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最後一戰(九)

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最後一戰(九)

只是此時的關東軍由於突遭打擊,且緊急變更部署使的上下間一片混亂,處境非常的糟糕,很多命令都難以下達到一線,可以說戰鬥剛剛打響,日軍就敗像已露。

8月9日5時,駐瀋陽的第3方面軍,接到關東軍司令部的命令后,後宮淳決定收縮戰場,將中長路以西地區之部隊,大部撤至中長路沿線的長春、四平、瀋陽、遼陽地區,由駐長春的第30軍撤至瀋陽的第44軍分別指揮,準備與蘇軍在中長路以西的就近地區進行決戰,以保護這一帶的工業、軍事、政治、交通要地及眾多的日本僑民。

後宮淳的這一做法,是基於阿爾山、五岔溝、白城子這一帶地域廣闊,部隊太少又無險可守,而在該地區所編成的各種游擊隊,多是由蒙漢人組成,雖然由日本中野學校畢業的特務人員與日本軍官所領導,但這些人始終有著離心的現象。

根據後宮淳的決定,第3方面軍立即調整了部署,以第30軍司令部仍駐長春,除原屬之兩個師團外,調44軍駐索倫之第107師團、駐白城子的第117師團及獨立戰車第9旅團至長春地區歸該軍指揮。30軍主力位於長春,以有力一部在四平集結。

第44軍司令部后移至瀋陽,其第63師團由鐵嶺轉瀋陽。到達瀋陽后,方面軍直轄之第136師團、獨立混成第130旅團、獨立戰車第1旅團、第1特別警備隊,歸該軍指揮。

第108師團后移至盤錦一線,依託醫巫閭山進行布防。而第138師團主力位於撫順,一部於鐵嶺,作為方面軍之預備隊。第125師團、獨立混成第134旅團,位於通化附近,歸關東軍直轄。

後宮淳的第3方面軍,獨斷的將其第30軍、第44軍之部隊集中於中長路沿線地區,並準備適時將在錦州的第108師團後撤至遼陽,擬在中長路一線地區與蘇軍決戰的方案,報告了關東軍總司令部之後,關東軍機關經研究后認為,此方案不符合保存軍力進行長期堅守之作戰方針,決戰後兵員、裝備難以得到補充,這樣就無力在遼東、長白山區、鴨綠江沿岸進行持久防守。

基予以上情況,關東軍總司令部派作戰主任參謀草地貞吾大佐由長春至瀋陽,與後宮淳進行具體磋商,特別指出,如進行決戰,今後即無法達成戰略上之長期堅守。

在關東軍司令部的主張下,後宮淳不得已才改變了自己的主張。但第3方面軍對部隊後撤及轉移的命令,已經下達到各軍、各師團及一些旅團,部隊已按命令進行后移。

當時,西部地區的蘇軍之裝甲、摩托化部隊,在空軍掩護下正以多路齊頭並進,攻向東北的中心地區,因而關東軍對第3方面軍的部隊調動,也就未再干涉而予以認可。

回頭再說蘇聯方面,向日本關東軍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蘇聯紅軍,在西面的為後貝加爾方面軍,在東面的為遠東第1方面軍;在北面的為遠東第2方面軍。

這些部隊,不少是從攻佔德國后的歐洲戰場調來,部隊作戰經驗豐富,具有歐洲標準的優良軍事裝備,特別是輕、重武器的火力密度。

蘇軍3個方面軍共有18個集團軍,33個軍,128個師,總兵力約157萬人。其重裝備計有火炮2萬6千餘門,坦克、自行火炮5500餘輛,各種作戰飛機約3440架。

戰鬥打響的時候正是凌晨,蘇聯紅軍已經利用夜幕掩護,上百萬大軍在中蘇邊境展開。

在做好戰鬥準備之後,隨著前線指揮官的一聲令下,蘇軍突然從撫遠、遜克、黑河三個方向同時向日軍發起了強大的突擊行動,同時數千輛坦克裝甲車以及大量的軍用重卡組成的裝甲集團也在夜幕的掩護下直奔遜克日軍防線。

拂曉,蘇軍幾乎在所有方向上跨過了國界,強渡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分別從黑龍江以及烏蘇里江沿岸地區進入了中國東北境內,在2000公里的正面戰場上展開了強有力的攻擊。

凌晨兩點整,蘇聯遠東軍區步兵第39集團軍率先傳來捷報,駐守在撫遠的日軍第被擊潰,大部隊已經佔領了撫遠城,正在肅清撫遠的殘敵,為大部隊建立橋頭堡。

緊接著,華西列夫中將指揮的部隊也傳來捷報,他們在黑河外圍聚殲了日軍第12國境守備隊(旅團級)、偽滿洲國騎兵第2旅,繳獲大量的物資,最重要的是他們出其不意的奪取了黑河外圍的兩座永久性要塞,該要塞剛剛修建完成,日軍並沒有投入使用,不然的話,單單這兩座要塞也足夠蘇聯紅軍喝一壺得了。

3點整,遜克也被蘇聯的中路軍給拿了下來,日軍最精銳的兩個步兵師團被包圍在了遜克城外方圓12公里的狹窄區域內,要是沒有大量的援兵增援的話,等待這支日軍的將會是徹底覆滅的結果。

這些戰果都在蘇聯人的預料之中,畢竟有心算無心,一方是準備充足處心積慮地要消滅對方,另一方則是根本就沒有多少準備。

關東軍方面甚至於為了不引起蘇聯方面的誤會,竟然將部分岸防巡邏部隊後撤了十幾里,此消彼長之下那還能有好結果。

但是蘇軍方面卻知道,真正影響此次大戰的並不是這些步兵,而是布置在邊境線上數量眾多的日軍坦克部隊,這是日軍在整個東北駐軍的精華所在,只有將這支戰車部隊消滅掉,才能將關東軍的脊樑打斷。

根據調查,日軍在東北地區只有兩個戰車師團,即坦克軍第一師團、第二師團,每個戰車師團都有近300輛坦克裝甲車,是關東軍戰鬥力最強的兩支部隊,也是對蘇軍威脅最大的兩支部隊。

現在戰車第一師團被分割使用,布置在奉天到長春之間,剩下的只有戰車第二師團則是布置在遜克一線。

要是消滅了這個戰車第二師團的話,那麼整個邊界地區將不再有部隊能夠抵擋得住蘇聯人的步伐,蘇軍也能放心大膽的向東北境內推進。

遜克是黑龍江北部的一個小城,雖然遜克小城人口只有幾萬人,但是這裡卻是日軍戰車第二師團的駐地,同時也是日軍安置在中蘇邊境的一個戰略據點,裡面囤積了大量的戰略物資。

所以蘇聯軍隊極為重視這個小城,將普爾卡也夫大將的遠東第2方面軍放置在了這一線,計有5個集團軍、5個軍、23個師。

負責進攻遜克的是捷列欣中將之紅旗第2集團軍,該部足足有五萬多步兵以及三百多輛坦克,另外還有五百多門火炮,是專門對付日軍的整個戰車第二師團的。

除此之外,部隊還有日加列夫上將之空軍第10集團軍共為9個作戰航空兵師協同作戰。

當蘇聯紅軍越過邊境線,向遜克縣殺來的時候,駐守這裡的日軍最高指揮官山本中將很快就接到了前沿傳來的消息,當即就地組織防禦,並向上級彙報情況。

山田中將是一個作戰經驗豐富的指揮官,他在北滿駐防了整整8年,並且還參加過諾門檻戰役,因此對於蘇聯的機械化部隊記憶尤深。

自從昭和14年僥倖從諾門坎戰場上活下來的山田永良一直以來就保持這一個習慣,那就是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他都會將警戒哨放到十幾公里甚至幾十公裡外。

所以當蘇聯轟隆隆的戰車越過黑龍江直撲遜克而來的時候,山田永良已經接到了報告,同時立即組織部隊進行反擊。

只是山田永良並不清楚蘇聯人這次派了多少坦克部隊南下作戰,但是他卻很清楚自己以及整個戰車師團所承擔的責任。要是讓蘇聯的戰車部隊快速通過自己的防區的話,他這個戰車師團就會成為大日本帝國的恥辱。

儘管敵情不明,但是山田永良依然將所有的312輛坦克以及54輛裝甲車全部拉出來,協同正面的第7國境警備隊一同阻擊蘇聯軍隊,一場大規模的裝甲決戰即將上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最後一戰(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