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議和

第五節議和

他不僅是中國在當代所孕育的最偉大的人物,而且綜合各方面的才能來說,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紀中最為獨特的人物。以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役中為國家做出了有價值的服務;以從政三十年的政治家來說,他為這個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良設施;以一個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其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1901年11月8日英國《泰晤士報》

1900年夏天為了議和,朝廷為此將李鴻章由兩廣總督重新調任為大清國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職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而慈禧太后的最後一紙任命是:「著李鴻章為全權大臣。」――每當大清政府把這個巨大的帝國帶到毀滅的邊緣,他們唯一必須啟用的人就是李鴻章。

1900年7月17日,當77歲的李鴻章在廣州登船準備北上的時候,南海知縣裴景福問道:「大人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國家少受些損失?」

李鴻章感嘆道:「不能預料!惟有竭力磋磨,展緩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幾年?一日和尚一日鍾,鐘不鳴,和尚亦死矣!」

9月29日,李鴻章攜帶陸振華等人到達天津。他去了他曾經執政達20多年的直隸總督府,在滿目瘡痍的天津城中,總督府已是一片廢墟。10月11日,李鴻章到達北京。外國聯軍宣布除了「兩個小院落仍屬於清國政府管轄」之外,整個京城由各**隊分區佔領。那兩個小院落一個是李鴻章居住的賢良寺,一個是參加與聯軍議和談判的慶親王的府邸。

11月初,聯軍照會李鴻章和慶親王,提出議和談判的六項原則:懲辦禍首;禁止軍火輸入中國;索取賠款;使館駐紮衛兵;拆毀大沽炮台;天津至大沽間駐紮洋兵,保障大沽與北京之間的交通安全自由。這六項嚴重侮辱大清國國家主權的原則,令李鴻章說出了列強猶如虎狼群的話,他終於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法結束大清國的厄運。逃亡至西安的慈禧在黃塵烈風中天天盼著李鴻章的好消息―――雖然大清國於1900年夏天發生的巨禍是由慈禧太后一手釀成,但李鴻章必須在聯軍的追究面前維護住慈禧的權力,他只有日復一日地竭力磋磨――每當聚議時,一切辯駁均由李鴻章陳詞;所奏朝廷折電,概出李鴻章之手。這時候真是陸振華和李鴻章一起展開私下外交主要對象就是英國,俄國,美國和德國。

陸振華和李鴻章一起去拜訪英國欽差便宜行事全權大臣薩道義。陸振華充當李鴻章的英文翻譯。雙方對懲辦禍首主要是對對慈禧是否懲辦,然後就是賠款駐軍。雙方是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好不熱鬧。這時陸振華說道:「大臣閣下,貴國政府將我國太后視為戰犯,那麼我想問一下閣下大英帝國是想一直和我大清朝處於戰爭狀態嗎?還是想一次性的將我國變為貴國的殖民地?」

「不,不,如果我們不想和貴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也沒有將中國變為殖民地的打算。」

「那英國為什麼一定要懲辦太后了?你要知道我國政府是在太后的領導下運轉的,如果懲辦太后你們找誰來更你們議和,就算簽訂了合約你有找誰來保證條約的執行。而且俄國人說我國只要將東三省交給他們,他們就可以保證我國的權益不受侵害。現在不少被要求懲辦的官員都要求同意俄國人的條件。」陸振華說道。

「不,千萬不要相信俄國人的話,一旦他們得到東三省,他們就會慢慢的向華北滲透的。」薩道義急忙說道。

「是的,我們知道俄國人是沒有信用的,但是人渴極了就連毒藥都會喝掉,何況是生命呢。」陸振華說。

「我可以帶包大英帝國不懲辦太后,但是官員必須要求懲辦,否則我們無法向各國政府交代。」薩道義說,

「好,那我們來談談賠款的事情。貴國的赫德先生相比很清楚我國的財政狀況。我國每年收入是八千八百萬兩白銀,甲午年賠償日本二億兩白銀使得我國每年的支出為一億兩以上。我國屬於赤字財政。如果在賠償過多,我國政府根本就無力償還。那麼為了償還只有向百姓徵收更高的稅了。這樣一來各國的貨物在中國再也銷售不出去,同時可能引發我國新的敵視外國人的運動。」陸振華說。

「你說的我能理解,但是不是由大英帝國一個國家說了算。」薩道義說:「不過我可以在各國公使開會的時候提一下。」

「那真是太謝謝閣下了。大英帝國作為現有秩序的維護者和最大受益者,應該主持公道維護現有的秩序而不是讓後進國家來破壞規矩。」陸振華說。

「我過會考慮,中國的提議的。」薩道義說。

就這樣陸振華他們離開了英國領事館去了德國領事館。陸振華以前做金融就是一家德國公司雖然他的德語沒有英語好,但是交流不成問題。李鴻章看剛才陸振華在同英國人談判中表現很不錯就說讓陸振華同德國談,他只是聽聽。

同德國欽差駐紮中華便宜行事大臣穆默談的很不順利,因為德國前任公使被殺害了。

「看了法國說的不錯,貴國缺乏殖民地所以想把我國變為歸國的殖民地。」陸振華假裝無意說出的樣子。

「你說什麼?法國任何你們說什麼了?」穆默急忙問道。

「什麼法國?我想是公使閣下聽錯了。」陸振華急忙分辨道。

「我國並沒有將中國變為殖民地的打算。」穆默說。

「我想德國也不會有此打算,我國有四億五千萬人口,一旦到了亡國的時候,我想可以輕易武裝一千萬人的武裝,雖然不是精銳但是他們只是偷襲小股德**隊不成問題。不信你明天派人去城門口調查一下中國的青壯年人口就行。」陸振華說道。

「還有,我國希望減少賠款。此次大變之後我國肯定要實行新政倒是編練新軍局勢其中的主要內容。而德國武器精良,肯定是我國新軍武器的首選之地,但是賠款多了,我拍我國無力購買德國武器只能選用日本或俄國武器。」陸振華說。

「那這事太遺憾了,日本和俄國的武器太差了。」穆默說。

「沒辦法,我們只有這麼多的收入。」陸振華聳聳肩說。

「好,我將盡量把貴國的意思轉達給諸國公使。」

李鴻章病倒了,是在拜會英、德公使后回賢良寺的路上受了風寒。故作拖延以漫天要價的聯軍沉不住氣了,佔盡中國財力兵力的「議和大綱」終於出籠。

湖廣總督張之洞聯合南方的封疆大臣,力主不能在「議和大綱」上「畫押」。李鴻章對「不明敵情」卻「局外論事」的張之洞十分惱火,他表示如果堅持不「畫押」,談判即刻便會破裂,結果只能是將大清國拖入無休止的戰亂――聯軍在京城屯兵數萬,有隨時擴大戰爭的能力;在這種內外皆危之際,高談闊論並不能扭轉危難。而因為「議和大綱」既沒有將慈禧列為禍首,又沒有讓她交出權力,於是朝廷給李鴻章回電:「敬念宗廟社稷,關係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

1901年1月15日,李鴻章和慶親王代表大清國在「議和大綱」上簽字。國人即刻指責道:「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李鴻章吐血了。知道自己已經時日不多,李鴻章想儘快地結束談判,而談判結束的直接標誌是聯軍撤出京城和皇室朝廷回京。可是,「議和大綱」簽字后,聯軍並沒有撤軍的跡象。各國的態度是:必須把賠款的數額定下來,必須親眼看到懲辦禍首。關於懲辦問題的談判耗盡了李鴻章最後的氣力,他無法接受皇親們在菜市口被洋人斬首,最終還是頂住了聯軍要求對皇親「正法」的壓力。接下來是賠款問題的談判,李鴻章已經沒有力氣與洋人爭來爭去了,他不願為大清國的幾兩銀子再低三下四了,他吐血已經吐到了「瀕危」的程度。只是,病中的李鴻章沒忘給張之洞傳話,說是電報每個字四角銀元實在太貴,要他不要再發「空論長電」,凡事可以摘要發出,以節省經費。賠款問題全部是由陸振華帶領下級官員談的,結果是大清國賠款2億2千5百萬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列強們說,4億5千萬中國人,人均半兩,以示侮辱。朝廷的回電是:應准照辦。

1901年9月7日,代表大清國與11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的李鴻章,在簽字回來后再一次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塊」,「痰咳不支,飲食不進」。醫生診斷為:胃血管破裂。

李鴻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深痛巨,薄海驚心。今議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堅持定見,外修和好,內圖富強,或可漸有轉機。

難以想象就要離世的李鴻章在寫下「必多一次吃虧」這幾個字時會是什麼心情。他畢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內圖富強」的願望此時說出來實在是一種前途渺茫下的傷心無奈。1901年11月7日,這位大清重臣已處在油盡燈枯之際,他「久經患難,今當垂暮,復遭此變,憂鬱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床頭逼迫他簽字的俄國公使走了之後,身邊的人大哭:「還有話要對中堂說,不能就這麼走了!」李鴻章的眼睛又睜開了,身邊的人對他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後,絕不與中國為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鴻章兩目炯炯不瞑,張著口似乎想說什麼。身邊的人再說:「未了之事,我輩可了,請公放心!」李鴻章目乃瞑,享年78歲。消息傳來,慈禧的眼淚當場就流了下來,感嘆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牛bb小說閱讀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北洋新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生之北洋新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節議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