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龍門刨

第17章:龍門刨

強軍就需要先進的軍事裝備,先進的裝備是先進的工業設備製造出來的。手中有了一定數量的鋼鐵可以考慮改進這些原始的機床了。

朱萬化在考慮當前這些原始機床的幾個要點:動力、主軸、床身、拖板刀架、刀具,五大方面。動力是水輪機,暫時還可以應付,製造蒸汽機需要冶金、軋鋼、機加工達到一定水平才行,這個暫時不要考慮了。主軸已經換上了新的金屬加工的軸和軸承。變速靠調整皮帶輪,暫時不必動了。床身的木頭架子必須換掉了,床身上的木製的拖板、刀架也一同解決,這是當前的重點,工具鋼前期冶鍊了一批,不太理想,應該改進一下。

算下來急迫需要改進的有三項:床身、托板和刀具,重點也是難點在床身。加工床身需要大型的龍門刨床,而龍門刨本身就需要更大的金屬床身。這是個古老的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假如需要加工的床身有兩米長(一般車床的身量),那麼龍門刨的床身就需要大於4米,這就好比一個車廂長2米,要它移動2米,它下面的軌道就需要4米長。改進的關鍵就是要製造一個原始的大型龍門刨,並且用變通的辦法解決龍門刨的床身。

所謂車床就是:被加工的工件旋轉,刀具水平移動,所以也有叫旋床的。刨床是被加工的工件不動,刀具水平往複運動,就像木匠刨木頭。也可以反過來,刀具不動,工件水平往複運動的,大型的龍門刨就是這樣。

龍門刨就像是一個大鐵門,只有門框,沒有門,門框上安裝刀具。馱負著工件的拖板,進進出出的在門框中往複運動,工件就被加工了。

朱萬化也沒有想到,在眾多的可以稱作工業母機的機床中,不起眼的龍門刨成了關鍵。現在朱萬化手中最好用的機床就是車床,用原始的車床製造龍門刨!這就是最現實的課題!

......

現在朱萬化的妻子章氏在基地的住宅中,朱萬化當然每晚都在妻子房中休息。這幾天熬夜設計機床,書房中便由春香陪伴。為了避免誤會,朱萬化對妻子解釋了春香的文秘工作性質。章氏笑著答道:「這個事兒,你在金華就對我說過了,我明白的。再說了,春香是你的妾,你就是睡在書房,我也不能說什麼。是不是你心裡有鬼啊?」

得!越描越黑!朱萬化乾脆不提這事了,只是更多的和妻子親熱一些,老婆多了也不是好事。

看著相公尷尬的窘態,章氏嘿嘿的笑了,畢竟是賢良的妻子,她怕相公下不來台,又笑著說:「水煮青玉米我還是頭一回吃,很好吃,但是這個東西很實成,吃一個就飽了。你明天再弄點回來,我還想吃。」

朱萬化才想到是今天路過一片玉米地,正是即將收穫的季節,玉米已經灌漿飽滿。於是就找農場的人劈了十幾個,想試一試煮玉米,嘗一下有沒有後世玉米的味道,這一嘗味道真不錯。

現在的大明國內只是福建、廣東剛剛有了從南洋傳來的玉米,即便在這兩省也是極少見的,幾乎所有的人都不認識它。如果不是朱萬化主動引進的話,應該是到了康熙年間才逐步在全國推廣種植,康乾盛世中也有玉米、地瓜的貢獻。現在玉米、地瓜在金華和曙光基地已經開始種植,對於新的物種,人們還沒有見過,當然也不會知道食用方法了。看來還真要寫一個食用方法的說明,以便於人們接受它,儘快推廣。

於是找來春香,讓他拿筆記錄。從煮青玉米、玉米碴子熬粥,到發酵製作玉米餅子,釀酒,做飼料,玉米的收穫、貯藏、脫粒磨面統統說了一遍。春香記錄,朱萬化修改,稿子很快就完成了,朱萬化囑咐工整的謄寫兩份,一份交給曙光農場,一份派人帶回金華交給倪汝學。

沒過幾天,曙光基地的街道上就出現了零售煮玉米的攤販,沿街叫賣,生意很紅火,這大明朝的人接受新事物也是很快的。

......

朱萬化煞費苦心的熬了幾天終於拿出了設計圖樣。龍門刨關鍵的床身是這樣解決的:

採用雙軌的軌道車,就像火車廂在鐵軌上移動一樣。軌道就是床身,車廂就是固定工件的拖板。車輪、車軸由車床加工沒有問題,關鍵在軌道上。

軌道採用4米長、毛坯直徑80毫米的圓柱形鑄鐵棒,用灰口鐵鑄造(灰口鐵有良好的機加工性能,後世的機床床身材料亦為灰口鐵),鑄鐵棒用車床分段加工。車床主軸是空心的,所以兩米的車床藉助支架可以加工4米長的軸。由於鑄造精度低,所以直徑50毫米的軌道,需要鑄造成直徑80毫米的毛坯料。加工好的軌道用水泥澆築在地面上固定,軌道在水泥中一半,露出一半。車輪的外沿是半圓凹形,與軌道相配。往複運動是水輪機拖動,用人工轉換往複運動的方向。製作難度降低了,朱萬化信心十足。

各部件的生產製造過程中,無論是鑄造、回火、加工、安裝,朱萬化是親力親為,當然也要有意識的培養年輕的技術員,現在朱萬化就以帶徒弟的方式,帶著十名技術員。

到了八月初,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解決了數不清的難題,龍門刨終於可以工作了。他的加工精度用現代的觀點也不是太差,好歹算是有了基本龍門刨,不足之處可以手工彌補,可以用刨床製作各種形狀的平台。然後進行研磨,精加工床身的導軌,這是鉗工的活,後世生產床身也大多採用這道工序。有了它,各種機床的床身都解決了。

朱萬化大大的舒了一口氣,這下有了機加工的本錢了。軋鋼,這個大目標即將實現。如果改造順利,再有兩三個月,就是本年底,基本的機床,包括安裝在造船廠的木工機床,都可以改造完成。有了這些大大進步了的機床,明年,就可以製造基本的軋鋼設備,還可以製造出完全是近代大工業時代的機床、冶金、軋鋼、機加工設備,這是真正的現代工業的基礎,有了它們,何愁軍事裝備?

朱萬化正在高興,又不斷的傳來好消息:金華傳來的報文說了稻穀豐收的消息,稻穀已經開始收割,平均畝產接近三石,並且秋玉米長勢良好。看來今年養馬的飼料有了著落,有了大批軍馬,軍隊的機動能力將上一個檔次。朱萬化不是要發展騎兵,因為南方沒有好的騎兵兵源,訓練騎兵難度較大。朱萬化想要的是騎馬的步兵,就是所謂的「龍騎兵」:行軍、機動時騎馬,戰鬥時下馬就是步兵,因此,對馬匹沒有太大的要求,有耐力,能走就行,騾子、驢都是可以的。

朱萬化發報文給朱大典,請他擴大糧倉,廣積糧,亂世之中糧食最重要。不但不能出賣糧食,在不擾亂糧價的前提下,還要適量購入糧食,但是,適可而止。朱萬化和朱大典都知道,幾年後大明的糧食會越來越緊張,糧價會大漲。

第二個好消息是孫元化的二兒子孫和斗來了,已經到了曙光基地,正在朱萬文那裡。

在明朝末年孫元化父子可以說是非常少見的掌握科學知識的知識分子,雖然不能說世界頂尖,也是走在了當時世界的前列。孫和斗的到來給朱萬化帶來巨大的助力,其意義之大不可估量。

朱萬化具備後世的現代化的一系列科學知識,比孫家父子是強的太多了。但是,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工業水平,實際實現鋼鐵、有色金屬的冶鍊,機械加工等一系列問題,孫家父子無疑是有著豐富的經驗,動手實踐的能力很強。從這點說,他們是有著豐富後世的知識的朱萬化的好幫手。

朱萬化急忙來到朱萬文那裡,見到穿著利索透著一股精明氣的孫和斗。由萬文引薦后一陣寒暄,三人重新落座。

原來孫家三兄弟,看到朱萬文的邀請信后,又看了帶來的禮品。千里鏡他們是見過的,也懂得一些千里鏡的原理,但是如何製作確實不知道。看到朱家製造的實物,就知道這朱家的技術水平不低。看到鋼的樣品,則只有震撼了,他們是專家,當然看得出朱家的鍊鋼水平。但是畢竟互相陌生,正所謂眼見為實,於是派孫和斗前來查看一番。

孫和斗迫不及待的問,帶給他的那塊作為樣品的鋼是怎麼練出來的?難怪他對鍊鋼感興趣,孫家父子就是當前大明朝,乃至全世界少有的鑄造火炮的專家,中國的紅衣大炮就是孫元化收攏了數名西洋人,首先在山東鑄造出來的,這是當代世界頂尖的火炮。說孫家父子是冶金專家、權威也不為過。

朱萬化毫無保留的介紹了煉鐵高爐和頂吹轉爐鍊鋼,聽的孫和斗精神亢奮,兩眼放光。恨不得馬上到鍊鋼廠去實際參觀。還真是有知識分子的做派。

既然都是性情中人,也就不必虛套了,朱家兄弟即刻帶領孫和斗到鍊鋼廠實際考察。

---第17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強國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強國夢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章:龍門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