同樣,也是為將來鐵圍防線外移埋下伏筆,我提出的八座衛星城在新的鐵圍防線基礎上再次前移十五公里的提案最終獲得了通過。」

提起這件事,辰南是非常得意的。

「這樣一來,東南方向的衛星城,距離我們確山營地,就只有不到三十公里的路程,距離我們那座戰墾田莊就更近,幾乎就是緊挨在戰墾田莊的邊上。這樣一來,咱們就爭得了最重要的先手。

按照統轄局的承諾,在衛星城徹底建成,咱們投入成本沒有收回,產生正向盈利前,他們將依照與主城區一致的政策對遷移到衛星城的民眾施行口糧補助,隨着鐵圍防線外移,耕種區面積從百萬公頃很快就會漲到三百多萬公頃,整個基地市的物資供應都會有一個跨越式的提升,這一點上不用擔心他們無法兌現承諾。

而在我們收回成本,實現盈利之後,他們也承諾,在衛星城只設立簡單的政務、稅務與司法系統,政務與司法只是保證衛星城的合理運轉,不與基地市整體脫節,稅務也只收取維持這個體系運轉的基本費用,在此之外,我們可以設立自己的治理與稅收體系,只要不逾越他們定下的幾項基本底線,咱們可以進行更有特色化的治理。

按照新的遠景規劃,建好的衛星城將容納三千萬到五千萬的人口,咱們擁有四分之一的治權與稅權,大有可為……大有可為!」

原力見他這副激動到有些失態的表情,忍不住道:「辰叔,真要做到這程度,少說也得十年功夫,真要有這十年時間,即便沒有這個衛星城,憑咱們這半年以來的勢頭,也不會比這差吧。」

辰南搖頭道:

「這不一樣。之前咱們發展快,勢頭猛,是因為咱們的起點低,在很長一段距離內,都不用擔心碰到天花板,可現在,你覺得咱們還能夠保持這種勢頭多久?別說一年半載,能夠穩中有升就不錯了,因為天花板確確實實就在我們頭頂上了。

真到了一定程度,最大的瓶頸是什麼?就是人口!

在資源方面,咱們已經做到了很大程度的循環自生,只要不殺雞取卵,出現方向性錯誤,不會有枯竭的可能,可若不能將之合理消化,那就是一堆死物,我想,你做任務平台的動機也是源自於此,這確實能夠吸引到大量散人修行者,且不說他們的質量普遍偏低,即便給你敞開了吸納,你又能吸引過來多少,一萬?五萬?

而青銅到白銀是一個坎,白銀到黃金更是一個坎,本就偏低的質量,能夠邁過這坎的又有多少?而且,當規模大到一定程度,資源消耗與成材的比率,哪怕升降零點一個百分點,那就是個天文數字,你培養一個白銀境的資源,人家能夠培養出兩個甚至三個……當這個數量達到十人,乃至百人規模,那差距能大到何種程度?

這是真正的差距,而咱們一旦擁有了數千萬人口的遷移權,有着統轄局的全力配合,要找到有足夠資質天賦的人來消化咱們的資源,就是一件輕而易舉之事,這才是咱們打破上限瓶頸的最佳方法。除此之外,我實在想不到更好的方法了。」

原力默然,真如辰南這麼說,根本不用等到十年之後,三兩年之後,就會見出本質的差距來。

不過,他仔細想了想,還是覺得,這「收穫季」,還是有點太過漫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超神奧義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超神奧義師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一六章 底定大局(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