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我們的天下(大結局)

第369章 我們的天下(大結局)

第369章我們的天下(大結局)

而越明軍卻覺得大清國一定會在北京城進行一次異常堅決的抵抗,已經做好強攻北京城死上幾萬人或是入城之後遭遇伏擊的一切方案,有不少將領甚至認為這次北京之役可能持續幾十天甚至幾個月,所以當北京城所有城門洞開的時候,越明軍上上下下都沒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但越明軍之前有過清軍詐降突然設伏的預案,所以包括邢勝平、李定國、高一功、趙志傑在內的明軍將領很快就反應過來按照預案開始接收北京城,而且他們很快發現城內的清國權貴是誠心誠意地準備投降,只是希望他們的利益不會受到太大損害。

對於越明軍來說,這是一個極為完美的解決方案,畢竟與清國的戰爭如果持續下去至少消耗幾百萬兩白銀與幾年時間,說不定到時候局面還會有所反覆,現在大清國願意與承天朝進行合作並且按照承天皇帝事先預想的方案鎮守九邊,越明軍都是鬆了一口氣。

接收北京城的過程可以用「按步就班」來形容,雖然中間也出現過一些小小的波瀾,還有少數人為大清國的滅亡殉葬,但從整體而言雙方的合作異常愉快,而劉永錫也得到了一份意料之外的名單:「雖然有過荊州故事,但是多鐸與大清國也太盡心了吧!」

雖然大家都說劉永錫極其荒涼,但是為了與興平舊部合營他也只是收了一個邢夫人而已,忠貞營這邊同樣只是一位高皇后,大西軍的善後被許多正人君子指責但也不過是四位貴妃,可多鐸與大清國的權貴卻是送來了一個大幾十人的名單。

這名單上既有昭聖皇太后大玉兒這樣的清國貴婦,也有象顧橫波、寇白門這樣的江南麗人,劉永錫一時間竟然算不清這名單到底有多少人,其中甚至還有豪格與阿濟格的福晉,而派來談判的清國禮部尚書龔鼎孳:「這都是諸位王爺、貝勒的一片誠意,為了天下大定,還請陛下不要辜負諸位王爺、貝勒的一片好意!」

如果顧橫波不是龔鼎孳的側室,劉永錫還真信了龔鼎孳的這套說辭,但顧橫波既然在名單之上,劉永錫只能面帶微笑:「那就心領了!」

「陛下絕對不可只是心領,諸位夫人現在就在帳外,請陛下依照睢州、荊州諸故事與諸位王爺、貝勒及早訂立盟約,北邊與西域才能無憂!」

龔鼎孳畢竟是進士出身又做過言官,所以講起道理來自然是滔滔不絕,誰也爭不過他,按照龔鼎孳的說法劉永錫如果不收下這批美人以後北邊就要多事了,所以劉永錫當即笑了起來:「就依龔尚書的意思來辦!」

龔鼎孳可以說是三朝元老,在大明、大順與大清朝都是屹立不倒,而現在劉永錫既然稱他「龔尚書」,大家就知道在承天朝龔鼎孳照樣能混得有滋有味,難怪人家特意把最心愛的美妾顧橫波都獻出來。

只是大家看着龔鼎孳的眼光雖然帶着幾分詭秘,但龔鼎孳卻是氣勢十足:「陛下肯按睢州、荊州諸故事來辦,天下大定在即,接下去就是訂立盟約!」

雖然在各方眼中,這次的北京盟約是典型的城下之盟,完全屬於臨時性質,但是這個盟約的影響力之大、持續時間之久卻超出所有人的想像力之外。

《兩明民眾起義史》更是明確地指出:「在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的勝利果實被劉永錫反動集團盡數篡奪的背景,北方各族起義軍面臨被中外反動勢力聯手扼殺的危險,在險象環生的殘酷環境中,一部分封建貴族與叛徒、內奸聯手殺害了北方各族起義軍的重要領袖多爾袞……」

「在多爾袞被殺之後,這些封建貴族、叛徒、內奸迫不及待地與劉永錫反動集團達成了所謂「北京盟約」並出賣轉戰多年的北方各族起義軍,從此北方各族起義軍變成了征服與鎮壓歐洲人民與中亞、南亞各國人民的急先鋒與幫凶,替劉永錫反動集團征服了不計其數的殖民地,給歐洲各國與亞洲各國人民帶來極大的傷害!

但是連劉永錫都不知道北京盟約會有如此深遠的影響,他只知道在北京盟約之後還有許多繁瑣至極的事務來處理。

現在越明軍不但要全取關內,而且還要征服整個關外並要與乘勝而入的俄羅斯人進行交鋒,更要在如此廣闊的地域中重建統治秩序並恢復商路貿易,甚至還要進行大規模移民與開發。

這其中自然有許多波折與逆轉,特別是關外的農業復興與開發更是個大麻煩,大明朝亡國就是因為在關外的農業開發徹底失敗,但是關外可以說是中國最有價值的土地,不管是農業、礦業、林業都可以說是自然資源極大豐富,大清國之所以維持兩百多年的國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全面封禁的情況東北的農業開發還是獲得極大的成功。

因此劉永錫在這件事投入了極大的精力,事實上也證明劉永錫的投入能獲得雙倍甚至幾倍的回報,承天朝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東北亞霸主。

但是繁瑣的事務並不僅僅局限於新征服地區重建統治秩序那麼簡單,現在方方面面都要求承天皇帝忠實地踐行北京盟約的履行,尤其是女真王爺、貝勒更是提出了許多附加要求。

他們之所以不滿意,並不是對全新的統治秩序有所不滿,反而是因為在重建統治秩序的過程這些王爺、貝勒的既有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護又因為向北進軍有了全新的收穫,所以希望通過北京盟約來鞏固他們的既有利益。

雖然昭聖皇太后變成了孝庄皇后,但是大玉兒終究是蒙古人,所以女真人認為承天皇帝得立一位女真皇后才是最佳選擇,而他們的想法卻引發了蒙古貴族的危機感,現在劉永錫的更多寵幸已經成了九邊鎮守與殖民大業的關鍵問題。

劉永錫只能盡量一碗水端平,倒是張皇后對這件事異常坦然:「陛下是英明之主,所以八荒四海皆是王土,目標不僅僅局限於西域與北邊上!」

聽到張皇后這麼說劉永錫不由笑了起來:「嫣姐說得很對,承天朝既然應天出世,自然是劍指八荒四海。」

雖然說是八荒四海,但承天朝的擴張並不象漢武帝那樣傾盡全力,而是採取商業、貿易與探險同時並用的方式,不管是北邊、西域還是海上都是這種潤雨細無聲的方式,但是這一兩年來卻是收穫良多。

現在小半個西伯利亞與西域已經在承天朝的控制之下,光是從西伯利亞皮毛與其它貿易品帶來的利潤已經讓女真貴族變得異常狂熱好戰,而蒙古貴族也在為西域貿易的巨大利潤而變得更加激進,而從海上帶來的貿易利潤更是數倍於北邊與西域。

而張皇后支持的太康侯府就是海上貿易的最大受益者,雖然太康侯府在陸上也獲得驚人的利潤,但是海上的利潤實在過於驚人,所以張皇后不得不提醒劉永錫:「八荒四海皆是王土,但是中土才是根本啊!」

劉永錫也笑了起來,不管是西伯利亞貿易、西域貿易還是海上貿易,之所以能有如此爆炸式的增長,關鍵在於持續了幾十年的戰亂終於告一段落,重建中的越明朝既然選擇重商路線,自然是一種驚人的速度吞噬著一切消費品。

因此劉永錫雖然在北京停留了將近一年時間,但是他又選擇重回南京,而張皇後繼續說道:「小錫現在不用考慮這麼多瑣事,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生個一兒一女出來!哪怕是女兒也能繼承承天皇位!」

說到這張皇后又笑了起來:「這是承天朝最大的心腹之患,只要能生得出一兒一女,不管是承天長平皇后、奉天皇后、邢皇后、陳皇后、孝庄皇后,還是什麼李香君、朱媚兒、顧橫波,那才是真皇后!」

劉永錫卻是笑得特別開心:「可在我心底,嫣姐才是真皇后啊!」

張皇后異常坦誠地說道:「嫣姐自然也想替小錫生個寶寶,但是這件事小錫可要特別努力了,小錫以後要在後宮多用些心思了,國家大事有我們來分擔,小錫在風流上多花些心思,這天下都是承天皇帝的天下!」

劉永錫沒想到張皇後會說出這麼一番話,但是張皇后這番話卻特別有道理,讓劉永錫看到一種極致歡樂的場景:「嫣姐,還有諸位姐姐妹妹都要來幫我分擔才行,這天下既屬我劉永錫,也屬於諸位皇后、貴妃,這是我們的天下!」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劉永錫變得特別自信起來,他突然發現這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

在征服世界的道路上,一個人負重前行實在太辛苦了,有這麼多美人一同分擔才是最佳選擇。

沒錯,這是我們的天下!

這個世界終究將屬於我們!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風八萬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風八萬里
上一章下一章

第369章 我們的天下(大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