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重生

第一章:重生

凌雲在閃電入室的瞬間本能地閉上了眼,然後感覺自己似乎輕飄飄地飛了起來,除了自己手裏握的那塊紫色的據說是古玉的東西外,別無其它重量。那塊玉石彷彿很快地穿越了某種暗昧的甬道,然後被投放在某個溫暖的池沼里。他努力地想睜開眼睛,但是感覺眼皮很重,是那種想昏睡的沉重。

那就睡吧,凌雲放棄了努力,於是昏昏然入睡了。

※※※※※※※※※※※傳說中的分割線※※※※※※※※※※

漢孝靈帝熹平元年九月,京師洛陽。

這個時節夏收已經結束,秋收在望。本來在往年這個時節,洛陽應該是最熱鬧的時節:商賈雲集,絡繹不絕。因為夏收完了,洛陽周邊的農產品就會被以各種途徑彙集到洛陽城裏來,同時,剛糶完穀物的農人又要添置一些日常用品,如果允許,還能鬆鬆手指頭,採辦點花俏的奢侈品給家人或者用來巴結管束自己的名目繁多的「長」。可現下的洛陽的街市,冷清得出奇。

這要從年初說起。

這一年洛陽實在是不太平。三月,太傅胡廣薨。這個老傢伙和原大司徒陳蕃等人齊名,而陳蕃已經被朝堂鬥爭「革命」多時了,當然,他們的族人也隨着他們的失勢砍頭的砍頭,流放的流放。相形之下,胡廣則要幸運得多,至少,他享受到了八十二歲壽終正寢的福分。這恐怕和朝野一致的評論有關:天下中庸,有胡公。生逢亂世,最好的保命之道恐怕莫過於藏起鋒芒。

五月,方才改元為熹平。

六月,京師遭受了大水,夏收的穀物也蒙受了不小的損失,至少有四成的收穫就被水災給帶走了。

更有讓舉國不敢開顏的事情是竇太后在這個時節湊熱鬧般郁死在蘭台。竇太后是由於竇武專權又失勢后受到牽連丟掉了權柄。在漢代,這種情形層出不窮:遠的有武帝前竇嬰和太皇太后的搭檔;中間有竇憲和妹妹竇皇后的拍檔;近的還有梁太后和梁冀;接下來就是竇太后和竇武了。

外戚干政這種東西就像偷別人的老婆一樣,明鋪暗蓋的時候心花怒放,沾沾自喜,最後被人捉姦在床立馬就慫了。可是漢朝的這一「優良」傳統可是由開國皇帝的老婆呂後傳承下來的,或許劉家這族人已經習慣了母系社會的模式了也不一定。想想也是,主幼母疑,不信任娘家的親戚還能相信誰呢?體制化、模式化的東西失控不是能夠用臨時性的策略解決的。

或許是受到了太多刻薄的對待,宮裏的太監頭子們竟然將一國之母的屍體停在城南的集市中一個房子裏,隨後太監頭子曹節和王甫提議用貴人的禮節來發喪。或許還有點良知,皇上有點不落忍:太后怎麼說也是支持我繼承大統的,這樣以貴人的身份喪葬不合適吧。於是按照皇后的禮節發喪。

說起曹節和王甫,那可是朝堂上提起就會色變的人物。這兩個閹人,實際上把持着朝廷的樞密機器,論起「直達天聽」或「直達聖聽」,三公尚有不逮。此時所謂的三公,則是繼承光武帝的建制,由主管建設如水利、修繕等併兼郊祭等禮節事務的司空和執掌土地、教化官吏和民眾的司徒及負責軍務的太尉組成。這是自光武帝起漢朝的陽謀機關最高組織形式。可是一個國家,又豈止擺在枱面上的那點力量來控制整個時局呢。這就不得不提起由內宦組成的情報機構。整個漢代,從玩弄權謀的鼻祖漢高祖開始,歷經多朝,不乏有明主如文帝、景帝或雄主如武帝和光武帝,但終不能割除毒瘤,並不在於祖宗高祖的體制不能變,而在於這樣一個體制維持了權力的均勢,不至於出現三公等大族或官吏合流集體脅迫到皇權。而且任用太監則保證了這些人格不完整的傢伙的權勢沒有長遠的繼承者,小亂譬如排毒,降低了朝食覆滅的風險。特別在國主年幼,太后疑懼時,多內宦寵信到濫用的程度不在少數。曹節、王甫正屬此種。但是曹、王二人此時的勢力已經遠遠超出了秘密機關的範圍,僅僅是王甫,就有養子、門生等遍佈在從朝堂大員到亭長各層機關要害的多達數千人。

曹節和王甫的訴求沒有得到滿足,於是又發難,準備用馮貴人去和死去的桓帝合葬,而把竇太后葬在別地方。這時和胡廣重量級一樣的老傢伙太尉李咸扶著老病殘軀和廷尉陳球等人合議:其一,太后聖明,有援立國主之功;其二,竇家獲罪,然而罪不在太后,(而且實際上竇氏獲罪時,對太后也無明詔處置);其三,馮貴人墓冢早為人發掘,屍體曝露,受到玷污;其四,馮貴人無功於社稷。這樣,曹、王二人再用武帝舍衛子夫而配享合葬李夫人故事作先例時,李、陳二人以孝來打動了皇上后,竇太后才於七月葬於宣陵。

這個時候,朱雀門被帖了大字報:天下大亂,曹節、王甫幽殺太后,大臣尸位素餐,沒有敢直言的。但不知是民眾無心於這些皇家破爛事還是太后施恩不足,實際上沒有多少人為這個失勢了還要被宦官糟踐的太后遊行的。

但是內廷面子上掛不住了,下詔給司隸校尉劉猛查辦。劉猛認為這個大字報屬於直言,不肯用力追查。過了一個月,還沒有追查出主犯,於是就被貶為左諫議大夫閑置起來了,接任調查的是御史中丞段熲(炯)。段某四處抓捕人,包括在太學遊學的學生一起,逮捕了上千人。曹節等人又指使段炯找借口彈劾劉猛到左校營服苦役去。

開始是有人蓄意報復對頭,便散佈怨主和「朱雀門」有關的謠言。漸漸的,兔子為了防止被咬,就開始暗暗鼓勁要將獵狗引到槍口下面,於是洛陽大亂。

每到可以草菅人命的時候,人性最底層的卑劣便展現出來。洛陽正籠罩在這種白色恐怖中。

※※※※※※※※※※※傳說中的分割線再現※※※※※※※※※※

洛城雍關西白馬寺南,有個叫蘇氏聚的莊子。這是最早是扶風人蘇謙在京城做官的時候買下來的地方,族人大多都遷至該處。

蘇謙由於和司隸校尉李暠(皓)不對付,在前幾年被李皓因為借故殺害了。蘇謙有個兒子叫蘇不韋,他草草掩藏了父親的屍骨遠走他鄉,結夥復仇。當李皓升為大司農的時候,蘇不韋潛藏在草料倉庫里挖了個地道潛入李家,將李皓的小妾和兒子給殺掉遠揚而去。李皓蝦壞了,房子裏鋪上厚厚的地板還不放心,一天晚上竟然好換好幾個地方睡覺。蘇不韋在這個時候做了更絕的事情,他將李皓父親的屍體挖了出來,將頭砍下來掛在集市上。李某求購蘇不韋人頭多年都不能拿到,憤懣和恐懼中嘔血而死。遇到大赦,他才返回扶風安葬了父親。

此刻蘇不韋正蘇氏聚的莊子裏惱火。他五短身材,黧黑色的的臉膛上由於嘴角時常上翹表現出異常奇異的可親近感。只是在遇到麻煩時候,他的臉才會沉下來,眼神異常的冰冷。此刻的他正拿着段炯發來的公函犯愁:這是段炯給蘇不韋的延聘書,要讓他去當司隸校尉。

「司隸校尉!哼!」蘇不韋冷冷地從牙縫中擠出這個名稱,然後狠狠地用了一下鼻子表示了一下憤懣。這個官職從十二歲起到現在的十年裏常常給他夢魘,現在竟然是讓他去當這樣一個官還真是諷刺呵。蘇不韋還知道,和他父親關係很好的張奐張大人,儘管已經貴為太常,但是因為被人惡意地和「朱雀門」摽在一起,然後被抓起來折騰個死去活來,最後向自己的敵人段炯苦苦哀求才免了被發配敦煌然後被魚肉的安排。這個段大人可是李皓同時穿一條褲子的交情。所以,他已經派人和段大人去申明自己患病了,希望這個馬虎眼能夠打得過去。但是作為蘇不韋,他很明白像段某這樣的人,眼睛裏肯定是不容得半點沙子的,這一關恐怕很難過了。所以他現在才忐忑著考慮是不是散了家財又飄流江湖去。

「大人,夫人快要生了!」一個丫環風風火火地在外面向他通報。這馬上讓蘇不韋從不堪回首的經歷中掙脫住來,急忙往產室走去。

蘇不韋的內室是他行走江湖時救下的一個女子,包括他家裏現有的很多家丁都是那個時候結識的,而且不乏過命的交情。蘇夫人懷孕已經整整十個月了,如果細算起來,整整晚了半個月,因為穩婆已經在府上候了整整半月了。本來以為上次的絞痛就是要生產的,穩婆把水都讓人準備好了,但是這個小傢伙似乎忽然間就乖下來了,於是穩婆只好天天等著。如果不是這個孩子似乎在飢餓的時間還動,大家一定都以為胎死腹中了。

凌雲再次醒來的時候就意識到自己的狀態了,現在他可是母體中的嬰兒。現在整個身體都不能像前世一樣如意地活動,好在自己的記憶和思維似乎還是保留着從前的印記。考慮到在別人的身體里,他還是忍住了沒有那麼不講道德地試驗自己對身體的控制,而且在蘇夫人感覺中,這後面多出來的半個月里,腹中的小傢伙似乎很乖,餓了就微微地動動,不餓了就紋絲不動。就這樣,這個胎兒又在母體里過了半個月。

感覺似乎沒有多的氣可以用了,於是凌雲激靈了一下:是不是要才出世了?前世的出世他卻是一點都不了解的,但這次自己帶着對生的理解而來,這讓他有點驚懼。可事實上由不得他了,蘇夫人已經在穩婆的指導下開始準備把他像排泄一樣擠出來。

痛苦的出生歷程,母子都如此(建議大家沉吟片刻,懷想、感恩一下給予我們生命的人)。

剛落地,還顧不上哭,小傢伙有模有樣地就想用手去揉眼睛。丫環和穩婆的眼睛被小手中的顏色映得一亮,那是什麼?紫色的玉在油燈下帶着一種玄奇的力量,彷彿將整個產室照亮了。丫環趕快將手裏的東西拿下來,穩婆遲疑了一下才抓起小孩的腿倒提起來,用手掌輕輕拍孩子的屁股,防止羊水嗆住了小孩。這個時候小孩才「哇——」地哭了出來,宏亮的聲音劃破了先前的緊張氣氛。

「好了,好了,馬上好,馬上好……」穩婆也不管小孩聽得懂聽不懂自顧自地叨咕著,然後將孩子放在溫水了洗洗,準備用襁褓裹起來紮好。

玉石被拿走了,凌雲有點不甘心地看了看邊上正在傳看的幾個丫環,還有點擔心不還給他了。於是他的哭聲也就停了下來,眼睛好奇地看着這群女人:邊上兩三個閑人在看玉佩;床上很虛弱但還關切地望着他的女人,肯定是媽咪了。他忍不住嘟噥了一聲「媽咪」,這個聲音把穩婆嚇得一哆嗦,連着傳看玉佩的丫環和床上的女人也都為這一聲嚇了一跳。但是再看小傢伙的時候,小傢伙又哭了起來,大家都以為聽錯了。

「就叫蘇佩吧!」蘇不韋摩挲著這個紫色的古怪玉佩,給這個孩子起下了名字。在日光下,這紫色的玉佩看第一眼的時候感覺是透亮的,但是看第二眼的時候,馬上就要劃上個問號,感覺裏面有中氤氳的東西在流動一般,但是若抱了這個觀點去探求時,這個玉石馬上又成了透亮的上好的玉佩,眼力一無所用。

這個玉佩似乎被琢磨過,有一個小孔可以用絲線穿過。既然是隨蘇佩降生的,於是就給蘇佩戴起來。

對於蘇佩握玉而生雖然感覺有些妖異,但是添丁的喜悅和蘇佩的靈性模樣讓全家人馬上接受了他。同時,蘇不韋給了穩婆一筆不菲的封口費並嚴禁下人談及蘇佩出生時的異狀后,此事倒也沒有鬧出多大的亂子。

凌雲在閃電入室的瞬間本能地閉上了眼,然後感覺自己似乎輕飄飄地飛了起來,除了自己手裏握的那塊紫色的據說是古玉的東西外,別無其它重量。那塊玉石彷彿很快地穿越了某種暗昧的甬道,然後被投放在某個溫暖的池沼里。他努力地想睜開眼睛,但是感覺眼皮很重,是那種想昏睡的沉重。

那就睡吧,凌雲放棄了努力,於是昏昏然入睡了。

※※※※※※※※※※※傳說中的分割線※※※※※※※※※※

漢孝靈帝熹平元年九月,京師洛陽。

這個時節夏收已經結束,秋收在望。本來在往年這個時節,洛陽應該是最熱鬧的時節:商賈雲集,絡繹不絕。因為夏收完了,洛陽周邊的農產品就會被以各種途徑彙集到洛陽城裏來,同時,剛糶完穀物的農人又要添置一些日常用品,如果允許,還能鬆鬆手指頭,採辦點花俏的奢侈品給家人或者用來巴結管束自己的名目繁多的「長」。可現下的洛陽的街市,冷清得出奇。

這要從年初說起。

這一年洛陽實在是不太平。三月,太傅胡廣薨。這個老傢伙和原大司徒陳蕃等人齊名,而陳蕃已經被朝堂鬥爭「革命」多時了,當然,他們的族人也隨着他們的失勢砍頭的砍頭,流放的流放。相形之下,胡廣則要幸運得多,至少,他享受到了八十二歲壽終正寢的福分。這恐怕和朝野一致的評論有關:天下中庸,有胡公。生逢亂世,最好的保命之道恐怕莫過於藏起鋒芒。

五月,方才改元為熹平。

六月,京師遭受了大水,夏收的穀物也蒙受了不小的損失,至少有四成的收穫就被水災給帶走了。

更有讓舉國不敢開顏的事情是竇太后在這個時節湊熱鬧般郁死在蘭台。竇太后是由於竇武專權又失勢后受到牽連丟掉了權柄。在漢代,這種情形層出不窮:遠的有武帝前竇嬰和太皇太后的搭檔;中間有竇憲和妹妹竇皇后的拍檔;近的還有梁太后和梁冀;接下來就是竇太后和竇武了。

外戚干政這種東西就像偷別人的老婆一樣,明鋪暗蓋的時候心花怒放,沾沾自喜,最後被人捉姦在床立馬就慫了。可是漢朝的這一「優良」傳統可是由開國皇帝的老婆呂後傳承下來的,或許劉家這族人已經習慣了母系社會的模式了也不一定。想想也是,主幼母疑,不信任娘家的親戚還能相信誰呢?體制化、模式化的東西失控不是能夠用臨時性的策略解決的。

或許是受到了太多刻薄的對待,宮裏的太監頭子們竟然將一國之母的屍體停在城南的集市中一個房子裏,隨後太監頭子曹節和王甫提議用貴人的禮節來發喪。或許還有點良知,皇上有點不落忍:太后怎麼說也是支持我繼承大統的,這樣以貴人的身份喪葬不合適吧。於是按照皇后的禮節發喪。

說起曹節和王甫,那可是朝堂上提起就會色變的人物。這兩個閹人,實際上把持着朝廷的樞密機器,論起「直達天聽」或「直達聖聽」,三公尚有不逮。此時所謂的三公,則是繼承光武帝的建制,由主管建設如水利、修繕等併兼郊祭等禮節事務的司空和執掌土地、教化官吏和民眾的司徒及負責軍務的太尉組成。這是自光武帝起漢朝的陽謀機關最高組織形式。可是一個國家,又豈止擺在枱面上的那點力量來控制整個時局呢。這就不得不提起由內宦組成的情報機構。整個漢代,從玩弄權謀的鼻祖漢高祖開始,歷經多朝,不乏有明主如文帝、景帝或雄主如武帝和光武帝,但終不能割除毒瘤,並不在於祖宗高祖的體制不能變,而在於這樣一個體制維持了權力的均勢,不至於出現三公等大族或官吏合流集體脅迫到皇權。而且任用太監則保證了這些人格不完整的傢伙的權勢沒有長遠的繼承者,小亂譬如排毒,降低了朝食覆滅的風險。特別在國主年幼,太后疑懼時,多內宦寵信到濫用的程度不在少數。曹節、王甫正屬此種。但是曹、王二人此時的勢力已經遠遠超出了秘密機關的範圍,僅僅是王甫,就有養子、門生等遍佈在從朝堂大員到亭長各層機關要害的多達數千人。

曹節和王甫的訴求沒有得到滿足,於是又發難,準備用馮貴人去和死去的桓帝合葬,而把竇太后葬在別地方。這時和胡廣重量級一樣的老傢伙太尉李咸扶著老病殘軀和廷尉陳球等人合議:其一,太后聖明,有援立國主之功;其二,竇家獲罪,然而罪不在太后,(而且實際上竇氏獲罪時,對太后也無明詔處置);其三,馮貴人墓冢早為人發掘,屍體曝露,受到玷污;其四,馮貴人無功於社稷。這樣,曹、王二人再用武帝舍衛子夫而配享合葬李夫人故事作先例時,李、陳二人以孝來打動了皇上后,竇太后才於七月葬於宣陵。

這個時候,朱雀門被帖了大字報:天下大亂,曹節、王甫幽殺太后,大臣尸位素餐,沒有敢直言的。但不知是民眾無心於這些皇家破爛事還是太后施恩不足,實際上沒有多少人為這個失勢了還要被宦官糟踐的太后遊行的。

但是內廷面子上掛不住了,下詔給司隸校尉劉猛查辦。劉猛認為這個大字報屬於直言,不肯用力追查。過了一個月,還沒有追查出主犯,於是就被貶為左諫議大夫閑置起來了,接任調查的是御史中丞段熲(炯)。段某四處抓捕人,包括在太學遊學的學生一起,逮捕了上千人。曹節等人又指使段炯找借口彈劾劉猛到左校營服苦役去。

開始是有人蓄意報復對頭,便散佈怨主和「朱雀門」有關的謠言。漸漸的,兔子為了防止被咬,就開始暗暗鼓勁要將獵狗引到槍口下面,於是洛陽大亂。

每到可以草菅人命的時候,人性最底層的卑劣便展現出來。洛陽正籠罩在這種白色恐怖中。

※※※※※※※※※※※傳說中的分割線再現※※※※※※※※※※

洛城雍關西白馬寺南,有個叫蘇氏聚的莊子。這是最早是扶風人蘇謙在京城做官的時候買下來的地方,族人大多都遷至該處。

蘇謙由於和司隸校尉李暠(皓)不對付,在前幾年被李皓因為借故殺害了。蘇謙有個兒子叫蘇不韋,他草草掩藏了父親的屍骨遠走他鄉,結夥復仇。當李皓升為大司農的時候,蘇不韋潛藏在草料倉庫里挖了個地道潛入李家,將李皓的小妾和兒子給殺掉遠揚而去。李皓蝦壞了,房子裏鋪上厚厚的地板還不放心,一天晚上竟然好換好幾個地方睡覺。蘇不韋在這個時候做了更絕的事情,他將李皓父親的屍體挖了出來,將頭砍下來掛在集市上。李某求購蘇不韋人頭多年都不能拿到,憤懣和恐懼中嘔血而死。遇到大赦,他才返回扶風安葬了父親。

此刻蘇不韋正蘇氏聚的莊子裏惱火。他五短身材,黧黑色的的臉膛上由於嘴角時常上翹表現出異常奇異的可親近感。只是在遇到麻煩時候,他的臉才會沉下來,眼神異常的冰冷。此刻的他正拿着段炯發來的公函犯愁:這是段炯給蘇不韋的延聘書,要讓他去當司隸校尉。

「司隸校尉!哼!」蘇不韋冷冷地從牙縫中擠出這個名稱,然後狠狠地用了一下鼻子表示了一下憤懣。這個官職從十二歲起到現在的十年裏常常給他夢魘,現在竟然是讓他去當這樣一個官還真是諷刺呵。蘇不韋還知道,和他父親關係很好的張奐張大人,儘管已經貴為太常,但是因為被人惡意地和「朱雀門」摽在一起,然後被抓起來折騰個死去活來,最後向自己的敵人段炯苦苦哀求才免了被發配敦煌然後被魚肉的安排。這個段大人可是李皓同時穿一條褲子的交情。所以,他已經派人和段大人去申明自己患病了,希望這個馬虎眼能夠打得過去。但是作為蘇不韋,他很明白像段某這樣的人,眼睛裏肯定是不容得半點沙子的,這一關恐怕很難過了。所以他現在才忐忑著考慮是不是散了家財又飄流江湖去。

「大人,夫人快要生了!」一個丫環風風火火地在外面向他通報。這馬上讓蘇不韋從不堪回首的經歷中掙脫住來,急忙往產室走去。

蘇不韋的內室是他行走江湖時救下的一個女子,包括他家裏現有的很多家丁都是那個時候結識的,而且不乏過命的交情。蘇夫人懷孕已經整整十個月了,如果細算起來,整整晚了半個月,因為穩婆已經在府上候了整整半月了。本來以為上次的絞痛就是要生產的,穩婆把水都讓人準備好了,但是這個小傢伙似乎忽然間就乖下來了,於是穩婆只好天天等著。如果不是這個孩子似乎在飢餓的時間還動,大家一定都以為胎死腹中了。

凌雲再次醒來的時候就意識到自己的狀態了,現在他可是母體中的嬰兒。現在整個身體都不能像前世一樣如意地活動,好在自己的記憶和思維似乎還是保留着從前的印記。考慮到在別人的身體里,他還是忍住了沒有那麼不講道德地試驗自己對身體的控制,而且在蘇夫人感覺中,這後面多出來的半個月里,腹中的小傢伙似乎很乖,餓了就微微地動動,不餓了就紋絲不動。就這樣,這個胎兒又在母體里過了半個月。

感覺似乎沒有多的氣可以用了,於是凌雲激靈了一下:是不是要才出世了?前世的出世他卻是一點都不了解的,但這次自己帶着對生的理解而來,這讓他有點驚懼。可事實上由不得他了,蘇夫人已經在穩婆的指導下開始準備把他像排泄一樣擠出來。

痛苦的出生歷程,母子都如此(建議大家沉吟片刻,懷想、感恩一下給予我們生命的人)。

剛落地,還顧不上哭,小傢伙有模有樣地就想用手去揉眼睛。丫環和穩婆的眼睛被小手中的顏色映得一亮,那是什麼?紫色的玉在油燈下帶着一種玄奇的力量,彷彿將整個產室照亮了。丫環趕快將手裏的東西拿下來,穩婆遲疑了一下才抓起小孩的腿倒提起來,用手掌輕輕拍孩子的屁股,防止羊水嗆住了小孩。這個時候小孩才「哇——」地哭了出來,宏亮的聲音劃破了先前的緊張氣氛。

「好了,好了,馬上好,馬上好……」穩婆也不管小孩聽得懂聽不懂自顧自地叨咕著,然後將孩子放在溫水了洗洗,準備用襁褓裹起來紮好。

玉石被拿走了,凌雲有點不甘心地看了看邊上正在傳看的幾個丫環,還有點擔心不還給他了。於是他的哭聲也就停了下來,眼睛好奇地看着這群女人:邊上兩三個閑人在看玉佩;床上很虛弱但還關切地望着他的女人,肯定是媽咪了。他忍不住嘟噥了一聲「媽咪」,這個聲音把穩婆嚇得一哆嗦,連着傳看玉佩的丫環和床上的女人也都為這一聲嚇了一跳。但是再看小傢伙的時候,小傢伙又哭了起來,大家都以為聽錯了。

「就叫蘇佩吧!」蘇不韋摩挲著這個紫色的古怪玉佩,給這個孩子起下了名字。在日光下,這紫色的玉佩看第一眼的時候感覺是透亮的,但是看第二眼的時候,馬上就要劃上個問號,感覺裏面有中氤氳的東西在流動一般,但是若抱了這個觀點去探求時,這個玉石馬上又成了透亮的上好的玉佩,眼力一無所用。

這個玉佩似乎被琢磨過,有一個小孔可以用絲線穿過。既然是隨蘇佩降生的,於是就給蘇佩戴起來。

對於蘇佩握玉而生雖然感覺有些妖異,但是添丁的喜悅和蘇佩的靈性模樣讓全家人馬上接受了他。同時,蘇不韋給了穩婆一筆不菲的封口費並嚴禁下人談及蘇佩出生時的異狀后,此事倒也沒有鬧出多大的亂子。

凌雲在閃電入室的瞬間本能地閉上了眼,然後感覺自己似乎輕飄飄地飛了起來,除了自己手裏握的那塊紫色的據說是古玉的東西外,別無其它重量。那塊玉石彷彿很快地穿越了某種暗昧的甬道,然後被投放在某個溫暖的池沼里。他努力地想睜開眼睛,但是感覺眼皮很重,是那種想昏睡的沉重。

那就睡吧,凌雲放棄了努力,於是昏昏然入睡了。

※※※※※※※※※※※傳說中的分割線※※※※※※※※※※

漢孝靈帝熹平元年九月,京師洛陽。

這個時節夏收已經結束,秋收在望。本來在往年這個時節,洛陽應該是最熱鬧的時節:商賈雲集,絡繹不絕。因為夏收完了,洛陽周邊的農產品就會被以各種途徑彙集到洛陽城裏來,同時,剛糶完穀物的農人又要添置一些日常用品,如果允許,還能鬆鬆手指頭,採辦點花俏的奢侈品給家人或者用來巴結管束自己的名目繁多的「長」。可現下的洛陽的街市,冷清得出奇。

這要從年初說起。

這一年洛陽實在是不太平。三月,太傅胡廣薨。這個老傢伙和原大司徒陳蕃等人齊名,而陳蕃已經被朝堂鬥爭「革命」多時了,當然,他們的族人也隨着他們的失勢砍頭的砍頭,流放的流放。相形之下,胡廣則要幸運得多,至少,他享受到了八十二歲壽終正寢的福分。這恐怕和朝野一致的評論有關:天下中庸,有胡公。生逢亂世,最好的保命之道恐怕莫過於藏起鋒芒。

五月,方才改元為熹平。

六月,京師遭受了大水,夏收的穀物也蒙受了不小的損失,至少有四成的收穫就被水災給帶走了。

更有讓舉國不敢開顏的事情是竇太后在這個時節湊熱鬧般郁死在蘭台。竇太后是由於竇武專權又失勢后受到牽連丟掉了權柄。在漢代,這種情形層出不窮:遠的有武帝前竇嬰和太皇太后的搭檔;中間有竇憲和妹妹竇皇后的拍檔;近的還有梁太后和梁冀;接下來就是竇太后和竇武了。

外戚干政這種東西就像偷別人的老婆一樣,明鋪暗蓋的時候心花怒放,沾沾自喜,最後被人捉姦在床立馬就慫了。可是漢朝的這一「優良」傳統可是由開國皇帝的老婆呂後傳承下來的,或許劉家這族人已經習慣了母系社會的模式了也不一定。想想也是,主幼母疑,不信任娘家的親戚還能相信誰呢?體制化、模式化的東西失控不是能夠用臨時性的策略解決的。

或許是受到了太多刻薄的對待,宮裏的太監頭子們竟然將一國之母的屍體停在城南的集市中一個房子裏,隨後太監頭子曹節和王甫提議用貴人的禮節來發喪。或許還有點良知,皇上有點不落忍:太后怎麼說也是支持我繼承大統的,這樣以貴人的身份喪葬不合適吧。於是按照皇后的禮節發喪。

說起曹節和王甫,那可是朝堂上提起就會色變的人物。這兩個閹人,實際上把持着朝廷的樞密機器,論起「直達天聽」或「直達聖聽」,三公尚有不逮。此時所謂的三公,則是繼承光武帝的建制,由主管建設如水利、修繕等併兼郊祭等禮節事務的司空和執掌土地、教化官吏和民眾的司徒及負責軍務的太尉組成。這是自光武帝起漢朝的陽謀機關最高組織形式。可是一個國家,又豈止擺在枱面上的那點力量來控制整個時局呢。這就不得不提起由內宦組成的情報機構。整個漢代,從玩弄權謀的鼻祖漢高祖開始,歷經多朝,不乏有明主如文帝、景帝或雄主如武帝和光武帝,但終不能割除毒瘤,並不在於祖宗高祖的體制不能變,而在於這樣一個體制維持了權力的均勢,不至於出現三公等大族或官吏合流集體脅迫到皇權。而且任用太監則保證了這些人格不完整的傢伙的權勢沒有長遠的繼承者,小亂譬如排毒,降低了朝食覆滅的風險。特別在國主年幼,太后疑懼時,多內宦寵信到濫用的程度不在少數。曹節、王甫正屬此種。但是曹、王二人此時的勢力已經遠遠超出了秘密機關的範圍,僅僅是王甫,就有養子、門生等遍佈在從朝堂大員到亭長各層機關要害的多達數千人。

曹節和王甫的訴求沒有得到滿足,於是又發難,準備用馮貴人去和死去的桓帝合葬,而把竇太后葬在別地方。這時和胡廣重量級一樣的老傢伙太尉李咸扶著老病殘軀和廷尉陳球等人合議:其一,太后聖明,有援立國主之功;其二,竇家獲罪,然而罪不在太后,(而且實際上竇氏獲罪時,對太后也無明詔處置);其三,馮貴人墓冢早為人發掘,屍體曝露,受到玷污;其四,馮貴人無功於社稷。這樣,曹、王二人再用武帝舍衛子夫而配享合葬李夫人故事作先例時,李、陳二人以孝來打動了皇上后,竇太后才於七月葬於宣陵。

這個時候,朱雀門被帖了大字報:天下大亂,曹節、王甫幽殺太后,大臣尸位素餐,沒有敢直言的。但不知是民眾無心於這些皇家破爛事還是太后施恩不足,實際上沒有多少人為這個失勢了還要被宦官糟踐的太后遊行的。

但是內廷面子上掛不住了,下詔給司隸校尉劉猛查辦。劉猛認為這個大字報屬於直言,不肯用力追查。過了一個月,還沒有追查出主犯,於是就被貶為左諫議大夫閑置起來了,接任調查的是御史中丞段熲(炯)。段某四處抓捕人,包括在太學遊學的學生一起,逮捕了上千人。曹節等人又指使段炯找借口彈劾劉猛到左校營服苦役去。

開始是有人蓄意報復對頭,便散佈怨主和「朱雀門」有關的謠言。漸漸的,兔子為了防止被咬,就開始暗暗鼓勁要將獵狗引到槍口下面,於是洛陽大亂。

每到可以草菅人命的時候,人性最底層的卑劣便展現出來。洛陽正籠罩在這種白色恐怖中。

※※※※※※※※※※※傳說中的分割線再現※※※※※※※※※※

洛城雍關西白馬寺南,有個叫蘇氏聚的莊子。這是最早是扶風人蘇謙在京城做官的時候買下來的地方,族人大多都遷至該處。

蘇謙由於和司隸校尉李暠(皓)不對付,在前幾年被李皓因為借故殺害了。蘇謙有個兒子叫蘇不韋,他草草掩藏了父親的屍骨遠走他鄉,結夥復仇。當李皓升為大司農的時候,蘇不韋潛藏在草料倉庫里挖了個地道潛入李家,將李皓的小妾和兒子給殺掉遠揚而去。李皓蝦壞了,房子裏鋪上厚厚的地板還不放心,一天晚上竟然好換好幾個地方睡覺。蘇不韋在這個時候做了更絕的事情,他將李皓父親的屍體挖了出來,將頭砍下來掛在集市上。李某求購蘇不韋人頭多年都不能拿到,憤懣和恐懼中嘔血而死。遇到大赦,他才返回扶風安葬了父親。

此刻蘇不韋正蘇氏聚的莊子裏惱火。他五短身材,黧黑色的的臉膛上由於嘴角時常上翹表現出異常奇異的可親近感。只是在遇到麻煩時候,他的臉才會沉下來,眼神異常的冰冷。此刻的他正拿着段炯發來的公函犯愁:這是段炯給蘇不韋的延聘書,要讓他去當司隸校尉。

「司隸校尉!哼!」蘇不韋冷冷地從牙縫中擠出這個名稱,然後狠狠地用了一下鼻子表示了一下憤懣。這個官職從十二歲起到現在的十年裏常常給他夢魘,現在竟然是讓他去當這樣一個官還真是諷刺呵。蘇不韋還知道,和他父親關係很好的張奐張大人,儘管已經貴為太常,但是因為被人惡意地和「朱雀門」摽在一起,然後被抓起來折騰個死去活來,最後向自己的敵人段炯苦苦哀求才免了被發配敦煌然後被魚肉的安排。這個段大人可是李皓同時穿一條褲子的交情。所以,他已經派人和段大人去申明自己患病了,希望這個馬虎眼能夠打得過去。但是作為蘇不韋,他很明白像段某這樣的人,眼睛裏肯定是不容得半點沙子的,這一關恐怕很難過了。所以他現在才忐忑著考慮是不是散了家財又飄流江湖去。

「大人,夫人快要生了!」一個丫環風風火火地在外面向他通報。這馬上讓蘇不韋從不堪回首的經歷中掙脫住來,急忙往產室走去。

蘇不韋的內室是他行走江湖時救下的一個女子,包括他家裏現有的很多家丁都是那個時候結識的,而且不乏過命的交情。蘇夫人懷孕已經整整十個月了,如果細算起來,整整晚了半個月,因為穩婆已經在府上候了整整半月了。本來以為上次的絞痛就是要生產的,穩婆把水都讓人準備好了,但是這個小傢伙似乎忽然間就乖下來了,於是穩婆只好天天等著。如果不是這個孩子似乎在飢餓的時間還動,大家一定都以為胎死腹中了。

凌雲再次醒來的時候就意識到自己的狀態了,現在他可是母體中的嬰兒。現在整個身體都不能像前世一樣如意地活動,好在自己的記憶和思維似乎還是保留着從前的印記。考慮到在別人的身體里,他還是忍住了沒有那麼不講道德地試驗自己對身體的控制,而且在蘇夫人感覺中,這後面多出來的半個月里,腹中的小傢伙似乎很乖,餓了就微微地動動,不餓了就紋絲不動。就這樣,這個胎兒又在母體里過了半個月。

感覺似乎沒有多的氣可以用了,於是凌雲激靈了一下:是不是要才出世了?前世的出世他卻是一點都不了解的,但這次自己帶着對生的理解而來,這讓他有點驚懼。可事實上由不得他了,蘇夫人已經在穩婆的指導下開始準備把他像排泄一樣擠出來。

痛苦的出生歷程,母子都如此(建議大家沉吟片刻,懷想、感恩一下給予我們生命的人)。

剛落地,還顧不上哭,小傢伙有模有樣地就想用手去揉眼睛。丫環和穩婆的眼睛被小手中的顏色映得一亮,那是什麼?紫色的玉在油燈下帶着一種玄奇的力量,彷彿將整個產室照亮了。丫環趕快將手裏的東西拿下來,穩婆遲疑了一下才抓起小孩的腿倒提起來,用手掌輕輕拍孩子的屁股,防止羊水嗆住了小孩。這個時候小孩才「哇——」地哭了出來,宏亮的聲音劃破了先前的緊張氣氛。

「好了,好了,馬上好,馬上好……」穩婆也不管小孩聽得懂聽不懂自顧自地叨咕著,然後將孩子放在溫水了洗洗,準備用襁褓裹起來紮好。

玉石被拿走了,凌雲有點不甘心地看了看邊上正在傳看的幾個丫環,還有點擔心不還給他了。於是他的哭聲也就停了下來,眼睛好奇地看着這群女人:邊上兩三個閑人在看玉佩;床上很虛弱但還關切地望着他的女人,肯定是媽咪了。他忍不住嘟噥了一聲「媽咪」,這個聲音把穩婆嚇得一哆嗦,連着傳看玉佩的丫環和床上的女人也都為這一聲嚇了一跳。但是再看小傢伙的時候,小傢伙又哭了起來,大家都以為聽錯了。

「就叫蘇佩吧!」蘇不韋摩挲著這個紫色的古怪玉佩,給這個孩子起下了名字。在日光下,這紫色的玉佩看第一眼的時候感覺是透亮的,但是看第二眼的時候,馬上就要劃上個問號,感覺裏面有中氤氳的東西在流動一般,但是若抱了這個觀點去探求時,這個玉石馬上又成了透亮的上好的玉佩,眼力一無所用。

這個玉佩似乎被琢磨過,有一個小孔可以用絲線穿過。既然是隨蘇佩降生的,於是就給蘇佩戴起來。

對於蘇佩握玉而生雖然感覺有些妖異,但是添丁的喜悅和蘇佩的靈性模樣讓全家人馬上接受了他。同時,蘇不韋給了穩婆一筆不菲的封口費並嚴禁下人談及蘇佩出生時的異狀后,此事倒也沒有鬧出多大的亂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創世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創世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