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佬相爭

第58章 大佬相爭

「你是說魏咸信要找人彈劾你?」趙光義疑惑的看着李浩。

「大人,確實如此,是吳中告訴我的。」

趙光義沉思片刻,才慢慢說道:「既然是吳中說的,應該是真的。」又望向李浩,詢問道:「你可曾得罪過魏咸信?」

李浩一陣苦笑,只得解釋道自己並不認識魏咸信。

「那就怪了。」趙光義沉吟道,「不過,也沒事兒,這事兒我給你解決,你先回去吧。」

李浩謝過趙光義便起身離開了。

「大人,你說會不會是趙普的安排?」等送走李浩,程德玄才問道。

趙光義想了想才微微搖頭:「不好說。魏仁浦那個老傢伙,跟趙普沆瀣一氣。只是他們對付一個小小李浩有什麼意義?」

「這卑職也是想不通。不過李浩既然求到了大人門下,我們就必須庇護,不然其他人難免自危。」

趙光義點頭:「這是自然,明日早朝我就讓那些大臣看看我如何庇護李浩,也讓他們明白跟着誰才有前途。」

「大人說的是,只要保下李浩,必將使其他人明白大人才是靠山。」程德玄拍了個不大不小的馬屁。

「呵呵,你也不用給我貼金。你下去查一查,看看魏咸信跟李浩到底有何過節。」

「是。」

…………

四月初六的朝會,起初一片風平浪靜。

趙匡胤宣佈了一個封賞:授魏咸信朝散大夫、太子右坊通事舍人,改供奉官。

這幾個官職都是虛職,再說現在根本沒有太子。不過這幾個官職都有一條特殊的權利,那就是可隨時面君。

眾臣都在思索到底官家是何想法呢,卻見一個官員從後排走出。

只見這官員身着青色官袍,面容肅正。

滿朝文武就都明白了,這是要彈劾人了。

這是因為宋朝官袍的顏色是有區別的。朝廷規定,紫色屬於三品以上才能用,而朱紅是五品以上,七品以上用綠色,九品以上只能用青色。

而能上朝的都是五品以上,如果身着青色官袍,那就只有一個部門,就是御史台。御史台中官員大多是八品,不過卻能風聞奏事。

眾朝臣中有知道的心下瞭然,不知道的也一聲不吭,蓋因監察御史雖說獨立,但是除非想一輩子待在清水衙門,不然大都是宰相的鷹犬。

只見趙匡胤也是一愣,瞟了趙普一眼,又端坐問道:「喬愛卿有何事啟奏啊?」

趙普也是一驚,他根本沒安排這個啊,不知道這喬沖怎麼跑出來奏事了。不過,畢竟宰相當久了,氣度是養出來了,只是微微一愣便又恢復了榮辱不驚之態。

「微臣彈劾陳留縣令李浩以權謀私,籠絡官員,妄圖結黨。」喬沖滿臉正氣,一副聖人之態。

「陳留縣令?」趙匡胤忍不住想笑,一個小小縣令也值當彈劾?

「一個縣令有問題,只需有司查處即可,何必在金殿之上彈劾啊。」趙匡胤批評道。

眾臣也是紛紛附和,一個縣令都要鬧到金殿之上,那豈不是讓官家覺得大家都是廢物么。

喬沖卻是不為所動,仍舊滿臉正色,高聲道:「只因這李浩有司處置不了。」

「為何?還有我們眾位管不了的官員么?」趙匡胤終是大笑起來。

朝堂上的眾臣也是大笑起來。

只見喬沖冷眼四處一瞟,不緊不慢接着道:「因為李浩屬於開封府管轄。」

一下子,朝堂安靜了。眾臣都像突然被禁聲了似的,都氣定神閑地躬身站立,好似根本沒聽到喬沖說什麼。

其他人可以裝作什麼都沒聽到,趙光義不行啊,他算是明白了,李浩算個什麼,這分明是沖他去的。

只見他躬身出列,一臉哀愁,語氣悲憤:「官家,臣弟自領開封府以來,那一日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卻不承想竟遭多般猜忌,臣惶恐,求官家罷臣之職,另請賢才擔任。」

說罷,已是翻身下跪,淚如雨下,聲如哽咽。

趙匡胤一驚,忙走下御座,扶起趙光義,輕聲勸慰道:「皇弟何必憂心,此必有小人中傷也。朕從未有疑皇弟,萬不可自誤。」

說罷,又惡狠狠地盯着喬沖,厲聲喝問:「皇弟掌開封府,方有如此繁華。喬沖,朕且問你,何故惡意中傷。若說出所以然道且罷了,如若不然,我就要問問你讀的甚書,離間我至親兄弟。」

喬沖卻仍是一副氣定神閑,躬身道:「官家容稟,李浩在陳留大興商業,私定商稅,又讓縣衙借貸,開設錢莊,與民爭利。更兼其大言不慚要將利潤分與合衙官吏,此乃大逆不道之舉。而開封府素來自成一體,不受宰相管轄,故而請陛下定奪。」

趙匡胤聽得一愣,他確實沒想到李浩幹了這麼多事,只知道他要開錢莊。

卻見趙光義抹了抹眼淚,躬身道:「官家容稟,李浩此是臣弟自是知道的。並且臣弟還支持他如此做法。」

望向趙匡胤疑惑的神色,趙光義又答道:「官家也知,現今我大宋百官俸祿何其低也。一個縣令每月只有七八百文,不說請僕役,就是養家都是艱難。如此便只有欺凌百姓方可度日。而李浩所做,不欺凌百姓,讓眾官吏自食其力,有何不可。依臣弟愚見,其作為更符合聖人之言。」

趙匡胤聽后,沒有說話,又慢慢走回御座。坐定半晌,才望向趙普:「則平啊,以前我就想給眾官吏漲俸,你可有高見?」

趙普沉思片刻,躬身道:「官家,我有一言。我們前者收復楚國,又滅蜀國,再得了一些北漢城池。如今已過數年矣,這些地方如今已是平穩。臣建議罷免各州前附官員,將其俸祿漲於現任官吏。」

「不可。」趙光義忙答道:「官家,有些前附官員現今仍任要職,豈能一概罷免。若如此,不免兔死狐悲,於我們統一有礙。」

「無妨,現如今我大宋軍將雄壯,更兼各地鎮守之子皆在京中,各地翻不起浪來。」趙普笑着道。

「可是如此,總歸是不好,各地人心好不容易安穩,又起刀兵,不知幾年方可恢復。」趙光義也是據理力爭。

趙光義揮手打斷了爭執的兩人,沉思了片刻,開口說道:「則平安排人下到各州考察,把一些無能之輩都給我撤了。各地賦稅留下一成養吏,從此吏由各地自行招募。每縣縣令每月漲五千錢俸祿,以上每高一級,漲三千錢。」

這下朝堂中的眾臣都是跪地謝恩,由不得他們不如此,特別是一些清水衙門,這下可大發了。他們往往都是品級高,又沒油水,這下一漲,每月怕少不了六七十貫,可算得上富貴閑人了。

趙匡胤也沒想到這麼大反應,微楞了一下就苦笑一聲散朝了。

他自己從來摳門,想省下錢來開疆擴土,為兒子留一個太平盛世,就是忽略了這批文武大臣。想想自己藏起來的錢,又嘿嘿一笑,不懂用自己的軍費就行,管他們怎麼去弄。

趙匡胤走後,重臣還在興高采烈地互相招呼去吃酒慶祝。

卻沒人看見趙光義和趙普的冷冷對視。

等眾人興奮勁過去,想起這兩位大佬來時,殿中早已不見他們的人影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江山畫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江山畫圖
上一章下一章

第58章 大佬相爭

%