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1.第3448章 浙大雙子星

3511.第3448章 浙大雙子星

第3448章浙大雙子星

第42章浙大雙子星

9月1號。

新生報到日。

「朝陽,這裏!」

張慶亞早早就等在新生報到處,一看到朱朝陽,立刻墊着腳揮了揮手。

「師哥!」

朱朝陽眼前一亮,一路小跑向那邊趕去。

「朝陽,你慢點,慢點。」

朱永平拖着兩個大箱子,一邊追,一邊喊著。

「他又不是小孩子,喊那麼大聲音幹嘛。」

一旁,朱朝陽的母親周春紅瞄了一眼朱永平。

看他那緊張的樣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朱朝陽是小朋友呢。

「誒,這不是人多嘛。」

朱永平難得沒跟周春紅犟嘴,高興啊,自家孩子有出息。

IMO滿分金牌!

保送浙大!

連高考都不用參加。

真給他長臉。

而且,朱朝陽還拜師了張教授。

張教授是什麼人?

國內最牛的數學家,多次登上聯播,放眼國際,也是出了名的頂級人才。

他們家朝陽真是走了大運,當初在少年宮就遇到了張教授。

可惜。

他認識的有點遲。

如果早知道張教授那麼厲害,在他微末之際,朱永平高低得多拉拉關係。

雪中送炭總比錦上添花要強。

「又長高了啊?」

師兄弟見面,張慶亞笑着拍了拍朱朝陽的肩膀,一段時間不見,這小子又夢躥了一截。

「嘿嘿。」

朱朝陽樂呵呵一笑,這個暑假,他過得最開心。

拿到IMO金牌,老爹跟老媽帶着他一塊去國外旅遊了一趟。

就他們三個。

沒有那個后媽,也沒有討人嫌的妹妹。

就像是一家人。

「你好,你好。」

朱永平來到近前,伸手道:「去年,感謝小張老師的補習,謝謝你,待會晚上一塊吃個飯吧?」

「謝謝叔叔,吃飯就不用了,我晚上還有別的事。」

「哦,哦,那就下次找機會。」

朱永平也沒有強求,易地而處,跟着別人家長一塊吃飯,肯定不如同齡人單聚。

這幾年,他的生意做得不錯,兜里有錢。

朱朝陽上大學,他一個月給他5000塊的生活費,其實,給的更多,也不是不行。

但突然給了一大筆錢,他擔心朱朝陽學壞。

5000塊,不多不少,正正好。

反正花完了,再要便是。

朱永平在學習方面給不了兒子太多的指點,畢竟,他比較『笨』,高中輟學。

但在金錢方面,他能給的,都會給。

接着。

朱永平夫婦跟着張慶亞一起,幫朱朝陽安頓了下來,在辦理報到的間隙,朱永平驚訝的發現,兒子這個師哥,好像挺有名的?

走到哪,都有人認識。

等張慶亞離開之後,朱永平才從兒子口中得知了原委。

原來張慶亞也是一顆學術明星。

不愧是張教授的徒弟。

名師出高徒啊!

年紀輕輕就能在國外核心期刊發論文,像朱永平那個年代的人,多少有點崇洋媚外。

這不是個例。

而是時代造就的。

所以,一聽是海外闖出名堂,那就是厲害。

這一天,朱朝陽又享受了一次一家人團聚的時光,雖然隔天爸媽就要走,但他不貪心。

一年有個幾次,那就夠了。

次日。

送別父母,朱朝陽正式成為一名大學生,其實,他在數學系也挺有名的。

IMO滿分金牌,張慶亞親自辦理入學手續,可以預見,他多半是奔著張教授研究生去的。

甚至可能保研。

就像魏東奕一樣。

剛剛大三,魏東奕就提前鎖定了一個保研名額。

雖然這事沒公佈,但基本已經確定。

沒看到人家已經混進了張教授的研究生團隊了嘛。

這待遇,不保研,也能考上。

軍訓結束,大一新生正式開始上課,然後,數院的新生就發現一件事。

天才之間,亦有差距。

這一屆大一新生不止朱朝陽一個IMO滿分金牌,但金牌跟金牌之間,也不一樣。

有的人考100分,只是因為滿分只有100。

一個學期過去,這種差距表現的愈發明顯。

他們還在按部就班,頂多超前一點,人家朱朝陽已經自學完大二上學期的內容。

進度足足提高了一年。

慢慢地,數院內部開始傳出了『雙子星』的名號。

大一新生,朱朝陽!

大三生,魏東奕。

浙大數院,雙子星!

同為IMO金牌滿分,同是浙省人,表現一樣的冠絕一代。

起初,這個稱號只在浙大數院內部流傳,接着,從內部擴散到了BBS,然後又從BBS傳到了互聯網。

當朱朝陽和魏東奕的履歷被貼在一起,網友們終於直觀的了解到一件事。

什麼是真正的學霸啊?

再之後。

浙大數院雙子星變成了浙大雙子星,兩人也一起成了明星學生。

什麼最強學霸、最強大一新生之類的名頭,相繼被冠到兩人頭上。

不過。

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卻沒有影響到他們的校園生活。

天才?

他們倆個很清楚,數學界的天才不計其數,他們那點天賦,還算不上佼佼者。

遠的不說,陶喆軒就是天才崛起的代表性人物。

7歲自學微積分。

8歲,升入中學。

10、11、12歲,連續參加三次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別獲得銅牌、銀牌、金牌。

21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畢業。

24歲,受聘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教授。

31歲,獲得菲爾茲獎。

現實比小說更離譜。

更別說還有張教授那樣『大器晚成』的代表性人物。

是的。

在學界,乃至國際上,普遍認為張教授是大器晚成的典範。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由他開創的新數論體系,驚艷世人,過去這兩年,數論界的各項突破,大半功勞要放在他身上。

未來,不,準確來說是現在,他已經被寫入部分參考書。

現在研究數論,你不讀一讀張東升的論文,那隻能說明一件事,你過時了。

新的體系構建,往往會帶來一陣爆發期。

眼下。

正值爆發期。

不僅僅是國外,國內也有不少新成果,雖然不是張教授那樣的『顛覆性』成果。

但好歹能刷幾篇次頂刊論文。

頂刊?

暫時還未出現。

如果張慶亞他們能夠攻克梅森素數猜想,成果一定能刊發在頂級期刊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
上一章下一章

3511.第3448章 浙大雙子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