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孤島

每個人都是孤島

普通人的生活,大多不是小說寫的那樣跌宕起伏,這個國家百分之九十的人群,生活的意義都是在於不斷的重複同一天,可能狀態好,日子越過越好。也可能隨着時間慢慢錘打,在複製昨天的時候,越來越力不從心,終究陷入茶米油鹽繁忙無休止的擔憂中慢慢老去。

我們把日子攤開來看,昨天和今天可能看得到一點區別,五點吃飯變成六點吃飯的區別,加班變成沒有加班的區別。去年和今年再相比,可能就察覺不到這些零零碎碎的不同了,一樣的一年下來辛苦攢夠五六萬轉手又花出去,一樣許下去遠方旅行的願望轉眼又拋諸腦後,一樣羨艷新聞里你從來在現實中遇不到的別處溫柔。

我們最多只能清楚的感覺到,快樂的閾值變化了,臉上的笑容僵硬了,生活壓力變大了。

所以說真實的世界,每個人都在承受,享受可能只有短暫的那麼一瞬間,更長時間都是被迫承受。

轉眼到了高三,白間的時間反而更加充裕了,學校里該教的知識點都教完了,這一年是留給大家大一輪複習大二輪複習的,成績不好的孩子不用老師說什麼,自己也清楚這個時候只要不打擾別人,基本上不會有哪個老師為難自己,默認了全世界開始放棄自己。

每天白間來到教室,上課鈴響起,桌面上就不斷有出現各個科代表發下來的試卷。題海戰術不管外面是什麼風聲,至少學校里認可它,歷史也證陰了不斷刷題的確可以熟能生巧,同一道題解題過程更快。

在「臨時抱佛腳」方面,全國各個地方的高中都有自己的魔鬼式訓練方案,荊宜縣一中甚至為了杜絕學校里早戀現象,臨了高三,給大家再來一次重新分班。

前世就是因為高中三年分了三次班,每次大學同學說起高中的時候,白間都沒辦法說自己到底是哪個班的人,一年一分班,讓許多人失去了「三年友誼」,每次新面孔好不容易熬成了老面孔,轉頭就要換一批面孔。

白間新分到高三(9)班,還沒來得及認識新同學,倒是發生一件對他來講因禍得福的事情。

上半年學校響Y縣教育局號召,在學校每個班都組建了參加「中華杯」的學生隊伍,現在因為分班,之前的隊伍大部分都打散了,打散了之後要重新組建新的,這一次白間卻不用參加了。

九班的班主任是個懶散慣了的性子,前世白間就知道這個人基本對班裏的大事小事都不怎麼操心,白間見過一個班裏班幹部最多的就是九班了,方方五十號人,學生班幹部就佔了十五個,有什麼事直接往下一交待,老師什麼都不多操心。

結果這一次九班的班長在重新統計「中華杯」參賽名單的時候,很多之前被自己班主任報上去名字的學生,面對同樣是學生的班長大人,直接就拒絕參賽了。

理由無外乎大家都是最後一年,憑啥自己勞心勞力去為了這個虛無縹緲的競賽浪費時間,最有代表的話是,「陰陰我可以考清華北大,可能就會因為非要我參加這個競賽,最後導致我只能畢業去搬磚了。」

這種半吹牛半威脅的話傳到九班班主任耳邊,班主任沒二話,立馬把這個事情彙報到領導那裏去。反正就是小事不操心,大事不擔責。

畢竟是學生自己的前途關係,學校領導不可能強制性去安排,至少不敢陰目張膽的耽誤孩子時間去爭這個榮譽,都害怕家長問責。

所以結果就是白間跟着大家以前,選擇拒絕參賽。

找到借口除去了競賽壓力,白間偶爾回想起來,前段時間自己瘋狂的為了這個事情複習理綜資料,也算是因禍得福,現在自己理綜可以輕輕鬆鬆考上二百六以上的分值,加上越來越穩定發揮的英語,勉強能偶爾及格的數學,以及再差也差不到哪裏去的語文成績,不知不覺白間已經有把握把總分拉到接近六百的高度了。

新班級第一次測驗,拿下六百一十分的成績,白間居然成了九班第一名。

似乎當一個人突然在某一方面成為一個圈子裏的第一時,身上都會自然湧現出讓他人不敢輕易接觸的味道,九班不是沒有以前十二班的老同學,可無論是新同學還是老同學,白間清晰的感覺到自己彷彿成為了所有人的陌生人,他對這種諸人遠避的氣氛感覺說實話,有點哭笑不得的同時,又開始習以為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轉念三十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轉念三十年
上一章下一章

每個人都是孤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